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体操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探讨

体操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探讨

来源:九壹网
◆ 人体运动科学 2019年第09期(上)

体操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探讨

陈 伟(湖南省体育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0)

摘 要:体操运动员在运动训练时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损伤。经过调查发现,有些体操运动员因伤病而退役,运动造成的

损伤也可能会对运动员身体健康造成威胁。预防运动损伤是体操训练的内容,体操教练要加强对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才能采取有效的办法从运动员的形态、技能等方面提升身体协调能力,从而降低运动损伤对体操运动员的危害。本文从体操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进行分析,了解预防损伤对体操运动训练的价值,提出有效的预防办法,保证体操运动员的安全。

关键词:体操运动;损伤;预防对策

体操运动技能的获得需要运动员反复练习,但运动员在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若损伤程度较大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损害,使其失去体操比赛的资格,不利于体操运动员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为此运动损伤需要受到重视,体操教练在制定运动训练计划时要全面分析运动员的身体情况。通过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重视运动损伤预防,才能减少运动训练对体操运动员身体的损害。一、体操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

1.体操运动训练本身的特点

体操作为一个竞技项目,具有动作技术复杂、掌握难度技术大的特点,同时对人体素质要求较高,体操运动员需要在器械上不断练习,通过长时间反复训练积累经验,掌握一定技巧,才能提高体操水平。由于体操运动自身运动量大的特点,容易使运动员受到伤害,若损伤程度较大,则无法使运动员拥有健康的体魄[1]。

2.运动思想的缺少

在体操训练过程中,由于教练与运动员缺少运动思想,无法重视体操运动损伤预防。有些教练以及运动员会认为“获得成绩,受伤在所难免”,但实际上这种想法并不正确,“小伤”“小病”不及时接受治疗,可能会直接使运动员丧失比赛能力。有些体操教练并未重视安全教育,在体操训练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而运动员则缺少安全意识,盲目自信心理的出现,会使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无法专注注意力,容易发生运动危险。

3.专业技能掌握不足

①不注重热身技巧[2]。运动前热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人体的中枢神经,从而使神经处兴奋状态,并进一步激发人体器官的功能。但热身运动并不是简单的跑步、跳跃,要掌握正确的热身技巧,科学热身才能够发挥热身的作用。

②运动技术不熟练。在体操运动过程中,若教练以及运动员缺少对体操技术的掌握,错误的训练会导致人体的身体结构不符合力学原理,从而出现受伤的情况。

③运动强度过大。运动量过大、训练方法单一会使人体提前进入疲劳状态。运动强度过大,会使人体负担量过重,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受伤。

④缺少应急能力。在训练意外事件发生后,教练与运动员若无法及时进行处理,可能会出现损伤事故。

4.运动器械设备不合格

体操运动员利用单、双杠或跳箱、山羊、垫子等器械进行训练,若出现运动器械设备不合格的情况,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发生危险。而活动场地是否平整、器械安装是否合理也会影响运动员的日常训练[3]。117

二、预防体操运动损伤工作开展价值

1.避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发生改变

在体操运动训练过程中,预防体操运动损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发生改变,从而降低运动风险。通常利用体能训练来改变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能降低肌肉内的脂肪,提高肌肉的收缩率,确保运动员的力量,从而使体操运动更加安全。

2.强化人体脏器功能

体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通过科学的预防办法,比如体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人体的脏器功能。同时还能降低心肌反应,促进血流总量,加快人体新陈代谢,进一步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积极影响。

3.增强运动员的力量控制能力

在体能运动中开展预防体操运动损伤工作,能够确保运动员安全完成运动训练。而通过力量素质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增强运动员的控制能力,使运动员的关节稳定性提升,控制运动员疲劳出现的时间。三、体操运动损伤的预防办法

1.重视体操运动安全教育

为保证体操运动员的训练安全,体操教练应重视体操运动安全教育,将安全放在训练第一位。体操教练应加强运动员的个人安全意识培养,确保运动员能够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并将运动损伤的危害告知运动员,提高运动员的运动安全意识,从思想上重视体操运动安全。

2.疲劳性运动损伤的预防

过度疲劳性运动损伤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危害,体操教练以及运动员应加强对过度疲劳性运动损伤的重视。体操教练在制定运动计划时,应以运动员身体发展为核心,不要过度追求成绩,以免体操运动员发生疲劳性损伤,从而减少体育人才的流失。国家部门也应对运动员的参赛年龄进行,避免出现“拔苗助长”的情况[4]。

3.体操训练内容的合理安排

体操教练按照运动员的特点以及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内容,制定针对性的运动方案,确保运动强度合理,才能避免过度训练对体操运动员的身体造成负担,减少疲劳损伤的发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依然按照体育项目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运动情况,进一步确定运动内容。在体操教学时也要特别注意不应区别对待,以免学生产生排斥心理。

4.运动量的掌握和局部运动量过大的控制

体操属于技巧性项目,运动员要掌握一项新的高难动作,需要经过反复的千百遍地练习,方才能从泛化阶段、分化阶段, 逐步过渡到自动化阶段。制定超出本身极限运 (下转119页)

◆ 人体运动科学 2019年第09期(上)按照核心力量训练和传统理论训练方式进行划分,距离在10000-15000m,水上训练尽量安排在上午,下午则是40—60min陆上训练,尽量在五点前完成,V02MAX为标准的训练负荷强度,70%-80%是控制的平均负荷强度范围,主要分3个阶段训练内容:第一阶段主要围绕传统力量训练展开,训练时间在两周左右,训练内容以仰卧两头起、仰卧起坐、斜板等以腰腹力量训练为主,紧接着进行第二项训练,主要训练运动员核心力量,如徒手下蹲、跪后踢腿等。第二阶段应围绕腰腹力量训练展开,训练时间在3周左右。训练内容可以是瑞士球,如交叉腿压瑞士球、仰卧屈膝抱球等等,可以很好地锻炼到腰腹部肌肉群,刺激腰腹部核心。第三阶段需要在前两阶段基础上进行难度的提升,训练时间在2~3周,前两周可以做一些基础训练,后一周可以适当增加训练难度,比如做一些SET悬吊训练以及器瑞士球等训练,依然为了增强青少年腰腹部核心力量,使其核心部位肌肉群能够得到深度发展。2.训练后实验完成以上力量训练后,则可以开展专项及静态指标的测试实验。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核心力量所取得的成效,帮助运动员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塑造能力。(1)专项指标测试主要围绕运动员水上运动能力展开的。需要进行3组测试,测试内容为100、200m自由泳,间歇时间分别为4min、5min,模拟正式比赛资格进行。(2)静态指标测试主要以负重深蹲和静态俯卧为主,需要借助杠铃展开负重深蹲,运动员需要将杠铃举到自己头顶,稳定双脚距离并与肩同宽,背部保持水平,教练员进行计时,且大幅度屈膝(上接117页)动目标,才能达到不断超越本身原有运动水平,提高运动水平为避免运动员运动量过大,按照运动员品种、习性、年龄、身体素质等进行运动量的掌握与安排,要在遵循一般规律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地科学安排。5.掌握运动保护的办法(1)科学热身热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运动过程中发生损伤的概率,但要注意在热身时需要做到科学合理。①适当的热身时间以及运动量,才能够保证热身合理。当身体开始感到发热且少量出汗时则说明达到热身效果。但要注意热身与正式比赛之间的时间间隔。②有针对性的热身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运动损伤。比如根据运动训练或比赛内容进行热身。③结合运动员的身体状况,确定热身内容。④注意保护易受伤的部位。对易受伤的部位应进行充分运动,但要注意曾受过伤的部位,要注意运动的速度与力度,避免发生二次损伤。(2)训练后的营养补充体操是一项力量性运动,在体操训练之后,加强营养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体内能量供给平衡。运动员在运动之后,在饮食方面应选择牛肉、牛奶、鱼等富含蛋白的食物,也能有效提高运动训练效果。有针对性的加强营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运动员的疲劳,提高身体机能,避免在运动过后发生损伤。6.运动器械设备质量的控制通过加强对运动器械设备质量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外在因素对运动员造成的损伤。工作人员需要对机械119于大腿平行部位之下,如果在计时过程中运动员出现支撑不住的时候,可以终止计时,每组间歇30s,需要进行三组。静态俯卧支撑。两组运动员在垫子上双肘和双脚支持起身体,保证肘关节、肩膀和地面垂直,双腿、躯干及头部固定在一条直线上,呼吸要均匀,当身体支撑不住的情况下停止计时,每组间歇30s,需要进行三组。(3)测试结果在进行负重深蹲及静态俯卧支撑测试过程中,后者所选择的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的训练相比,更有助于提高学员的忍耐力和稳定性,这也是核心力量的优势所在。结语综上所述,核心力量训练作为青少年游泳训练中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充分调动青少年各项身体机能,还能够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水平以及肌肉的协调能力,对其今后的训练奠定基础。对于教练来说,应意识到核心训练在青少年游泳训练中的积极作用,结合青少年身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真正提升学员的游泳水平。参考文献:[1] 马金宁,李海兰.游泳运动员功能性力量训练方法探析[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8,26(03):65-68+71.[2] 贾一凡.专项体能训练在蛙泳教学中的教学应用分析[J].体育科技,2018,39(03):12-13.[3] 朱伟民.游泳运动体能训练特点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24):42-43.设备进行检查,检查场地地面是否平整,器械摆放是否准确,设备安装是否安全,由此才能保证运动员的训练安全。相关体育部门也要加强对运动器械的检查工作,能有效保护体操运动员,避免因器械运动而发生危险。结语综上所述,体操运动需要运动员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掌握各项运动技巧,才能避免在运动训练以及比赛的过程中发生损伤。通过对体操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研究,采取有效的预防办法,保证体操运动员的训练安全。同时也应注重运动员早期心理训练,通过增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才能降低不良因素对运动员造成的影响,从而促使运动员的意志坚强,避免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生运动损伤。参考文献:[1] 王志苹.体操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03):30-31. [2] 范林楠.体操运动中的运动损伤预防探讨[J].智库时代,2018(36):130-131. [3] 黄亚婷. 体操运动项目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与防治[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第十七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2018:252. [4] 蔡晶晶.浅析艺术体操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8(07):242+2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