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讽谕之致——左思《咏史·其八》赏析

讽谕之致——左思《咏史·其八》赏析

来源:九壹网
讽谕之致——左思《咏史·其⼋》赏析

关于左思的诗。《诗品》说得很确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他的诗多引史实,故⽈“典”。借古讽今,发泄了对社会的不满,故⽈“怨”。⽽借古讽今⼜能做到深刻恰当,故⽈“精切”。他的诗起到了讽谕社会的作⽤,故⽈:“得讽谕之致”。《诗品》还指出“其源出于公⼲(刘桢)”,⼜有“左思风⼒”之称,可见他是直接继承建安风⾻的。

他的《咏史》⼋⾸是⼀组政治抒情诗,《咏史·其⼋》是这组抒情诗的最后⼀⾸。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习习:屡屡试飞的样⼦。举翮:振翅欲飞。翮:鸟⽻的⼤茎,中空透明,俗称“⽻管”。隅:⾓落。这两句是说,⾃⼰像笼中鸟⼀样四处碰壁,⽆法冲破束缚,施展抱负。

“落落穷巷⼠,抱影守空庐。”落落:和⼈疏远难合。穷巷⼠:居住在僻巷的贫⼠。抱影:形影相吊。这两句是说,我这个与⼈寡合的贫寒之⼠,住在穷巷空室,形影相吊。

“出门⽆通路,枳棘塞中途。”枳棘:两种带刺的树 。途:道路。这两句是说,我想凭借个⼈的聪明才智到社会上去做⼀番事业,但是仕途艰难,枳棘塞满了道路。

“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不收:不被采⽤。块:形容独处的样⼦。这两句是说,我为国家提的安邦定国的建议⽆⼈理睬,只好块然独处像枯池⾥鱼⼀样奄奄⼀息。

“外望⽆⼨禄,内顾⽆⽃储。”⼨禄:微薄的俸禄。⽃储:⼀⽃粮的积蓄。这两句是说,外⽆微薄的俸禄,內⽆⼀⽃粮的储备。

“亲戚还相蔑,朋友⽇夜疏。”蔑:蔑视,看不起。疏:疏远。这两句是说,⽣活艰难,亲戚看不起,朋友也⽇益疏远。这部分写诗⼈既有⽂韬武略,⼜有安邦定国的雄⼼壮志。但是在不合理的、⿊暗的、腐朽的门阀制度的压抑下,像笼中之鸟,⽆法冲破束缚,施展抱负。仕途通道既已堵塞,治国良策根本⽆⼈理睬,更兼外⽆俸禄,内⽆储粮,⽣计困难,亲戚看不起,朋友也⽇益疏远。⼀个⽂武兼修的知识分⼦落到这个地步是多⼤的悲哀!左思对门阀制度的控诉能够引起历代读者的同情和共鸣,是由于他的真实和深度。

“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苏秦:战国时洛阳⼈,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他先游说秦惠王未被⽤,后⼜游说燕、赵等六国,联合抗秦,佩六国相印,后在齐国遇刺⾝死。李斯: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乃战国上蔡⼈,西⼊秦说秦王,得为客卿,后来秦国⼤⾂建议秦王应逐⼀切客卿,李斯上书申辩,秦王遂罢逐客的命令,即所谓“西上书”。秦统⼀以后,以李斯为丞相。秦⼆世时遭赵⾼陷害,被杀。这两句是说,苏秦北游说,曾佩六国相印;李斯上秦国游说,得为客卿,秦统⼀六国后,⼜任丞相。

“俛仰⽣荣华,咄嗟复彫枯。”俛仰:即“俯仰之间”,形容时间很短。俛:同“俯”,低头。仰,仰头。咄嗟:呼吸之间,形容时间很短。彫枯:形容凋零枯萎。彫:同“凋”。这两句是说,苏秦、李斯两⼈在⼀俯⼀仰之间得到荣华富贵,但是两⼈都难逃被杀的厄运,在⼀呼⼀诺之间就凋坏了。

“饮河期满腹,贵⾜不愿余。”饮河:《庄⼦·逍遥游》:“偃⿏饮河,不过满腹。”期:期望。贵⾜:以知⾜为贵。这两句是说,鼹⿏喝河⾥的⽔,不过期望装饱肚⽪,贵在知⾜不愿有余。

“巢林栖⼀枝,可为达⼠模。”巢林栖⼀枝:庄⼦《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枝。”鹪鹩是⼀种⼩鸟。这句是说像鹪鹩⼀样,有⼀条树枝栖⾝就⾜够了,是旷达⼠⼈的榜样。

这⼀部分是写诗⼈理想不能实现,在叹息、忧伤和苦闷之时,想到苏秦、李斯这两个优秀⼈才,在飞黄腾达之后,却⼜难逃被杀的厄运,所以不值得羡慕,因此诗⼈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放弃对荣华富贵的追求。诗⼈借助于鼹⿏饮河和鹪鹩筑巢的典故来说明⾃⼰要放弃对荣华富贵的追求,做⼀个安贫知⾜的旷达之⼠。

本诗⽐喻和典故都⾮常形象⽣动、贴切,使这篇诗更加易懂,更加精彩,更加引⼈⼊胜,可谓得讽谕之致。附录《咏史》其⼋[1]魏晋:左思

  习习笼中鸟[2],举翮触四隅[3]。落落穷巷⼠[4],抱影守空庐[5]。出门⽆通路,枳棘塞中途[6]。计策弃不收[7],块若枯池鱼[8]。外望⽆⼨禄[9],内顾⽆⽃储[10]。亲戚还相蔑[11],朋友⽇夜疏[12]。苏秦北游说[13],李斯西上书[14]。俛仰⽣荣华[15],咄嗟复彫枯[16]。饮河期满腹[17],贵⾜不愿馀[18]。巢林栖⼀枝[19]。可为达⼠模[20]。  【注释】

  [1]这⾸诗可能是作者有感于魏晋之交,⼠⼤夫阶层的修起倏落、乍荣乍枯的境遇,⽽抒发⾃⼰隐逸的情感。贫⼠的⽣活虽然穷困,但苏秦、李斯那种际遇也不值得羡慕,⾃处之道,应该是安贫乐道,做个旷达之⼠。  [2]习习:屡屡试飞的样⼦。

  [3]举翮 (hé):振翅欲飞。翮,鸟⽻的⼤茎,中空透明,俗称“⽻管”。隅:⾓落。  [4]落落:和⼈疏远难合。穷巷⼠:居住在僻巷的贫⼠。

  [5]抱影:形影相吊。这两句是说与⼈寡合的贫贱之⼠,住在穷巷空室,形影相吊。

  [6]枳(zhì)、棘:两种带刺的树。途:道路。枳棘塞途,⽐喻仕途艰难,障碍极多。  [7]不收:不被采⽤。

  [8]块:形容独处的样⼦。枯池鱼:枯涸了的池中之鱼。这句是说穷⼠块然独处,像池⽔⼲枯了的鱼⼀样。⽐喻处境困厄。

  [9]⼨禄:微薄的傣禄。  [10]⽃储:⼀⽃粮的蓄积。  [11]蔑:蔑视,看不起。

  [12]疏:疏远。这两句是说因为处境困苦,亲戚竞相蔑视,朋友⽇益疏远。

  [13]苏秦:战国时洛阳⼈,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他先游说秦惠王未被⽤,后⼜游说燕、赵等六国,联合抗秦,佩六国相印。后在齐国遇刺⾝死。北游说:燕、赵等国皆在北或东,这⾥概⾔之为“北游说”。

  [14]李斯: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乃战国时楚上蔡⼈,西⼊秦说秦王,得为客卿。后来秦国的⼤⾂建议秦王应逐⼀切客卿,李斯上书申辩,秦王遂罢逐客的命令。即所谓“西上书”。秦统⼀之后,以李斯为丞相。秦⼆世时遭赵⾼陷害,被杀。

  [15俛(fǔ)仰:即“俯仰之间”,形容时间很短。俛,同“俯”,低头。仰,仰头。

  [16]咄(duō)嗟(jiè):呼吸之间,形容时间极短。彫枯:凋零枯萎。彫,同“凋”。这两句是说苏秦、李斯的尊荣和杀⾝都不过是刹那之间。

  [17]饮河:《庄⼦•逍遥游》:“偃⿏饮河,不过满腹。”期:期望。

  [18]贵⾜:以知⾜为贵。这两句说偃⿏喝河⾥的⽔,不过期望装满肚⽪,贵在知⾜不愿有馀。

  [19]巢林栖⼀枝:《庄⼦•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枝。” 鹪鹩,是⼀种⼩鸟。这句是说鹪鹩在树林⾥建巢,不过占⼀个树枝⽽已。⽐喻不贪⼼。

  [20]达⼠:旷达之⼠。模:榜样。这句是说鹪鹩那样知⾜寡欲,是旷达之⼈的榜样。

(诗⼈)说,⾃⼰像笼中鸟⼀样四处碰壁,⽆法冲破束缚,施展抱负。我这个住在陋巷的⾼傲不合群的贫寒之⼠,只能抱着⾃⼰的影⼦,孤独地守在空荡荡的家中。

⽩话译⽂:

我想凭借个⼈的聪明才智到社会上做⼀番事业,但是枳棘塞满了道路。我为国家提的安邦定国的建议也⽆⼈理睬,只好块然独处,像枯池⾥的鱼⼀样奄奄⼀息。外⽆微薄的俸禄,内⽆⼀⽃粮的储备,⽣活艰难,亲戚看不起,朋友也⽇渐疏远。转念⼀想,苏秦北游说,曾佩六国相印;李斯西上秦国游说,得为客卿,秦统⼀六国后,⼜任丞相。他⼆⼈在⼀俯⼀仰之间得到荣华富贵,但是两⼈都难逃被杀的厄运,在⼀呼⼀喏之间就凋枯了。看来,我还是像鼹⿏⼀样,喝饱肚⼦就⾏,不要多余的东西;像鹪鹩⼀样,有⼀条树枝栖⾝便⾜够了。我要淡薄名利、安贫知⾜,做⼀个旷达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