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读文言文《囊萤夜读》,完成练习。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词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1)囊萤(______) A.用口袋装萤火虫。 B.装在口袋里的萤火虫。 (2)练囊(______) A.练习用袋子。
B.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3)家贫不常得油。(______)
A.(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 B.(车胤)家境贫寒,家里没有油吃。 [3]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夜继日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理解。
嫦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译文)后羿在西王母娘娘之处得到了能够脱离死亡的仙丹,但是后羿的妻子嫦娥却偷偷的吃掉了仙丹,并奔到月亮上,居住于此,变化为蟾蜍,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月之精灵。
[1]“嫦娥奔月”中的“奔”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音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A紧赶,赶忙或赶急事;B奔走,急跑。)这个读音还能组成词语(_________)。它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_),可以组成词语(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羿(________)请不死之药 蟾蜍(________)(________) [3]嫦娥是怎样飞上月亮的?(请引用原文回答。)
1 /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事为什么说嫦娥飞上月亮变成了丑陋的蟾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远古人借助神话寄托自己的幻想,在《嫦娥奔月》中,人们的幻想是什么?实现了吗?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还积累了哪些带“月”字的成语,请写在下面。(至少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田登作郡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注解:田登,人名。 上元:元宵节 [1]解释加点的字:
(1)田登作郡,自讳其名。(_________)(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的大意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即:_______ [4]你认为,田登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阮裕焚车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注释] ①阮(ruǎn)光禄:即阮裕,他曾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人们称他为阮光禄。②剡(shàn):地名,在今浙江嵊州。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阮后闻之:___________ 遂焚之: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借者无不皆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欲借而不敢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5. 思维拓展。
小窗户
天黑了,滴滴答答的雨点把睡梦中的小窗户敲醒了。小窗户揉了揉惺忪的眼睛问道:“小雨点,你要干啥呀?”小雨点说:“天又黑又冷,你让我进屋
2 / 7
去暖和暖和吧。”小窗户摇摇头说:“不行呀,你进来会把屋子搞脏弄湿的,你不能进来。”小雨点哭了,在窗户的玻璃上留下道道泪痕。
夜里,漫天飞舞的雪花把大地装扮得像白天一样。小雪花轻轻地飘落到小窗户上,悄悄说:“醒醒吧,你让我进去看看小朋友,我想和他们玩。”小窗户说:“小朋友们这会儿都在睡觉,等他们醒了再和你一起玩,好吗?”小雪花点点头,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窗户上等待着,晶莹的雪花就像一朵朵漂亮的小窗花。
黑夜过去,太阳出来了,给大地洒下万道金光。小窗户早早就醒了,它有礼貌地向太阳公公问好,又对春风阿姨说:“欢迎您,欢迎您到我家来做客。”于是,小窗户开得大大的,明媚的阳光和温馨的春风穿过窗棂把一个个小朋友从甜甜的梦中唤醒。 (1)我是模仿秀
滴滴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暖和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黑又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原精灵。
( )的眼睛 ( )的阳光 ( )的雪花 ( )的春风 (3)探究阅读
①小窗户为什么不让小雨点进屋?用“﹏﹏”标在文中。 ②用“——”标出文中一个比喻句。
③是谁把小朋友们唤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小古文阅读。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①黄土作人。剧务②,力不暇供,乃引③绳④于泥中,举以为人。
(注释)①抟(tuán):把东西捏成团。②剧务:工作繁忙。③引:牵,拉。 [1]这个故事的名字是( ) A.女娲造人 B.女娲补天
[2]当读到“天地开辟”一词时,我们想到的神话人物是________。
[3]“力不暇供”的意思是没有多余的力量来供应需求,在文中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
[4]故事中的哪个情节让你感受到了想象的神奇?(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天地。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拥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邻居有烛而不逮。 逮: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人怪而问衡。 怪: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3 / 7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表现出匡衡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王戎不取道旁李(节选)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我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
[1]写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课内阅读。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写出加点字词的意思。
炎帝之少女:____ 以堙于东海:__
[2]这则神话选自______,精卫是神话中___的名字,传说是__的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3]神话拥有无穷魅力就是因为它具有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读了这个故事,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古文,完成下面各题。
___________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①黄土作人,剧务②,力不暇③供,乃引绳(ɡēnɡ)于泥中,举以为人。
(注释)①抟(tuán):揉成团。②剧务:工作繁多。③暇:空闲。 [1]文中“未有人民”的“未”是什么意思?( ) A.未来 B.还没有 C.未知 D.为
[2]“乃引绳于泥中”的正确解释应该是( ) A.于是她就引导绳子到泥浆中。 B.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投入泥浆中。 C.于是她在泥浆中找到绳子。 D.她竟然拿了绳子投入泥浆中。
[3]为古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虎求①百兽而食②之,得狐。狐曰:“子③无敢食我也!天帝使④我长百
4 / 7
兽,今子食我,是逆⑤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⑥,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⑦,故⑧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求:寻求,寻找。②食:吃。③子:你。④使:派遣,命令。⑤逆:违抗。⑥不信:不诚实,不可靠。⑦然:正确。⑧故:所以。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帝使我长百兽 长:长官,首领。 B.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遂:于是,就。 C.兽见之皆走 皆:都。
D.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畏:害怕。
[2]下面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B.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C.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D.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A.你跟随在我后面,看各种野兽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 B.你跟随在我后面,看各种野兽见了我,没有敢逃跑的。 C.你跟随在我后面,看各种野兽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D.你跟随在我后面,看各种野兽见了我,有没有敢逃跑的?
[4]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可概括出的成语是_________,常用来比喻
_____________。下列与所概括出的这个成语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 A.如虎添翼 B.鸡飞狗跳 C.狗仗人势 D.狐朋狗友
[5]你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课内阅读。
王戎不取道旁李(节选)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
注释:尝:曾经,诸:一些,这些。 [1]写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之信然。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课内阅读。
5 / 7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写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译:_________________ (2)取之,信然。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课外阅读。
自护其短
北人[1]生而不识菱者,仕[2]于南方。席上啖菱[3],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释:
[1]北人:北方人。 [2]仕:做官。
[3]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 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1]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2]。” 注释:
[1]比:连续,接连。 [2]贾:同“价”。
[1]我们可以从《自护其短》中获得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价十倍》中的“伯乐效应”使你联想到了什么生活现象?你是怎样看待今天的这种社会现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小古文阅读。
智子疑邻
宋①有富人,天雨墙坏②。其子曰:“不筑③,必将有盗④。”其邻人之父亦云⑤。暮⑥而果大亡其财,其家⑦甚智⑧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注释)①宋:宋国。②坏:毁坏,损坏。③筑:修补。④盗:小偷。⑤亦云:也这样说。⑥暮:晚上。⑦家:指这家人。⑧智:认为……聪明。 [1](朗读停顿)下面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是( ) A.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B.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翻译句子)下面的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翻译:宋国有个富人,天下大雨毁坏了墙壁。
6 / 7
B.暮而果大亡其财。 翻译: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钱财。
C.不筑,必将有盗。 翻译:不把它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 D.其家甚智其子。 翻译:他家的儿子十分聪明。
[3](整体感知)富人家被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面对相同的看法,富人认为孩子聪明却怀疑邻居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孩子先说的“必将有盗”,邻居是跟着孩子说的 B.孩子和邻居与富人的亲疏关系不同
[4](品读感悟)这个故事主要是想告诉我们( ) 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 B.富人的儿子非常聪明。 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
D.做人不要多管闲事。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