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高速公路第十四合同段
(ZK66+100-K71+400)
桥梁系梁墩柱盖梁技术交底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签名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姓名 职务 时间 序号 6 7 8 9 10 姓名 职务 时间
技 术 交 底 书
工程名称 施工部位 成武高速公路第十四标 系梁,墩柱,盖梁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四川武通路桥工程局 2011年3月5日 交底内容: 一. 交底依据和标准: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2、承赤标准化相关文件 3、施工图纸及以往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施工工艺及要求: 1、系梁 挖孔桩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系梁施工,施工前现场技术负责人对系梁轴线及标高进行准确放线后方可施工。 1.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采用1:0.75放坡,如基坑边坡不稳定,可采用码沙袋、打入木桩等防护方法,或采用钢筋混凝土套箱。 1.2凿除桩头: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应对基底进行平整夯实,凿除桩头及柱头,须人工凿除,凿除后的桩头、柱头比系梁(或承台)底高出了2-3CM(以不影响钢筋位置为度)。放设桩位及系梁放样,经监理检查验收并经桩身无破损检测合格后,调整桩头钢筋,并用砂浆抹平基底作底模,砂浆底模顶标高应与设计系梁底标高一致,基坑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绑扎系梁钢筋,焊接立柱钢筋笼;采用双面搭接焊桩基和墩身钢筋搭接长度按系梁高度控制 1.3钢筋绑扎:钢筋制作必须严格按钢筋加工图纸进行施工,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与墩柱接茬筋按规范进行埋设,位置准确。钢筋绑扎完毕后,经现场技术负责人及安检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报检,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系梁模板支立。 1.5模板支立:模板采用厂制定型钢模,模板支立前,用手动磨光机对其进行打磨,将锈斑、余浆等其他污物清除干净,并涂刷脱模剂。支立时按照技术人员所设界限对位拼装,接缝处加设海绵条,防止漏浆。如穿拉筋进行加固,产生孔隙的地方必须堵塞整平防止漏浆,钢筋与侧模间用同标号混凝土垫块支撑,满足钢筋保护层需要。中系梁模板待下部墩柱浇筑完毕时,用抱箍作为支点,铺设工字钢支立。全部模板拼装完毕后,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及质检工程师进行全面检查,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报检,监理现场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1.6浇注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密实,振捣棒不得碰撞模板,距模
板50~100mm,振捣间距不得大于振捣棒的工作半径。边振边慢速上提,捣固时间以混凝土表面不下沉、表面不泛浆及没有气泡冒出为准。灌注完毕后,系梁顶面收浆并抹光。对系梁顶与墩柱接茬的面进行凿毛处理。 1.7拆模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拆除侧模板。拆模必须小心仔细,防止发生掉角或模板刮划混凝土表面而影响外观质量。并采用洒水,覆盖养生膜方式养护。 2墩柱施工 2.1施工前技术人员准确放出墩柱中心位置及标高,由于桥面坡度的影响,半幅两个墩柱高度均不同。系梁或承台接墩柱位置必须凿毛并清洗干净,并报请监理检验。 2.2脚手架搭设:脚手架必须支立在稳固的地基上,搭设方式根据现场自行决定,但必须稳固安全。并根据需要设剪刀撑或拉杆,保持必要的稳定性。作业面部分铺设木板,以此做为工作平台,四周设扶手,外部围设安全网。 2.3钢筋绑扎:墩柱钢筋制作完成运至现场,与系梁或承台预留钢筋焊接,采用双面搭接焊,螺旋箍筋采用铅丝绑扎,必须绑扎牢固,钢筋绑扎完毕后,现场技术负责人及安检工程师检查合格报请监理,监理检查后可支立墩身模板。 2.4根据工艺要求,墩柱施工中须预埋PVC管,作为盖梁支立模板用的钢棒的预留孔,施工中必须保证位置准确,管内不得进浆。 2.4模板支立: 墩身模板采用厂制半圆定型钢模,外部用钢箍背带固定,模板与模板连接处粘贴设防水胶条,模板与钢筋之间设与墩身等强度的砼垫块,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支立前,按墩柱设计中心位置定出底部模板外边线,并用干硬砂浆摊铺一圈。模板内侧用手提磨光机打磨光滑,并涂刷机油或脱模剂,然后按技术放出的墩中心支立模板,采用吊车提升对位人工拼装,模板支立完毕后,顶端用均匀分布的四根风缆固定,防止墩身模板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移动,但决不能与脚手架连接,模板拼装完成后,现场技术负责人及安检工程师对模板的中心、标高、平整度进行检查,相邻两模板错台不得大于2mm,顶端标高±10mm,轴线偏位10mm,平整度5mm,竖直度0.3%H,且不得大于20mm。自检合格报请监理检查,监理检查合格签字后方可浇注混凝土。 2.5混凝土浇注:混凝土采用搅拌站拌制,混凝土搅拌车运送到现场,吊车提升料斗送至墩顶脚手架漏斗内,串筒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混凝土入模时串筒底部距灌注作业面高差
不大于2米。 2.6拆模养护: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强度达到2.5MPa以上方可拆侧模,拆模从上而下进行,模板必须轻拿轻放,防止挂、划墩身混凝土而影响外观及损坏模板,拆模后,墩身混凝土覆盖麻布洒水养生,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一直处于湿润状态为准。 3盖梁施工 3.1墩身达到规范允许的强度方可施工盖梁,施工前现场技术人员准确测放出盖梁的轴线位置及标高,在墩顶作出标记,并对墩柱顶面凿毛处理,报请监理检查,监理认可后开始施工。 3.2盖梁施工采用在墩身施加抱箍,在抱箍上横担型钢,型钢上铺设方木支撑盖梁底模,工字钢上方铺设预先加工的方木作为分配梁,在分配梁上方铺设底模。底模采用大块钢模板拼装而成,拼缝内填塞橡胶条,以保证严密不漏浆。铺设底模时要调整底模标高及轴线,然后在底模上绑扎弯制好的钢筋,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支立侧模。 3.3底模、侧模均采用整体钢模板,角钢与对拉螺栓加固。浇筑混凝土时控制其顶面标高及混凝土顶面平整度。底模支立好之后,在现场进行钢筋帮扎,钢筋与模板间用与盖梁同标号的混凝土垫块支撑,满足钢筋保护层厚度的需要。支立侧模。支立侧模前对模板进行打磨,并涂刷机油或脱模剂,模板接缝处贴双面胶,防止漏浆。模板采用吊车铺助支立,四周用四道缆风绳对称拴牢拉紧,施工中不允许外力碰撞模板。模板支立加固完毕后,现场技术人员及安检工程师对模板进行检查,其平整度、顶标高、轴线偏差、等符合规范标,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现场检查,监理检查合格签字认可后,方可浇注混凝土。 3.4浇注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搅拌站拌制,混凝土搅拌车运至现场,倒入料斗中,用吊车提升料斗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要均匀,满足混凝土振捣要求。盖梁顶面收浆并抹光。 3.5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可拆除侧模,底模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拆除,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覆盖麻布洒水养护。 3.6在进行盖梁钢筋绑扎时注意将防震挡块钢筋同时绑扎及预埋件的安装,支立模板时一同支立并完成砼的浇筑。在进行盖梁砼浇筑的同时注意准确预留垫石施工位置,以保证后施工砼与盖梁间的良好接合 三: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3.1钢筋加工及安装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两排以上 受力钢筋间距 同排 梁、板、拱肋 基础、锚垫、墩身、柱 灌注桩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 钢筋骨架尺寸 长 宽、高或直径 弯起钢筋位置 柱、梁、拱肋 保护层 基础、锚垫、墩台 板 3.2模板、支架及拱架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基础 模板标高 柱、墙和梁 墩身 上部构造的所有构件 模板内尺寸 基础 墩身 基础 轴线偏位 柱或墙 梁 墩身 装配式构件支承断面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模板表面平整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预留孔洞中心位置
允许偏差(mm) ±5 ±10 ±20 ±20 0,-20 ±10 ±5 ±20 ±5 ±10 ±3 允许偏差(mm) ±15 ±10 ±10 ±5,0 ±30 ±20 15 8 10 10 2,-5 2 5 3 10
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 纵轴的平面位置 支架和拱架 曲线形拱架的标高(包括建筑拱度在内) 10,0 跨度的1/1000或31 20,-10 3.3混凝土允许偏差: 1、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的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应避免振动板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2、振捣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3、应凿出处理层的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处理过后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在浇筑次层混凝土前,对垂直的施工缝宜刷一层砂浆,对水平施工缝宜铺一层10-20mm的1:2的水泥砂浆。 四:安全注意事项及措施: 1、施工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施工规范,文明施工。 2、严禁机械带病作业,超负荷运转、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3、工地电力设备,线路设专人(电工)管理,配电箱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并定期检查。 4、高空作业严格按照模板加固方案中的高空作业要求进行施工。 5、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具体人员。项目经理部架子队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作业。 交底人/时间
复核人/时间 接受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