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个平凡的伟人

来源:九壹网
一个平凡的伟人

——读《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有感

“有志者事竟成”,短短六个字,却概述了李时珍一生的作为。为了天下百姓,他修编《本草纲目》竟花去了27年的大好时光,不能不承认,他的确是个伟人。

在那个视医生为最卑微的职业的社会,他却只能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凡人。

李时珍出生于世代相传的医家,所以时常会有病人到他家看病,渐渐的使李时珍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是父亲为了不让李时珍受苦,让他读四书五经,去考科举,然而三次落榜,使得李时珍再次从医。

在修编《本草纲目》之前,李时珍就已是名有名的大夫,在当地小有名气,生能断死,死能医活。他也进过太医院,可是因为皇上崇信“灵丹妙药”,身怀绝技的李时珍受不得其他太医的排挤而托病辞官返乡。

在家闲来无事,就一直读医书,可是久而久之,他发现旧“本草”不仅品种不全,而且还有许多错误,使得行医时有诸多不便,医界公认的全书《证类本草》中也有品种不全、分类杂乱、草木混淆,有的甚至将毒药当成寿药。

在一次药物中毒事件后,使李时珍萌生了修改旧医书上的错误,增添内容,写一部新的本草的想法。可是历代修本草都是朝廷的事,况且很难争取到朝廷的支持,李时珍却立志,即使没有朝廷的支持,

也要编写一部完整的《本草》,几年不行,就用上十几年,几十年。

在修编《本草》的过程中,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重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因此,李时珍穿上布鞋,背上药筐,在徒弟与儿子的伴随下开始“采访四方”,他们远涉深山老林,遍访名医宿儒,搜查民间良方,到过江西、江苏、安徽等地。他每到一处,都虚心向各类人物请教。这些人中有采药的、打猎的、砍柴的、捕鱼的等等。病人看病,只要说出一副药方,就可不付钱。有时为了亲身验证毒药的毒性以及之后的症状,他竟拿自己当试验品,有时又为了观察动物的习性,又待在草丛中静悄悄地观察两三天。

短短的几行字不可能将李时珍一万多天的故事一一道来,但是李时珍为了天下百姓不再受苦,而修编的二百万字《本草纲目》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

即《本草纲目》问世以来,就在民间被广泛传抄。后又传播到海外各个国家,各国都将《本草纲目》翻译成自己语言的版本。影响甚是广泛。

在我看来。李时珍的确是个平凡的人,没有什么特殊能力,没有什么万贯家产,没有许多书籍供参考。但他有恒心,有着一颗炽热的心,岁月的长河是不会忘记他如何从平凡的人变成世人心中的伟人,更不会忘记他人生中的苦,永远不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