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酵母菌数目的测定

酵母菌数目的测定

来源:九壹网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血球板计数法 1、基本构造

A、盖玻片 B、载玻片

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

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 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

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共两个)。

2、方格网形态

9个大格,中间大格用来计算

即E格用来计算,E格(放大后两种形态计)

一种是25X16形式:25中格,每一个中格又可以放大,由16个小格组成 一种是16X25形成:16中格,每一个中格又可以放大,由25个小格组成

总结:

1、即9大格拿一大格计数

2、这一大格有25中格(每个中格有16小格)或者16中格 (每个中格有25小格) 3、所以一大格有400小格

3、取样方法

两种取样方法

第一种:有80小格 第二种:有100小格

4、计算方法

以第一种的为计算方法: 25X16

1)、五点取样,即五个中格,每个中格16个小格(共80小格) 2)、如果算出80格共有总数A个,则每一个小格有酵母菌数为:G1=A/80 3)、则一个大格有400小格,所以一个大格有酵母菌数为:400G 4)、而每一个大格的体积为:

所以如果计算1ml培养液有多少酵母菌数公式为: 如果是25X16

400GX104=400X(A/80)X104

如果是16X25

400X(A/100)X104

思考:书本中是2mmX2mm,深度是0.1mm,如果用25X16的进行计数,80格总数为A个,则10ml的培养液中有多少个酵母菌?

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2mm,深度为0.1mm,其体积为0.4mm3。 换算为1mL:1000/0.4 = 2.5×103 ,即1mL是 2.5×103个 0.4mm3。

则总数=(A/80)×400 X 2.5X103 X10

注意:如果小方格中的酵母菌太多(培养液中酵母菌太浓)则要进行稀释。则上面的计算就要再X稀释倍数 即如果是25X16

400GX104 X稀释倍数= 400X(A/80)X104 X稀释倍数

三、本实验问题及注意点

1、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 稀释

2、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

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细胞数(下图中红点都要计算)

3、血球计数板的清洁

血球计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或用95%的乙醇、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通过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清洗直到干净为止。

4、影响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可能是什么?

除了本实验中温度、营养以外还包括酵母菌菌种本身性质、接种时间、pH值、接种量、溶氧量等影响因素。 5、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你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这是为什么? 使酵母菌混合均匀。

6、本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需要,请讨论对照组应怎样设计和操作,如果不需要,请说明理由。 不需要,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对照。 7、需要做重复实验吗?

需要。尽量减少误差。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

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吗?营养成分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吗?

2、作出假设: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开始一段时间是“J”型增长,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值的改变,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3、讨论探究思路

探究所需要的菌种和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4、实验设计

将9支试管分成ABC三组,每组3支。A组为实验组,装培养液10 mL,酵母菌母液0.1mL,环境温度28℃。B组装培养液10 mL,酵母菌母液0.1mL,环境温度5℃,与A组形成温度条件对照。C组不装培养液,只装无菌水10mL,酵母菌母液0.1mL,环境温度28℃,与A组形成营养条件对照。

5、实验操作:

(1)、配制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和酵母菌母液; (2)、预先设计分装。先每次用10mL刻度吸管吸取10mL培养液到A组和B组试管,用另一支10mL刻度吸管吸取10mL无菌水到C组试管。待分装完毕,每支试管加塞后把试管扎成捆后,然后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的名称、组别、日期。 (3)、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

(4)、接种菌种:用灭菌干净的1mL刻度吸管每次吸取0.1mL酵母菌母液,往每支试管中加入。(注意滴加量不要太多,避免初始菌数过多。)

(5)、培养:将 A、C试管置于 28℃的恒温箱中培养。将 B试管置于5℃的恒温箱中培养。(5℃的恒温箱可由某些型号冰箱保温室设定5℃时代替。)

(6)、计数和记录:每天取样时间大体一致,每次每组按序号取一支试管。计数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取样的吸管要干净且分开使用,每次取样前要试管振荡摇匀。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后,立即将数据填到记录表格中。

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将所得数值用曲线图表示出来,分析实验结果是否支持你所做的假设。

探究的结论:

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营养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是呈 “S”型增长,但之后会下降。温度、营养成分会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