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线制造和安装工艺规程
1、
目的
为了加强本公司生产的低压成套设备的母线质量。 2、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各种低压柜母线的制造和安装。 3、准备工作
3.1 施工前必须先看懂图纸,按图纸规定(或按电器元件电流规格)选用一次线。根据接点的实际位置,合理考虑线路走向。 3.2根据接线的具体情况,领取不同规格的铜接头。 3.3需搪锡的应先接通搪锡缸电源。 3.4选择合适的母线
GGD低压固定开关柜外形尺寸及母排尺寸: 主母线截面根据进线电流按下表选取 电流等级 母牌规格TMY 母线夹之间的距离≤ 1500A 100*10 600mm 10*60 10*60 1250A 10*80 500mm 10*60 10*60 1000A 80*8 500mm 6*60 6*60 600A 60*6 450mm 5*50 5*50 N排 PE排 XL 低压动力配电柜外形尺寸及母排尺寸 主母线截面根据进线电流按下表选取
规格 主母线TMY 绝缘子规格 绝缘子之间的距离 600A 6×50 SGR6×50 400A 4×40 SGR4×40 250A 4×30 SGR4×30 100A 3×20 SGR3×20 530 530 530 530
GCS交流低压抽出式开关柜外形尺寸及母排尺寸 主母线截面根据进线电流按下表选取
电流等级(A) 水平母排规格TMY(mm) 垂直母排规格TMY(mm) PE母排规格TMY(mm) PE、N母排规格TMY(mm) 绝缘夹之间的距离 外形尺寸 6×50 6×50 6×60 6×60 1000 8×60 1250 2(6×60) 8×80 1500A 2(8×60) 8×80 2000A 2500A 2(10×60) 2(10×80) 100×12 2(100×8) 5(30+50) 6×80 8×60 8×60 8×60 10×60 10×50 8×80 10×80 475(水平)500(垂直) 2200×600(800,900,1000,)×600,(1000) GGJ交流低压抽出式开关柜外形尺寸及母排尺寸 主母线截面根据进线电流按下表选取 电流等级(A) 母线规格TMY(mm) 2606-520 476-433 390-375 346-2 6×60 5×40 5×40 5×40 6×60 5×40 4×40 4×40 5×40 5×40 4×40 4×40 5×40 Φ20mm-Φ60mm 4×40 3×40 3×40 4×40 260 3×40 3×30 3×30 3×40 装置进线 主母线 PE排尺寸TMY(mm2) N排尺寸TMY(mm2) 绝缘支 母线夹撑件规 (框) 格 绝缘子 绝缘支撑件之间的最大距离(mm) 外形尺寸(mm) 940 高:2200(1200-2200) 宽:1000(1200-500) 深:600(350-1000)
电流等级(A) 母线规格TMY(mm2) PE排尺寸TMY(mm2) N排尺寸TMY(mm2) 母线夹绝缘支 (框) 撑件规格 绝缘子 绝缘支撑件之间的最大距离(mm) 外形尺寸(mm)
YXRM主母线截面根据进线电流按下表选取
电流A 50 63 80 100 125 140 160 180 200 225 母牌/导线型号规格 10 16 25 35 15×4 15×4 15×4 20×5 20×5 20×5 绝缘支撑件型号规格 / / / / DMC DMC DMC DMC DMC DMC 940 231-217 3×30 3×25 3×25 3×30 173 3×25 3×15 3×15 / 144-130 3×15 3×10 3×10 / 87 3×10 2×10 2×10 / Φ20mm-Φ60mm 高:2200(1200-2200) 宽:1000(1200-500) 深:600(350-1000) 4、
工艺过程
4.1硬母线制造
4.1.1线在制造前,应先娇正平直,再按图纸尺寸,或按图纸要求自选尺寸在冲床上落料。落实后冲孔去毛刺,然后在母线弯曲机上进行弯曲,弯曲后在母线的搭接处不得出现裂纹或裂口。皱纹高度不超过1mm。制造后的母线表面不得有显著的锤痕、划痕、
气孔、凹坑及起皮等缺陷,母线接触面应平整光洁、无毛刺,需搪锡的母线在上述结束后进行。
4.1.2多片母线的弯曲程度应一致。母线开始弯曲处与支持夹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母线两支持点之间距离L的四分之一。但不得
小于50mm,与母线连接位置的距离不应小于30mm,如下所示。 4.1.3母线扭转90°时,其扭转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母线宽度的2.5倍,如右图所示:
4.1.4母线连接孔眼的直径大于螺栓直径1mm,钻孔应垂直,不歪斜,孔眼间中心距离的误差不应大于0.5mm,钻孔后去毛刺,并在冲床上压平。
4.1.5铜母线搪锡。搪锡前,应先进行酸洗。在酸洗溶液中浸泡10~15秒,以去除油污等杂质,然后再将母线需搪锡的部位浸入氯化锌溶液中,之后再放入搪锡缸中(搪锡缸温度控制在240±10℃)。轻轻转动母线,目测四边均匀搪锡,厚壁一致。搪锡完毕
后,用清洁粗布擦去表面杂质,再用清水冲洗,待冷却干燥后,按要求上漆。
4.1.6交直流低压低压柜的母线漆色一律为黑色,并在其醒目位置
贴上相色标纸,粘贴位置应整齐、一致。(动力箱中母线颜色应符合GB2681-81《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的规定)。母线四边均应涂漆,与联结处二侧相距为5mm,并无挂漆现象,母线涂漆后,漆色应均匀,无流痕、起皮、皱纹等缺陷。
母线平弯弯曲半径为1.5~2b(b为母线厚度);立弯弯曲半径为1~2a(a为母线宽度). 4.2硬母线安装
4.2.1 母线排列安装应横平竖直、层次分明、整齐美观,固定应平整、牢固,且不应使其受到额外的应力。
4.2.2 母线搭接时,接触面应保持清洁,搭接处应能自然吻合。不得有因吻合不良而使电器端子受到额外的应力。
4.2.3铜、铝母线若采用导电胶搭接的,其操作工艺应按下述进行。 4.2.3.1 铜母线在搭接前,其接触面应用钢丝刷轮进行打磨去除氧化层,并用干净的棉纱沾上无水酒精擦拭干净,干燥后均匀涂上一层厚约0.2mm的导电胶,然后接触面重合,并将螺母拧紧(但不应使接触面过紧变形)。
4.2.3.2铝母线在搭接前,其接触面应用钢丝刷轮进行打磨去除氧化层,立即涂上厚约0.05~0.1mm的导电胶,再用钢丝刷轻轻擦拭后,用干净的棉纱擦净导电胶,之后再均匀涂上一层约0.2mm的导电胶,然后将接触面重合,并将螺母拧紧。
4.2.3.3如无钢丝刷轮,可用细砂布打磨代替。
4.2.3.4对多根并联的母线,钢丝刷无法伸进去打磨时,可将砂布贴在薄本条上进行打磨,其余仍按第4.2.3.1和4.2.3.1项进行。 4.2.3.5涂敷工具应保持清洁,涂层可用油灰刀刮平,但涂层厚度应保持在0.2mm左右.
4.2.3.6 导电胶应涂在母线有效搭接接触面内,且导电胶不必涂
得太厚,以免浪费;拧紧螺母后,接触面边缘挤出的少量导电胶不必擦掉。
4.2.4 接触面连接应紧密、可靠,用0.05×10mm 的塞尺,在任何方向插入母线搭接面的深度;母线宽度在60mm及以上者,不得超过6mm;在60mm以下者,不得超过4mm。
4.2.5 母线与母线搭接后,其接触面积为母线宽度的乘积,如40mm的母线和60mm的母线搭接后,其接触面积为40×60mm。对于平行搭接的母线,其接触面积应大于单根母线截面积的4倍。
4.2.6 母线应尽量少搭接与弯曲,一般情况应避免相互交叉。 4.2.7 母线用螺栓连接时,如母线平置,贯穿螺栓应由下往上穿,在其它情况下,螺母应置于维护侧,螺栓拧紧后,螺栓不得陷在螺母内,螺栓露出螺母应为1~8牙,螺栓的两侧均应有垫圈,在螺母侧还应装有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螺母有倒角的朝外侧,垫圈的光洁面朝外侧,相邻螺栓的垫圈间应有3mm以上的净距。
4.2.8 母线安装后,若悬空长度超过100mm的中间应加一绝缘夹板,超过150mm的应加二块绝缘夹板,以防止母线晃动,母线在无弯曲面的平直方向上,100mm的不平直度为2mm。
4.2.9 母线固定装置应无显著的棱角,以防尖端放电。 4.2.10 交直流母线的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及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少于下表1规定:
额定绝缘电压UI V 30010 主母排≥20 12.5 主母排≥20 4.2.11 母线的相序排列,如设计无要求时,应遵照下表的2规定(在产品正面方向看): 4.3 软母线4.3.1 软母线根据导线规格,选用合适的铜接头,母线与接头联接应压紧,压紧,压紧后应无松动现象。母线与铜接头的缝隙中不得露出母线的铜线,铜接头不得压住母线的绝缘层。(未用专用冷轧时压紧后再进行搪锡,搪锡参照4.1.6款进行。)
4.3.2 软母线不得有扭结、松股、断股、其它明显的损伤或严重腐蚀等缺陷。 表2 相 别 A B C 中心线(接地中心线) 正 极 负 极 垂 直 排 列 上 中 下 最下 上 下 水 平 排 列 前 后 排 列 左 中 右 最右 左 右 远 中 近 最近 远 近 注:在特别情况下,例如按此相序排列会造成母线配置困难,可不按本表规定。
4.3.3 软母线与电器元件相连时,线头均应留出50~150mm的余线。以便检验、修理,留出余线所弯形式应一致,凡遇到元件布置狭窄或母线与元件接点距离不等时,则可适当缩短或放长余线。
4.3.4 对等于或少于6根软母线所组成的线束,应用缠绕管捆扎,为便于散热,缠绕管每一绕一周均应有 3~6mm间隙;对于6根以上的软母线,应用扎带扎牢,扎带间的间隔为150~200mm。
4.3.5 软母线在端子板或元件桩头上的连接,一个桩头允许有二个铜接头。
中间不放平垫圈,当需要连接三个以上的铜接头时,应采用适当措施,以保证母线的可靠连接。
4.3.6 其它参照二次线行线工艺守则。 5. 检查验收
5.1 施工结束后,施工者应按图纸要求进行自检,认为符合标准后,送车间检验。
5.2 按图纸和本守则第5.1.1~5.1.7,5.2.1~5.2.4,5.2.6~5.2.10及5.3.1,5.3.3,5.3.3款检查母线是否符合要求,对不合格品,退回施工者,作返修处理,经返修后确认符合要求的,由车间检验员通知车间主任,办理送检手续。 6.安全与注意事项
6.1 在冲床上装拆模具时,应切断电源,模具要装得平稳牢固,不可偏压,冲床运转时,禁止将头、手伸入冲模工作危险区内。
6.2 钻孔时,严禁戴手套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