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土地的兴起与根据地的创建

土地的兴起与根据地的创建

来源:九壹网
土地的兴起与根据地的创建

正当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和北伐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于1927年4月至7月叛变,大规模党人和群众。轰轰烈烈的中国大运动很快陷于失败。接着,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动集团,在南京建立起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这样,中国仍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之下,中国的民主任务没有完成。面对低潮和白色恐怖的严重形势,中国党人没有消沉和畏惧,继续高举起民主的旗帜,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的运动。

1927年8月7日,在汉口秘密举行紧急会议,

即著名的八七会议。

确定了土地革这次会议为

会议彻底纠正了大后期给党造成重大损失的陈独秀右倾错误,命和武装的方针,组成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临时政治局。挽救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党,转折点。

根据的部署和新确定的方针,

党先后派出许多干部分赴各地,

恢复和整顿各级组织,发动武装。同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二万多人在南昌举行。10月初,军在南下广东途中遭到失败。保存下来的,一部分转移到广东海陆丰地区同当地农民武装汇合;

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

标志着中国

下转入湘南。这次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党地领导战争、创建人民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八七会议后,派作为特派员赴湖南改组并领导湘赣边界秋收。于9月9日发动。在进攻长沙受挫后,以为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决定率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随后在进军途中进行著名的三湾改编,根据地的斗争。

12月11日,在广东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下发动了广州。军一度占领广州绝大部分市区,

成立了苏维埃,但很快遭到优势敌

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内部实

行民主管理。10月7日,率部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

为复兴陷入低潮的中国运

动,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这是由大失败到土地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

人的进攻,陷于失败,张太雷和许多同志壮烈牺牲。退出广州的军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参加斗争,一部分到广西左、右江一带同农民军汇合。广州是对的又一次英勇反击。

除了这几次规模较大的外,党还先后领导了海陆丰、琼崖、鄂豫边、赣西南、赣东北、湘南、湘鄂西、闽西、陕西等地区的武装。到败,说明中国不可能通过城市武装或攻占大城市来夺取胜利。

1928年初,但是,一

党先后发动近百次武装。这些,大多数因敌强我弱等多种原因而很快失些坚持下来的军,大多活动在位于数省边界、距离统治的中心城市较远的偏僻农村地区,逐渐得到发展和壮大,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红军,创建了农村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已先后创立了赣南闽西、湘赣、湘鄂赣、湘鄂西、鄂豫皖、赣东北、左右江、东江、琼崖等十几块根据地,红军已发展到约7万人。后来,又相继创建了川陕、陕北等根据地。

根据地是中国党与反动派进行斗争、积聚和发展力量的立足点,同时也是党开始局部执政、领导人民群众开展土地和各项建设的基地。在根据地内,中国党开始承担着双重角色和双重任务翻一切旧的反动制度,把人民群众从旧制度的枷锁中出来;

:一方面,

党作为的领导者,要率领人民群众打碎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政权,一个执政者,处于局部执政的地位,要领导人民建立新的政权和各项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通过政权机构管理好根据地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事务。

中国党在根据地执政过程中,开展了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工作。

在政权建设方面,各根据地从下到上,逐步建立起乡、区、县、省各级苏维埃政权。在此基础上,又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维埃共和国临时。

早在1930年2月4日,发出关于召集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的通告。同年5月下旬,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临时常务委员会。

成立了第一次

同年9月,在上海正式成

成立中华苏

另一方面,党是

立准备委员会,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讨论了第一次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条例,以及准备提交代表大会讨论和通过的大纲、劳动法、土地法、经济和关于红军问题决议等草案。

1931年2月,政治局召开会议,

并将此决定报告国

决定由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和“公布与实施苏维埃的一切法令”,

际,得到批准。5月,政治局通过有关决议,强调建立苏维埃临时

是“苏区最迫切的任务”,并决定筹

备工作由苏区局负责。6月1日,苏区局发表关于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宣言,宣布在同年8月1日召开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随后,因受到对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的影响,

区局于6月下旬决定大会延期到同年11月7日召开。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村举行。来自闽西、赣东北、湘赣、湘鄂西、琼崖、等根据地,红军,以及在统治区的全国总工会、全国海员总工会的代表苏区局向大会作《政治问题报告》大纲的来电原则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大纲》苏维埃共和国关于经济的决定》等法律文件。大会选举委员会,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成立。

大会通过的大纲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这个专政的目的,是在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统一中国,有系统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国家的经济建设,提高无产阶级的团结力与觉悟程度,团结广大的贫农群众在它的周围,以转变到无产阶级的专政。”大纲规定

:苏维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

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领域内的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和他们的家属,不分男女民族和宗教信仰,在苏维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大纲还规定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政治上、等条约,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财产收归国有等。

经济上的一切,废除一切不平苏维埃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为全

610名代表出席了大会。,以及临时提供63人组成执行

。大会通过根据临时有关

大会讨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中华

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大会闭会期间,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为最高政权机关,执行委员会之下组织人民委员会,处理日常政务,并发布一切法令和决议案。

根据大纲的规定,11月27日,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选举为执行委员会,项英、张国焘为副。会议还选举任人民委员会,项英、张国焘任副,决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设在江西瑞金。

在政权建设的过程中,党在各根据地实行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吸收工农群众参加政权,让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这种制度,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工农兵代表大会包括乡、区、县、省和全国五级。代表大会,讨论和决定一切国家的地方的政治事务。

根据大纲的规定,符合条件的选民按一定比例直接选举产生乡工农兵代表大会代表,组成乡工农兵代表大会,并选举产生乡苏维埃组成人员。区、县、省工农兵代表大会,均由下一级代表大会按一定比例选举的代表组成,生区、县、省苏维埃组成人员。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由各省工农兵代表大会所选举的代表组成,并选举产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组成人员。

为并产《中华

苏维埃共和国大纲》规定:苏维埃共和国公民直接选派代表参加各级工农兵

了保证根据地人民能够真正享有政治上的民主权利,从法细则。这个细则对工农兵代表大会代表产生的办法、中,许多地方参加选举的人占选民总人数的

1931年11月到1934年选举单位、代表的任期和

在选举

1月,根据地进行了三次民主选举。为了做好选举工作,还专门颁布了选举定期向选举人作工作报告,以及选民撤销代表资格等都作出明确的规定。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在代表中一般占

80%以上,有的地方达到90%以上。

20%以上。例如福建上杭县才

溪乡1932年10月选举时,上才溪53名代表中,女性有16人,占30%。

党在根据地内加强了各级政权机关的建设。在苏维埃临时内,设立人民委员会作为机构。人民委员会之下分设外交、军事、劳动、土地、财政、司法、内务、教育、工农检察和国家政治保卫局等

9部1局,并确定了各部

人选:王稼祥为外交人民委员,朱德为军事人民委员,项英为劳动人民委员,邓子恢为财政人民委员,张鼎丞为土地人民委员,瞿秋白为教育人民委员,周以栗为内务人民委员,张国焘为司法人民委员,何叔衡为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邓发为国家政治保卫局。[1]

各根据地的地方政权机关为省、县、区、乡四级。

1931年和1933年,中华

苏维埃临时先后颁布《地方苏维埃的暂行组织条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埃暂行组织法》。1931年11月以后,仅在根据地范围内,即先后建立了江西、福建、闽赣、粤赣、赣南等省苏维埃,到先后建立过的县级苏维埃有省级苏维埃。

在苏维埃机关内,人员比较精干,办事效率高。临时各个部包括在内,一般只有3至5人,个别大的部也只有人。人民委员会每次召开常会,少则半天,多则一天。所议事情,议而有决,决则必行,贯彻落实迅速而有效。对于地方苏维埃机构和工作人员,明确规定:乡苏维埃只配备不脱产的工作人员年秋,根据地所辖江西、福建、闽赣、粤赣共有干部约1800人,乡级苏维埃仅有干部

临时颁布的有关条例3人,城市苏维埃19人,4个省,共60个县,两级1万人左右。为了提高苏维埃政

1935年1月,

250多个。在其他地区,先后建立过湘赣、湘鄂

赣、闽浙赣、鄂豫皖、湘鄂西、川陕、闽东、湘鄂川黔、陕甘边和陕北、大金等

区苏维埃15人,县苏维埃25人,省苏维埃90人。据统计,1933

府工作人员的素质,临时开办多期训练班,培训县、区、乡干部。

政权建设的另一个内容,是建立人民司法制度和司法机构。根据地内先后颁布120多部法律、法令。这些法律、法令中,有苏维埃国家的根本法、行规、刑法、民法、婚姻法、经济法等,初步建立起具有鲜明阶级性和时代特征的法律体系。苏维埃还建立一整套司法机构,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司法

组织系统。在,设立司法人民委员部、国家政治保卫局、工农检察部和最高;地方设有裁判部、国家政治保卫分局、工农检察部;设有军事裁判所。另外,设立劳动感化院,对犯人实施感化改造;设立劳动法庭,以处理劳资纠纷,保障劳动法的实施,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司法建设,根据地培养、造就了一支司法干伍。仅在根据地,从事司法工作的干部就有了重要贡献。

党在根据地执政时,还十分重视各级苏维埃政权的廉政建设,惩治各种行为。在临时成立后,即将反腐肃贪作为一项重要的斗争任务列入议事日程,组建了相关的监察机构,并注意发动群众对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临时和各地苏维埃先后查处了多起贪污浪费案件,严惩了分子。苏维埃政权关开展的廉政反腐肃贪斗争,得到根据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在建立新的经济制度方面,党在根据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并颁布了相关的土地法令,制定了有关土地,把地主的土地和富农多余的土地无偿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群众。

在三年多的土地实践中,基本上形成

以乡为单

了一套比较切实可行的土地的路线、和方法,如依靠贫农,联合中农,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等等。实行“耕者有其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既是党在民主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党在根据地执政过程中解决民生问题、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通过土地,被压迫的贫苦农民不但获得了他们渴望已久的耕地,而且在政治上翻身,成为农村的主人,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在闽西根据地,1929年分配土地后,1930年早稻就获得好收成,龙岩、连城的产量比上年增加两成,上杭、长汀比上年增加一成。鄂豫皖根据地分配土地后,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苛捐杂税的废除,农民生活很快得到改善。10月7日赣西南特委向的报告中指出

1930年

:土地后,农民“不还租,不

1930年英山县

水稻亩产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了“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

2000余人。苏

维埃司法工作的创立和开展,为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稳定根据地的社会秩序作出

还债,不完粮,不纳捐税,工人增加了工资,农民分得了土地,好像解下了一种枷锁,个个都喜形于色”;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添置衣服、被子、蚊帐和一些农具,特别是大部分人讨老婆没有困难了。

经济工作的另一个内容是打破的经济封锁,积极进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在根据地各级党和组织的领导下,根据地的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财政和金融等经济工作,也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为了推动根据地内的经济工

作,1933年2月26日,苏维埃临时决定在、省、县三级设立国民经济部。人民委员会还先后在根据地召开两次经济建设大会。

在党和苏维埃的领导下,根据地进行了文化教育建设,取得了许多成绩。根据地于1933年3月创办马克思主义学校,主要培养党、政、工会的干部。1932年以后,还先后创办瑞金列宁师范学校、列宁师范学校、江西第一短期师范学校、列宁团校、职工运动高级训练班、农业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等,培养各方面的干部和技术人才。为了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苏维埃采取了多种办法。如建立夜校、半日学校、补习学校、识字班,设立识字牌、墙报,创办报刊,创作演出戏剧等。据统计,到万多个,参加者仅在江西就有约

1934年3月,根据地

有列宁小学3199所,学生约10万人;补习学校4562个,学生约万人;识字组

12万人;俱乐部1900多个,固定会员就有万多

70%。各根1934年4万余

人。妇女在夜校学员中占很大比重,如在兴国冈乡,夜校女生占据地的新闻出版事业也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创办了一批报纸杂志。到1月,根据地有大小报刊份。

12下一页

34种,其中《红色中华》的发行最多时达

0 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