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葡萄健康栽培及实用技术

葡萄健康栽培及实用技术

来源:九壹网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SINO-OVERSEAS GRAPEVINE & WINE栽培技术

葡萄健康栽培及实用技术

张宗勤1,李满良2,唐爱东3,宋有来4,雷文英5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2. 渭南老富农作物健康栽培中心,陕西渭南 714000; 3. 合阳县添缘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合阳 715302;4. 扶风县晶品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陕西扶风 722299;

5. 四川国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绵阳 621013)

摘 要:我国葡萄栽培面积与产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但葡萄产业与生产均存在诸多问题。由于葡萄单位面

积产量高,化肥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土壤健康受到严重损伤,葡萄植株长势弱,果品质量差,商品率低,销售难,效益不高。据此,对目前我国果品市场的基本判断是不缺一般性葡萄,而缺少优质葡萄。进而提出并讨论葡萄健康栽培理念与实施措施,具体措施可概括为16个字:配肥、培地、优根、壮树,增叶、控产、限穗、综防、省工、配套、设施、提质。

关键词:葡萄;健康栽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志码:ADOI:10.13414/j.cnki.zwpp.2018.04.022

Discussion of practical technology and healthy cultivation of grapevine

ZHANG Zongqin1, LI Manliang2, TANG Aidong3, SONG Youlai4, LEI Wenying5

(1. College of Enology,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China; 2. Crop Healthy Cultivation Centre of Laofunong of Weinan, Weinan 714000, China; 3. Tianyuan Morden Agricultur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of Heyang

County, Heyang 715302, China; 4. Jingpin Grapevine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of Fufeng County, Fufeng 722299; 5. Sichuan Guowo Biotech Co., Ltd, Mianyang 621013, China)

Abstract: Some disadvantages existed among the grape industry and grapevine cultivation, although China's

viticulture area and production have leapt to the top in the world. The grapevine plants were grown weak, the vineyard soil was deteriorated, the grape quality and its commodity rate were low, the fruit marketing was difficult, and the benefit of grapevine cultivation was not satisfactory, Those all were because of improper operation in the field, unreasonable use of fertilizers and farm chemicals, higher yield. Accordingly, the basic judgement of the fruit market by us was the superior-quality products were shortage and the inferior fruits were overabundance. Furthermore, the healthy cultivation concept was proposed and discussed. The concrete measures could be generalized as 16 technologies, i.e.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fertilized soil by herbaceous and manure, optimization of the root, healthy and vigorous tree, reserve more leaves, yield management, restrictions on bunch of grapes, integrated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saving the labor, comprehensive techniques, use of facility, improving grape quality.

Key words: grapevine; healthy cultivation; organic food; green food

收稿日期:2018-06-10

基金项目:杨凌示范区科技计划项目(2018NY-14)“鲜食葡萄提质增效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扶贫专项(2017-2)“共建产学研示范基地(园区“一对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都市农业试验示范站开放课题(2018-03)“都市型葡萄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作者简介:张宗勤,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E-mail: zhangzongqin@nwsuaf.edu.cn

902018.4

栽培技术

萄是世界第二大果树,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超过80万 hm2,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消费需求,对果农增收致富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整体而言,我国葡萄产业还存在诸多问题。葡萄栽培管理技术与生产标准化程度总体仍较低,许多产区仍未建立统一规范的生产操作技术规程或产品标准,果品质量均一性差,优质标准化栽培理念尚未在广大葡萄种植者中普及,群众盲目追求产量,导致葡萄成熟期延后、着色不均或着色差、含糖量不高、口味较淡等,致使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力差、售价低等问题突出[1]。

生产中农药、化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合理使用现象突出。果农为了追求高产,大量使用化肥,结果使得土壤肥力与有机质下降,土壤酸化、板结严重;病虫害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科学绿色防控的理念未得到很好执行,往往是没病不防,有病乱打药;为迎合消费者喜欢果粒大、外观美的特点,在生产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过度果实生长发育及成熟,极易造成葡萄农残超标[1]

作物健康栽培概念的提出是基于非健康的现实状况。目前有关健康栽培研究多关注的是健康植保,即生产中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2];其实健康栽培包含内容更广[3],如产品健康、植株健康、根系健康、土壤健康、植保健康、环境健康与流通健康等。健康栽培的目标应该是果农健康、顾客健康;健康栽培的结果应该是果品健康、产业健康与稳定发展。

纵观国内葡萄市场与产业,对我国目前葡萄产业的整体判断是不缺葡萄,而是缺优质葡萄!我国葡萄产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阶段,葡萄生产需要实现由数量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提升型转变,由农药化肥大量不合理使用向有机健康栽培转变,由精细化栽培管理向精简化转变,由省钱向省力、省工转变,由单纯卖力气向依靠科技与资金助力转变,由分散经营向小规模化经营转变,由单一注重葡萄地上部(枝叶花果)管理向兼顾注重植株地下部(根系)及地上部器官生长发育转变。最终实现产品优质化,生产技术省力精简化,经营上组织化,服务配套化。本文是在充分肯定健康植保的基础上,论述健康栽培需要从产前、产中、产后不同阶段采取多方面措施,探讨对现有丰产园适宜示范推广的配套技术。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SINO-OVERSEAS GRAPEVINE & WINE1 葡萄健康栽培实用技术

1.1 葡萄根系健康栽培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现阶段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瓶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4]。许多葡萄生产基地经多年种植后普遍出现了增肥不增产、用药不治病的尴尬局面,生产成本增加,利润递减,农民收益降低。农药与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引发土壤生产力下降,蔬果生产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农产品污染。调查发现,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多数葡萄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许多地区的土壤有机质甚至不足0.3%,严重低于葡萄需要的有机质水平。目前生产上出现的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是由于土壤不良或恶化造成的。配肥、培地、优根、壮树成为葡萄栽培的必由之路。创制和应用植物源物质或生物活性物质,修复退化土壤,改善土壤质量,以培育优良根系,提升葡萄水分与营养的吸收水平,提高抗逆能力,可为持续生产提供基础保障。

1.1.1 正确施用优质有机肥

健康土壤指有机质含量较高、根际微生物丰富而且活力较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优良。有机肥有很多的优点,可以保障供应葡萄生长发育所需几乎全面营养,长效稳定肥效,使土壤中吸附固定的磷、钾、镁、钙等营养元素的充分释放而利于果树吸收利用,减少土壤吸附固定水溶性磷、镁、铁等营养元素,防止土壤板结等。

有机肥种类繁多,经科学腐熟的动植物残体都是良好的有机肥,直接施入葡萄园土壤,可为葡萄树提供养分,改良土壤理化性状[5]。然而,群众采用原始方法堆沤的农家肥往往腐熟度差、腐熟周期偏长、不能够保证杀死有害病菌及虫卵。2015年国家就治理农业污染提出“一控、两减、三基本”方略,各地实践已总结出许多成功经验,基本是以秸秆利用为依托、以草食畜牧业为突破、以能源沼气为辅助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基本实现自然降水高效利用,化肥、农药施用总量显著减少,农业废弃物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关停小型养殖场及有机肥加工厂,鼓励大型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生产有机肥,产品必须符合NY 525—2012农业部有机肥部级标准,有机质45%、氮磷钾5%,或符合NY 884—2012农业部生物有机肥标准,要求有效生物菌0.2亿/g、有机质40%等。施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有机肥或生物菌肥,可有力地保障农业生产。国内葡萄生产优

2018.491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SINO-OVERSEAS GRAPEVINE & WINE秀企业与园区实践业已证明,他们均较多量的使用了腐熟有机肥。针对目前土壤肥力及有机肥供应状况,提倡每年每667 m2施用腐熟有机肥1~5 m3。增施有机肥会大大改善土壤健康状态,减少化肥用量,从而实现葡萄生产肥料投资不增加,效果效益大提升。

1.1.2 生草培肥土壤

作物生长需要良好的土壤结构,土壤有机质是形成优良土壤结构的重要物质,并可大大增强土壤保水能力。生草栽培是提高葡萄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重要方法之一。草将光能、水、汽和土壤矿物通过一系列的生物过程转化为有机物质,返还于土壤,腐解矿化后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土壤有机质本身是一个养分库,有机质表面的各种负电荷基团是土壤保肥能力的基础,有机质从2%降低到1.5%,土壤的保肥能力将下降14%。白三叶草是生草栽培常用的草种,叶庆香等[5]在猕猴桃园人工种白三叶草第5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超过5%,全氮、全磷、全钾均呈恢复性增长态势,且0~40 cm土层的水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也呈升高态势;另外,生草栽培还可通过活化土壤中的有机态氮、有机态磷、有机态钾,提高果树对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率。刘亚柏[6]研究指出,适合于句容葡萄园种植的草种有苜蓿、三叶草、鼠茅草、大巢菜、绿豆、黑麦草等。不同草品种所需养分与葡萄不同,种草有利于果园土壤养分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葡萄的产量与品质,为葡萄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打下基础。豆科植物由于其固氮能力,不是消耗性草种,常常作为人工生草栽培的优选。值得注意的是,果园生草不是杂草丛生,也不是全园生草,一般葡萄植株树盘50~100 cm不生草,可采用地膜、地布覆盖或干草覆盖。

1.1.3 秸秆还田

采用免耕、合理的间作和轮作能够较好地维持土壤理化性质,减少土壤的盐分积累,维持微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为微生物生存提供碳氮源,减少植物发病率,促进其生长[6]。葡萄作为多年生果树不宜间作与轮作栽培。与清耕法相比较,果园生草与秸秆还田值得提倡。我国是农业大国,大约年产生作物秸秆8.1亿 t(其中麦、稻秸秆约占55%,达4.5亿多 t)、绿肥0.9亿 t、人畜禽粪便40.2亿 t,必须当做废物处理。葡萄园可以就近利用麦、稻等作物秸秆及本园产生的废枝叶等,适当粉碎

922018.4

栽培技术

后全园覆盖或按照有机肥生产模式堆沤发酵后利用,能有效保持土壤湿度、防止土壤板结,增强土壤肥力。但在还田时应加施化学氮肥,避免微生物与作物争氮[7],增施有益微生物菌剂或微生物菌肥,加速秸秆腐熟,并抑制有害杂菌,保持土壤微生态平衡。

1.1.4 改善施肥结构与方式

有机或绿色食品生产就是健康栽培。但强调有机栽培,不能够完全排除其他肥料的施入。应该打破过去跟风施肥的习惯,按照养分平衡原则,改变以往重氮轻磷钾、重化肥轻有机肥、重大量元素肥而轻中微量元素肥料的不良习惯,根据葡萄园土壤肥力及葡萄不同生长阶段需肥要求,精准配肥,按需施肥。在施肥方式上可以采用穴施、沟施、冲施或水肥一体化等方式,充分考虑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并避免肥料污染[6,8]。可有选择性的施用小分子碳肥、土壤调理剂、生物菌、腐殖酸、黄腐酸等,这类肥料近年来在葡萄根腐病防治、平衡营养、树势恢复、缓解黄化等方面效果明显,宜推广应用。

1.2 葡萄地上部器官的健康

葡萄园土壤健康可以有效的保障葡萄根系健康,健康的根系有利于地上部茎、叶、花、果实的生长与发育,植株地上部的健康反过来又有利于葡萄根系的生长。采用增叶、控产、限穗、综防四项技术,可以植株地上部与地下部器官的生长平衡。

1.2.1 合理树形

整形修剪能够平衡树体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适宜的葡萄架式和树形有利于提高葡萄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便于田间管理。北方地区采用“厂”字形、“Y”型架,南方地区采用高、宽、稀、垂的“飞鸟”型架或水平棚架,可使萌芽整齐,葡萄结果位置一致,简化树形培养,提高新梢着生部位,增加结果枝组,缓解树势旺长,通风透光,提升田间管理水平,降低侵染性病害发生与流行风险,有利于提高葡萄品质,增加种植者收入[9]。

1.2.2 增叶

葡萄的产量形成与品种、树形、肥水及病虫害控制等有关。近年来,有果农采用花穗上6叶摘心,夏芽副梢全部抹除的“一刀切”方法,甚至有人在花穗上1叶掐尖,美其名曰简化技术,其实这是违背科学规律的。绿色叶片是植物光合器官,足够的健康叶片,合理的叶

栽培技术

果比,充分接受并利用太阳能才能够有效产出。一般认为,1穗葡萄(1 kg)需要1 m2健康叶面积,对于巨峰系品种,正常叶片中等大小,每穗葡萄大约需要40片叶,‘红地球’葡萄约需要50片叶。如何保留足够多叶片呢?一般花穗以下夏芽副梢抹除,花穗以上每个夏芽副梢可适当留1~3片叶摘心,顶芽副梢留2~4叶反复摘心。留1叶摘心的可将顶芽与腋芽一次性掐除(绝后摘心),这样增加了叶片数量,工作量并不会较大增加。

1.2.3 限穗控产

果穗大小决定商品性与商品率,单位面积产量决定成熟期与果实品质。萌芽期及时抹芽,每节位留1健壮芽,新梢长20~40 cm适时引缚绑蔓,使枝梢均匀分布。每667m2留2000~3000枝条,每果枝留1穗果,花前1周内疏花,花后1周(生理落果后)疏果,穗长达到20 cm时掐穗尖,每穗50~120粒,根据品种特性不同而异,花后30 d左右再次疏果并套袋。控制果实成熟时穗重,早熟品种500 g、中熟品种800 g、晚熟品种1000 g左右。就‘红地球’而言,每667m2留2500枝条,每果枝留1穗果,花前1周内疏花,花后1周疏果,穗长达到20 cm时掐穗尖,每穗50~70粒,花后30 d左右再次疏果并套袋,成熟时穗重1 kg,每667m2产量2500 kg。

1.2.4 综防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尊重自然,按照生态学观点,不是要彻底干净消灭病虫,而是把病虫害控制在允许水平以下。可以采用以避雨栽培为主的设施栽培。技术上建好三道防线:通过苗木与果品流通环节的植物检疫阻断检疫性病虫源;通过农业、物理、机械、生物学方法以及保护性化学药剂的使用,保持园田卫生、植株健康,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在环境条件适宜病虫害发生流行前及时采取药物控制。若等到病虫害大发生后再治疗,实为救灾,这样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效果极差。

病虫害除黑痘病、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等侵染性病害,绿盲蝽、蚜虫、红蜘蛛、蚧壳虫等虫害外,缺素与营养过剩,干旱与涝渍等为生理性病害,日灼、气灼、冻害、风干、雪灾等为自然损害,还有人为伤害如药害、机械损伤、不按照葡萄生长发育规律管理的强剪、饥饿与干渴等

[10]

,都可以提前预防与减少或避免。

愿葡萄科技与植保专业人员不要仅仅停留在做救死扶伤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SINO-OVERSEAS GRAPEVINE & WINE的医生层面,要多研究与推广预防医学,养生保健,要能够成为果农种植葡萄的引路人。

1.3 生产过程健康栽培措施

除栽培技术符合葡萄生长发育规律,适应当地环境条件之外,在生产的配套条件方面也需要为健康栽培提供保障。

只有技术精简化,易操作,组合集成配套完善,才便于推广并实施,才有利于降本增效。人员素质的差异性决定人工操作结果的巨大不同与不可控,人工工资的提高导致人力成本增加,因此,生产上宜适度规模化,环境条件(设施)控制智能化,主要作物操作机械化,管理标准化。能够用机械的农事尽量使用农机,在肥水管理方面,可推广水肥一体化、关键时期施肥,配方施肥,树冠投影线外围肥水,分根区交替灌溉等技术。抹芽定枝、疏花疏果、掐卷须、绑蔓、套袋与采收等操作依靠有技术、有情怀、有责任心的熟练工作人员操作。

我国耕地较少,发展果树不宜与粮食争地。通过设施栽培、根域栽培、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等手段,可以不占用基本农田而发展葡萄种植[10];采用设施栽培可以有效规避自然风险,并有利于技术措施的落实。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广泛采用的避雨栽培技术,使得本为北方果树的葡萄在南方大面积种植。北方地区适当应用设施可以有效规避晚霜冻、倒春寒、连阴雨等,可大幅度提高葡萄种植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收益。归纳起来,生产过程的健康栽培措施可以概括为省工、配套、设施、提质。

2 讨论

我国虽然是世界葡萄生产大国,但远不是生产强国。葡萄生产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葡萄的健康栽培和果品安全问题让人担忧。怎样使我国从葡萄生产大国向强国转变,并加快缩短这个转变过程是今后的主要工作目标[11]。

刘明池[4]提出健康栽培的概念,并解释了其理论依据在于栽培作物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该系统的主体。但在生产中,广大果农仍然多局限在健康植保的范畴,即仅局限于虫害、侵染性病害控制的范畴,未充分考虑到植株的健康生长与发育[2,4,12]。病虫害的绿色防控仅仅是葡萄健康栽培的一部分。葡萄健康应包括果品健康、消费者食用后健康。常言“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是因为果皮是葡萄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大量营

2018.493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SINO-OVERSEAS GRAPEVINE & WINE养物质,尤其是果皮中的多酚、花青素,白藜芦醇多是肿瘤的化学预防剂,可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可见,葡萄栽培健康首先应该是植株健康,生产过程健康,果农健康,同时对环境友好。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化肥、农药零增长的号召,让人们吃上安全健康的食品。首先需要创造健康的土壤环境,其次配合一系列的健康栽培方法。

就葡萄产业而言,市场引领、销售带动、技术为支撑、产品质量是关键。就葡萄生产栽培而言,品种、苗木是基础,土肥水及栽培基本条件(设施、交通等)也是基础;还要通过系列配套技术调节好葡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调节好植株地上部与地下部器官生长发育的平衡,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作为保障。基于此,目前葡萄健康栽培需要抓住两个基础工作,推广系列实用技术。(1)两个基础工作,一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二是扩大设施栽培面积。通过设施栽培,避雨栽培,尤其是具有智能开窗温度、湿度功能的连栋式塑料大棚,增强葡萄对暴雨、连阴雨等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改善葡萄栽培的小环境,减少农药使用量,从而生产安全优质葡萄。(2)系列实用技术,包括推广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规范化栽培技术、专业套袋技术、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等

[13]

。从而实现采取综合营

养措施,地下养根,地上培养健壮树体,从根本上提高树体自身健康能力[14]。改变用肥结构与施肥方式,培育健康土壤生态系统,同时,可采用生草栽培、秸秆利用是健康土壤培育最有效的可持续、生态学方法,也是健康土壤培育行之有效的方向[6]。

健康栽培需要全面、全程管理

[1,15-16]

。按照葡萄生物

生态学特性管理。萌芽前后至开花期,水分供应充足;坐果期进行适度水分胁迫,控制好胁迫程度;幼果发育期,水分供应充足,胁迫程度以维持新梢梢尖呈直立状态生长为宜;浆果转色至成熟期,进行适度水分胁迫[17]。

每一位葡萄产业人需要敬畏自然、敬畏科学,沉下心,种好葡萄,尊重每一株葡萄树的自然属性。逐步实现葡萄栽培管理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栽培管理上,由传统种植向信息化、智能化、省力化、机械化(埋土防寒、翻地除草、施肥、打药等)、设施化方向的转变,使葡萄整形修剪、土肥水和花果管理技术等均按制定的各种技术规程或规范进行操作,由高产高效向优质、绿色、高效方向的发展[1]。努力让葡萄生产不再落

942018.4

栽培技术

后,让葡萄园更加美丽,让葡萄果农无比幸福。概括而言,目前葡萄产业转型升级、或可持续发展、或栽培增效的主要抓手就是健康栽培,具体措施可概括为16个字:配肥、培地、优根、壮树、增叶、控产、限穗、综防,省工、配套、设施、提质。

参考文献

[1] 刘凤之.中国葡萄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J]. 落叶果树, 2017,

49(1): 1-4.

[2] 朱莉静. 一线专家教你认识葡萄健康栽培解决方案[J]. 农资与

市场(营销版), 2015(21): 57-60.

[3] 王忠跃. 葡萄健康栽培与病虫害防控[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

技术出版社, 2018.

[4] 刘明池. 病虫害综合防治(IPM)技术发展与蔬菜的健康栽培[J].

科技导报, 2005, 23(2): 44-47.

[5] 叶庆香. 猕猴桃健康栽培管理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9): 108-110.

[6] 刘亚柏, 刘伟忠, 马军, 等. 句容葡萄园健康土壤培育措施探析

[J]. 农学学报, 2017, 7(12): 42-45.

[7] 邢建国, 张雪艳. 栽培措施对土壤健康影响的研究[J]. 宁夏农

林科技, 2014, 55(2): 27-30.

[8] 陈建, 刘晓. 四川葡萄气灼病产生原因及与栽培的关系[J]. 中

国南方果树, 2015, 44(3): 170-172.

[9] 冯胜利. “厂”字型葡萄整形修剪技术在干旱区温室的应用

[J]. 北方园艺, 2017(2): 58-60.

[10] 张宗勤, 张剑侠. 葡萄优质栽培实用技术[M]. 杨凌: 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11] 易黎, 亓桂梅. “葡萄晁”的这50年——本刊专访中国农学

会葡萄分会会长晁无疾[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7(1): 75-77.

[12] 甄鹏, 吴家强, 张飞宇, 等. 作物健康理疗技术在云南山地香

蕉栽培上的应用[J]. 云南农业科技, 2014(5): 61-.

[13] 赵玉山. 我国葡萄产销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 科学种养,

2017(3): 7-8.

[14] 王淑兰. 霍城县红地球葡萄健康园省力化栽培技术[J].

林业, 2017(5): 32-35.

[15] 吕慎宝, 李念军, 李孝训, 等. 沂南大棚黄瓜全程控制健康栽

培要点[J]. 中国蔬菜, 2015(7): 80-81.

[16] 邹凤萍. 有机葡萄生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3):

42-43.

[17] 王海波, 周宗山, 郝志强, 等. 意大利鲜食葡萄栽培及优质健

康果树苗木认证生产体系[J]. 中国果树, 2013(6): 83-8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