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声律启蒙下卷六麻(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声律启蒙下卷六麻(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来源:九壹网
,.

声律启蒙·六麻之一

sōng duì bǎi ,lǚ duì má 松对柏,缕对麻 yǐ zhèn duì fēng yá 蚁阵对蜂衙

chēng lín duì bái lù 赪鳞对白鹭

dòng què duì hūn yā 冻雀对昏鸦

bái duò jiǔ ,bì chén chá 白堕酒,碧沉茶 pǐn dí duì chuī jiā 品笛对吹笳

qiū liáng wú duò yè 秋凉梧堕叶

chūn nuǎn xìng kāi huā 【解析】

松对柏,缕对麻。蚁阵对蜂衙。

此三组对仗,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细品却有共同之处,即松柏枝叶茂密、麻缕千头万绪、蜂蚁成群密集,都有多而密的特点。

蚁阵:蚂蚁群出时,排列有序,犹如一字长蛇阵;

春暖杏开花

yǔ zhǎng tái hén qīn bì qì 雨长苔痕侵壁砌

yuè yí méi yǐng shàng chuāng shā

月移梅影上窗纱 sà sà qiū fēng 飒飒秋风

dù chéng tóu zhī bì lì 度城头之筚篥 chí chí wǎn zhào 迟迟晚照

dòng jiāng shàng zhī pí pá 动江上之琵琶

,.

蜂衙:蜜蜂围绕蜂巢进出,成群结队,密而不乱。如旧时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秩序井然。蚁阵蜂衙常比喻人们追逐名利,像蚂蚁群集,蜂拥而至。

[宋]陆游《睡起至园中》诗云:“更欲世间同省事,勾回蚁阵放蜂衙。”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曲云:“看蚁阵蜂衙,虎争龙斗,燕去鸿来,兔走鸟飞。”

赪鳞对白鹭,冻雀对昏鸦。

赪(chēng)鳞:鱼的赤色鳞片,亦指鳞片赤色的鱼。常被视作吉祥之兆,在诗词画作中,也常作为鲜活的点睛之笔。

[汉]刘向《列仙传·吕尚》:“吕尚隐钓,瑞得赪鳞。”

[隋]于仲文《侍宴东宫应令》诗云:“花惊度翠羽,萍散跃赪鳞。” 白鹭:是古典诗词中的常客,以欺霜胜雪的白羽,常能为诗词画面增加一抹灵动的亮色。

[唐]杜甫《绝句》诗云:“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刘禹锡《白鹭儿》词云:“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

冻雀:冬日里受冻挨饿的雀鸟,常以此比喻饥寒交迫的黎民百姓。如[宋]范成大《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诗云:“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

昏鸦:黄昏归巢的乌鸦。天色苍茫而鸦声扰人,往往能倍增羁旅之客的寂寞孤苦之感。此中况味,最著名的句子,莫过于[元]马致远的散曲名篇《天净沙·秋

,.

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白堕酒,碧沉茶。

白堕酒:南北朝时,北魏河东(今山西)人刘白堕酿造的美酒。

今人说起美酒,尤其是诗词世界里的美酒,或许,大多都会想到曹操曾为之代言的杜康。事实上,在中国的酒文化里,白堕酒曾经是可以与杜康齐名的佳酿。

北魏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里曾有记载,刘白堕善酿美酒。不同于当时普遍浑浊、易变质的酿酒工艺,刘白堕的酒清澈透明,暴晒不坏,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

曾有南青州刺史毛鸿宾去山东上任,买了一批刘白堕酿的酒,路上遭强盗打劫,连那批酒都被强盗抢走了。强盗见了酒那还会客气啊,结果喝得人人烂醉,被随后赶来的官兵一网打尽。白堕酒也因此得了个“擒奸酒”的别号,以至于江湖游侠儿传言:“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

到了宋朝,酿酒工艺突飞猛进,市面上的好酒数以百计,可惜已经没有了白堕酒。但是诗词江湖还流传着白堕的美名,还时常以此指代美酒佳酿。例如陆游《遣兴》:“阮咸卧摘孤风在,白堕闲倾一笑新。”郭应祥《鹧鸪天》:“倾白堕,拥红裙,不知谁主复西宾。”

可惜这已是白堕酒最后的风光,仅凭江湖的传说,终究没能将这一名酒的招牌留存到现世。

碧沉茶:一种绿茶,冲泡之后,茶叶沉于杯底,其色碧汤清,香味馥郁,养眼爽口,怡鼻清心。

,.

[唐]曹邺《故人寄茶》诗云:“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同为饮品,白堕酒醉人,碧沉茶醒神。这寥寥六字对,在色彩、字义、品类、功能,以及音律等方面完美属对,对联之美,由此可见一斑。

品笛对吹笳。

笛和笳的对应,在于二者同为中国民族乐器,且在形态上颇有相似之处,都是吹奏类管乐器。但在诗词世界中,笛声常代表着思乡之情,如: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云:“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云:“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而笳在诗词中则常用于渲染悲凉之情,如:

[唐]杜甫《秋兴八首》诗云:“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唐]杜牧《边上闻笳》:“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

[清]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词云:“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秋凉梧堕叶,春暖杏开花。

秋来梧桐落叶最早,故有“一叶知秋”的典故。

,.

明朝民谣云:“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宋]杨《四园竹》词云:“井梧堕叶,寒砌叫蛩,秋满屏帏。” 春天的杏花艳态娇姿,繁花丽色,胭脂万点,占尽春风,是春景中不可忽视的美。

[唐]罗隐《杏花》诗云:“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宋]王安石《北陂杏花》诗云:“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雨长苔痕侵壁砌,月移梅影上窗纱。

雨长苔痕侵壁砌: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缘,草色入帘青”诗意的化用。壁砌:门前台阶。

月移梅影上窗纱:这是元朝诗人刘秉忠《焚胜梅香》中“檐外杏花横素月,恰如梅影在西窗”诗意的化用。

飒飒秋风,度城头之筚篥;

城头上的筚篥声,乘着飒飒秋风远扬。

筚篥:又称“悲篥”,类似胡笳的一种簧管乐器。。[宋]庄季裕《鸡肋编》云:“筚篥本名悲篥,出于边地(指今),其声悲亦然……”

筚篥与琵琶相对应,一则二者都是西域传入中原的乐器,出身“门当户对”,二来,二者都是同旁词组,可为同旁对。三者,两种乐器都善作哀怨之声。

[唐]刘商《胡笳十八拍》诗云:“龟兹筚篥愁中听,碎叶琵琶夜深怨。”

迟迟晚照,动江上之琵琶。

,.

江流中的琵琶声,随着缓缓落日而弹奏。晚照:夕阳余晖。此句里有白居易《琵琶行》之意境。

[宋]刘敞《琵琶亭》诗云:“江头明月琵琶亭,一曲悲个万古情。欲识当时断肠处,只应江水是遗声。”

,.

声律启蒙·六麻之二

yōu duì liè ,tū duì wā 优对劣,凸对凹

cuì zhú duì huáng huā 翠竹对黄花

sōng shān duì qǐ zǐ 松杉对杞梓

shū mài duì sāng má 菽麦对桑麻

shān bú duàn ,shuǐ wú yá 山不断,水无涯 zhǔ jiǔ duì pēng chá 煮酒对烹茶

yú yóu chí miàn shuǐ 鱼游池面水

【解析】

优对劣,凸对窊。

凸(tū)窊(wā) 凸出凹进;高起低下。

[唐]元结《杯樽铭序》:“石有窊颠(低高)者,因修之以藏酒。” 翠竹对黄花。

lù lì àn tóu shā 鹭立岸头沙

bǎi mǔ fēng fān táo lìng shú 百亩风翻陶令秫

yì qí yǔ shú shào píng guā 一畦雨熟邵平瓜 xián pěng zhú gēn 闲捧竹根

yǐn lǐ bái yì hú zhī jiǔ 饮李白一壶之酒 ǒu qíng tóng yè 偶擎桐叶

chuò lú tóng qī wǎn zhī chá 啜卢仝七碗之茶

,.

指眼前境物,出自于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

黄华,同黄花,即菊花。此外,二者相对,一是鲜明色彩的对应,二是竹菊都有文士赋予的高雅情操,同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之列。

松杉对杞梓,菽麦对桑麻。

松杉:指松树、杉树。因其枝干直而耐寒,常用来比喻人品坚贞。 《隋书·刘庄传》云:“而今以后,方见松筠之节。”

[唐]陈翊《寄邵校书楚苌》诗云:“云际开三径,烟中挂一帆。相期同岁晚,闲兴与松杉”。

杞(qǐ) 梓(zǐ):两种优质木材,常用来比喻优秀人才。

《晋书·陆机陆云传论》云:“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挺珪璋于秀实,驰英华于早年。”

[唐]杜甫《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诗云:“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 菽(shū)麦:豆与麦。比喻容易分辨的东西。

《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

[唐]方干《别胡中丞》诗云:“幽贱粗能分菽麦,从容岂合遇公卿。” 桑麻:为农家养蚕、纺织所需,后借为农事之代称。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云:“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山不断,水无涯。 山脚连绵不断,山山相连。

,.

[唐]杜甫《蜀道画图》诗云:“剑阁星桥北,松州雪岭东;华夷山不断,吴蜀水相通。”

水流无边无际,奔流不息。

[唐]唐彦谦《中秋夜玩月》诗云:“一夜高楼万景齐,碧天无际水无涯。” [宋]万俟咏《诉衷情》词云:“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 煮酒对烹茶。

煮酒:就是把酒加热,温酒。

[宋]谢逸《望江南》词云:“谩摘青梅尝煮酒,旋煎白雪试新茶”。 【延伸阅读:煮酒那些事儿】

古人多有把白酒热一热再喝的习惯。仅在四大名著中就有关羽温酒斩华雄、贾宝玉喝冷酒被薛宝钗教训,水浒里的好汉吃饭都是喊烫一壶热酒来……

古人爱温酒,一是加热后的酒香味更浓,口感更好,二是相比常饮冷酒容易致人胃肠道紊乱,引起食欲下降,缺乏营养,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温酒无疑更利于养生。

历史上最著名的“煮酒”,莫过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曹操与刘备的一场“煮酒论英雄”。刘备依附曹操,为防曹操加害,故以种菜为韬光养晦之计。偏偏曹操仍以如炬慧眼,将刘备视作当世英雄。

这一段七百余字的精彩情节,把两位枭雄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其中有一个细节是:在否定了刘备转移视线提出的众多“英雄人物”后,操以手指玄德,然后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

曹操的霸气和眼界,刘备的韬晦与急智,顿时跃然于纸上。 烹茶:即煮茶。

大体说来,我国饮茶方法先後经过烹茶、点茶、泡茶以及罐装饮法等几个阶段。

茶最早是作为羹饮,一直到唐代,烹茶都是人们采用的主要饮用方法。 宋代开始,饮茶法出现了许多变化,煎茶、点茶法开始出现。直到明代,国人的饮茶习惯才改为整叶茶冲泡,为现代泡茶的开端。

[宋] 陆游 《残春无几述意》诗:“试笔书盈纸,烹茶睡解围。” 鱼游池面水,鹭立岸头沙。 鱼在池面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

[宋]晏殊《渔家傲》词云:“嫩绿堪裁红欲绽,蜻蜓点水鱼游畔。” [唐]白居易《驯犀-感为政之难终也》诗云:“海鸟不知钟鼓乐,池鱼空结江湖心。”

白鹭在沙洲岸头孑然。

[唐]李白《白鹭鸶》诗云:“心闲且未去,沙洲傍。”

这一静一动的两个意象,还暗喻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境况。池鱼看似自由游动着,其实却始终囿于有限的空间里,就像被俗务所拘的仕宦中人。而离群索居的白鹭,即便一动不动,其实拥有着广阔无垠的世界。

百亩风翻陶令秫,一畦雨熟邵平瓜。

据《晋书·陶潜传》所载,陶渊明(陶潜)任彭泽县令时,下令公田都种秫(shú,酿酒用的高粱),以供酿酒。他说:“吾常得醉于酒矣。”

,.

邵平瓜:秦朝东陵侯邵平,秦亡以后成为平民,种瓜于长安城东青门外。其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畦(qí):古代称田五十亩为一畦。

[明]刘基《绝句漫兴》诗云:“寒暑又随风日转,东陵谁种邵平瓜?” 闲捧竹根,饮李白一壶之酒 竹根:用竹根制作的酒具。

[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云:“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偶擎桐叶,啜卢仝七碗之茶

偶擎桐叶:上联提到了诗仙李白,下联所以用诗圣杜甫的诗意相对。杜甫曾有《重过何氏五首》诗云:“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七碗之茶:唐代诗人卢仝在其《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篇中,描述了连喝七碗新茶的感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简直是要飘飘欲仙的感觉。

,.

声律启蒙·六麻之三

wú duì chǔ,shǔ duì bā 吴对楚,蜀对巴 luò rì duì liú xiá 落日对流霞

jiǔ qián duì shī zhài 酒钱对诗债

bǎi yè duì sōng huā 柏叶对松花

chí yì jì,fàn xiān chá 驰驿骑,泛仙槎 bì yù duì dān shā 碧玉对丹砂

shè qiáo piān sòng sǔn 设桥偏送笋

【解析】

吴对楚,蜀对巴,落日对流霞。kāi dào jìng huán guā 开道竟还瓜

chǔ guó dà fū chén mì shuǐ 楚国大夫沉汨水

luò yáng cái zǐ zhé cháng shā洛阳才子谪长沙 shū qiè qín náng 书箧琴囊

nǎi shì liú huó jì 乃士流活计 yào lú chá dǐng 药炉茶鼎

shí xián kè shēng yá 实闲客生涯

,.

吴:春秋战国时期,(前12世纪―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另,东汉末期,孙权在今江苏南京称吴王,是为三国时期的吴国,亦称“孙吴”。

楚: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位于湖北湖南地区,战国时期曾为“七雄”之一。

蜀:西周中期以后,居在四川的氏族首领蚕丛自称“蜀王”。公元前316年被秦所灭,置为“蜀郡”。另,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汉帝,是为三国时期的蜀国,亦称“蜀汉”。

巴:相传商朝末年,以廪君为首领的氏族,在湖北、四川交界地带不断发展。周武王克商后,被封为子国,称“巴子国”。公元前316年被秦所灭,置为“巴郡”。

酒钱对诗债,柏叶对松花。

酒钱 买酒钱。[宋]苏轼《小儿》诗云:“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酒钱与诗债对应,当指酒债,欠人家的酒钱。[唐]杜甫《曲江》

,.

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诗债 别人索诗或要求和诗,尚未酬答,有如负债,故称“诗债”。[唐]白居易《晚春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诗云:“顾我酒狂久,负君诗债多。”

柏叶 指柏叶酒。因柏叶后凋而耐久,古代人取其叶泡酒,元旦共饮,以祝长寿。[南朝梁]庾肩吾《岁尽》诗云:“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盛有葱、蒜等五种辛味的盘子)。”

松花 指松花酒,用松花浸的酒。[唐]岑参《题井陉双溪李道士所居》诗云:“五粒松花酒,双溪道士家。”

驰驿骑,泛仙槎,碧玉对丹砂。

驰驿骑 旧时官吏急召人进京或奉差外出,由沿途驿站供应差夫、马匹和粮草,兼程而行,不按站止息,叫“驰驿”。[明]何景明《鲥鱼》诗云:“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

泛仙槎 古代神话中能往来于海上与天河之间的木筏。[晋]张华《博物志·杂说下》云:“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设桥偏送笋,开道竟还瓜。

设桥偏送笋 南朝齐国范元琰,家贫,以种菜为生。一天夜间,他发现有人进其菜园偷笋,他怕小偷过沟跌伤,就砍树架木桥,以方便偷者出入。为此,小偷感到惭愧,把偷来的笋又送了回去。(见《南史·范元琰传》)

,.

开道竟还瓜 晋朝的桑虞为人仁厚,其宅北有瓜园,有人越篱笆偷瓜,他怕篱笆有刺伤人,就开出篱道,便于出入。偷瓜人抱瓜出来时,发现开道,感悟,竟送回瓜,叩头请罪。桑虞仍尽送其瓜。(见《晋书·桑虞传》)

楚国大夫沉汨水,洛阳才子谪长沙。

楚国大夫沉汨水 战国末期,楚国贵族、大诗人屈原,学识渊博,官至三闾大夫。他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遭佞臣谗害而去职。楚都郢城被秦国攻破后,他自感自己无力挽救楚国危亡,又感自己的政治主张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洛阳才子谪长沙 西汉政治家、文学家贾谊,少年即博学才深。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迁为太中大夫。他好议论国家大事,遭重臣周勃、灌婴排挤,被贬任长沙王的太傅。(见《汉书·贾谊传》)

,.

书箧琴囊,乃士流活计,药炉茶鼎,实闲客生涯。

知识分子以读书抚琴为生活乐趣。书箧:书箱。琴囊:琴套。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的陶渊明,断绝与世俗的往来交游,以与亲友说知心话取欢乐;以读书抚琴解闷愁。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清闲雅士以药膳茶道为生活追求。[宋]赵师秀《龟峰寺》诗云:“野蔬僧饭洁,山葛道衣轻。扫叶烧茶鼎,标题记药瓶。”[宋]苏轼《朝云诗》:“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因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