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
《乡愁》是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作,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诗中表现的是该单元共同的主题-—思乡,但诗人不落俗套,构思奇特,借助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思念。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宁晋县二中附中的八年级二班的学生,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住宿生,他们喜欢读书,喜欢新奇,感情丰富,思维活跃,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较好.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有感情的诵读全诗;借助意象准确理解诗人思乡之情。 方法与过程:通过朗读和自主探究,使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意境和情感; 通过写作实践,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渴望回归、祖国统一的愿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言语发现感受乡愁;
难点:体会诗人渴望回归、祖国统一的愿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设计思想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于是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激情诵读、自主探究、写作实践”的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利用集视频、音频、图像、文字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能有助于创设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情诵读:通过听读、朗读、品读等方法,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接触诗歌体会情感;发现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形象美。
自主探究: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写作实践:不仅能锻炼他们创意表达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捕捉生活细节兴趣。 六、课件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课件设计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有下载的朗诵视频、音频、图片、网页文字等。 课件的开头至结尾选用了六张jpg格式的图片,以在渲染“乡愁”氛围; “朗读诗歌,整体感知”幻灯片超链接了“名家诵读“视频,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浓浓的乡愁会深深地感染着每一颗心;一首mp3音频——歌曲《乡愁》:用在导入环节,一个是用在整节课结束时 。用以呼应开头,激发学生兴趣,达成令人回味效果.
七、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河大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 3、专门为本课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同学们喜欢听音乐吗?那我们就共同来欣赏一首曲子.(放音乐《乡愁》)知道我们今天要学那一课了吧?.这首诗是学生活动 学生倾听音乐。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激发兴趣,创设氛围,初步感触《乡愁》。 (多媒体课件)
1972年创作的,此时余光中离别已有23年,二十分钟沉淀了二十多年的思乡情。 展示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能借助意象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能模仿“乡愁体 ”写作。 齐读 学生明确目标 走进作家 展示课件:余光中,当代学生根据自已积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累的资料,简要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抗介绍余光中 战时辗转到重庆读书,19年(21岁)跟随父母来到。从21岁负笈漂泊海外,直到往来于两岸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他心头的始终是挥之不尽的乡愁. 1、播放《乡愁》诵读视频. 2、指导学生朗读。 边听边读 大声朗读 朗诵展示 深入了解作者。 (多媒体课件) 朗诵诗歌 整体感知 激发学生对《乡愁》的感悟。 使学生学会朗诵,培养语感,感知诗歌语言、意境和情感。 (多媒体课件) 理清思路,理解内容,体味推敲重要词语在诗歌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诗歌,领悟内涵,感悟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多媒体课件) 品读诗歌 自主探究 1、作者把“乡愁”分为哪几个阶段来写的? 2、“乡愁”本是抽象的情感,.诗人用了哪些贴切的比喻来使“乡愁\"形象化? 3、这首短诗情感真挚,具体说说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的情感? 4、找出四种意象前表修饰、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余光中的《乡愁》触动了无数游子的思乡情。现在有不少网友模仿了《乡愁》的形式写了很多的诗,网友们称这些诗为“乡愁体”。请同学们也试仿写一段诗或一首诗吧! 品读全诗。 自主思考,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齐读全诗 提炼生活 练习写作 模仿写作. 朗读习作。 锻炼学生创意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捕捉生活细节兴趣。 (多媒体课件) 拓展延伸 再读乡愁 昨夜,/月光在沙上铺一条金齐读 路,/渡我的梦回到. 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阅读余光中诗
(《舟子的悲歌》)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 《当我死时》)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乡愁四韵》) 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魂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 《从母亲到外遇》 故乡是余老先生魂牵梦绕的地方,在外地的游子那个又不是如此呢?每个春节,不论风霜雪雨,不论交通道路多么拥挤,他们都不会放弃一个同样的念头,那就是回家。 1、把你的乡愁诗补充润色,形成一篇完整的诗作。 2 每人搜集几首“思乡\"古诗词。 作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 课堂小结 使学生认识到“乡愁\"是很多人的一种普通体验。 布置作业 课下完成 锻炼写作能力; 有意识让学生积累“思乡”诗词,再受文学熏陶。 九、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邮票 思念母亲 长大后 船票 想念爱妻 思念家乡 后来啊 坟墓 丧母悲痛 渴望回归祖国 而现在 海峡 渴望回归 九、课堂教学流程图
教师活动或教学环节 开始与结束 运用多媒体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播放歌曲《乡愁》 倾听歌曲 展示课件“走进作者” Flv 《乡愁》视频朗诵 听读跟读
导入新课 走进作者 初探乡愁 朗诵诗歌 整体感知 学生回答
出声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