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九壹网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6人,博士后1人,博士7人(含在读博士4人)、硕士40人,另聘有兼职教授4人,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围绕教学搞科研,运用科研促教学,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出版专著28部,发表学术论文1400余篇;国家、省、部级的教改、科研立项5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子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项目子课题1项,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四川省教育厅科研立项,教改立项1项。成立有“范长江文学新闻研究所”。现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重点学科1门。拥有语音实验室、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演播室,仪器、设备先进配套。

秉承“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 的办学理念,狠抓教学管理,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几千名毕业生成为中等教育骨干教师,还培养了黄济人、杨继仁、傅恒等知名作家。有80余名同学考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 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制:4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教师基本功扎实,具有创新精神,适应新课程改革;能在学校、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文学评论、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相关专业的职业素养,并初步具备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汉字学、汉语史(或文字、声韵、训诂学)、中外语言学史、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献学、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写作、文艺心理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论等。

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以新闻学为主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在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宣传、文化、教育部门等机关和企事业单

位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管理教学等实际工作。

培养要求:具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广播电视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网络新闻学、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电视摄像、广播电视史、广播电视法规与广电职业道德、外国广播电视事业、电视作品分析、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等。

语文教育(专科) 学制:3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行政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所修专业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教师职业技能。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献学、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写作、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论等。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人,硕、博士39人,是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较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教学设施齐备,建有四川省高等学校数值仿真重点实验室,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实验室;专业图书资料室藏书6000余册;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重点课程1门,“应用数学”为我校首批校级重点学科。教师编著、参编教材7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0余篇,被国际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的学术论文18篇,美国数学评论收录3篇;有教改、科研立项4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科技厅基础应用研究项目2项,四川省教育厅重大培育项目1项;参加国际、国内各类学术会议50余人次,举办各类学术讲座100余场次。

狠抓学风建设,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成绩。近年有60余名同学分别考上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云南大学等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多次获奖,2007年荣获国家二等奖3个、四川省一等奖2个、二

等奖1个,名列四川省师范类院校第一;大学生科研立项校级41项,校级11项;学生在各类公开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问题,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适应能力、身心健康的中等学校的数学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培养要求:学习数学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形成良好的数学修养和相关的专业素养,并具备从事数学教学、教学研究、教学管理以及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处理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物理学、常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复变函数、近世代数、实变函数、拓扑学、概率论、初等数学教学研究、数学教学论、离散数学、数学史、数值分析、数学实验等。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与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 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形成良好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修养。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信息论基础、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结构与算法、离散数学、数据分析、数值分析、物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微分方程、数学模型、现代密码学、微分方程数值解、计算机网络等。 数学教育(专科) 学制: 3年

培养目标: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具备基本的教学工作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培养要求:学习数学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在中、小学校从事数学教学、教学管理以及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处理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普通物理、常微分方程、数学模型、概率论与

数理统计、初等代数专题研究、初等几何专题研究、数学教学论、离散数学、数学实验等。

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2人,博士2人,硕士18人;有实验人员10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名,具有中级职称的7名。拥有实验大楼1幢,建筑面积3400多平方米,固定设备总资产704万元;有普通物理系列实验室、物理仿真实验室、中学物理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电子技术系列实验室、计算机技术实验室、通信技术实验室等;建有强场物理研究室和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

完成省教厅科研和教改项目5项,学校科研、教改和重点课程15项。在研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科研项目6项,《热学》、《电磁学》列为省级精品课程,市级和校级科研、教改、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22项。《光学》被列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中国人民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基金二等奖1项;内江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1人;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24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7篇,并在国际物理权威期刊《Physics of Plasmas》、《Physical Review E》、《Physical B》以及国内物理权威期刊《Chinese Physics》、《物理学报》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被SCI或EI收录30余篇。

近年有25人考上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著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学生参加全国和四川省电子设计大赛均获得了省级奖励。本科就业率90%以上。

物理学(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掌握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书育人技能,能胜任中等学校物理及相关课程教育教学工作。

培养要求:学习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系统掌握物理学专业基础理论,掌握教育教学理论,了解中学物理新课标,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电工学、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近代物理实验、现代教育技术、中学物理实验研究、物理教学论、MCAI制作、教育学、心理学。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电子技术和信息理论的基础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各类职业学校师资。 培养要求:学习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开发、调试、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电路原理、电子技术、高频电路、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及应用、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电子测量与仪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数字通信、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信息理论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技术技能与工艺。 应用电子技术(专科) 学制:3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面向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从事电子仪器设备和家用电器生产、维修、车间技术管理、电子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及中等职业教育师资。

培养要求:学习电子技术、电路分析等基本理论知识,熟悉电工工具、仪表的检测使用。掌握电子仪器设备、家用电器的基本原理;具有安装、调试、检测、维修家用电器的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电路原理、电子技术、高频电路、电子测量与仪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电子电路CAD、电子技能与工艺。 工程造价(专科) 学制:3年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工程经济和管理基本知识、工程定额原理、清单计价原理和工程造价计算与审查方法,具有工程建设造价和管理基本技能,能从事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装饰工程等相关土木工程领域的造价与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学习建筑行业的方针、及法规、工程经济和管理专门知识。掌握会计电算化、工程造价软件应用技能。有选择性地学习资产评估、房地产开发、装饰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建筑智能化等方面的课程。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英语、建筑识图与制图、经济法概论、管理学原理、工程力学、建筑

工程概论、建筑材料、基础会计学、工程测量、建筑结构、建筑经济与管理、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学、计算机辅助管理、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质量与进度控制。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3人,其中教授9人,副高级职称26人;博士4人,硕士30人。有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各两门,校级重点课程7门,学校重点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各一个。设有17个课程实验室,实验室面积约6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近1000多万,配备有较为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能满足教学和科研需求。先后获得优秀教学集体、科研先进单位、教学检查理科组第一名等多项表彰和奖励,教师求真务实,治学严谨,教学和科研成果显著。承担有省级、校级科研、教改项目40余项,近年来,教师在全国核心期刊等各级各类公开刊物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被SCI、EI收录18篇。获国家专利三项。

近几年学生考研录取率在学校位居前列,2007年学生考研究生录取率达18%,在省内同类院校也名列前茅。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

化学 (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综合素质高,基本功扎实,具有创新精神,适应新课程改革;能够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机构、环保部门和其它化学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及相关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技能,教学管理及其它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等方面的技能。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化学教学论等以及相关课的实验课程、教学理论与方法、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等。 生物科学 (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实验技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能够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与研究相关工作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其他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学习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基

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掌握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无脊椎动物学、脊椎动物学、植物形态解剖学、植物系统分类学、人体解剖学、动物及人体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生物教学论、人文科学基础等。

应用化学(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好地掌握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技术。毕业生可在石油化工、环境监测与治理、商品检验与质量监督、水文部门、自来水生产、化工生产、酿造发酵等生产、技术、行政部门从事分析测试、工艺监管、应用研究、技术改造及行政管理工作;也可以在科研部门和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化工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电化学测试技术,精细品化学,波谱分析,食品分析、工业分析及相关的实验实践等。

与历史学院

与历史学院现有教师88人,其中正高职13人(硕士生导师2人),副高职33人,中级职称42人;硕士研究生37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近年来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56篇、出版专著(教材、编著)14部;有7人次获省教学成果奖;43人次获省、市、校级科研论文优秀成果奖。主持教改项目11项;负责四川省哲社规划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26项、校级科研项目31项。现有一门省级精品课程、一门校级精品课程、11门校级重点课程、5门校级网络课程。“政治学原理”是校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拥有较好的教学设施和资源,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建有多功能模拟法庭和多个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实习场所。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能在基层学校、科研机构和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研究及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理论和教师基本技能的专门训练,具备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法学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形式逻辑、社会学。 历史学(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历史学专业及综合文科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能在基层学校、科研机构和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及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受到史学研究和教师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历史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当代史,人文地理学概论、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中国历史地理、中国社会生活史、版本目录学。

法学(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相关,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法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能运用所学法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法律处理相关事务,具备从事法学研究、立法、司法、代理等业务的能力。

主要课程:学、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商事法学、经济法学、中国法制史、行、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外国法制史、合同法学、律师法学。 法律事务(专科) 学制:3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法学知识和熟悉我国法律、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法学的基础理论,受到法律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掌握基本技能,

有一定的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法律事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学、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商事法学、经济法学、中国法制史、行与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法、合同法学、律师法学。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科) 学制:3年

培养目标:培养成为掌握管理、法律及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管理以及分析和解决社区管理与服务问题的能力,能高效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社区管理与服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社区管理与服务方面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运用社区管理与服务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技巧。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社区服务理论与实务、公共关系学、社区物业管理与实务、公文写作与处理、家政学、社区文化学、社区工作法律基础、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交际礼仪实训。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现有教师71名,另有6名外籍教师和2名客座教授。硕士40人,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24人,讲师38人。在校学生1631人。拥有11个语言实验室,面积约2463.74m,拥有视听座位1034个。资料室现有5400多册图书资料,4000多盘视、听资料。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校级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2004年以来已在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多部。

该院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注重教育教学改革,确保教学质量,注重学生师范技能、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学生在参加全国高师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枫叶杯英语演讲比赛、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赛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多次获得各种奖励。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过级率较高,专业四级考试成绩历年来均超出全国师范院校平均过级率3~4个百分点;2007年专业八级过级率为50.25%,创历史新高,超出全国师范类院校7.2个百分点,超出全国普通高校(包括重点高校)2.95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去向主要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中学以及涉外行业、外企、外事等部门,有部分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工作或去国外留学。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 英语(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2

培养目标:培养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巧和一定的科研方法;综合素质高,教师基本功扎实,具有创新精神,适应新课程改革;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教育、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科技和旅游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管理、研究等工作的英语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掌握英语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第二外国语的一定实际应用能力。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阅读、听力、口语、英美概况、英语写作、翻译、英语语法、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英语语言学概论、英语教学法、英美报刊选读、学术论文写作、二外(日、俄、法)等。 英语教育(专科) 学制: 3年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巧和一定的科研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从事教学,在外事和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等工作的英语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掌握英语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的调研能力。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阅读、听力、口语、英美概况、英语写作、翻译、英语语法、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英语教学法、英美报刊选读等。

计算机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9 人,其中正高2 人,副高11人,中级4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2人。有省、厅、校级科研项目29项;近几年教师在核心刊物、省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8篇,主编和参编计算机系列教材多部。现有两个四川省级专业合格实验室,一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各类课程实验室17个,实验室总面积24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760余万元,设备台件数1300余件,计算机设备全部接入Internet网,建有图书资料室,有中英文专业图书4000多册,光盘资料200多张。完全能满足教学、实验需要,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实验和实践环境。

现有在校生544人。实行学分制,开设了众多选修课,学生可选择教育、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和图形图像处理等方向。与多个IT企业有合作、实训协议。计算机科学概论采用双语教学,学生可自主选择英文或中文授课教学方式。学生综合素质较高,连续几年均有多名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比赛、英语比赛中获得大奖,获得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的网络工程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程序设计师等资格证书和考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本专业从大二分为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两大方向进行专业培养)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的专业技能,能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使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解决实际问题,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与研究的教师,以及在企、事业或IT业从事计算机管理和应用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相关专业方向——计算机硬件维护、网络应用管理、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开发以及教学实践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初步具有从事创作和开发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应用软件的能力。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辅助教育、软件工程导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网页设计与制作、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等。

软件工程(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软件理论、基础知识,规范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良好的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合在IT领域、软件公司与企业、机关、科研单位从事软件开发和软件项目管理的软件工程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习计算机软件及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相关专业——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维护以及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软件设计与开发的方法与技能,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软件工程开发、测试和维护的能力。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导论、编译原理、.NET平台与C#编程、Web应用技术与开发、数据库系统、软件体系结构、软件文档标准与写作、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等。 网络系统管理(专科) 学制: 3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操作技术,掌握网络系统管理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网络系统调试、网络维护、网络编程、网站设计、网络系统方案设计与实施、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网络攻击的检测与防护等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学习网络系统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WINDOWS SERVER、LINUX、数据库服务器的安装、配置、管理的能力,并能对整个网络的环境进行配置和管理,具备网络系统的安全知识。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关系数据库基础、Java程序设计、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TCP/IP协议分析、JSP编程与网站设计、网络布线与工程设计、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测试与故障诊断、路由器配置基础、Linux应用、网络基本架构的设计与实现等。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学制: 3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计算机及应用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从事一般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计算机系统管理与维护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学习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受网络及系统的安装和维护、常用信息安全产品使用的基本训练,具有WINDOWS SERVER、LINUX、数据库服务器的安装、配置、管理的能力,并能对整个网络的环境进行配置和管理。

主要课程:线性代数与离散数学、电工电子技术、汇编语言、数据库及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应用、计算机英语、Internet的操作使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作、操作系统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及其外设维修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UNIX操作系统的使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等。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1人,讲师25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23人。出版教材、专著30余部,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各类文章近300篇,科研立项37项,其中省级以上科研立项17项,校级精品课程1项,校级重

点课程9门。建有电子商务与信息系统实验室、案例与模拟实验室、会计与统计实训室、ERP沙盘实训室等4个实验、实训室,以及43个专业实习基地,一个专业图书资料室。现有在校生1000人,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本着“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培创新”的宗旨,培养具有较好创新能力和较强敬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业生就业率90%以上。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 (本专业从大三开始分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技术两大方向进行专业培养)学制:4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以及从事电子商务实务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学习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方法及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到系统思维、系统思想、系统方法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及电子商务的方法与技能。

主要课程: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系统分析与设计。

工商管理(本科)(本专业从大三开始分财务管理、商业企业管理两大方向进行专业培养)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部门从事工商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企业管理方法与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市场营销(本科)(本专业从大三开始分网络营销、渠道营销两大方向进行专业培养)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市场营销的基本训练,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国际市场营销。

行政管理 (本科) (本专业从大三开始分公共行政、企业行政两大方向进行专业培养)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掌握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现代行政管理所必备的基本技能,以及行政领导、决策、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和公文处理的能力,懂得国家法律和方针、,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行政管理、文秘、研究、人力资源培训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学习法律法规、管理学、行政管理及电子政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行政能力、行政管理、法律常识及电子政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行政管理及电子政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原理、社会学概论、法学导论、公务员理论与实务、行政组织学、地方学、市政学、公共、西方行政学说史、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管理概论、电子政务概论、电子政务技术基础、电子政务系统等。 电子商务(专科) 学制:3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和现代商务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具有电子商务开发、应用与管理能力以及现代商务管理能力,能在工商、金融、服务等行业从事电子商务的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能在各级管理部门、部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注重与市场要求相结合,“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为主线,商务知识为辅,重视基础知识,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经济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经济法学、因特网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C语言、实用软件应用技术、数据结构、商务谈判实务、信息管理概论、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网络营销、网络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等。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5名,其中副教授6人,讲师9人;博士2人,硕士9人。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各类文章近40多篇,科研立项13项,其中在省教厅立项的科研项目有。教师参与校级教改项目2项,重点课程3门,网络课程1门。建有地理科学基础实验室,由测量与地图实验室、地质实验室、土壤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GIS)实验室、天象实验室和气象实验室等6个课程实验室组成,实验室面积1000多㎡,实验仪器设备2台件(800元以上),总价值104.63万元,学生专用机房1个,能满足60个学生同时上机学习。由学校统一建有教育实习基地54个,自建人文地理、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线路3条,短途实习线路2条,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实习基地4个。建有专业图书资料室一个,现有书刊近7000册。教学设备及条件能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

依托较完备的实验条件和教学设施、丰富的办学经验、较强的师资力量、准确的人才定位、鲜明的办学特色,共计培养学生16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100%。

地理科学(本科 )(本专业大三分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师范)两大方向进行专业培养)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综合素质高,教师基本功扎实,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创新精神,适应新课程改革;能够在中等以上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及行政部门从事地理科学教学、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测量学与地图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课程教学论、遥感概论、计量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等。 环境科学 (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

新精神;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教学、科研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习环境学、环境监测、环境污染和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环境监测分析、环境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主要课程:生态学、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环境质量及评价、环境管理与环境法、环境信息系统等。 地理教育(专科 ) 学制: 3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地理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地理科学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实践技能,能胜任中等学校地理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教育研究和教育管理及其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保护、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教学论、计算机辅助教学、人文科学基础。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现有教师3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29人,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学科结构合理。近年来出版专著、教材10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0余篇,主持教育部规划项目1项,教育厅科研、教改项目6项,四川省精品课程1门,校级教改、科研项目10余项。现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实验室,心里测量室。建有专业资料室,建有的教育见习基地。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学与科研工作都紧紧围绕学生素质提升来开展,本着“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的宗旨,通过打好专业课基础,强化学生的课堂与课外的实训、见习和实习活动,毕业生在社会上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及金融投资等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 教育学(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教师基本功扎实,能在中学、教育科学研究单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教学、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的教育工作者。

培养要求:掌握教育教学理论,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班主任工作的能力以及施行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的能力。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原理、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心理统计与测量、教育哲学。有中文、数学、外语、地理等其它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

小学教育(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教师基本功扎实,具有创新精神,适应新课程改革;能在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培养要求: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基本技能,具有课堂教学的能力、班主任工作的能力以及施行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的能力。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原理、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外国教育史、美术技巧,文科课程(中外文学作品、美学原理、文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理科课程(基础物理、基础化学、基础生物、解析几何、微积分等)。

学前教育(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教师基本功扎实,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基本技能,培养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原理、教育心理统计与测量、琴法、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中外幼儿教育史、

幼儿游戏理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玩具设计与制作、幼儿音乐舞蹈创编与技法等。

应用心理学(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证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综合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主要课程: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发展史。有三个方向的课程可供选择:消费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2人,国家一级以上裁判16人,研究生10人,形成了以高级职称、高学历为主的教学、科研队伍。承担和参与了原国家教委师范改革科研课题、体育总局课题、世界银行贷款科研课题、省教育厅科研课题和学校课题近20项,并获省和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在公开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田径、武术、体操、篮球、体育理论被列为省级和校级重点课程。重视课程建设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目前,所有的学科课程均制作了课件,并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教学质量好。教学设施齐备,有标准的400米塑胶田径场、游泳池、武术馆以及综合训练馆等。学风端正,运动竞赛成绩优异。现有在校生671人,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 体育教育(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的体育教师及其他体育工作者,并可胜任学校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

培养要求: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特色是:在主修体育教育专业课的基础上,辅修体育教学训练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方向,体育保健康复等方向的课程,同时加强外语、计算机、应用写作、师范技能的学习和培养。

主要课程: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基础医学概论、诊断学基础、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

学概论、学校健康教育、学生常见病防治,体育保健康复学。 社会体育(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管理、经营、推销等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合格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体育与社会社区相结合。特色是:在主修社会体育专业课的基础上,辅修社会体育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公共关系学、健康体适能、锻炼心理学、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项目等,同时加强外语、计算机、应用写作、师范技能的学习和培养。

主要课程: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社会体育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公共关系学、健康体式能、锻炼心理学、大众健康娱乐体育项目等。 体育教育(专科) 学制:3年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的体育教师及其他体育工作者。

培养要求: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特色是:在主修体育教育专业课的基础上,辅修学校健康教育、学生常见损伤防治,体育保健康复学等课程,同时加强外语、计算机、应用写作、师范技能的学习和培养。

主要课程: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基础医学概论、诊断学基础、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学校健康教育、学生常见病防治。

张大千美术学院

张大千美术学院现有教职工5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5人。设有中国画教研室、油画教研室、艺术设计教研室、基础教研室、理论教研室。教师队伍朝气蓬勃,科研成果丰硕,连续三届获省教育厅、省颁发的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两项课题分别列为国家和省级重点课程。在全国、省级专业报刊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30余篇。教师创作的美术作品220余件参加全国、省美展,50余件被国家级、省级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30余件获奖。拥有教学仪器设备205万元,教学办公用房12000余平方米,配备有齐全的专用画室、展览室、图书资料室、教具室、5个CAI多媒体教室,5个学生多媒体机房。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关注艺术发展的动态,致力于科研与艺术创作。

开设有美术学和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学生11人。学生创作作品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美展660余件,有400余件作品获奖。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 美术学(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美术学的基本知识,能在中等以上学校、美术事业相关单位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艺术设计、新闻出版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美术教材教法、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艺术美学、素描、色彩、油画、设计基础、中国画、艺术设计、书法、专业应用软件基础。

艺术设计(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专业基本功扎实,能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艺术设计工作和进行专业美术创作的实用人才。 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艺术美学、设计概论、广告策划、设计素描、设计基础、装饰色彩、专业应用软件、图形创意、装饰设计、平面广告创意、包装装潢设计、CI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

音乐学院

音乐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1人,客座教授4人;科研教改项目17项;近年来发表论文共8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余篇。现有音乐学、表演(舞蹈与音乐方向)、音乐教育三个专业。硬件设施齐备,拥有三幢专业教学楼,装备有多媒体教室、学生练习琴房、电子钢琴教室、数字音乐教室、欣赏室及舞蹈练功房等,完全能够满足各专业教学的需要。声乐、钢琴、舞蹈等专业教师培养的学生曾获得过国际、国内各种专业比赛的等级奖和优胜奖,院合唱团曾荣获得省市级艺术节合唱一等奖;舞蹈节目曾获得过省级艺术节一、二等奖,2002级学生舞蹈作品《秋月》获四川省新星舞蹈大赛金奖,2005级学生2人获2006年全国推新赛声乐青年组十佳称号;创作的优秀歌舞作品有《山路十八弯》、《黄河源头》、《秋韵》、《山螺丝》等。重视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毕业生的就业率90%以上。 音乐学 (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能具备在中等学校进行音乐教学的教师、教学科研人员及其他教育、表演工作者。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和其他专门人

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等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人文、自然科学知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组织各类音乐会及弹、唱、跳等表演和创编的综合能力。

主要课程: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音乐、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合唱与指挥基础、音乐教育理论基础、音乐美学、声乐、钢琴、器乐

表演(舞蹈与音乐方向)(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掌握音乐基本理论、技能,具备在各级各类学校进行音乐教学的教师、教学科研人员及其他从事舞蹈与音乐教学和表演的教学、编导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良好的舞蹈表演与教学的素养,能胜任各级各类学校、表演团体、艺术(文化)馆、青少年宫、大中型企业等单位舞蹈与音乐表演和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人文、自然科学知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组织各类音乐会及弹、唱、跳等表演和创编的综合能力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 声乐、 钢琴、民族民间舞、舞蹈编导、古典舞基训、舞蹈作品欣赏、教学剧目、现代舞、舞蹈概论

音乐教育(专科) 学制:3年 培养目标: 培养能掌握音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在小学、初中学校进行音乐教学的教师及其他教育、表演工作者。 培养要求: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适应面广,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大学专科音乐素质的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主要课程: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和声学、歌曲作法、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合唱与指挥基础、电脑音乐基础、音乐教学法、声乐、钢琴、器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