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水城县采煤沉陷区(比德向斜)综合治理工程一号搬迁街公路编号:J002分项工程名称桥、涵分部工程名称涵洞交底内容: 一、基坑开挖 1、在开挖基坑前,准确放出涵洞施工位置,并根据基坑地质情况,适当放坡; 2、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测量人员及时测量开挖基底高程,当挖至距基底10cm左右,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如满足要求,则用人工挖出整平; 如果承载力满足不了设计要求,则进行加深开挖,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整平,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二、基础、台身施工 1、本路段涵洞基础、台身均采用M10浆砌片石,并经测量放样后,按施工图尺寸进行施工,台身放坡根据图纸要求进行施工; 2、原材料 a、水泥:应选用品质稳定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的硅酸盐水泥或低热水泥,经实验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为施工材料进入施工场地; b、最小水泥用量:按实验配合比进行计量拌合; c、粗骨料:采用由石灰岩制成的碎石,岩石抗压强度与砼强度等级之比对于≧30的砼,比值不小于2,其他级别砼比值应不小于1.5.粗骨料的级配和其他技术要求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和《水工砼施工规范》(DL/T5144-2001)的有关规定 d、细骨料:采用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的中粗砂。细度模数宜在2.2-3.3(天然砂)和2.4-2.8(人工砂)范围内。砂率用35%,当要求大流动性时砂率不得超过40%,砂中的杂质含量应严格控制在(JTG/T F50-2011)允许范围内。细骨料含水率应保持稳定,其表面含水率应小于4%。细骨料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JTG/T F50-2011)和(DL/T5144-2001)的有关规定 f、水灰比: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规定 g、砼中碱含量:应限制水泥、集料和水等材料的含碱总量,普通砼构件碱含量不应超过3.0Kg/m3,预应力砼构件碱含量不超过1.8Kg/m3 h、氯离子含量:砼中氯离子含量(氯离子与水泥的重量比):普通砼构件应不大于0.3%,预应力砼构件应不大于0.06% i、钢筋砼的保护层: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安装钢筋,准确定位,确保保护层厚度不小于设计值,但也不应大于设计值10mm 3、施工方法 a、浆砌基础时,基底为岩层或砼时应将其表面清洗、湿润,再座浆砌筑;为质时直接座浆砌筑。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设计要求,否则进行换土或其他加固措施 b、较大的片石应用于下层,安砌时应选取形状尺寸较为合适的片石,尖锐突出部分应敲除,竖缝较宽时,应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不得在片石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 c、砂浆采用搅拌机拌制,现场应有明显的砂浆配合比标识牌 d、片石不得自基坑上方自然落入基坑,应有限制的运入基坑或人工搬运 e、洞身每隔4-6米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内填以沥青麻絮或不透水材料 f、浆砌片石基础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基坑回填,基坑回填时应严格按照有关基坑回填的要求进行施工交底人: 审核: 被交底人: 时间:
施工技术交底书水城县采煤沉陷区(比德向斜)综合治理工程一号工程名称:搬迁街公路分项工程名称桥、涵分部工程名称编号:涵洞J002 g、浆砌片石砌体尤其是基础,在浆砌基础完成初凝后,要及时进行洒水覆盖养身,养身时间7-14d。养身期间要避免碰撞、振动和承重,防止砌体因而破坏或片石散落; h、浆砌片石基础和台身时,均采用座浆(挤浆)法进行施工。 三、台帽、盖板施工、台背回填
1、本路段涵洞台帽采用C30钢筋砼,盖板采用C30钢筋砼(尺寸图附后)
2、钢筋砼盖板可采用预制安装施工方法或现浇法进行施,盖板预制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不允许脱底模、堆放和运输。堆放和运输时,必须在盖板端部采用两端,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现浇时必须模板平整、支架稳固;
3、台背填土必须在接缝砼达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并严格分层夯实。台背填料宜选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砾石或砂砾土壤,确保其内摩擦角≥35;
4、涵顶填土低于50cm时不允许车辆在其上面通过,严禁采用振动碾压设备对涵顶和涵洞范围内的填土进行碾压,特别是严禁裸板通车;
5、注意加强涵洞进出口的引排水顺接处理,防止产生新的冲刷。 四、其他说明
本段落的涵洞工程包括K0+570(1×1)、K0+640(1×1.5)、K1+602(2×2) 共三道,具体尺寸、工程量及其他技术要求见设计图(附后)
技术交底未尽事宜和说明,以及施工过程中如有不明之处,请及时与项目
部技术管理人员联系解决,不得随意施工。
交底人: 审核: 被交底人: 时间:
施工技术交底书水城县采煤沉陷区(比德向斜)综合治理工程一号工程名称:搬迁街公路分项工程名称桥、涵分部工程名称编号:涵洞J002交底人: 审核: 被交底人: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