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视家庭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重视家庭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重视家庭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作者:朱振华

来源:《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3年第04期

心理学认为:人格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能力、气质、性格、兴趣、需要、态度、信念、价值取向等因素。正是人格因素的不同组合及不同表现水平使每个人都表现为不同的个体,每一个个体以此不同的表现而相互区分。有些人天性乐观开朗,而有些人则总是抑郁沉闷;有些人喜欢交际,而有些人则缄默内向;有些人总能积极主动的抓住机遇,而有些人似乎天生谨小慎微。究其原因,他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相同之处?他们的问题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为了破译孩子的现实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我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一些家庭,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发现学生问题形成的原因虽然有多方面,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却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方面。了解孩子的家庭,找到孩子问题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 本文着重探讨在家庭教育中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因素以及应该怎样塑造孩子健全人格等问题做了一些思考和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一、家庭教育中影响健全人格塑造的因素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其中不无一定的道理,父母们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了特定的人格特征。强调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中父母的人格因素、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首先,在家教诸多因素中父母的人格因素是施教的核心力量,它对儿童的人格形成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影响。儿童的模仿性极强,孩子一生中待人接物、处人处世的态度都直接向父母学习模仿而来。父母的人格特点还会辐射到家庭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使家庭生活染上独特的色彩,继而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

其次,家庭的教育方式是影响儿童健全人格建构的又一重要因素。家庭的教育方式是父母人格、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教育方式的整合体,家庭教育方式大致可分为型、放纵溺爱型、民主型几种。很明显,在所有的家庭教育方式中,民主型是最好的。民主型家庭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只是属于家庭的,同时更是社会的一员,将来他总要生活,走向社会,从小就应教给孩子生活的自理能力而不是处处事倍恭亲、包办代替。

第三,家庭环境对儿童健全人格建构起关键作用,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的一生成长总是会打上环境的烙印,就家庭教育环境而言,既包括家庭的物质环境也包括家庭内部的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并不是指家庭的豪华装修,而是整洁有序、健康向上的环境,孩子应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和活动时间。家庭的精神环境内容很多,它包括家庭的文化氛围、价值取向、人际交往、家风家规、家庭气氛等多方面,对于孩子的人格发展来说,精神环境更为重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家庭教育中如何塑造健全人格

1.要善于反思,树立科学的现代家庭教育观。家庭教育观念是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子女过程中所持有的有关儿童发展、对儿童期望及对儿童教育的看法和认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教育场所,所以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对儿童的成长意义重大,树立科学的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改变自己,做育子成才的蜕变者。爱可以点亮心灵,责任可以引领方向;爱心与责任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更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家长应该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处处起到表率作用;应该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另外对孩子教育是个循序渐进、宽严相济得过程。

2.要学会尊重和赏识孩子,做孩子成长的精神导航者。“灵魂塑造灵魂,人格培育人格”,首先,家长与孩子建立平等的信赖关系,对自己的孩子要充满信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化孩子;其次,家长要学会尊重与赏识孩子,把孩子视为家庭的平等成员,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能让孩子思考、自由选择,绝对不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包办孩子的人生设计,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要从健全人格发展的角度,了解孩子潜能,科学施教,科学指导。但是尊重赏识孩子,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原则,迁就孩子的错误。我们强调给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自由,但并非自由放任,应该把握一定的尺度,提出严格的要求。

3.要加强家校合力,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和谐家庭氛围的营造对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是对家长人格品质的最好的检验,并能有意无意地为孩子所体验,也就有可能迁移到他们身上。夫妇之间彬彬有礼,和蔼可亲,家庭成员对邻居和气,通情达理,孩子就善于团结伙伴。

4.要重视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孩子迟早要走进社会,家长不可能包办一辈子,遇到困难,受点委屈的必然的。因此,家长要在及早给孩子打好“预防针”,对他们进行抗挫折的训练和教育。培养“弹性的儿童”,什么叫弹性?就是心理健康,像弹簧一样,受到压力给压下去,过一会他自己回来了,有一种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能力。这也是一种健康的人格体现。只能听表扬的话,不能听批评的话,要不得。这样的孩子,将来要吃大亏的。有了挫折意识的孩子,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当。

言而总之,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是长远之计,既要优化家庭育人环境,又在过滤社会环境的影响;既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又要注意家长的个性特点的影响。但不论怎么说,都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都要教做结合、赏优除莠。真正把塑造孩子的健康人格作为家庭大事甚至社会大事来看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