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幸福悄然而至

幸福悄然而至

来源:九壹网
班级管理小故事

朱桂娟

7月3号下午5点半,我把六年级四班的西路队送到了市场街路口,举班牌子的王昊同学把牌子递到我手里,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挥手跟我说再见。我感到惊讶的那一刹那,我的眼睛有点湿润了......

王昊同学是班头号调皮蛋,最令人头疼的学生。他虽然头脑灵活,但自控能力特别差。他上课不但不抬头听讲,手里总要拿着点东西玩;而且时不时地就随便插嘴、讲废话;更讨厌的是当我用眼神提醒要遵守课堂纪律时,他总是装着看不见;当我忍无可忍走到他跟前时,他总是抬起胳膊挡着自己的脸,吓得要命,还偷着笑。我了解了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也都跟我同样的看法和感受。

每天我看到各科老师下了课都在在办公室批评教育他,但不奏效。我想,这样的教育方式对王昊这种特殊孩子不起作用,得采取别的途径,要不然,这孩子就毁了,当老师的也累个半死。中午放学我趁送路队把他爷爷留下,通过交流了解到,他的家庭环境比较特殊。父亲和母亲都是为生计忙碌工作的。每天早出晚归,所以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辅导和关爱孩子。我从他爷爷的谈话中了解到,他从小就调皮好动,克制力极差,而且在家对于学习也缺乏自觉性。下午我跟其他任课老师又交流了一下,听老师们讲,找他爷爷奶奶一点也不起作用,他们在家非常溺爱孙子。于是我趁热打铁,晚上又打通了他妈妈的电话,他妈妈才下班正在吃饭,她第一句就问我,老师李卓贤又闯了什么祸。我说,没有闯祸呀。我先肯定了李卓贤的优点,聪明、活泼、热情,但自控能力差,上课不会听课。接着我又跟他讲了对于王昊的这个特点,家长在家应该怎么管教,只要家长和老师配合好教育引导他,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与他妈妈电话打交流,我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家长对我委以重任,让我好好教育帮助这个孩子。

通过细心地观察我发现,王昊极不自信,不敢主动与伙伴、老师、家长交流,总是躲避着别人的指责,小心地维护着自己仅有的一点自尊,压抑着内心的情感。

我决定将计就计。我从这个学生头脑灵活、反应快的优点入手,以他一次不举手就随口答为突破口,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还肯定了他回答的合理之处。而后的一段日子,我有意识地对他多次赞赏,有时甚至用夸张的表情、惊讶的语气说“你真聪明。没想到能回答地这么好!太棒了!”与此同时,对他在校进步的表现我还打电话给家长予以表扬。从此,他的表现明显有了好转,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作业也认真完成,上课乱动的

现象也有意识地控制。

为了燃起他更强烈的成功欲望,在他获得成功感、倍感骄傲与自豪的时候,我给了他一点点挫折感。“嗯,这个问题基本正确,但不够全面,如果看看书再回答,相信你会说得更好。”而他达到新的更高要求的时候,我又对他大加赞赏。这使他内心的自尊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他上课越来越配合。上我的课,他不但不讲闲话了,而且还能积极举手发言。我对他的赞赏激起了他强烈的上进心,想当一个好学生的归属感日益强烈。我的赞赏牵引他走向一个又一个进步,他越来越爱探究学习问题,成绩自然也就上去了。金霞老师听完我的课后对我说:朱老师,你使了什么法子竟然把王昊这个后进生转化得这么好,一节课发言了好几次„„

经过这件事,我深深感到,尊重和赞赏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正如林肯所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确实,获得他人的赞赏与肯定,达到自我实现,是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以后的精神上的一种高级需求。这种需求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世界上许多卓有成就的人就是在追求社会肯定中获得成功的。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蓓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一位学生都不想做差生。他们所以“落后”一些,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由于自尊需要没有得到老师的充分关注。教育专家韩凤珍说:“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要千万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

不知王昊同学升入初中在学习、纪律、思想等各方面表现会怎样,不过有一点我可以肯定,这孩子心地还是善良的,起码他懂得感恩。知道老师在他身上付出那么多,所以特意在离开母校的时候给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

我心里特别幸福,目送孩子们走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