幼儿园健康营养饮食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确保幼儿身心健康,提高幼儿营养水平,根据国家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机构与职责
1. 成立幼儿园健康营养饮食管理小组,园长担任组长,保健医生、厨师、班主任等为成员,负责幼儿园饮食管理工作的研究与决策。
2. 保健医生负责幼儿园营养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幼儿营养状况的评估与指导,监督食堂卫生与食品安全。
3. 厨师负责食物的加工、烹饪、搭配与卫生工作,确保食物营养、美味、安全。
4. 班主任负责本班幼儿的饮食管理,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饮食原则与要求
1. 饮食原则:科学搭配、营养均衡、安全卫生、口味适宜。
2. 食物种类:供给幼儿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包括谷类、肉类、蛋类、奶类、蔬菜、水果等。
3. 科学搭配: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
4. 安全卫生:严格把控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烹饪等环节,确保食品安全。食堂工作人员需持有健康证明,定期进行体检。
5. 口味适宜: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口味需求,制作美味可口的饭菜。
四、餐饮服务与管理
1. 幼儿园提供集体用餐,鼓励幼儿按时就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 餐饮服务时间:早餐、午餐、午点、晚餐。
3. 食堂环境整洁,设施齐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4. 定期对食堂进行卫生检查,确保食品安全。
5. 加强食品浪费管理,合理控制食品供应量,提高食品利用率。
五、幼儿饮食习惯培养
1. 开展营养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幼儿饮食健康意识。
2.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等。
3. 定期举办美食节等活动,提高幼儿的饮食兴趣。
4. 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关注幼儿的饮食健康,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六、监督与评价
1. 幼儿园定期对饮食管理工作进行自查、自评,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2. 家长有权了解幼儿的饮食状况,对幼儿园饮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3. 教育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对幼儿园饮食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制度落实。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幼儿园健康营养饮食管理制度将不断完善,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