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议论文阅读(答案)

中考议论文阅读(答案)

来源:九壹网
 -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议论文部分

第七辑

目录

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

61.论 美

〔英〕培根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以彼。所以许多容颜俊美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非斯帕斯、腓力普玉、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往往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形,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秋色是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1.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肃然起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愧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往往是机遇,而不是公式”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规范的是不美的,根据公式创造的也是不美的,只有机遇才是美的。

- 1 -

-

B.只有机遇才是美的,规范的是不美的,根据公式创造的也是不美的。 C.美的创造和发现需要机遇,而不需要规范它,也不需要公式它。 D.美不应该用规范和公式去它,而是在适当的机遇中发现和表现它。

【答】( )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四、五段主要各使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肃然起敬:很严肃地敬重起米。愧悔:羞愧与悔恨。 2、D。 3、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美。 4、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62. 人,应该怎么活着呢?

人,应该怎么活着呢?我想到了鸟类。

鸟有翼,这是常识。但有一种鸟,却无翼。她端庄妩媚,能舞善啼,极讨人欢心。新西兰人爱之尤甚,将其定为国鸟,倍加宠养之。据说,这生灵早先也曾邀游于高空,啾鸣于山林,后来被人类饲养着,无须再远走高飞了。久之,使消失了双翼,失去了飞翔的能力。这似乎是喜,因为她终于不必自己去觅食了。但实在是让人觉得悲怜,因为鸟儿失去了翅膀,毕竟是个不幸。除供人赏玩外,[ ]人类宠了她,但又确实是害了她,宠她的人,倒是出于厚爱,谁知适得其反呢?不过,现在并不要紧,反正有人宠着,她尽可以饱享人间的恩惠,无忧无虑地生活。可我想,某日人们的审美观念变了,不再欣赏这畸形的美了,那时,这鸟儿又依谁而生活呢?

想起山鹰来了。山鹰训练雏鹰,总衔着雏鹰,狠心地把它扔下山崖,让它自己从山崖下练着飞上来,飞上来,终于练就了一副健劲的翅膀。 鸟儿是应该要有翅膀的,这是常识。

人应怎样生活,这里面也有一个并不深奥的常识问题。

1.画横线句子中的“畸形”是指无翼鸟 (不超过5个字),“美”是指无翼鸟 (不超过10个字)。 2.第一节方括号中应填写的一句是

A.她还有什么用处? B.她再也不能展翅云问了。

- 2 -

-

C.她失去了自由。 D.她什么本领也没有。

【答】( )

3.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请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是鸟却无翼”,以供人赏玩(讨人欢心)获得生存(宠养)。 2、B。 3、人应该自食其力,通过自己的奋斗去图长久生存和谋长远发展(有意义的生活)。答对大意即可给分。 4、比喻论证。

63.

①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我们有些人却偏偏爱提当年。有一间工厂,产品质量低劣,生产技术落后,却死死抱住十几年前获得的荣誉,傲视一切。厂领导总喜欢对人说:我们的产品从前是“国优”。这使我想起了阿Q的一句名言:“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

②鲁迅先生的阿Q,是世界文学画廊里的典型形象,如果具有其人,恐怕也早已作古了,但阿Q阴魂不散,他的“先前阔”的精神法则还被许多人奉为至宝。他们在生活和事业中一旦小有成就,就骄傲起来,满足于现状,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先前阔”的心态赫然在目。

③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勤劳的人民为人类做出过多少可歌可泣的贡献,于是许多人手里似乎就有了祖传的宝贝。他们高叫,我们有四大发明,我们有万里长城。他们格外热衷于考证。某人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某某的出现,比欧洲早多少年。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的令人深思的现象。

④在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大楼里,陈列着许多国家赠送的礼品。美国和前苏联都送去了本世纪最尖端的科研成果,中国送去的却是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模型。而在一本叫《中国世界之最》的书中,绝大部分条目,列举的是古人的成就。难道这些就是我们立足于地球,同别人较量的资本吗?鲁迅说过,火药是咱们发明的,可咱们却用它来做鞭炮祭神,人家拿去做炮来打咱们。罗盘也是,咱们发明了用来测风水,人家拿去安在船上发现了新。

⑤在别人扬帆远航的时候,“先前阔”者却打肿脸充脖子,关起门来充大爷,“当年勇”- 3 -

-

挂在嘴上。其实这恰恰是对落后的掩饰。“先前阔”根植于极其落后的封建思想。一旦只知“先前阔”,必然不能正视,现在,认识不到自己的短处,别人的长处,更不可有什么理想。满清就是在“先前阔”的心态里断送了大好土地和白花花的银子,这个教训多么惨痛啊!

⑥有进取心是人类宝贵的品质,部分中国人却对“先前阔”情有独钟,这是很危险的。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只知“先前阔”的企业必将成为被淘汰的企业;一个只知“先前阔”的人必然遭受屈辱;一个只知“先前阔”的民族,必然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封建包袱过于沉重,历史陈垢过于深厚的民族,更应该丢掉“先前阔”,培养进取心,多看看现在,多想想未来。

1.文章是针对社会上哪些现象发表议论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③段“令人深思的现象”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纳第⑤段的大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举例说明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生活中某些人一旦小有成就,就骄傲起来,满足于现状,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夜郎自大,固步自封。 2、应该丢掉“先前阔”。培养进取心,多看看现在,多想想朱来。 3、(1)死死抱住从前甚至祖宗的荣誉和功业,打肿脸充胖子;(2)送东汉科学家的发明去参加今日之科研成果展览;(3)《中国世界之最》列举的几乎是古人的成就。 4、“先前阔”危害极大。 5、举例论证,如举出清因抱“先前阔”以致断送土地银子来论述其危害性;对比论证,中国人对火药、指南针的态度和洋人对它们的态度。

.

①古人知耻,勇于“忏悔”者不少。与彩色戏曲艺术影片《包公误》中,有这么一场戏:包公错断了边关元帅狄龙谋杀太子一案后,先锋官、狄龙之妻段红玉也随之被召回府。经过- 4 -

-

包贵的一再劝阻和包公的细心查访,才发现这是一个错案。公堂之上,当着狄龙夫妇之面包公亲自卸刑,要求包责按罪,以儆百官。

②人的一生,不可能白璧无瑕,一尘不染,有时会出点问题,事情的关键在于,要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防线,“自我净化”,及时反省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自觉地清除龌龊的脏东西。可是我们有些同志,屁股不干净,自己不愿“擦”,还怕别人替他“擦”。或四处奔波,找人说情,开脱罪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或轻描淡写,隔靴搔癖地作一点自我“批评”;或徘徊犹豫,吞吞吐吐,下不了决心,怕“亮相”后丢人。其实,有错不改,走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那才真正会降低威信。“包公请刑”,并没有因此遭天下人耻笑,反使天下人觉得他执法如山,受到更大的信赖和爱戴,威信更高。

③斯大林说:“没有自我批评,我们的党就无法前进,就无法割开我们的脓疮,就无法消灭我们的缺点。”同志也早就告诫人们: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勇于解剖自己,改正错误,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1.第①段中“忏悔”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划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屁股不干净”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是针对什么发表议论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①段引述“包公请刑”的故事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举例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自我批评,解剖自己,改正错误(或者“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和思想,自觉地清除握幌的脏东西。” 2、比喻,“屁股不干净”在文中比喻犯了错误。 3、针对有些同志掩饰错误,开脱罪责,有错不改以及避重就轻的态度。 4、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解剖自己,改正错误,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5、(1)作论据,证明论点;(2)引起议论,并和下文几种人作对比,有力证明论点。 6、(1)举例论- 5 -

-

证,如“包公请刑”的例子;(2)对比论证,“包公请刑”与某些人对待错误的不正确态度对比。

65.

人们的逆境和厄运常成为他们的学问。“人情日暮有翻覆,平地倏忽成山谷”。身处逆境能饱尝世态炎凉,这时没有人奉承你,没有人向你献媚。昔日的笑脸,今日成了白眼;昔日对你漠不关心的人,今天也许反而对你深抱同情。世俗向你揭开了自己的面纱,被掩盖着的真假、善恶、美丑对你不再戒备,在你面前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袒露,使你有机会识得“庐山真面目”。战胜厄运的需要和心处逆境时复杂而特定的心理,将使你对这些丰富真实的人生素材,进行咀嚼、消化,在回顾、对比、反思中获得许多认识和评价生活的知识。这些知识有许多是你在书本上、在正常情况下无法学到的。厄运喝退了你少女式的天真,书呆子式的幼稚,于是你变得深沉、敏锐,变得更能洞察生活的本质和人的心灵,逐步到达主客观的统一。清朝小说家吴敬梓家境贫寒,才华出众,年近四旬,还是个穷秀才。这使他独具慧眼,得以看穿士大夫的丑恶面目和科举制度的本质,写出了我国古代讽刺小说中的杰作《儒林外史》。(节选自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第五册《文章憎命达》) 1.为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厄运________ ②倏忽:________ 2.用浪线划出上面文段的中心句。

3.“人情日暮有翻覆,平地倏忽成山谷”是________论据,“清朝小说家吴敬梓家境贫寒,才华出众,年近四旬,还是个穷秀才。这使他独具慧眼,得以看穿士大夫的丑恶面目和科举制度的本质,写出了我国古代讽刺小说中的杰作《儒林外史》。”是______论据。 4.上面文段在论证方法上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论证方法。 参:

1、①è。 ②shū。 2、划出第一句“人们的逆境和厄运常成为他们的学问。”得3分;划出“战胜厄运的需要和心处逆境时复杂而特定的心理,将使你对这些丰富真实的人生素材,进行咀嚼、消化,在回顾、对比、反思中获得许多认识和评价生活的知识。”得2分。 3、道理论据、事实论据。 4、摆事实,讲道理。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66.

①与当前宏观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矛盾并存,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也构成阻滞经济发- 6 -

-

展的重大原因。要增加有效供给,必须适应消费模式的变化,大力开发小康型生活消费品。

②有哪些开发思路呢?

③首先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海尔洗衣机销往西南市场,排水管道经常维修,一了解,当地人用洗衣机洗红薯,于是,他们专门生产了一种可以洗红薯的洗衣机,令国外同行大跌眼镜。海尔根据市场反馈,平均每周开发两个新产....品,一天申请一项专利。其次要研制生产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新产品,特别注重人体包装和现代居室的需求。

④比如,随着收入的增加和居住条件的改善,一户多台彩电已成趋势,而彩电始终没脱离严肃庄重的格调,和家具款式的更新不能比。其实,厅内大彩电当属传统式,而主人、儿女房中的小彩电则无论在外观、造型上都应与房间的装潢格调相协调,这种彩电开发出来,料想会创造一个新的市场。穿着为人体所必需,是永恒的生活主题,岂料上海的纺织业会如此惨败!今夏在绍兴轻纺城引起轰动的提花织物,图形逼真、风格高雅、手感滑爽,实在值得业内人士深思。

⑤另外适应现代消费需要的保健、方便食品和日用品,如国外啤酒便已开发出玉米、奶酿、浓缩、白色等多个品种。全球最大的欧莱雅化妆品集团拥有2000个品种。电子通讯及其配套产品也有巨大市场空间。与电脑配套的多媒体音箱在深圳年销500万对,销售额达5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一半。产品供应商还要对商机有充分的把握,这就需要洞察市场的穿透力和对发展态势的前瞻性。近日酷热,空调全面动销,部分名牌断档,价格普遍上涨,南京竟然向全国紧急求援,市场出现日夜排队、翘首以盼购空调的奇景,这种形势,是许多商家和供应商始料未及的。

⑥要使上述开发思路得以很好实施,必须在多方面下功夫。关键还在于观念,要树立创新意识,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勤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不同于仿制,仿制经济不牢固,如日本。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仿制已成为一大公害,某个产品有销路,便一哄而上。VCD机今年的市场需求至多不过1500万台,而生产却将近5000万台。仿制浪费资源,亵渎知识产权,是滋生假冒伪劣的温床。

⑦创新当然要有不少条件,足够的资金、完善的设施、优惠的、良好的人才等等。这里特别提出一个开发机制问题,杜邦公司定期要求公司员工提出各种建议,成千上万种建议经筛选被归纳成数百个点子,然后由专家进行创意碰进行创意碰撞,最后真正成为实施方案的不过几十种。不要小看大众化的点子,这种火花式的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虽然属于一种非理性思维,但却是发明创造的动力。爱因斯坦认为:创造并非逻辑推理之结果,逻辑推- 7 -

-

理只是用来验证已有的创造设想。我们的产品开发,也可以学学这种方法。

⑧创造是发展的动力,创造的真谛在于无中生有,有中找无,有无相生,无限组合,无限发展。买方市场中要强化有效供给,必须依赖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

1.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大跌眼镜”在语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划线句中的“穿透力”、“前瞻性”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所说的“开发思路”指的是开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路。试根据文章的内容,概括作者的“开发思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单独成段,与前面的①一④段是否谐调?试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中的划线部分“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是不能删去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作者在全文中所表述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出乎意料,大为吃惊。 2、把握问题实质的能力和把握发展方向的意识。 3、大力开发小康型生活消费品的思路。①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恰当的商机;②研制生产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新产品。 4、(这道题可有两种答题思路,但从实际的结构来看,正向的思路略有不足,可得2分;逆向思维若表述正确,可得3分)A.正向:谐调,因为这一段是第③段“首先”、“其次”的深入,议论更具体、深刻。B.逆向:不谐调,因为“适应现代消费需要的保健、方便食品和日用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一半”这些内容,也是论证“要研制生产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新产品”,宜归并在第④段;而“产品供应商还要对商机有充分的把握”以下,则论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这一思路,因此应插入第③段“首先”这一部分内容中。 5、因为仿制虽不如创新,但也毕竟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若删去限定语,扩大了范围,论证就失去了严密性;现加上限定语,用以说明“我国当前”仿制已成为一大公害,下面的例子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6、要有正确的解决产品有效供给的思路,而有效实施思路,就必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 8 -

-

67.

①躬行践履,意即亲自实行、亲自去做,体现了重视实践、深入实践的精神。 ②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密切相联。一个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即在与别人、与集体发生的各种关系中,才较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哪些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同样,克服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实现。因此,“躬行践履”无疑是人们完善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

③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记叙了他深入实地考察,揭开了石钟山得名之谜的故事,苏轼躬行践履之举,被后世传为佳话。

④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下临深潭。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众说不一,但都不能令人信服。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一天晚间,苏轼和儿子苏迈乘坐小船来到石钟山的绝壁下面,只听水上不停地发出噌吰的声音。苏轼仔细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微波流入,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又发现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它的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浪吞吐,发出款坎镗嗒的声音,与刚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如同歌钟演奏一样。至此,苏轼探求到了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

⑤躬行践履,是一个人有所作为、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李冰父子如果不是沿峨江两岸实地考察,弄清水情和地势等情况,就不能带领当地人民建成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毕升如果不是长期从事印刷劳动,并反复试验、摸索,就不能发明活字印刷术。司马迁如果不是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访贤搜史,了解遗闻轶事,就写不出《史记》。白居易如果不亲自和百姓接触,熟悉人民的生活,就写不出《卖炭翁》等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篇。詹天佑如果不亲临工地现场,反复勘测,与筑路员工并肩奋战,就不能建成工程艰巨的京张铁路……

⑥中华文明的创建,中华文明的高度发展,是与中国人民重视实践、深入实践的优良传统分不开的,先人们躬行践履的好作风,今天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⑦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获得的。脱离了实践的认识,是空洞的、无用的;再好的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背离了躬行践履的道路,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

⑧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即仅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终究是浅薄的,要真正精通学问,必须亲自去参加实践。

1.“躬行践履”中的“躬”与“躬耕于南阳”中的“躬”意思相同,都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行”与“行阵和睦”中的“行”意思不同,“躬行”中的“行”有“实行”、“做”的意思,而“行阵”中的“行”则是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 9 -

-

2.(1)第②段要论述的主要观点应是什么?

(2)联系全文来看,整个第②段的论述有无问题?试说明理由?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被后世传为佳话”有一点文言色彩,若用现代汉语通俗地说,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说“苏轼探求到了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试根据作者的叙述,简要说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用例子证明观点时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足?

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⑦、第⑧两段读来有些累赘,且语气不顺。试加以修改,使之成为简洁、完整、语气通畅的一段(不得超过100字)。 参:

1、亲自、。 2、(1)“躬行践履”是人们完善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2)此段论述有问题,主要是它所论述的内容与全文的论述无密切的关系,后面的所有例子都未证明实践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3、在后世流传,并为后人所称颂。 4、一块中间空而有很多窟窿的石头,经风浪吞吐,发出的声音与水声相和,像歌钟演奏一样。 5、躬行践履是认识事物的前提,也是精通学问、成就事业的必要途径特点;有详有略,大量列举不足;只有中国古人之例,终有些偏颇。 6、(以下供参考,只要意思对即可)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好的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就毫无意义;要真正精通学问,要保证事业成功,必须亲自参加实践。

68.

①有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对前来应聘的大学毕业生说:“你的文凭代表你应有的文化程度,它的价值,会体现在你的底薪上,但有效期只有3个月。要想在我这里干下去,就必须知道你该学些什么东西。如果不知道该学些什么新东西,你的文凭在我这里就会失效。” - 10 -

-

②企业招聘人才,文凭是敲门砖,进门之后,悟性才是开锁的钥匙和向上的阶梯。同是学士、硕士、博士,甚至是同校同届同专业,文凭虽相同,但“是骤子是马”,拉出来一遛就见了分晓。同在一个部室,甚至同做一份相近的工作,悟性深浅、敬业精勤与否,则是事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大学毕业生小方和小安同时被招聘到某公司运输部。小方按部就班,认认真真地完成经理交办的每项工作,没出什么差错,他自己也比较满意。但小安却并没有安于现状。在对客户的分析中,他发现京津冀鲁等地的货物运输近期常有滞期现象,多是由于修路造成。于是,他通过电脑交通网络,对北京周边各交通干线的路况进行了一系列调查摸底,并于每天列出一份动态的路况交通图送给经理参阅。就是这份动态的路况图,对公司的货物运输起了重要的疏导作用,不但缩短了有效运输时间,而且减少了因堵车、绕行而产生的运输费用,受到公司领导的重视和奖励。当然,3个月后,继续聘用的是善于“用”脑子干的小安。

③知识的积累,不应是一种“死积累”,这种积累多了,常常是为积累所累,让人感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知识的积累,应当是“活”的,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这本身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对号入座就能解决的问题。善悟之人,就是善于把知识用“活”的人。常听有些人说某些学生是“高分低能”,这类学生“死读”的精神虽可嘉,但到了工作岗位上就毫无优势可言。学富五车却无锦囊妙计,因而常常不受尊敬,四处碰壁。要想活学活用,就要不断实践,并善于调查研究。柳宗元遇“捕蛇者”,才知“苛政猛于虎”,于是便有了《捕蛇者说》,“以俊夫观人风者得焉”。要想活学活用,就要学习一些思维的规律与方式,这叫“开窍”。庄子在《应帝王》篇中讲,要治浑沌之人,必须开凿“七窍”。其实,开窍,无非是找到打开思路的钥匙,学一点认识论和辩证法。

④古代老子开窍于朴素的唯物论,今朝导师伟人开窍于辩证法。作为一名想要事业有成的人,也只有循此捷径去开窍悟道,才能让你的文凭货真价实,即使再过3个月也不会轻易失效。

1.根据全文内容,说说第①段中“就必须知道你该学些什么”这句话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论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认认真真地完成经理交办的每项工作,没出什么差错”的小方,未被继续聘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 11 -

-

(1)“死积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参:

1、不仅要适应自己的工作,而且要根据工作的特点有所思考,有所发现,不断有创新思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2、工作中,悟性深浅、敬业精勤与否,是事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小方不懂得在工作中学习,没有自己的发现,没有创造性的认识和见解。 3、(1)只是死记现成的知识概念,不知道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2)学习思维的规律与方式,找到打开思路的钥匙。 4、等待那些有权的大官从中了解到过重的赋敛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5、要想事业有成,必须善于在实践中活学活用知识,并逐步达到开窍悟道的境界。

69.

①在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形:当大众站起来时,我也自然站起;当大众鼓掌时,我也随之鼓掌;当大众表示反对时,我也不提出异议。我们通常称之为“随大流”,而社会心理学则给它一个文绉绉的雅号:“从众”现象。当年鲁迅先生是将它列入国民劣根性而加以鞭笞。他举例说,一个人在街头向上看,过路人也会驻足仰视,不一会儿,“看客”甚众,莫名其妙“随大流”,就是不相信自己。

②按理说,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惟以一人治天下”的封建统治,人民当家作主,可以相信自己了。但是,在极“左”思潮肆虐的岁月,政治运动接三连四,相信自己的人往往付出极大的代价。马寅初即是一例。他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人口理论而被“打入地狱”,在北京东总布胡同23号待罪监禁整整20年。1959年11月,这位铮铮铁骨的汉子发出《重申我的要求》:“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投降。我相信自己,对自己的理论相当有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只得拒绝检讨。”看来,“相信自己”者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否则虽有“一鼓作气”的勇气,到最后必然是“再而衰,三而竭”..直到

“非死则徙尔”了。

③相信自己固然______________,更需要掌握相当的知识和经验,它是树立自信心的必要前提,知识的侏儒易被环境左右,惯于附和,缺乏主见。惟有具备一定知识和造诣的人,- 12 -

-

才会面对错误的东西作出正确的理性判断,大声说“不”!记得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一次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评委们精心设计一个圈套,以试探他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够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判断。因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真正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在参加决赛的三名选手中,只有小泽征尔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界权威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相信自己而不附和权威的意见,从而获得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家大赛的桂冠。相信自己和盲目自信毕竟是两码事。

④当然,在科学研究和艺术创造上要强调相信自己,在社会生活中,还要有法制观念和民主集中的意识。

⑤提高自己的素质是相信自己的基础。说来也巧,这些年来,为应对21世纪的挑战,世界各国学者、专家和首脑提出许多对策,“提高人的素质”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集中的一条。去年召开的20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是“对人的教育”,日本学者池田大作的《21世纪的警钟》干脆提出“人的”,这种不同于工业、科技的“人的”,注重提高和加强人的思想水平、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而这正是培养相信自己所必备的。时下流行“与国际接轨”的说法,我甚至认为,相信自己乃是顺应了这一国际潮流,一旦从到平民、从科学家到清道夫都“争奔走焉”,并实现了自我价值,那么,整个社会离高度文明亦不甚远了。

1. 第②段“他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人口理论而被‘打入地狱’,在北京东总布胡同23号待罪监禁整整却年。”句中“打入地狱”是运用了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打入地狱”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马寅初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③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句:

相信自己固然_________________,更需要掌握相当的知识和经验。

4.第③段“知识的侏儒易被环境左右”,句中“知识的侏儒”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左右”一词意思相近的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用小泽征尔“相信自己而不附和权威的意见”的事例,论证了“相信自己更需要相当的知识和经验”,请你再举一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②段和第③段的次序能否调换?说说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

-

7.“一旦从到平民、从科学家到清道夫都‘争奔走焉’,并实现了自我价值,那么,整个社会离高度文明亦不甚远了。”从上文可以看出,人们所“争奔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1)击鼓;(2)尽;(3)迁移(转移);(4)少。 2、比喻被当作敌人,剥夺了一切政治权利(意思对即可)。 3、马寅初坚持自己的人口理论而决不屈服。 4、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胆量。 5、知识贫乏改变。 6、如彭德怀了解民情,认为1958年的冒进是错误的,他坚持己见,历经磨难,决不屈服。又如祖冲之通过观测天象,认为当时的历法是错误的,尽管遭到反对,但他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7、可以有两种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均给分:A.可以调换。因为调换以后,同样合乎逻辑顺序。B.不可以调换。因为需要勇气和胆量是相信自己的前提,调换以后不合逻辑顺序。 8、注重提高和加强人的思想水平、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

70.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在这里,人与人之间充满各种矛盾,关键是如何去处理。处理恰当,矛盾就会顺利解决;处理不当,矛盾就可能激化。

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谦让,后来廉颇知道自己错了,便背上荆条请蔺相如责罚。最后两人成了________(zhì)友,共保赵国天下。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以谦让去待廉颇,而是与廉颇对________(zhì)起来,甚至发展到干戈相见,那就不是他们个人的损失,而是赵国的损失了!

是的,古代的将相能有如此的气度,我们九十年代的青年更应该有这样的气度。不是吗?早晨上班前,公路上的自行车川流不息。就在这时一位骑自行车的男子不慎将一位骑自行车的女青年碰倒,自己也倒了。女青年顺口摔出一句:“啥德性!”只见男青年急忙给女青年扶起车子,并微笑着解释说:“不是德性,是惯性。”女青年也被这意外友好的话逗笑了。眼看一场唇舌剑的“战争”就这样烟消云散了。试想,如果那位男青年不是采取谦让的态度,而且火上加油,那又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呢?

总之,与人为善,谦让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良方。 1.根据拼音填上汉字(zhì)友;B.对________(zhì)。 2.划线的句子可以用成语来表达。 答:________________。 - 14 -

-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参:

1、A.挚;B.峙。 2、负刑请罪。 3、谦让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良方。 举例

- 1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