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华泰热力有限公司 1×135MW机组热电联产项目工程
调试大纲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
二00五年十月
目 录
1. 概 况 3 2. 编制的依据 3 3. 主要设备概况 34. 机组联合启动试运的组织及职责 45. 机组启动调试阶段分工 56. 主要调试项目 67. 调试程序 98. 调试质量检验 11 9. 安全组织措施 12 10.调试方案、措施及作业指导书 13 附:#1机组启动调试进度表
编 写: 审 核: 批 准:
2
1. 概况:
山东华泰热力有限公司1×135MW机组热电联产工程装机容量为一炉一机,配备
一台武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WGZ480/13.7-2型锅炉和一台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公司生产的C135/N150-13.24/535/535/0.981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高中压合缸、双缸双排汽、单抽、抽凝式汽轮机;由山东济南发电设备厂提供的WX21Z-085LLT型汽轮发电机。发电机冷却方式:空气冷却。励磁方式:自并励静止励磁方式。回热系统:汽机设6级抽汽,2台高加,3台低加,1台除氧器,采用滑压运行方式。
发电机出口电压为15.75kV,经过一台主变升压至35kV及220kV:220kV通过一回与系统连接并网;35kV通过十九回直配线供集团公司用电。
厂用备用电源经一台启动/备用变压器自35kV供电给6.3kV的两段母线, 6.3kV供各台低压厂用变压器提供380V/220V电源。
控制系统采用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分散控制系统(DCS)
工程设计由中南电力设计院总体设计,主要设备安装由山东迪尔安装有限公司承包。
本调试大纲为机组启动调试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需要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生产等各参建单位的密切合作和配合,才能确保通过启动调试后的机组达到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并形成生产能力发挥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编制的依据:
2.1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2.2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2.3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2.4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2.5 《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 2.6 设计及制造厂技术资料。 3. 主设备及主要技术规范:
3.1 超高压、高温、自然循环、一次中间再热、燃煤锅炉
型号:WGZ480/13.7-2型 台数:1台 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蒸发量: 480t/h 过热蒸汽压力: 13.73MPa 过热蒸汽温度: 540℃ 再热蒸汽压力: 4.2MPa 再热蒸汽进口温度: 370℃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 540℃ 给 水 温 度 : 240℃ 预热器进口温度 20℃ 一/二/三次风热风温度: 247℃ /330℃ /60℃ 一/二/三次风之比: 25/51.4/21.1% 排 烟 温 度: 142℃ 锅炉热效率. 92.3%
3.2 抽汽凝汽式汽轮机:
型号:C135/N150-13.24/535/535/0.981 台数:1台
3
形式: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高中压合缸、双缸双排汽、单抽、抽凝式汽轮机
(一级调整抽汽) 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功率: 150MW
主蒸汽阀前主蒸汽额定压力: 13.24MPa 主蒸汽阀前主蒸汽额定温度: 535℃ 主蒸汽额定流量: 458.01t/h
再热蒸汽进汽阀前压力: 3.771MPa (a) 再热蒸汽进汽阀前温度: 535℃ 再热蒸汽流量: 404.27t/h
工业抽汽压力: 1.0MPa(a)
(0.8~1.3MPa连续可调)
工业抽汽流量(额定/最大): 100/180 t/h 冷却水温: 设计:20℃
最高:33℃
背压: 4.90/11.8kPa 额定转速: 3000r/min 最终给水温度: 247.0℃
3.3 发电机:
型号:WX21Z-085LLT 台数:1台 主要技术参数:
最大功率: 150MW 额定转速: 3000r/min 额定电压: 15.75kV 额定电流: 68.9A 功率因数: 0.85 冷却方式: 空气冷却 相 数: 三相 3.4 DCS设备由上海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和提供。 4. 机组联合启动试运的组织及职责: 4.1 试运指挥部:
在分部试运前一个月成立试运指挥部。试运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全面组织、领导和协调机组启动试运工作,对试运中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效益全面负责;审批启动试运方案和措施;协调解决启动试运中的重大问题;组织、领导和协调试运指挥部各组及各阶段交接签证工作。试运指挥部下设:分部试运组;整套试运组;验收检查组;生产准备组;试生产组;综合组。 4.1.1分部试运组:
分部试运组的组长由主体施工单位出任试运指挥部的副总指挥兼任。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分部试运阶段的组织协调、统筹、安排和指挥领导工作;组织和办理分部试运的验收签证及提供必要的资料。 4.1.2 整套试运组:
整套试运组长由主体调试单位出任试运指挥部的副总指挥兼任。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核查机组整套启动试运应具备的条件;提出整套启动试运计划;负责组织实施启动调试方案和措施;负责整套启动试运现场的指挥和专业协调工作。审查有关试
4
运和调试报告。 4.1.3 验收检查组:
验收检查组组长由建设单位出任试运指挥部的副总指挥兼任。其主要职责是负责验收签证,核准分部试运验收单的手续,负责核查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和调整试运质量验收及评定结果记录,安装调试记录,图纸资料和技术的核查评定及其交接工作。
4.1.4 生产准备组:
组长由生产单位出任试运指挥部的副总指挥兼任。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核查生产准备工作,包括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培训、配备、规章、制度、规程、系统图的编制,设备的命名,挂牌以及安全用具、生产维护器材的准备等等。 4.1.5 试生产组:
组长由生产单位出任试运指挥部的副总指挥兼任。其主要职责是负责试生产阶段的调试、性能试验、施工缺陷消除和实施基建未完项目。 4.1.6综合组:
组长由建设单位出任试运指挥部的副总指挥兼任。其主要职责是负责试运指挥部 的文秘 、资料和后勤服务等综合管理工作,核查调试现场的安全、消防和治安工作。
5. 机组启动调试阶段分工:
机组启动试运一般由“分部试运、整套启动试运和试生产”三个阶段组成,为了保证机组能顺利通过这三个阶段的考核,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发挥投资效益。现就分部试运和整套启动试运阶段的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如下: 5.1、分部试运阶段:(含单机试转和分系统试运 ) 5.1.1施工单位的职责:
5.1.1.1施工单位出任试运指挥部的副总指挥,是分部试运组的组长。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协调、统筹、安排和领导指挥分部试运工作。
5.1.1.2全面负责单机试转工作,从第一次送电、空负荷试转、带负荷试转、投联锁保护,一直到办理交接验收签证。 5.1.1.3 参与并配合分系统试运,及时消除分系统试运过程中发生的设备缺陷、隐患。 5.1.1.4 完成分部试运中需要的临时设施,如测点安装、安全隔离设施等。 5.1.2. 调试单位的职责:
5.1.2.1 参与并配合单机试转。
5.1.2.2 负责分系统试运,并负责办理分系统试运后验收签证。 5.1.2.3 负责检查所有系统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并提出整改建议。 5.1.2.4 填写分系统试运的《调试验评》表格。 5.1.3. 建设单位的职责:
5.1.3.1 做好启动试运的各项生产准备,如物资供应、设备命名、挂牌等等。 5.1.3.2 负责对外联系,如供电部门、当地行政机构、设备生产厂家等的联系。 5.1.3.3 组织协调系统、设备交接验收。 5.1.3.4 在调试人员指导下负责具体操作。
5.1.3.5 负责现场安全、消防、保卫、后勤保障。 5.2 整套启动试运阶段: 5.2.1调试单位的职责:
5.2.1.1调试单位出任试运指挥部的副总指挥,为整套启动试运组的组长。其主要职责是全面核查机组整套启动应具备的条件、提出整套启动计划、负责整套启动的现
5
场指挥和各专业的协调工作。
5.2.1.2 主持整套启动阶段的指挥部会议。 5.2.1.3 指导现场操作。
5.2.1.4 组织并填写整套启动试运的《调整验评》表格,提交整套启动试运的技术记录和文件。
5.2.1.5 提出解决整套启动试运中重大问题的方案、建议。 5.2.1.6 提交调试总结或调试报告。 5.2.2. 施工单位的职责:
5.2.2.1 参与并配合整套启动试运,及时做好现场设备消缺。
5.2.2.2 全面完成分部试运后的验收签证,并提交相关记录和文件。 5.2.2.3 做好现场安全、消防、保卫工作。 5.2.2.4 做好现场安全隔离措施。 5.2.3. 建设单位的职责:
5.2.3.1 全面做好各项生产准备:包括运行人员的配备、规程、制度、系统图等的完成,运行日志、运行报表的提供,安全用具、生产维护器材的准备,各类工作票、操作票的提供等等。
5.2.3.2 全面协助试运指挥部做好机组启动试运全过程中的组织管理。 5.2.3.3 为各参与整套启动的单位提供必要的后勤支持。 5.2.3.4 外部联系。
5.2.3.5 在调试单位的指导、监护下执行各项运行操作。 6.主要调试项目: 6.1 锅炉专业调试项目:
6.1.1 锅炉专业分系统调试:
6.1.1.1 各辅机保护、联锁检查试验。
6.1.1.2 各风门、挡板及电动阀门动作检查试验。 6.1.1.3 MFT保护静态试验。
6.1.1.4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a、一次风的测速装置的系数标定; b、三次风的测速装置的系数标定;
c、测量一、三次风出口风速和调平工作; d、炉内动力场测量; e、测量切圆大小及位置; f、测量炉膛四周贴壁风速; g、炉内气流对炉膛充满程度。
h、测量炉膛出口沿宽度方向的气流分布。 6.1.1.5 炉前给水、减温水系统冲洗。
6.1.1.6 配合热工对给水、减温水调节阀泄漏流量试验。 6.1.1.7 输煤系统调试(由制造厂家负责调试)。 6.1.1.8 燃油系统冲洗和点火系统调试。
6.1.1.9 出灰、除尘系统调试(由制造厂家负责调试)。 6.1.1.10 除渣系统调试。
6.1.1.11吹灰系统调试(由制造厂家负责调试)。 6.1.1.12 锅炉主蒸汽管路吹洗。
6.1.1.13 锅炉蒸汽严密性试验及安全阀校验。
6
6.1.2 锅炉专业整套启动:
是对锅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热态考核,锅炉运行指标能符合设计值,辅助设备能满足锅炉运行需要,并有一定的余量。 6.1.2.1 热工信号及报警系统动作检查试验。 6.1.2.2 辅机设备事故按钮、联锁及保护试验。 6.1.2.3 疏水排污系统调试。 6.1.2.4 带负荷运行与满负荷试验 6.1.2.5 变负荷试验。
6.1.2.6 168小时连续运行值班。 6.2 汽机专业调试项目: 6.2.1 汽机专业分系统调试:
6.2.1.1 各辅机保护、联锁检查试验。 6.2.1.2 电动门动作检查试验。
6.2.1.3 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调试。 6.2.1.4 凝结水及补给水系统调试。 6.2.1.5 真空系统调试。 6.2.1.6 给水泵试运调试。
6.2.1.7 除氧器及低压给水系统调试。 6.2.1.8 各蒸汽管路吹洗。
6.2.1.9 调节、保安、润滑油、顶轴油系统及盘车装置调试。 6.2.1.10高低压旁路系统调试。
6.2.1.11法兰螺丝及汽缸加热系统调试。 6.2.1.12 胶球清洗系统调试。
6.2.1.13 抽汽逆止门保护装置调整试验。 6.2.1.14 自动主汽门调整试验。 6.2.1.15 各项保护装置调整试验。
6.2.1.16供热系统部分装置投入(包括减压减温器的调整试验、投运)。 6.2.1.17调压器的调整试验、投运。 6.2.2 汽机专业整套启动:
整套启动是对汽机进行一次热态考核,汽机各项指标能符合设计要求。辅助设备能满足主机及系统需要,并有一定的余量。
6.2.2.1 整套启动前对水、汽、油及真空等分系统检查投运准备。 6.2.2.2 汽轮机冲转前检查。
6.2.2.3 机组冷态启动、机组热态启动及空负荷技术指标控制调整。 6.2.2.4 危急保安器试验(包括注油试验、超速试验)。
6.2.2.5 调节、保安系统热态调试(静态特性与动态特性试验)。 6.2.2.6 机组并网带负荷调试。 6.2.2.7 机组振动监测。
6.2.2.8 高、低压加热器投运。 6.2.2.9 主要辅机切换试验。
6.2.2.10 自动调节装置切换试验。 6.2.2.11 各种安全门校验调整。
6.2.2.12 真空严密性、自动主汽门及调节汽门严密性试验、机组惰走试验。 6.2.2.13 轴封压力调节器的调整试验与投运。
7
6.2.2.14 168小时连续运行值班。 6.3 电气专业调试项目:
6.3.1 电气专业分系统调试: 6.3.1.1 35kV升压站倒送电。
6.3.1.2 全厂厂用电系统(至400V母线)受电。
6.3.1.3 全厂辅机系统试运,机、炉辅机联锁及输煤集中控制联锁试验。 6.3.1.4 发电机保护试验。 6.3.1.5 线路及母差保护调试。
6.3.1.6 主变压器保护调试、冷却控制系统的调试。 6.3.1.7 厂用变压器保护调试。 6.3.1.8 自动励磁系统调试。 6.3.1.9 同期系统调试。 6.3.1.10 PLC电源调试。 6.3.1.11 DEC系统调试。 6.3.1.12 信号系统调试。
6.3.1.13 直流电源系统及UPS电源系统调试。 6.3.1.14 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调试。
6.3.1.15 厂用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的定相、自切调试。 6.3.2. 电气专业整套启动:
6.3.2.1 发变组的控制、信号、保护的传动试验。 6.3.2.2 启运调试。
6.3.2.3 励磁机空载特性试验。 6.3.2.4 发电机开短路试验。
6.3.2.5 发电机同期系统定相及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并网试验。 6.3.2.6 发变组的保护投运。
6.3.2.7 励磁调节系统投运调试,带负荷试验。 6.3.2.8 发变组测量系统带负荷试验。 6.3.2.9 发变组带负荷及试运行。 6.3.2.10 厂用电源带负荷切换试验。 6.3.2.11 220kV升压站送电试运行。 6.3.2.12 168小时连续运行值班。 6.4 热控专业调试项目: 6.4.1 热控专业分系统调试:
6.4.1.1 配合厂家进行DCS系统的受电和软件恢复。 6.4.1.2 计算机系统硬件检查和I/O通道精确度检查。 6.4.1.3 热工信号逻辑报警系统调试。 6.4.1.4风量测压元件调试。
6.4.1.5 实际风量与变送器输出信号之间误差现场比对。 6.4.1.6 汽轮机监测系统调试。
6.4.1.7 主机保护系统调试及开环试验。 6.4.1.8 计算机监视系统调试与投入。 6.4.1.9 事件顺序记录系统调试与投入。 6.4.1.10 有关辅机联锁及保护试验。
6.4.1.11 模拟量控制系统的开环试验及静态整定。
8
6.4.1.12 顺序控制系统的调试及模拟试验。
6.4.1.13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的调试及模拟试验。 6.4.1.14 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指标检查。
6.4.1.15 配合安装单位进行现场设备至PLC系统的送点调试,进行输煤和除出灰系
统的I/O柜至机柜、上位机的送点调试。 6.4.1.16 PLC系统投运。 6.4.2 热控专业整套启动:
6.4.2.1 所有辅机等系统连锁保护投运。 6.4.2.2 热工信号逻辑报警系统投运。 6.4.2.3 模拟量控制系统投运。 6.4.2.4 主机保护投运调试。
6.4.2.5 自动调节系统阀门特性试验(内扰试验,外扰试验)。 6.4.2.6 DCS系统整套投运及热控自动系统投入率的考核 6.4.2.7 各PLC系统整套投运。 6.4.2.8 168小时连续运行值班。 6.5 化学专业调试项目: 6.5.1 化学专业分系统调试:
6.5.1.1锅炉主蒸汽系统吹洗水、汽品质监督与控制。 6.5.2 化学专业整套启动: 6.5.2.1炉水及蒸汽品质监督。 6.5.2.2凝结水品质监督。 7. 调试程序:
7.1 整套启动前应具备的条件:
7.1.1 整套设备启动方案已审批,并向有关试运行人员交底。
7.1.2 调试人员、运行人员及检修人员均已配齐,运行人员已考试合格,岗位责任制
已明确、落实。
7.1.3 运行所需的规程制度、系统图表、记录表格、安全用具等已准备好,需投入的设备和管道已有命名和标志、挂牌。
7.1.4 投入使用的土建工程和生产区域的设施应按设计完成并进行了验收。生产区域的场地应平整,道路需畅通,平台栏杆和沟道盖板齐全,有碍试运行的脚手架、障碍物、易燃易爆物品、建筑垃圾已经清除。
7.1.5 整套设备启动前对所需投入设备和系统及有关的辅助设备、配套工程均已分部试运(包括调整试验、试转合格),机组联锁保护、热工仪表、远方操作、工艺讯号、事故按钮等均已试验合格。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静态特性符合要求,油系统正常。分部试运行中的缺陷已经消除,符合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的要求。安全运行所必须的自动及程序控制装置应具备投入条件。
7.1.6 已安排可靠的厂用电源,备足燃料、化学药品及其它必需的材料、备品及工具。 7.1.7 整套启动范围内的照明(包括事故照明)、全厂通讯联络设备和必要的暖通设施已安装试验完毕,能正常投入使用。
7.1.8 循环水系统、工业水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应能按设计投入。补给水系统应完好、可靠。
7.1.9 试运区域内的消防水系统已按设计竣工且水源可靠,现场消防设施已配齐全并经检验具备使用条件。保卫工作有妥善安排。
7.1.10 除灰系统和脱硫装置不仅能满足试运行的要求,而且机组投入后不应对环境
9
造成污染。
7.1.11 碎煤系统和输煤系统具备投运条件。 7.1.12 电除尘具备投运条件。
7.1.13热控所有自动控制回路均已具备投运条件。
7.1.14按运行规程机组启动前要求,将有关阀门、风门、档板置于点火启动的位置。 7.1.15全部参加试运的设备和系统,运行的设备和系统,以及尚在施工中的系统,已做好可靠的安全措施和必要的隔离。 7.2 整套启动准备工作: 7.2.1 厂用电系统投运。
7.2.2 机组联锁保护试验符合设计要求。
7.2.3 除盐水制水系统完好备用,除盐水箱准备足够的水量。 7.2.4 应投用的系统有: 7.2.4.1 仪控设备受电。 7.2.4.2 压缩空气系统投运。
7.2.4.3 循环水和冷却水系统投运。 7.2.4.4 高压除氧器上水至高水位。
7.2.4.5 投入汽机润滑油系统,汽机在启动前一小时投入盘车装置。 7.2.4.6 锅炉上水至汽包正常水位下50mm处。 7.2.4.7 原煤仓已进入符合设计的煤种。 7.2.4.8 燃油系统打油循环。 7.3 整套启动:
7.3.1 锅炉点火升压。
7.3.2 锅炉起压后开主汽门旁路门对主汽系统暖管。投用除氧器用汽母管,对除氧器加热。
7.3.3 汽机投入真空系统,真空维持在-60kPa以上。 7.3.4 投入轴封系统。
7.3.5 化学对汽水品质进行监督。
7.3.6 汽机进汽压力1.0MPa,汽温250℃时汽机开始冲转,根据汽机启动调试方案的
规定逐步升速至3000r/min,然后进行汽机有关的试验。 7.3.7 进行发电机并网前电气试验。 7.3.8 发电机并网。 7.3.9 锅炉投煤。
7.3.10 出灰系统投用。
7.3.11 锅炉断油,投电除尘和脱硫装置。
7.3.12 汽机负荷至80%时可进行真空严密性试验。
7.3.13 电气完成对各种保护装置,励磁调节系统带负荷调试,厂用电自切试验。 7.3.14 热控完成所有保护和自动的投入,并进行自动控制品质的调整。 7.3.15 汽机发电机组增至满负荷,进入整套机组的168小时连续试运行。 7.4 168小时试运行结束,办理签证,正式移交试生产。
10
8. 调试质量检验:
性质 主要 主要 主要 单位 % % % h % h % % 天 次 >15 >3 质 量 标 准 合 格 优 良 检 查 方 法 观 察、记 录 观 察 观 察 观 察 查 记 录 记 录、统 计 记 录、统 计 记 录、统 计 观 察、记 录 观 察 观 察、记 录 观 察 观 察、统 计 记 录、统 计 记 录、统 计 观 察、统 计 ≤15 ≤3 观 察、统 计 观 察、统 计 机组整套启动试运综合质量指标考核表 检 验 项 目 锅 炉 使 用 燃 料 168小时满负荷试运开始条件 保护装置投入率 主要 主要仪表投入率 100 100 达 到 额 定 功 率 正 常 投 运 ≥168 符合预定负荷曲线 ≥85 ≥30 ≥80 100 ≥90 ≥36 90 汽 水 品 质 热控自动投入率 符合正常运行条件 ≥80 高 压 加 热 器 电 除 尘 器 厂 用 电 切 换 断 油 燃 煤 正 常 投 运 正 常 投 运 正 常 汽轮发电机负荷 主要 吹 灰 系 统 连 续 运 行 时 间 主要 主要 主要 主要 168小时满负荷试运期间 连 续 稳 定 负 荷 连 续 平 均 负 荷 率 连 续 满 负 荷 时 间 热 控 自 动 投 入 率 保 护 装 置 投 入 率 首次冲转至完成168h天数 完成168h启停次数 9. 安全组织措施: 9.1 调试单位进驻现场后,首先要建立该工程的项目部,任命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各一名。项目部能代表签约的调试单位全面履行合同条款。
9.2调试单位应根据合同要求,负责编制分系统调试措施、整套启动方案,报试运指挥
部审批后方可执行。
9.3整套启动试运前,调试单位要严格审核整套启动试运应具备的条件,提出整套启动
试运调试方案。
9.4认真做好整套启动试运的现场指挥工作和协调工作,试运期间除安排好本单位的
值班人员以外,要检查、督促有关参与试运单位的值班情况。
11
9.5试运期间应严格执行”二票三制”。
9.6试运期间的重大操作,调试单位应指派专人指导、监护,必要时要亲自动手。 9.7试运期间如发现重大设备缺陷或隐患,应及时向试运指挥部汇报,商量对策,果断处理。
9.8试运期间要严格执行操作指令的复诵制度。 9.9文明操作,杜绝野蛮操作。
9.10试运期间各参建单位人员未经调试人员同意,不得擅自操作与试运设备、系统有
关的设备和系统。 10. 调试方案、措施: 10.1锅炉专业:
锅炉冷态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措施; 锅炉主蒸汽系统吹洗;
蒸汽严密性试验和安全门校验措施; 锅炉整套启动措施。 10.2汽机专业:
汽机调速保安系统试验措施; 汽机整套启动措施;
除氧及低压给水系统试运措施;
给水泵启动及高压给水系统试运措施; 循环水泵启动及循环水系统试运措施; 凝泵及凝结水系统试运措施; 真空系统试运措施;
各蒸汽管路热态吹洗措施。 10.3电气专业:
倒送电方案;
整套启动调试措施。 10.4热控专业:
数据采集系统调试措施; 顺序控制系统调试措施; 自动调节系统调试措施。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