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

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

来源:九壹网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及地质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场地周边环境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明排降水设计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坡顶挡水墙及截水沟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坡底排水沟及集水井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库及主楼范围集水坑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降排水施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预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顺序及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注意事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下水位监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平安、质量、文明施工保证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平安保证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质量保证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明施工保证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一期含4#楼~12#楼、14#楼~16#楼及地下室,由12个单体工程和1个地下车库组成,为群体工程,;其中4#楼~10#楼为18层,11#楼、12#楼、14#~16#楼为11层,占地面积62040平米,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主体结构部位基础形式为预制管桩 + 筏板基础,上部结构体系为剪力墙结构;纯地库范围基础形式为平板式筏基,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地基基础设计品级为甲级,结构平安品级为二级,结构抗震品级为四级,地下室防水品级为二级。

本工程基坑面积约为22100㎡,其中地库(含6-10#)面积约为16300 ㎡,地库普遍开挖标高为-7.07m,主楼位置普遍开挖标高-7.57m,局部基坑最深处开挖标高-9.97m,基坑大致成方形布置,长155m、宽142m。4#、11#、12#、14#~16#单个建筑基坑面积一共约5800㎡,普遍开挖标高为~-4.27m。基坑边坡以大放坡和土钉墙为主,局部采纳围护桩。

第二章 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及地质条件

、场地周边环境条件

本工程位于梁溪路与鸿桥路交叉口东北侧,现场北侧为一营房,西侧为居民区和待拆迁房,南侧为梁溪路,东侧为居民区和待拆迁房。现场在工地周围已有一道砖砌围墙(局部采纳彩钢板封锁)。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为民房拆迁地,场地地形有所起伏,地面标高一样在~6.00m之间,本地地貌属于山麓前坡积地貌。要紧散布的地层从上至下为:

1.(1)层杂填土:

杂色,松散,上部要紧为拆迁的建筑垃圾,下部以黏性土为主。厚度:~,平均2.17m;层底标高:~4.60m,平均3.21m;层底埋深:~3.30m,平均2.17m。

2.(2)粘土:

灰黄色,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夹蓝灰色粘土条纹,有光泽。厚度:~,平均5.02m;层底标高:~-0.52m,平均-1.81m;层底埋深:~8.00m,平均7.20m。

3.(3)粉质粘土夹粉土:

灰黄色,可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夹粉土薄层及团块,稍有光泽。厚度:~,平均2.45m;层底标高:~-2.55m,平均-4.26m;层底埋深:~10.60m,平均9.40m。

4.(4)粉质粘土:

灰黄色,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夹蓝灰色粘土条纹,稍有光泽。厚度:~,平均13.25m;层底标高:~-16.55m,平均-17.44m;层底埋深:~23.90m,平均22.850m。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地下水要紧为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中的浅层含水层、浅层微承压水层共2个含水层。别离为(1)层杂土中的上层滞水,(3)层粉质粘土夹粉土中的微承压水。(1层)最高上层滞水水位标高4.60m左右;(3)层粉质粘土夹粉土中微承压水稳固水位(水头)标高~0.00m,此层地下水要紧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侧向补给,有必然透水性及富水性,对基坑开挖有阻碍。

第三章 编制依据

、工程的有关设计图纸、设计变更; 、《工程测量标准》 (GB50026-2007)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02);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标准》(JGJ/111-9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JGJ120-2021,2021年10月1日起实施); 、《建筑机械利用平安技术规程》 (JGJ33-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安技术规程》 (JGJ46-2005)

、《小桃源安置房小区岩土工程勘探报告》(无锡水文工程地质勘探院 G2020086); 、《基坑围护工程设计图纸》。

第四章 明排降水设计方案

依照现场实际施工情形和地勘报告,和基坑支护专家论证会意见,地基为弱透水性土层,且水量不大,拟定本工程采纳明排降水方案,并做好水位监测。当显现异样情形时,考虑采纳井点降水或其他方式降水。

地库及6#-10#楼范围降排水方案如下:

1)、基坑上部大放坡部位设置挡水台及截水沟,避免地表水灌入基坑; 2)、主楼和地库的集水井及电梯基坑内设置集水坑,抽水汇至市政雨污水官

网;

3)、坑底沿基坑边设置排水沟(内填滤石)和集水井,再由水泵抽排至市政

雨污水管网;

地库范围排水沟、集水井布置图详附图1。

其余4#、5#、11#、12#、14#~16#楼的基坑顶设挡水台及截水沟,坡底设排水沟及1个集水井。

、坡顶挡水墙及截水沟设置

参照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在剖面4a、剖面五、剖面7、剖面八、剖面九、剖面1一、剖面12坡顶设置120mm宽、200mm高挡水砖墙及坡顶截水沟,截水沟距离坡顶1.8m,做法详以下图。排水坡度%。

、坡底排水沟及集水井设置

参照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在所有剖面坡底设置250mm宽、300mm深排水明沟(放坡%),随基坑边坡一路喷射面层混凝土。局部剖面3、剖面4部位,设置300mm宽、300mm深筏板底排水盲沟,沟内碎石填充。

在基坑周边设置10个500mm(垂直于筏板外边线)*700mm(平行于筏板外边线)

*1000mm深的集水井,布置详附图1。 排水沟及集水井形成一个环形排水系统。 、地库及主楼范围集水坑设置

因底板面积较大,在后浇带局部位置及地库、主楼电梯井、集水井内设置400*400*400深集水坑,在土方及底板施工时期聚集雨水及地下水,抽排至市政雨污水管网。附图一所示位置仅是示意,按实际水量增减。

第五章 降排水施工

、施工预备

5.1.1、技术预备

(1)、组织施工治理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把握施工特点。 (2)、组织所有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新标准、新规程、踊跃推行应用建设部推行的新技术。

(3)、测量人员进行标高引进,定位放线,并经查验合格,办完预检手续,避免错挖或超挖。

(4)、施工前责任师向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必需使每一个操作者对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心中有数。项目部安排专人治理土方开挖和降排水工作。

5.1.2、劳动力、机械预备

拟投入劳动力及机械打算表 序号 1 2 3 4 项目 反铲挖掘机 污水泵 普工 电工 数量 2 20 8 2 备 注 大扬程 根据施工情况调整 、施工顺序及方式 为确保地基不被水破坏,土方的开挖要同排水方案、基坑支护紧密结合,做到先排水、降水,再进行分层开挖。依照现场实际情形,对基坑进行排水、降水分为两个时期:挖土期间降排水和土方回填之前降排水。

5.2.1、挖土期间降排水

依照土方在平面上的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在基坑周围分区先

设置连通的排水沟,并在各区内渗水量大的部位留设假设干个集水井,在集水井内安放潜水泵排水,以达到排水、降水的目的。

具体做法如下: (视水量情形定)

a.在开挖进程中若是显现明水时,在水量比较丰硕相对标高较低的地址设置集水坑,沿集水坑周边开挖排水沟,采纳疏导的方式将明水聚集在几个集水坑内,再由污水泵将其抽排到基坑上面的沉砂池。集水坑随土方开挖标高降低而改变。

b.继续土方开挖,重复上述工作,直至土方挖至设计标高。 5.2.2、土方回填之前降排水

a.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开挖集水井和排水沟。

在挖至还剩最后300mm厚土方时,停止机械开挖,然后改由人工开挖。挖500×700×1000(mm)的积水坑。集水坑周围抹灰或射混凝土100mm厚。

b.然后以集水井为起点,向外开挖250×300~500(mm)的明沟,挖至预定标高后,向沟内填满 30~50mm滤石。滤石应清洁不含泥砂,必要时过筛。明沟通过基坑周边设置的500×700×1000(mm)的集水井相连接,集水井内设置污水泵将聚集的污水排出基坑。

主楼底板下盲沟填满滤石后盖彩条布,在浇筑垫层时盲沟部位增加一道钢丝网片,幸免阻碍底板承载力。

c.排水沟必需设有必然的坡度,以利于沟内积水顺利流入集水井内。坡底集水井(地库10个,基坑共5个)内设一台Φ100的潜水泵(扬程25m),地库及主楼集水坑内预备20台潜水泵抽排地下水。施工期间依照现场情形随时抽水,直至建筑物外围土方回填完,而且建筑物自重大于地下水产生的浮力时停止抽水。 、施工注意事项

5.3.1 所有排水均直接排入城市雨污水系统中;

5.3.2本工程的盲沟、集水井皆采纳人工开挖,必需先开挖集水井,再从集水井开始慢慢向外开挖盲沟,以保证渗出的地下水顺利外排而可不能阻碍地基,保证地基处于干燥状态是关键;

5.3.3填充盲沟的材料采纳 30~50mm 的卵石,卵石必需干净,不含泥砂,以保证良好的透水性,以幸免积水浸润地基;

5.3.4若是地下水涌水量大,除每一个集水井中必需设有一个潜水泵外,另外预备4

个备用泵。并配备专人二十四小时值班,随时检查设备的运转状况,做到随时发觉故障,随时排除故障,必需保证降水的持续性,从而保证底板浇筑前地基土的干燥;

5.3.5所用电缆必需采纳三相五线制,随时检查电缆线的有无破损,做到平安施工;

5.3.6垫层浇筑时必需充分振捣密实,使其还要起到防水隔离的作用; 5.3.7严格治理施工现场,禁止乱倒垃圾,以避免造成堵塞盲沟,阻碍降水; 5.3.8对场地外围要做好污水、雨水排水方法,禁止污水、雨水流入基坑内; 5.3.9以已有集水井为基准,向双侧开挖盲沟,保证集水的畅通,使地基不致被水泡坏;

5.3.10 遇有大雨或暴雨,应及时排除地面和基坑积水,以减少下渗,保证降水。

、地下水位监测

地下水位监测详《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第六章、平安、质量、文明施工保证方法

、施工平安保证方法 6.1.1、组织治理方法

(1)、成立、完善以项目领导为首的平安生产领导组织,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平安治理活动。

(2)、成立各级人员平安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平安责任。抓制度落实,抓责任落实,按期检查平安责任落实情形,及时报告。 6.1.2、现场治理方法

(1)、施工时应与基坑的监测同步进行。当坑壁显现变形,并将危及施工人员平安时,及时通知人员撤离。

(2)、基坑周边必需设围栏和避免地表水雨水流入等平安设施。严格操纵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严禁向孔内抛掷物品。

(3)、施工人员必需戴平安帽,以防发生意外。

(4)、场供电线路的设计、安装要合理、牢固,移动性用电设备必需用电缆供电并安装漏电爱惜装置,主电线路必需由专职工员负责,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推、拉闸刀。

设置警示口号,避免漏电、触电事故发生。 (5)、施工人员必需遵守施工现场的平安治理制度。

(6)、一旦发觉边坡存在塌方等隐患时,施工人员必需及时撤离并上报,危险排除后方可继续施工。 、质量保证方法

6.2.1、制订工程质保体系及质量标准,层层落实,严格质量标准。

6.2.2、降水时关于周围在抽水阻碍半径范围内需要爱惜的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成立好标高观测系统并预备好避免沉降的方法。

6.2.3、降水的停止应在基础及已施工部份的自重大于浮力的情形下进行,且基础混凝土必需要有必然的强度,避免因水浮力引发破坏护坡。

6.2.4、抽水进程中注意施工用电,抽水泵必需实行一机一闸一爱惜,专人看管,专门在雨季注意用电及柴油抽水机巡察。 、文明施工保证方法 6.3.1、组织治理方法

(1)、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领导为组长,生产、技术、质量、平安、材料等治理人员为成员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治理组织。

(2)、落实个人职位责任制,成立奖惩制度,按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发觉问题及时解决,对重大问题开会解决。

(3)、做好文明施工记录和文明施工活动记录。 (4)、增强文明施工教育培训工作。 6.3.2、现场治理方法

(1)、依照有关法规、标准和企业规定,把施工现场需要的人、事、物科学合理地安排布置和堆码,实现人、物、场所在空间上的最正确组合。

(2)、对施工现场的设备、场地、物品勤加保护打扫,维持现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无垃圾,无污物,并使设备运转正常。

(3)、维持现场施工人员的清洁,和所有场所和空间上的清洁。

(4)、尽力提高施工现场全部职工的素养,养成遵章守纪和文明施工的适应。 (5)、操作地址和周围必需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

(6)、施工现场不准乱堆垃圾及余物,应在适本地址设置监时堆放点,并按期清运或外运渣上、垃圾及流体物品,并要采取遮盖防漏方法。

(7)、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需配戴胸卡和平安帽,严格穿插鞋、凉鞋、高根鞋及带钉后根鞋,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8)、所有机械必需依照的性能,分期分时期按期检修、保养,并记录备案。 (9)、成立健全机械设备定机、定人、定职位责任的三定制度,操作证制度,交制度和奖罚制度。

附件

附图1——地库范围排水沟、集水井布置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