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酵母菌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了解啤酒酵母菌的大小、形态、主要繁殖方式、生长环境等,了解啤酒酿造工艺流程,能掌握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并能初步设计啤酒小试方案。
【方法】 项目教学法(准备方案、检查、小组讨论等) 【课时】 6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设置 分组,设定角色。 子任务1 酵母菌的应用
引探准备 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准备回答思考题。 引学1 酵母菌的应用
分小组讨论5分钟。在此基础上请同学回答。若不全面,教师进行补充,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 酵母菌在酿酒、食品、化工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①酿造 啤酒酵母、黄酒酵母、葡萄酒酵母等。 ②食品 面包酵母、营养素、味精、
③化工 化工产品如酒精、丙酮、乙酸、丁醇等有机酸。
④保健品 维生素、氨基酸、酵母片,又是提取核苷酸、辅酶A、细胞色素C、谷胱甘肽、三磷酸腺苷等多种生化产品的原料。
⑤其它 生产饲料酵母(产原假丝酵母)、解脂假丝酵母用于石油脱蜡等。
⑥病原菌 少数酵母可寄生在动物体上,是人类和动物的病原菌,如白假丝酵母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系统等多种疾病; 引学2 实例:啤酒的酿制
生产主要原料 水、大麦芽、米、酒花、啤酒酵母 工艺流程
大麦芽 大米
↓ ↓ 粉碎 粉碎 ↓ ↓ 水→糖化 糊化←水
↓ 麦汁过滤 ↓
1
煮沸←酒花 ↓
沉淀→酒花 ↓ 冷却 ↓
酵母增殖←酵母 ↓
发酵→酵母→综合利用(提取DNA、RNA等) ↓
啤酒过滤 ↓
清酒罐→鲜啤灌装←清洗桶、杀菌 ↓ 包装
子任务2 肉眼区分酵母菌菌落
引学1 啤酒酵母菌的菌落是怎样的?比较酵母菌菌落与细菌菌落的区别?思考、讨论。 菌落(colony) 由单个细胞或少数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单
个微小的细菌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但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时产生的大量细胞,形成肉眼可见、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
菌苔(lawn) 当一个固体培养基表面有许多菌落连成一片时,称……。
纯种菌落 一个菌落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繁殖而来。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就是一个纯
种细胞群或称克隆(clone)。
1)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
①外形 与细菌菌落极为相似,其特征为表面湿润粘稠,与培养基质结合不紧密,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
②颜色 多数呈乳白色,少数呈红色、黑色等。
不同种类的菌落在形态、质地和边缘特征上表现不同。如菌落光滑或起皱、平整突起、边缘完整或有不规则的毛状边缘等。
2)液体培养基中的特征 有一定的鉴定、分类意义。 生长在底部 产生沉淀物; 在液体中 均匀生长;
生长在液面 产生不同形态的菌膜。 3)菌落特征描写方法(见细菌部分)
2
引学2 啤酒酵母菌分类、形态、大小、细胞结构、繁殖方式及营养怎样?(查酵母形态、大小
与细菌的区别)思考、讨论。 啤酒酵母的分类
在微生物分类学上,通常将微生物分为门、纲、目、科、属、种,种以下有变种、型、品系等。啤酒酵母属于真菌门、子囊菌纲、内孢霉目、内孢霉科、酵母亚科,酵母属,啤酒酵母种。酵母采用双名法命名,前一个是属名,后一个是种名,后面还跟有首次描述这个种的科学家名字。根据啤酒酵母的发酵(棉子糖发酵)类型和凝聚性的不同可分为上面酵母与下面酵母、凝聚性酵母与粉状酵母。
凝聚性酵母与粉状酵母:发酵时容易相互凝聚而沉淀的酵母称为凝聚性酵母。一般发酵期间,酵母由于带相同电荷不会相互凝聚,发酵快结束时pH降至4.3~4.7接近酵母细胞的等电点,使酵母细胞相互凝聚而沉淀。使用凝聚性酵母,啤酒澄清快,但发酵度较低。酵母的凝聚性既受基因的控制,又与环境条件有关且凝聚作用是可逆的;粉状酵母在发酵期间始终悬浮于发酵液中,不易沉淀,酵母回收困难,啤酒难以澄清,但发酵度高。 啤酒酵母菌的形态
多数酵母菌为单细胞,细胞形态多呈圆形、卵圆形。有的如热带假丝酵母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常连在一起形成链状。 啤酒酵母大小
一般4μm,比细菌大几倍~几十倍。 和大肠杆菌比较 (E.Coli:2-0.5)
啤酒酵母细胞结构(和细菌细胞结构有何区别?)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与高等生物相类似。但不存在高等动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具有分化的高尔基体(由膜围成的扁囊)。
1)细胞壁(cell wall)
问: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肽聚糖、磷壁酸、脂多糖、表面蛋白。
主要成分 葡聚糖、甘露聚糖,还含有壳多糖、蛋白质、脂质和酶等。
图3-1 酵母菌细胞结构
3
a葡聚糖 是以葡萄糖为单位的复杂分支聚合物,位于酵母细胞壁的内层,与细胞膜相邻,是酵母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成分,故用葡聚糖酶处理极易使其发生溶菌。
b甘露聚糖 是以甘露糖为单位的复杂分支聚合物,主要分布在细胞的外层,除去甘露聚糖并不改变细胞的外形。
c壳多糖 是N-乙酰葡糖胺的多聚物,可在酿酒酵母细胞壁上的芽痕处发现其以环状形式分布于芽痕周围。
d蛋白质 占细胞壁干重的10%,大多与多糖结合,也有以酶的形式与细胞壁结合。
e细胞壁内存在多种酶,有些酶起着帮助细胞摄取营养物质的作用,如转化酶、α-半乳糖苷酶、酸性磷酸脂酶、葡萄糖淀粉酶等水解酶,而有些酶如葡聚糖酶、蛋白质二硫还原酶等则与细胞壁的增殖和结构变化有关。 2)细胞膜(质膜)(cell membrane) 成分 与原核生物基本相同。
脂类 甘油酯、甘油磷脂及固醇的形式存在。
蛋白质 参与吸收糖和aa的酶(合成酶),如壳多糖合成酶等。 少量糖 多为甘露聚糖。
功能 不及原核生物具有多样性,但有由膜分化的细胞器。选择控制营养的进出。 3)细胞核(nucleus) 4)线粒体(mitochondria)
是细胞的动力站,均匀分布细胞质内。
功能 与其他真核生物一样,线粒体是能量代谢的场所 (提供细胞活动所需ATP)。 结构
在好氧条件下,由双层单位膜包围的球状、杆状、线状和粒状等。
化学成分 主要是蛋白质和脂类——大量的双磷脂酰甘油,还有RNA、DNA。 5)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
与核膜相连,存在细胞各处(所有真核细胞都有内质网)。 6)其他细胞质结构
4
①微体 ②液泡 ③核糖体
啤酒酵母繁殖方式 主要为芽殖。(细菌为二殖) 无性繁殖 芽殖、裂殖和芽裂殖; 有性繁殖 担孢子、接合孢子和子囊孢子。 啤酒酵母营养
酵母菌是一类腐生性生物,不能以CO2为主要碳源,须以有机碳化物,主要是葡萄糖等单糖为碳源和能源。常用于啤酒酵母的培养基为麦芽汁培养基。
酵母菌本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含有较多蛋白质,很多B族维生素、核酸和矿物质,同时也能产生一些保健功能活性物质。维生素B群可控制人体的代谢功能,保持正常的神经作用。维生素B2与维生素B6对皮肤是很重要的维生素。维生素B12有防止贫血的作用,且有促进肠内维生素合成的作用,所以对肠或肝功能不强的人有增强体力的效果。
酵母菌在自然界主要分布于含糖较丰富、且偏酸的环境中。因此酵母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水果、蔬菜、花蜜的表面和在果园土壤中最为常见。 引学3 设计全麦芽啤酒小试生产方案 主要目的
1.了解啤酒酵母生长繁殖的营养条件。 2.学习天然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3.熟悉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仪器与材料
1、水浴锅、高压蒸气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电炉、天平、生化培养箱、酒精灯。
2、糖度表、比色盘、三角瓶(250mL)、培养皿、试管、烧杯(500mL)、漏斗、玻棒、牛皮纸、棉
绳、pH试纸。 3、干麦芽、稀碘液。 工艺流程
原料粉碎—→加水—→调pH—→控制温度—→升温—→保温—→灭酶—→过滤—→煮沸—→调整麦汁浓度—→加酒花—→过滤—→冷却—→接种—→发酵—→品尝 操作步骤
100g麦芽粉—→500mL烧杯—→+250mL水—→38~40℃,20’—→50~52℃,20’ —→67~68℃
5
水浴器(约40分),I2检?(蓝色→?)—→78~80℃,5’—→过滤—→取约15mL麦汁(扩培用)—→调整浓度至8°—→煮沸一定时间(加酒花)—→测定浓度—→冷却至10℃—→加0.3~0.5%干酵母—→主发酵11~12℃约6~10天—→降温至4℃—→品尝鉴别 引学4 为何选择大麦作为生产啤酒的主要原料?
主要原料 大麦、水和酒花。
主要辅料 大米、玉米和蔗糖等其中的一种来代替部分麦芽。目的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出酒率,改善啤酒风味和色泽,增强啤酒的保存性。
我国一般都使用大米,欧美国家较普遍使用玉米。
①大麦在世界上的种植面极广,且发芽能力强,价格又较便宜。 ②大麦经发芽、干燥后制成的干大麦芽,内含各种水解酶酶源和丰富的可浸出物,因此,能较容易制备到符合啤酒发酵用的麦芽汁。
③大麦的谷皮是很好的麦芽汁过滤介质。 注意:
刚收获的大麦,因处在休眠状态,另高含量水分对发芽的抑制,因此发芽率低,所以不宜用来制麦芽。 暴晒2~3d,以除去部分水分。
因为低温贮藏消除大麦休眠比高温快,所以要在30~40℃存放6~8周进行后熟,使种皮的透气性和透水性改善,这样的大麦发芽力就强。
大麦主要化学成分:淀粉、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脂肪等。
(1)淀粉 贮藏在大麦胚乳细胞里,占大麦干重的65%左右,以淀粉粒的形式存在于胚乳细胞的细胞质中。淀粉粒中97%以上是淀粉,0.2%~0.7%是无机盐,0.6%是脂肪酸,含氮化合物占0.5%~1.5%。
支链淀粉 76%~83%(以支链淀粉包围着直链淀粉的方式存在)。 直链淀粉 17%~24%
(2)纤维素 主要存在于大麦皮壳中,占大麦干重的4%~9%。纤维素是与木质素、无机盐结合在一起的,它不溶于水,吸水会膨胀。
(3)半纤维素 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占麦粒干重的4%~10%。半纤维素不溶于水,但易被热的稀酸或稀碱水解成五碳糖和六碳糖。当大麦发芽时,大麦本身的半纤维素酶将胚乳细胞细胞壁的半纤维素水解,使淀粉水解酶、蛋白水解酶等各种水解酶进入胚乳细胞内,从而发生淀粉、蛋白等物质的分解。
6
(4)蔗糖 集中存在于大麦的胚里,占麦粒干重的1%~2%,是麦粒发芽时的养料。
(5)蛋白质 大麦含蛋白质9%~12%,主要存在于胚乳、糊粉层和胚中。按蛋白质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可将大麦蛋白质分成4类
清蛋白-- 大麦蛋白总量的3%,加热会使清蛋白析出。
球蛋白--大麦蛋白质总量的20%,是造成啤酒冷混浊的主要成分。 醇溶蛋白――大麦蛋白质总量的38%,引起啤酒混浊,大部分进入麦糟。 谷蛋白――大麦蛋白质总量的40%,引起啤酒混浊,大部分进入麦糟
大麦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与大麦的发芽能力、酵母菌的生长、啤酒的适口性、泡沫持久性以及非生物稳定性等有密切关系。
如啤酒中氨基酸、肽、蛋白质等含氮物的量低于300mg/L,啤酒口味就显稀薄; 如含氮物含量高于450mg/L,口感就醇厚。
如不使用辅助原料,一般选用淀粉含量较高而蛋白质含量稍低的二棱大麦为发酵用原料; 如使用辅助原料较多,以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六棱大麦作发酵原料。
蛋白质中的球蛋白部分是造成啤酒冷混浊的主要成分,而醇蛋白和谷蛋白则大部分进入麦糟中。
(6)脂肪 大麦含3%左右的脂肪,主要聚集在麦粒的糊粉层中。麦芽在干燥处理时,麦芽中的脂肪酶遭破坏,因此脂肪仍留在麦芽中,很少会转到麦芽汁中。
(7)无机盐 大麦中的无机盐约占大麦干重的3%,主要是磷酸钾、磷酸镁和磷酸钙。 (8)多酚物质 大麦含多酚物质0.1%~0.2%,主要集中存在于胚乳、糊粉层和种皮中。多酚物质与蛋白质共热时,会生成不溶性沉淀物。 大麦的质量要求
(1)外观 麦粒有光泽,呈淡黄色,子粒饱满,大小均匀,表面有横向且细的皱纹,皮较薄。 (2)物理检验
①千粒重35~45g。
②能通过2.8mm筛孔径的麦粒,85%以上。
③将大麦从横面切开,胚乳断面应呈软质白色,透明部分越少越好,这表明蛋白质含量低,这种麦粒不仅淀粉含量高,而且在浸渍时吸水性好,出芽率高。
④新收大麦必须经过贮藏后熟才能得到较高的发芽率和发芽力。发芽率是指全部样品中最终能发芽的麦粒的百分率,要求不得低于96%;发芽力是指在发芽3d之内发芽麦粒的百分率,要求达到85%以上。 (3)化学检验
7
①淀粉含量 65%以上。 ②水量 12%~13%。
③在15℃浸泡48h,大麦含水不低于42%。
④蛋白质含量 9%~12%,其中1/3~1/2的蛋白质可溶解于麦芽汁中。 引学5 使用辅料的优缺点
优点 1.淀粉含量比大麦、玉米高出10%~20%,蛋白质含量低于两者3%。
2.增加发酵醪糖浓度,提高出酒率。
3.几乎不含氮组分,改善口味,提高非生物稳定性。
缺点 1. 大米用量不宜过多
2. 糊化困难(大米的淀粉颗粒小,结构紧密)
用量 25%~45%
水分 <14% 浸出率 ≥95% 无霉变味
一般大米用量为25%~45%。
大米淀粉含量比大麦、玉米高出10%~20%,而蛋白质含量低于两者3%左右,因此用大米代替部分麦芽,可以提高发酵醪糖浓度而几乎不带入含氮组分,使蛋白质和多酚类化合物在麦芽汁中的浓度相对减少,这样既可提高出酒率,又对改善啤酒风味有利。但大米用量不宜过多,否则将造成酵母繁殖力差,发酵迟缓的后果。大米的淀粉颗粒小,且结构紧密,因此糊化困难,糊化时应加大用水量和使用麦芽或淀粉酶,以提高糖化收率。
我国一般都使用大米为辅助原料,而欧美国家较普遍用玉米。 引学6 添加酒花的作用
酒花又称蛇麻花、啤酒花等,它是雌雄异株,用于啤酒发酵的是成熟的雌花。
酒花的化学成分
α-酸与β-酸15%,酒花油0.5%,多酚物质4%,果胶2%,灰分8%,蛋白质15%,水10%,脂肪和类脂3%,氨基酸0.1%,纤维素和木质素等41%。
(1)α-酸 也称律草酮,微溶于沸水中,溶解度随pH降低而变小,它
具有苦味和防腐能力,受热或在稀碱溶液中,40%~60%的α-酸变成了异α-酸,苦味增强,啤酒的苦味主要来自于异α-酸。其溶解度比α-酸强。经长时间加热,异α-酸变成无苦味的律草酸或其他苦味异常的衍生物。异α-酸是构成啤酒泡沫的主要成分之一。
8
在有氧下煮沸酒花,α-酸容易被氧化,α-酸被氧化时,先生成软树脂,最后变成α-硬树脂,它们也呈现苦味。优质酒花,要求其α-酸含量在7%以上。
(2)β-酸 也称蛇麻酮,其苦味和防腐力都不如β-酸。β-酸受热、光、碱的作用后变成β-酸,苦味增强。β-酸及其异构体异β-酸,是使啤酒具有苦味的组成成分。
β-酸比β-酸容易被氧化,先生成β-软树脂,进而被氧化成β-硬树脂,这些树脂也都具有苦味。 (3)酒花油 是酒花中挥发油的总称,具有芳香味。它易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在水中溶解度极小;容易被氧化,氧化物会使啤酒风味变坏。
酒花油成分极其复杂,含萜烯、倍半萜烯、酯、酸、醇和酮等,目前了解较清楚的是栊牛儿醇(沸点229℃)、律草烯(沸点2℃)以及香叶烯(沸点167℃)。
(4)多酚物质 大麦含有多酚物质,酒花也含多酚物质。由于多酚物质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沉淀物,因此啤酒中如果有多酚物质存在,就会引起啤酒混浊。
多酚物质种类繁多,可分成3类:
①羟基苯甲酸和羟基肉桂酸的衍生物:其中有鞣酸、对羟基苯甲酸、原儿鞣酸、芥子酸、龙胆酸、绿原酸、新绿原酸、咖啡酸、香豆酸、阿魏酸等。
②花色苷和儿茶酸:其中有花色素和翠雀素、儿茶酸和表儿茶酸。 ③黄烷醇类:其中有栎精、栎素、异栎素、芸香苷、山柰醇和黄蓍等。
在酸的催化下,通过氧化,大麦和酒花中存在的六羟基黄烷会与儿茶酸形成二黄烷,二黄烷再与1分子六羟基黄烷缩合生成三黄烷,而三黄烷又可与儿茶酸缩合生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聚合多酚物,这种聚合多酚物更容易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沉淀物。 酒花在啤酒中有何作用? ①赋予啤酒香味和爽口苦味。 ②提高啤酒泡沫的持久性。 ③使蛋白质沉淀,有利啤酒澄清。
④酒花有抑菌作用,将它加入麦芽汁中能增强麦芽汁和啤酒的防腐能力。
目前常见的酒花制品有:酒花粉、酒花浸膏、异构酒花浸膏(含异α-酸)酒花油、颗粒酒花等。 酒花的贮藏
酒花包装后,贮藏在0℃的干燥处。为防止酒花油的挥发,人工干燥酒花时,应将干燥温度控制在50℃以下。 引探7 啤酒酿造用水 啤酒生产用水分类
糖化用水 生产淡色酒用软水;(是决定啤酒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9
冷却用水 不得含有对金属有腐蚀作用的物质; 洗涤用水 不含微生物; 锅炉用水 使用软水;
糖化用水质量有何要求? (1)水的硬度
①碳酸盐硬度(暂时硬度):由碳酸氢钙、碳酸氢镁组成。当加热时,这两种碳酸氢盐就放出二氧化碳,分别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碳酸镁沉淀,这样因水中的盐减少了,水的硬度也就下降了。故把由碳酸氢盐组成的水的硬度称为暂时硬度。
我国青岛啤酒的水的暂时硬度为0.749mmol/L(2.1°d)。
②非碳酸盐硬度(永久硬度):水的永久硬度,主要由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钙、氯化镁、钙和镁组成。这些盐类受热不发生变化,故水的硬度也没有改变,把水的这种硬度――永久硬度。我国青岛啤酒的水的永久硬度为0.570mmol/L(1.6°d)。 ③总硬度:把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相加之和称为总硬度。 我国青岛啤酒的水的总硬度为1.319mmol/L(3.7°d)。
酿制浅色啤酒,要求水的总硬度不超过 4.28mmol/ L(12°d)。 硬度过高会使糖化醪酸度降低,从而影响糖化和发酵,造成啤酒质量下降。
(2)水的化学指标
Fe2+<0.5mg/L,Cl-:20~60mg/L,Cl2<0.3mg/L,Si2O3<30mg/L,氨基氮<0.5mg/L,态氮、亚态氮不允许存在,盐<0.2mg/L。 (3)外观
颜色 无色
透明度 透明,无沉淀 味 无味
(4)水的卫生指标 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mL,不得有大肠杆菌和八叠球菌。
水中钙、镁盐浓度对啤酒质量有何影响?
麦芽中的磷酸二氢钾会使糖化醪偏向酸性,而磷酸氢二钾却使酸度减弱。
水中存在碳酸氢钙会使麦芽汁酸度降低,这是因为碳酸氢钙使麦芽汁的磷酸二氢钾变成了磷酸氢二钾的缘故。水中碳酸氢镁的量极少,因此其降低酸度的作用不明显。钙、镁的碳酸盐也都有降低麦芽汁酸度的作用。在用温水和麦芽粉调制糖化醪时,可能因为水质原因造成酸度不够高,往往需要使用乳酸来调整pH。钙、镁硫酸盐的存在有助于麦芽汁酸度的提高,这是因为钙、镁硫酸盐与磷酸二氢钾不发生作用,但会与磷酸氢二钾作用生成磷酸二氢钾,从而使麦芽汁酸度上升。酸性盐KH2PO4减少,碱性盐K2HPO4或Na2HPO4的生成,都会使溶液的pH升高,酸度下降。
10
糖化用水的处理
因酸性盐KH2PO4的减少,碱性盐K2HPO4或Na2HPO4的生成,都会使溶液的pH升高,酸度下降,故必须要对糖化用水调pH。 1、加硫酸钙(石膏)
目的 使麦芽汁维持在适宜的酸度。
用量 一般每1t糖化用水加硫酸钙100~150g 若过多
(1)反应生成的磷酸钙和磷酸氢钙沉淀,导致了可溶性磷酸盐损失,对酵母生长不利; (2)反应生成的硫酸镁、硫酸钾量过多,使啤酒口味变坏。硫酸钙应选用溶解度较好的优质品。 2、加酸法
用乳酸、磷酸、磷酸二氢钾或硫酸,将糖化用水的pH调整至所需的要求。 3、离子交换法
用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可除去水中的阳离子,同时由于树脂上H+被交换下来,因此流出液的pH下降,这种水能够达到糖化用水的要求。 4、除盐的方法
对含溶解盐类较多,总硬度在3.21~7.85mmol/L(9~22°d)的硬水,可用电渗析法除盐。 经处理后,水的硬度可降低到0.0357~0.178mmol/L(0.1~0.5°d)。
引探8 糖化工艺要求
糖化 把干麦芽粉碎成砂粒大小的麦芽粒,依靠麦芽自身的各种水解酶,以水为溶剂,将麦芽粒中的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溶性小分子糊精、低聚糖、麦芽糖和胨、肽、氨基酸,制成营养丰富、适合于酵母生长和发酵的麦芽汁。 1、麦芽粉碎
干法粉碎 润湿麦芽
工艺要求 皮壳破而不碎,胚乳愈细愈好。 粗细粒比 1:2.5
2、原料配比 糖化加水比 1:3~4
麦芽 100g或麦芽 100g+米20g
水 400mL
3、糖化工艺 以磷酸调pH值,pH5.3~5.6
a浸渍 38℃,20’
11
b蛋白质分解 48-52℃,40~60’
c糖化 62-63℃、65-70℃ 以I2液检测至无蓝色 d灭酶 76-78℃,10’
4、麦汁过滤
第一麦汁浓度 13~14 Bx 残糖:≤1.5~2% 混合麦汁量:600ml 洗糟水温度:78~80℃ 混合麦汁浓度:9 Bx 5、麦汁煮沸:煮沸强度8%左右 煮沸时间:30’ 酒花添加量:0.1%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添加时间 初沸10’ 煮沸终前5’ 添加品种 苦花 香花 添加数量 0.03% 0.02% 最终麦汁浓度:≤10 Bx 最终麦汁量:约500ml 6、麦汁冷却:
冷却温度:10.0±0.5℃ 冷却时间:约30分钟 麦汁冲氧量:搅拌 冰箱温度:10℃~0℃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