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配电网10kV及以下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内容
深度要求
2016年7月
I
目 次
1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总则 ............................................................................... 1 4 一般规定 ........................................................................... 1 5 可研报告书内容及深度要求 ........................................................... 2 6 结论 ............................................................................... 6 7 可研报告表内容及深度要求 ........................................................... 8 8 可研报告附件 ....................................................................... 8
II
配电网10kV及以下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内容深度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配电网10kV及以下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内容深度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的城区配电网10kV及以下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 5220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 5221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SD 292 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 Q/GDW 370 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Q/GDW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Q/GDW 512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
DL/T 5729-2016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DL/T 599-2016 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国家能源局国能电力[2009]123号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 国家能源局国能电力[2013]2号 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规定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 10kV架空线路低压架空线路分册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 10kV配电房分册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 10kV电缆分册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 10kV配电变台分册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投资原则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改造指导意见 3 总则
3.1本规定是编制、评审城区配电网10kV及以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
3.2 配电网10kV及以下项目可行性研究必须贯彻国家的技术和产业,执行有关设计规程和规定。
3.3 配电网10kV及以下工程技术方案应采用内蒙古电力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促进标准化建设,并应执行公司配电网规划确定的技术原则。 4 一般规定
4.1工程技术方案应在配电网规划的基础上,重点对配电网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确保工程方案技术、经济的合理性。
4.2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全面、准确、充分收集和掌握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科学、合理的论证分析。
4.3根据建设必要性,将10kV及以下工程分为8类,详细如下:
a.满足新增负荷供电要求工程; b.加强网架结构工程;
1
c.变电站配套送出工程; d.解决“卡脖子”工程; e.解决“低电压”台区工程; f.解决设备重(过)载工程; g.消除设备安全隐患工程; h.改造高损配变工程。
4.4单项工程应根据不同供电区域、工程建设类别、投资额度,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表。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单项工程应按照本标准第6章的要求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1)A、B、C类供电区域新建10kV线路工程和涉及路径变更的10kV线路改造工程; (2)单独建设的开关站、纳入环网的配电室等重要配电设备工程; (3)工程总投资额200万元及以上的单项工程。
4.5工程总投资200万元以下的项目可采取“打捆”方式,按照同一地区(旗县)同类项目进行打捆,打捆后总投资不超500万元。打捆项目需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表(见附表4)及汇总表(见附表3)。 4.6 配电设备的选择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适应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要求。
4.7对于特殊地区(段)、具有高危和重要用户的线路、重要联络线路,可实行差异化设计,提高配电网防灾、抗灾能力。
4.8配电设施用地及线路路径应取得市政规划部门或土地权属单位的书面确认。 4.9 10kV及以下工程可以按批次开展可研工作,批次工程应明确工程总体概况、建设总规模、总投资。 5 可研报告书内容及深度要求
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编制依据、工程概述、电力系统一次、电力系统二次、配电设施方案、10kV及以下线路方案、主要工程量、投资估算、投资效果分析、结论。 5.1 编制依据
应列出工程的任务依据和相关的技术依据,任务依据应包括与委托方签订的工程设计咨询合同、委托函等;技术依据应包括工程相关的技术、规范、导则等。 5.2 工程概述 5.2.1工程概况
5.2.1.1应概要介绍工程立项背景、工程规模、工程方案等,明确所属工程类别及工程所属供电分区类别。
5.2.1.2应描述工程影响的电网范围,简要说明该电网范围的基本信息,如包含的中压馈线条数、设备规模、总平面布置等。 5.2.2设计水平年
应根据电网规划合理选定工程设计水平年及远景水平年。 5.2.3主要设计原则
应说明工程主要的设计原则。 5.2.4典型设计的应用情况
应简述工程采用典型设计方案执行情况。与典型设计有差异,应说明情况。 5.3 电力系统一次
2
应对工程影响的电网现状进行分析、负荷预测,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论述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5.3.1电网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5.3.1.1应描述电网网架情况,包括:接线模式,供、配电设备、设施配置允许的最大供电能力,最大允许通过电流等内容。
5.3.1.2应描述电网设备情况,包括设备规模,健康水平等内容。
5.3.1.3应描述电网运行情况,包括供电线路(台区)最大负荷、负荷率、最大电流、安全电流等内容。 5.3.1.4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结合工程建设目的,从网架、设备、运行等方面描述承载现状负荷、及未来负荷增长情况下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供电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描述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5.3.2 负荷预测
应结合地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等,采取空间负荷预测法、自然增长率法等方法,结合大用户报装情况,给出工程影响的电网负荷预测结果。 5.3.3 工程建设必要性
应针对工程影响的电网存在的问题,详细论述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5.3.4 工程方案
5.3.4.1应对工程拟采取的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并通过必要的附图进行说明。若存在备选方案,应对备选方面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5.3.4.2线路改造工程应明确线路改造期间负荷切改及转供方案,并说明工程涉及的分支线路切改、设备新建或更换的情况。 5.3.5电气计算及方案比选
5.3.5.1电气计算
——潮流计算
新建变电站配套送出、加强和完善网络结构、分布式电源接入工程宜进行最大方式下的潮流计算,校核各线路、设备负载率和节点电压是否越限,特别是倒供负荷方式下的潮流计算。
针对可能发生电压超上限的工程,还应进行最小方式下的潮流计算。 ——短路电流计算
新建变电站配套送出、分布式电源接入工程,宜计算10kV侧短路电流,校核开关设备遮断容量。 ——供电安全水平校验
应按照《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要求对10kV线路供电安全水平进行校验。 ——供电可靠性计算
宜按照《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要求对10kV线路供电可靠性进行计算。 5.3.5.2技术经济比较
应通过电气计算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两个方面论证并优选工程方案。 ——技术可行性论证
分析可研工程与中压配电网规划的衔接情况,并结合负荷预测论证建设规模、设备技术参数选择的合理性。计算工程实施前后的关键技术指标,通过指标对比分析并从满足建设目标的程度上优选方案。
——经济可行性论证
应从总投资及单位容量投资等指标上论证方案的经济可行性。
若存在备选方案,应通过方案比选论证方案的经济可行性,对涉及站址选择、路径选择、设备选型的备选方案。
3
5.4 电力系统二次 5.4.1 配电自动化
5.4.1.1工程配电自动化设计方案应符合本地区配电自动化规划。 5.4.1.2应明确工程所属供电分区类别、配电自动化现状情况。 5.4.1.3应描述区域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和标准。 5.4.1.4应提出工程所涉及的配电设备信息采集形式。 5.4.1.5应列出相关材料量。 5.4.2配电网通信系统
应配合配电自动化实施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满足配电自动化、用电采集系统、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及储能装置站点的通信需求。 5.4.2.1通讯方案:
应提出本工程系统通信建设方案,包括通信方式、组网方案、无源光网络通道建设方案、载波通道建设方案、无线接入方案等。 5.4.2.2通道组织:
应提出推荐方案的通道组织。 5.4.2.3通信设备配置:
应提出选用对应通信方式下的10kV站点及对侧(含35kV、110kV变电站及系统主站端)通信设备配置情况。
5.4.2.4通信线路:
应提出随工程实施的通信光缆线路的路由选择情况及建设方式,描述通信线路路径方案、光缆选择,包括线路敷设方式(排管、架空、直埋等)、线路走向,穿越行政区域,重要交叉跨越等,确定通信线路总长度、光缆型号及芯数等。 5.4.3继电保护
应按照《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的要求进行继电保护配置说明。 5.4.4电能计量
应进行测量、计量表计配置说明。 5.5 10kV及以下线路方案 5.5.1路径选择
5.5.1.1对架空线路,应描述线路路径起止位置、路径概况,拆迁、交叉跨越,杆塔、杆塔基础等情况。 5.5.1.2对于电缆线路,应说明电缆通道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电缆管沟建设与利用情况,过路管道预埋情况,所在道路及其性质(新建、改建、扩建和原有)等内容。 5.5.1.3局部采用电缆的路段应说明必要性及采用路段、敷设方式。
5.5.1.4应根据选定的路线路径及敷设方式,对线路走廊清理情况进行描述。
5.5.1.5对于改造线路,应分别按沿原路径和沿新选路径两种改造情况进行论证,并提供原线路和新建线路路径图。
5.5.2 10kV架空线路方案
10kV架空线路方案应包括路径方案、气象条件选取、导线选型、开关设备布置、防雷接地等内容。 5.5.2.1路径方案
4
应采用文字及示意图的形式描述本工程的站址方案,从交通条件,地形地势、水文地质等条件,气象条件,矿物森林资源等各个方面说明路径方案的优势。绘制路径方案图应清晰显示地理位置的背景信息、线路走向、主要杆塔位置。 5.5.2.2气象条件的选取
对于架空线路应对照内蒙古电力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的典型气象区类别,明确设计气象条件。 5.5.2.3导线选型
主干线截面宜综合饱和负荷状况、线路全寿命周期一次选定。 5.5.2.4开关设备布置
应说明线路分段开关、联络开关、分支开关的额定电流和短路电流等参数及选型,提出合理布置线路开关安装位置及数量。 5.5.2.5杆塔型式
应根据工程沿途气象条件和地形情况优先选用典型设计并明确选用方案类型,说明各种类型杆塔和基础规划使用数量。若不能采用典型设计的杆塔型式应说明原因。 5.5.2.6绝缘配合、防雷与接地
应根据各地区污区分布图,确定污区等级及泄漏比距,并制定绝缘子、金具的配置方案;应明确线路及设备防雷、接地措施。 5.5.3 0.4kV架空线路方案
0.4kV架空线路方案应包括路径方案、导线选型、接地等内容。 5.5.3.1气象条件
应说明工程所在区域的典型气象区。 5.5.3.2杆塔导线选择
应说明线路导线、电缆选择型号及规格,杆塔型号和数量。 5.5.3.3设备选择
应说明低压设备的选择。 5.5.3.4绝缘配合、防雷与接地
应根据导线型号明确绝缘子、金具配置方案;应明确设备防雷、接地措施。 5.5.4 10kV电缆线路方案
10kV电缆线路方案应包括路径方案、电缆选型、开关设施布置、电缆通道等内容。 5.5.4.1电缆选型
主干线截面宜综合饱和负荷状况、线路全寿命周期一次选定。 5.5.4.2开关设施布置
应明确开关站、环网柜、环网箱的数量,明确安装位置和功能定位(分段、联络),各类开关设施应说明主要技术参数及设备基础,如接线方式,开关柜数量等。 5.5.4.3电缆通道
应结合市政电力专项规划,根据电缆路径方案,明确电缆敷设方式。说明新建、改建电缆通道的起止点、长度、结构形式、电缆井的结构形式及数量、电缆终端、支架数量及材质等;根据工程规模,说明电缆沟道防水、排水及隧道防火、通风设计方案。对于电缆管沟及电缆排管,应说明现状使用、预留及过路管预埋情况。对于电缆直埋敷设,应说明直埋敷设的具体方案。 5.5.5 0.4kV电缆线路方案
0.4kV电缆线路方案应包括路径方案、电缆选型、设备选择等内容。 5.5.5.1 电缆选型
根据配电网规划设计原则,结合线路、网架结构及负荷发展需求确定本工程的各段电缆规格及长度等。
5.5.5.2设备选择
5
应说明低压设备的选择。 5.6主要工程量
应说明本工程建设规模,统计本工程主要新建及拆除工程量,包括:架空、电缆规格及长度,环网柜、开关数量;变压器容量、开关柜、数量等。并提供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5.7投资估算
5.7.1投资估算内容一般应包括:封面、编审人员签字扉页、编制说明、总估算表、建筑(安装)汇总估算表、建筑(安装)工程单位工程估算表、拆除工程单位工程估算表、其他费用估算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及需要的附表、附件。必要时,还应包含不同站址(线路路径)方案的投资对比表。
5.7.2投资估算编制说明在内容上要全面、准确、有针对性,文字描述要具体、确切、简练、规范。一般应包括:工程概况、工程设计依据、编制原则及依据、工程投资情况、造价水平分析、其他需要说明的重大问题。
5.7.3投资估算执行《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及计算标准》等相关规定。定额优先采用《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各分册,不足部分可参照电力行业其他定额或地方定额,但应注意选用定额与其配套取费标准、工程量计算规划、价格水平调整办法等定额站相关文件的一致性。 5.8投资效果分析
对批次工程或重要的单项工程,宜从技术指标、投资效益两个方面分析工程投资效果,并计算给出关键指标作为工程储备库优选排序的参考依据。 5.8.1技术指标分析
应与工程建设目的、解决的主要问题呼应,给出工程建设前后该工程影响的电网各项技术指标的对比,如负载率、可转供率、平均分段数、设备运行年限等指标。 5.8.2投资效益分析
5.8.2.1投资效益分析宜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分析方式,在数据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可采用定性分析。
5.8.2.2投资效益分析的计算指标可输出至项目储备库并用于项目储备库的优选排序。
5.8.2.3投资效益分类应考虑全寿命周期要素,原则上计算增供电量效益、可靠性效益、降损效益、投资等四类关键指标,增供电量效益类指标包括增供电量效益、单位投资增供电量效益;可靠性效益类指标包括停电时间降低值、单位投资停电时间降低值;降损效益指标包括网损降低值、单位投资网损降低值;投资包括总投资、单位容量投资等指标。 6 结论
应总结工程建设必要性、可行性,工程方案及方案比选结果,工程量统计及投资估算结果,投资效果分析等内容。 6.1 分类重点工程要求
分类工程在遵从上述一般要求外,应重点在内容及深度方面体现工程的不同特点。 6.1.1满足新增负荷供电要求工程
应重点论证工程建设必要性,制定具体方案,侧重投资效果的投资效益分析。 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上,内容及深度应达到如下要求。
——结合市政控制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概述新增负荷情况、区域名称、区域
位置等内容;
——详细描述新增负荷影响的电网情况,如馈线名称、馈线负载率、馈线装接容量、馈线容量裕度
等,重点给出工程影响的电网容量裕度;
——应就近期新增负荷报装情况进行近、中期负荷预测,宜结合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
6
或修建性详细规划对新增负荷所在地块进行饱和负荷预测。
投资效果分析上,应重点进行投资效益分析,计算工程增供电量效益类指标。 6.1.2加强网架结构工程
应重点论证工程建设必要性,侧重投资效果的技术指标分析。
该工程影响的电网范围为新建馈线及网架结构有变动的所有馈线组合。 工程建设必要性上,内容及深度应达到如下要求。 ——从供电可靠性角度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描述电网基本情况,如线路条数、名称等内容;
——应分析线路运行情况,如线路负荷、线路负载率;应重点分析现有运行方式下存在的隐患,必
要时提出改进网架的多种方案,并逐一进行经济技术必选。
方案制定上,应重点说明网架改造、线路切改及再利用的具体方案。 投资效果分析上,内容及深度应达到如下要求。
——技术指标分析上,应给出工程实施前后电网可转供率、平均供电半径等指标,对比分析工程实
施效果;
——投资效益分析上,应计算给出可靠性效益类指标。 6.1.3变电站配套送出工程
原则上应编制变电站配套送出报告,若需重点体现单条馈线建设效果,可以馈线为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应重点论证工程建设必要性,制定具体方案,侧重投资效果分析。 工程建设必要性上,内容及深度应达到如下要求。
——描述新建输变电工程基本情况,如变电站名称、本期规模、终期规模、线路名称、系统接入方
案等。
——应分析影响电网的网架结构、运行情况,计算说明线路的联络情况、转供情况、分段情况、运
行情况等;计算给出工程影响电网范围的关键指标:可转供率、平均负载率、平均分段数、平均供电半径等指标。
投资效果分析上,内容及深度应达到如下要求。
——配套汇总报告从变电站馈出线路的整体建设效果上论证配套工程的投资效果; ——技术指标分析上,应给出工程实施前后影响电网范围的可转供率、平均供电半径、平均用户数、
平均分段数等指标,对比分析体现工程实施效果;
——投资效益分析上,应分析计算增供电量效益类指标、可靠性效益类指标、降损效益类指标。 6.1.4解决“卡脖子”工程
应重点论证方案必要性,侧重投资效果的技术指标分析。 工程建设必要性上,内容及深度应达到如下要求。 ——从供电安全性角度论证工程建设必要性;
——描述线路主干线基本情况,如型号、安全电流、输送容量、投运日期等; ——应结合现状最大负荷、正常运行方式及近期报装、负荷预测计算现状及近期线路负载率及电压
降情况,并说明线路“卡脖子”的原因。 投资效果分析上,内容及深度应达到如下要求。
技术指标分析上,重点给出工程实施前后影响电网的线路负载率、线路压降指标,对比分析工程实施效果。
6.1.5解决“低电压”台区工程
应重点论证工程建设必要性、制定具体方案,简化投资效果分析。 工程建设必要性上,内容及深度应达到如下要求。
7
——应从供电安全性角度论证工程建设必要性;
——描述台区基本概况,如台区名称、配变容量、投运日期等;描述台区供电负荷基本情况,如负
荷规模、负荷性质、供电用户数等;描述低压基本情况,户均容量、低压供电半径、低电压户数等。
——应重点描述台区运行情况,如配变负载率、电压情况; ——应分析设备产生低电压的原因,如供电半径过长、配电容量不足、线径过小、单项供电等原因。
具体给出低电压出现点的供电距离。
投资效果分析上,只需进行技术指标分析,应给出工程实施前后电压值,通过对比分析体现工程实施效果。
6.1.6解决设备重(过)载工程
应重点论证工程建设必要性,制定具体方案,侧重投资效果的技术指标分析。
该工程影响的电网范围为涉及负荷转切、分流且网架结构有变动的所有馈线的组合。 工程建设必要性上,内容及深度应达到如下要求。
——应描述线路、配变基本情况,如型号、容量、投运日期等内容;应描述线路、配变供电负荷的
基本情况,如供电半径、负荷规模、负荷性质等内容;应描述线路最低电压情况。
——应计算线路、配变在现状最大负荷、正常运行方式下的负载率,分析线路、配变近年负荷发展
情况,宜结合用户报装情况阐释近期负荷增长情况;
——应从运行安全性角度、提升供电能力角度论证工程建设必要性。 ——对于转切负荷工程的,应对工程建设前后负荷的分配情况进行说明。 投资效果分析上,内容及深度应达到如下要求。
——技术指标分析上,应给出工程实施前后影响电网范围的线路、变配电设施负载率,对比分析工
程实施效果;
——投资效益分析上,应计算可靠性效益类指标及降损效益类指标。 6.1.7消除设备安全隐患工程
应重点论证工程建设必要性及技术方案可行性,简化投资效果分析。
建设必要性论证上,应根据规划确定设施保留的必要性;并应对设备健康情况进行评估,编写设备评估报告,明确设备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问题。
方案可行性论证应从设备选型上论证,即从全寿命周期成本角度,兼顾运维成本及初始投资成本,综合选择最优方案。
投资效果分析上仅进行投资效益分析,计算可靠性效益类指标。 6.1.8改造高损配变工程
应重点分析工程投资效果,简化工程建设必要性。 原则上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表。
投资效果分析上,应计算给出降损效益类指标。 7 可研报告表内容及深度要求
可行性研究报告表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建设必要性、工程方案、主要工程量、投资估算、投资成效、附图等内容。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表的单项工程应附必要的图纸及协议,主要包括: ——新建线路路径图;
——改造线路实施前后的地理接线图/单线图; ——必要的站址及路径协议。 8 可研报告附件
8
附件应包括相关图纸、附表、建设依据材料等内容。 8.1附图
8.1.1一般提供以下设计图纸
(1)配电网现状地理接线图及单线图 (2)工程实施后地理接线图及单线图 (3)站址地理位置及线路进出线规划图 (4)线路路径图 (5)电缆通道布置图 (6)通信系统示意图 (7)土建图 (8)其他附图 8.1.2图纸深度要求
8.1.2.1配电工程站址地理位置及线路进出线规划图
选择合适的比例,重点表示本站所处的位置及出线走廊,并标示与本工程设计方案有关的开关设施、配电站和线路等。
8.1.2.2线路路径方案图
路径方案图应以电子地图为背景进行绘制,宜在1:2000―1:10000地形图上标示路径,重点应注明原有、新建及改造线路的走向,杆塔主要转角位置(坐标)以及导线型号,对于有联络的中压线路、路径方案图应能清晰反映出线路间的联络节点及联络关系。 8.2附表
8.2.1拆除设备清单(见附表1)
8.2.2主要设备材料清册表(见附表2)
8.2.3 XX供电局(电业局)20XX年中低压配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总表。(见附表3) 8.2.4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配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表。(见附表4) 8.3支持性文件
8.3.1工程设计委托书。
8.3.2工程具体情况落实必要的选址及路径协议。 8.3.3运行设备更换,需出具的设备状态评估报告。
9
附表1:拆除设备清单
项目名称:
工程账号(项目编码): 序号 设备编码 资产编号 设备名称 设备类型 电压等级(千伏) 设备型号 投运日期 数量 计量单位 备 注
I
附表2:主要设备材料清册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及规范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II
附表3:XX供电局(电业局)20XX年中低压配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总表
填报单位: XXXXX
固定投资序号 估项目单位 算(万元) 资产报废净值(万元) 1 2 3 4 5 合计 呼和浩特供电局 ******** 电 缆(千米) 架空线(千米) 合 计(千米) 开关柜(面) 电缆分支箱(台) 柱上开关电缆通道开关站容量配 变(台) (千伏安) 台 区(个) 低压线(千米) 低压开关柜(面) 无功补偿(千乏) 电能表配电站负责人:XXXX
中压配电网
编制人:XXXX
填报日期:XX年XX月XX
低压配电网
(台) (米) (间) (只) (间) III
附表4: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配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表
建设单位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 (按照中低压配电网基建项目命名规范)命名 主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1、项目所属区域中低压配电网现状,如:有关变电站、线路或配变的容量、电流、负荷、负载率、电能质量、供电半径、网架状况、运行试验记录等基础数据; 1 建设必要性 2、存在主要问题,结合现状分析及负荷发展趋势,提出存在问题,如网架薄弱、重过载运行、安全隐患、电能质量低、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是否用户投诉等等; 3、如属业扩配套项目,则必须对用户报装情况进行说明,并对近期的负荷发展情况进行预测; 4、提出建设项目的主要解决的相关问题,描述其实施后效果,明确其建设必要性。 主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1、项目方案主要内容描述,说明建设规模,项目的实施方案,网架及设备更动情况,注意应与“主要规模”表中数据对应; 2 项目方案 2、初步路径方案; 3、对于一些项目(常见的有配网自动化、低压业扩配套类),如无法在“主要规模”表中填写相关内容,则可在规模表中增加相应设备,并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工作范围,涉及的主要线路、台区等进行描述。 3 预计实施后效果 主要分析项目实施后原有问题解决程度,如重过载的解决情况,负载率预期值等。分析改建后对网架结构或供电能力的改善情况,预测改建后的相关数据为实施后效果依据。 主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1、根据项目类型,按照要求提供项目实施前后电气接线示意图、配套土建方案图; 4 附件 2、工程估算书; 3、部分项目如设备更换类项目、部分土建项目需提供现场环境的照片资料; 4、设备状态评估报告等支持性材料。 IV
设计单位 地点 投资估算 ( 万元 ) 项目类别 (盖章) (项目实施地点,至少具体至村镇、街道) 拆除费用(万元) 是否规划内项目 名称 电缆 架空线 高压开关柜 新建主要电缆分支规模 箱 柱上开关 电缆通道 型号 数量 (以路径长度填写) (对于共箱式柜形,按间隔数填写,如三进一出,即为4面) 单位 km km 面 台 台 m 名称 开关站 变压器 变压器容量 台区 低压线路长度 低压开关柜 配电站 数量 (按实际房间间隔数填写) (以实际线长统计) 单位 间 台 kVA 个 km 面 间 数量 (按路径长度填写) (按实际房间间隔数填写) 拆除 固定 资产 清单 批准:
名称(资产级设备名称) 拆除地点 审核: 型号 编写: V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