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核磁共振与B超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临床价值探究

核磁共振与B超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临床价值探究

来源:九壹网
论 著l Thesis ・89・ 核磁共振与B超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临床价值探究 路融,董进文,廖顺明,李双民 『摘要]目的:研究核磁共振与B超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 9月妇科130例盆腔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核磁共振与B超检查,分析并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漏诊误诊 率、恶性肿瘤分辨率及诊断符合率。结果:核磁共振检查的恶性肿瘤分辨率为96.15%,B超检查为76.92%,前者明显 高于后者0g=2o.63,P<0.05);核磁共振检查的漏诊误诊率(10.77%)低于B超检查(24.62%);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符 合率(89.23%)明显高于B超检查(75.38%)。以上3组数据均存在显著差异(尸<0.05),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磁 共振检查能够有效地诊断盆腔肿瘤,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相比于B超检查,价格较高、实时性较差、扫描时间 较长。 【关键词】妇科;盆腔肿瘤;核磁共振;B超;诊断价值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318;R4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3-8868(2017)05—0089-03 DOI:10.7687 ̄.issn1003-8868.2017.05.089 Clinical values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B—ultras0n0graphy in diagnoses of gynecological pelvic tumors LU Rong ,DONG Jin—wen ,LIAO Shun—ruing ,H Shuang—min (1.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the Fifth Hospital of the PLA,Yinchuan 750004,China;2.Department of Medical Engineering,the Fifth Hospital of the PLA,Yinchuan 750004,China) Abstract ObJ ̄llw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s of MRI and B—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es of gynecological pelvic tumors. 【吲如Od。From Sept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6,130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pelvic tumor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examined by MRI and B-ultrasonography respectively.MRI and B—ultrasonography were compared on the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rate.detection rate of malignant tumor as well as diagnosis coincidence rate.Re The detection rate of malignant tumor,the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rate and the diagnosis coincidence rate of MR1 were 96.15%,10.77%and 89.23%respectively,those of B-ultrasonography were 76.92%,24.62%and 75.38%respectively,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all the rates of MRI and B—uhrasonography <0.05).0啪d咽‘叽MRI diagnoses pelvic tumors effectively,while behaves not SO well as B-ultrasonography in cost,timeliness and scan time.[Chinese Medi- cal Equipment Journal,2017,38(5):89—91】 Key words gynecology;pelvic tumo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B—ultrasound;diagnostic value 0 引言 射频信号,然后将该信号经计算机处理而成像的一 51。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所得出的图像极 盆腔肿瘤不仅能够对妇女的身体健康产生严 种技术l重的损害,而且会对其心理方面产生不良的影响 。 为精细清晰,不仅使临床医师的诊断效率得到大大 一旦妇女患有盆腔肿瘤而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 提高,而且能够避免进行剖腹或剖胸探查诊断手 疗,或遭遇治疗不当,会导致丧失生育能力,甚至会 术。核磁共振检查使用的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61。因此,为了使盆腔肿 对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尽早地诊断、治 极低,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疗盆腔肿瘤对于患者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 瘤患者能够尽早获得有效治疗,本文探究了核磁共 妇科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是B超检查,该检查方 振与B超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临床价值。现将探 法具有简便易行、无痛无创等优点,而且能够进行 究过程分析如下。 重复操作,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运用 。近年来, 1资料与方法 科学技术与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促使了核磁 1.1 一般资料 共振成像技术的诞生。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指的是利 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妇科随机抽 用射频脉冲与磁场,使人体内氢核产生进动并发出 取130例盆腔肿瘤患者作为本文的探究对象。纳入 标准:具有完整资料,其盆腔肿瘤非术后复发,而且 作者简介:路融(1973一),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放射诊断 在手术前拥有B超与核磁共振检查的报告。所有患 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1053667767@qq.COB。 作者单位:750004银川I,5医院医学影像科(路融,董 进文,廖顺明),医学工程科(李双民) 通讯作者:李双民,E-mail:578743715@qq.com ・者均符合纳入标准,本研究均取得所有患者及其家 属的同意,并获得了含有患者或其家属签名的知情 医疗卫生装备・2017年5月第38卷第5期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Vo1.38・No.5・May’2017 ・90・ Thesis J论 表2 2种检查方法的误诊漏诊率对比【n(%)】 著 同意书。13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5~59岁,平均年 龄为(33.25+_3.87)岁;临床症状:不规则阴道流血10 例,腹部包块5例,腹部下坠感30例,腹痛25例,月 经异常60例。 1.2方法 130例患者均分别进行核磁共振与B超检查。 1.2.1核磁共振检查 例,宫颈癌1例,子宫肉瘤l例,子宫内膜癌1例,卵 核磁共振检查设备是GYR0ScAN0.sT超导型 巢良性肿瘤1例,卵巢癌1例,卵巢转移癌3例;B MRI成像设备(荷兰PHILIPS公司)。将该设备的间 超检查误诊漏诊了子宫肌瘤12例,宫颈癌5例,子 距设为2 mm,层厚设为10 mm,矩阵设为256 ̄256, 宫肉瘤6例,子宫内膜癌3例,卵巢良性肿瘤3例, 卵巢癌3例。 采用体部线圈,并应用白旋回波序列,T。WI:重复时 time,TE)=25~30 ms;T2WI:TR=2 000~3 000 ms,TE= 间(repetition time,TR)=250~500 ms、回波时间echo 2.3 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 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对比见表3。由表3 30~50 ms。采集次数2~4。对所有患者采取横断位、 可看出,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符合率(89.23%)明显 冠状位、矢状位扫描。采用Gd—DTPA对部分位置进 行增强扫描,剂量为0.1 mmol/kg。 1_2_2 B超检查 高于B超检查(75.38%),组问差异显著 =8.56,P< 0.05),并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核磁共振检查确诊 子宫肌瘤66例,宫颈癌l5例,子宫肉瘤2例,子宫 B超检查的设备为日立EUB一40型与ALOKA 内膜癌2例,卵巢良性肿瘤2O例,卵巢癌10例,卵 SSD一650型扫查仪,将以上仪器的频率设置为3.5~ 巢转移癌1例;B超检查确诊子宫肌瘤40例,宫颈 7.5 MHz,并选择凸阵、线阵探头。 1.3观察指标 癌5例,子宫肉瘤5例,子宫内膜癌5例,卵巢良性 肿瘤15例,卵巢癌8例,卵巢转移癌2O例。 表3 2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对E [n(%)】 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分析并比较2种检查方 法的漏诊误诊率、恶性肿瘤分辨率以及诊断符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本文研究 的数据包括2种检查方法的漏诊误诊率、恶性肿瘤 分辨率以及诊断符合率,均属于百分率(%)表示的 计数资料,并均进行 检验。当P<0.05时,则组间差 3讨论 B超检查是一种将超声波转化为图像的检查方 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法,该方法能够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 结构以及来源器官,还能与肿块的临床病理性质进 2.1 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恶性肿瘤分辨率 核磁共振检查的恶性肿瘤分辨率为96.15%,B 行结合,并利用回声特点鉴别混合性、囊性、实性肿 6 。虽然B超检查具有简便易行、无痛无创等优 超检查为76.9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0(2=20.63,尸< 块I点,而且能够进行重复操作,但是对于直径小于2 cm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l。 的实性盆腔肿瘤则难以检测。核磁共振有着较高的 表1 2种检查方法的恶性肿瘤分辨率对比[n(%)】 组织分辨率、较好的软组织对比度以及无损伤性等 优点,该检查方法能够采用方位与层面扫描成像,而 且不受肠蠕动与呼吸的影响,尤其适用于盆腔肿瘤 与子宫附件肿块的诊断检查l9I。本文探究了核磁共振 与B超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临床价值,并取得满 2.2 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误诊漏诊率 意的结果。 2种检查方法的误诊漏诊率对比见表2。由表2 B超检查(24.6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8.56, P<0.05)。其中,核磁共振检查误诊漏诊了子宫肌瘤6 ・在本文中,核磁共振检查的恶性肿瘤分辨率 可看出,核磁共振检查的漏诊误诊率(i0.77%)低于 为96.15%,B超检查为76.9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 =20.63,P<0.05);核磁共振检查的漏诊误诊率 (10.77%)低于B超检查(24.62%);核磁共振检查的 医疗卫生装备・2017年5月第38卷第5期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Vo1.38・No.5・May-2017 论 著l Thesis ・91・ 面,核磁共振均明显高于B超检查;而前者在漏诊误 以上3组数据充分说明了相比于B超检查,核磁共 诊率方面明显低于后者,说明核磁共振检查的准确 振检查的准确性、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均相对较高,后 性较高,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地诊断盆 诊断符合率(89.23%)明显高于B超检查(75.38%)。 者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而B超检查则难以检测出 腔肿瘤。然而相比于B超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的价格 直径小于2 121/1的肿瘤。同时,在盆腔肿瘤的内在结 较高,而且具有相对较差的实时I生与较长的扫描时 果、该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具体关系、该肿瘤在盆 间等缺点。 腔内与远处转移的具体情况等方面,核磁共振的定 性诊断价值显著高于B超检查 “1。 另外,由于核磁共振可以准确地反映病变向远 处淋巴结、盆腔与周围浸润的转移情况,能够为盆腔 [参考文献】 [1]郭洪平,李红霞,王淑香.探讨MRI与B超对子宫及附件 肿块的诊断价值lJ1_中国实用医刊,2014,41(18):66—68. 【2】龙维.联合使用螺旋CT和MR诊断女性盆腔囊性病变 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贡献一份力量。临床上有 准确性的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7):7O. 相关研究表明,对于盆腔恶性肿瘤分期诊断,核磁共 『31吴敏.CT与B超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对 振能够使准确率达到82%~92%l l2_。盆腔恶性肿瘤在 tL[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8):86—87.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中的临床表现为宫腔加深超过 [4]杜大新,王兰朋,张全刚,等.核磁共振成像引导经皮穿刺 8 em,子宫增大,内膜增厚超过1 em。然而,肿瘤入侵 T WI肿瘤信号相似,从而难以辨别;而T2WI肿瘤信 号却比肌层高,肌层间常暗带部分与内膜或全部中 断并受到破坏[13】c在本研究中,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 活检的临床应用【JJ.疑难病杂志,2015,14(8):842_844,847. 5]赵文瑞,张英.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女性盆腔脓肿中的应 肌层的MRI影像征象为:在通常情况下,肌层会与 [用价值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9):140,145. [6]贺莉娜,孔祥.磁共振成像在妊娠期盆腹腔疼痛诊断的 应用【JJ.医学研究杂志,2014,43(7):186—188. 示出子宫肌瘤66例,而B超检查结果显示出4O例 【7】王淑芳.B超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 社区医师,2015,31(34):98,101. 子宫肌瘤,说明使妇女产生盆腔恶性肿瘤是子宫平 [8]郝文静.MRI在女性盆腔肿块诊断中的价值研究fJ].基层 滑肌肉瘤所致。此外,核磁共振能够准确地诊断卵巢 医学论坛,2015,19(2):220—222. 肿瘤的良恶性,对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核磁共 【9】何建平.CT与MRI用于盆腔卵巢附件包块诊断价值评 振检查的定性符合率在60%~93%之间。本研究结果 价[JJ.医学信息,2015(25):257. 10】张立军.CT与B超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中的临床价值 说明,在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肉瘤、子宫内膜癌、 [研究 大家健康:旬刊,2o15(6):62—63. 卵巢良性肿瘤、卵巢癌以及卵巢转移癌等方面,核磁 【1 11张莲霞.B超检查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方面的临床价值 共振检查的准确率均比B超检查高,该检查具有相 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4):44—45. 对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核磁共振检查花费较 [12】杨文红.B超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临床观察IJJ.中国继续 高,实时性较差,而且其扫描时间较长,以上因素有 医学教育,2015,7(31):65—66. 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医学界仍 [1 31孙玉琦.B超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 应对核磁共振检查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农村卫生,2016(6):41. 综上所述,在恶性肿瘤分辨率与诊断符合率方 ( ●上接第81页 ..) (收稿:2016—10—15修回:2017—01—20) 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研究中的应用【jJ.医疗卫生装备,2016, 37(6):75—77. 『12]张东香,陈伟彬.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脉支架 血管再狭窄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9): 1 452-1 454. 【8】仝开军,舒荣宝,倪青,等.胸痛与非胸痛患者CT冠状动脉 成像的对照研究『J]_中华全科医学,2017,27(2):314—317. 【9]冉启胜,闫红野,廖春,等.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 导管造影评估冠状动脉钙化所致狭窄程度的一致性IJ1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32(3):445—448. 【10]董丽锋,陈建新,郭林红.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对256层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叨.实用医学影像 杂志,2016,17(1):50—53. 【13]陆静,喻杰,崔越,等.CT冠状动脉成像腔内强化梯度与 心肌首过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J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 35(6):876—881. [14】张伟杰,张惠英,陈伟彬,等.优化扫描范围对CT冠状动 脉成像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IJ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6,35(5):799—802. [15】尹兰英,李彩英,李英,等.超低浓度对比剂在256层螺 [11】肖战丽,杨飞,朱月香,等.低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640 层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应用观察 山东医药,2016, 56(7):77—79. ・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J临床应用『J].河北医药,2016, 38(7):1 047—1 049. (收稿:2016—08—10修回:2017—02—25) Chinese MedicalEquipment Journal・Vo1.38・No.5・May・2017 医疗卫生装备・2017年5月第38卷第5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