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与发展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与发展

来源:九壹网
亚洲城市]36 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Singapol’e 王才强沙永杰魏捐娟 文章编号1673-8985(2012)03-0136-09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简要全面地介绍新加坡的城市规戈!f和发展过程,并对公共住宅、城市遗产保护、城市环境管理和产业规划4个层面儆重点分析.以 体弼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方面的独特性。 Abstract ThIs essay shows btie8v a furl picture of Singapore s urban p ̄nning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Four aspects incfuding HDB Urban Conservation and Redevelopment.Environment Control and Industrial P ̄nning are chosen to be further analyzedin orderto betterunderstand Singapore's un ̄ueness onthose urban ̄sues 关键词 新加坡f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公共住宅f城市更新 Keywords Singapore l Urban P|anntng{City Management t HDB l Urban Redevelopment 1综述 佧为一个小岛国,有限的土地面积是城 l 2 20世纪中期之前的新加坡 开港后港口业带来大量移民桶八,2-3层 的店屋为主要建筑形式的街区成片的建设起 来。但城市建设速度远跟不上爆炸式的人口增 市发展的最大 哟之一渐加坡国土面积目前 715平方公里,其中约133平方公里是通过填海 造陆的方式增加的,估计最终面积能达759平 方公里。虽然月前填海造黼还在继续,但是很 明显上地增妊的速度远赶不上现代城市发展 长,经济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城市中心区过度拥 挤 到上世纪巾nt面积占全岛百分之一的城市 中心区容纳了36万居民,是总人El的1/ 。居 住条件由于空间拥挤和缺乏维护变得相当恶 劣 据统计,在南京上街(Upper Nankin Street), 56%的家庭独住一间房.7%与其他家庭台住 一的速度 据估计,当新加坡城市人口达到550万 时,新加坡的土地缺口将会达到40下方公里” 受天然条件所限,如何高教利用土地是城市规 划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间房。4%的家庭只有睡觉的空间 。人口过 度集聚也造成市医交通拥挤、基础设施供应不 l l i丘ft新加坡港建立与罪初规划 作者简介 王才翟lHENG Chye Kiang) 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 院长.教攫 沙永杰 足等城市设施方面的严重问题。 新加坡近代城市规划与近代港口建设几 乎同步开始。19世纪初,英国人莱佛士宣布 新加坡港建立之时。就已为这座城市制定了 最初的发展规划。此次规划理念体现了莱佛 士作为实际政治统治者其个人理想主义与实 际政治需要的结台 通过规律布置的街道将 不同种族与社会族群隔离。此次规划对新加 1 3现代新加坡的发展 正是在八口分布极度不平衡,环境极其 恶劣甚至影响生存的情况下,新加坡现代化 同济大 副数授 访问副教授 魏蜗辫(WEI Juanjuan) 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 研究助理 规划起步。与其他城市相比,起点可谓不高。在 五六十年间发展成今El的新加坡很大程度甓 归功于秉承务实的精神,对城市现实有清 醒的认识且对城市未来发展有长远的眼光。技 术层面上来说,新加坡的规划策略一直与其经 济结构和紧密结合,不同舶阶段以 同的 坡未来一百多年城市发展都具指导意义,其 划定的城市摹本格局是新加坡现代城市发展 的基础(图1】。 37I亚洲城市 为迅遮安现现代化,与世界经济嘲接轨,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泼l竹段新加垃发腱曲艰 点。1961年新加坡经济发腱J一 (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成 标志特 大规模工业化运动展开 大批生产玩 、术材、 假发嚣加工 在城市周边被规划lIl米,这屿 产业都需要人¨支持 与此同时,城市 ,心隧 严霞拥挤,环境恶劣, 待进行城市更新,将传 统城区转化为CBD,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载 体——一推一掩,^_]尢规模旺移势在必行 为安置疏散人口,必须氍提供适台的ft 房。此时的殖民泄证的新加坡信托罄盘 会(Singapore Improvement Trust)在此方 面做过一些J:作,但夫幅推进和改进住宅状况 的I 作足Ih1960年域 的新加坡{j!甩发展局 (Singapore 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即 HDB)克成的。由于牲个岛国面秘钉限,并 由于 时的法律,征购大片l:地存 定 困难,高层商密度・开始就披定为新加坡主瘿 住宅策略。受限于基础没施特别是盘通I殳施的 发腱,首批建成柏公共住宅(组屋)粜一l,在距 城市中心 8公 以内范r4'(I硐2),【町公托住 宅在仝岛范I嗣内以新镇模式大规栏发展则 在主爱交通和地铁嘭墟的城市总体框架基啦 完成之后 1967年IIJ白的L地征用法々(Land Acquisition Act 1967)使歧府枉法律I:获}副正 用上地的权利,太 征用土地成为l1r能,这项 法令为发展新镇和城市中心I置彻底更新铺’F 了道路 与第一批组隧同时建成的还有符项配套 |殳施以及一屿产业I盐施,以减少腊融对f tp心 城区的依赖。至1970年,巾心睡的凡n从1957 年的360000减少至241000。这期间,城市总人 口_刷山1455900增长薷2075000 谊 数字_兑 明迁移人L=1fI勺目标基本达成。 (2)1970年代一p到1980年代巾 6 这是新加坡经济 速发腱的10OF,劳动 密集型产业升级成技术密集型产 为配合经 方式性进经济,从 实现整个城市各个层面的 综合发胜 1960年代现任新加坡政权成宦以来,新加 坡的鲐济结构}:匾历经丁F面儿个阶段劳动 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科技密集,人才和创 新密集 城市的发展与当时的经济结构和定位 密不町分 按时间顺序的大致发展脉络如下 (1)1960年代到1970年代初 济的需磷,疏敝人口已不再是最急迫的任 务,如何通过最新开发城市巾心I 以促进经济 发腱被提I:U程。1971年小台新的城市 I I823 目m目目 规 目 4 5 E &月m i ( 抖米 # 自^Historyof Singopofe edffedbyErnestchewand Edwin Lee 0×b University press 199 2 1 964 3 1 970  ̄Commonweol[thChop Lak Loos Estote( }女 0日(女 来 :NHB)  首 .白匀  )6 廊 城 副中0 计 ( 科米 URA 2009) 亚洲城市138 发展概念规划,明确了受在中心睡建赢巾心 阿务区的策略。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手段,促使 城市巾心区改头换面,十地售卖计划(Sale of Sites program)是众多方式中比较突出的・项 在土地征用法夸作用下,迅速将城市中心 区土地收盼、整台和规划,再通过土地售卖计 划将土地与所有的规划条件打包进行公开拍 卖,作为吸引投资,特别是对社会和企业投资. 以及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促进手段。市 重 建局作为主要管理和执行部门要求每栋 建筑各具特色,同时又要确保整体城市形象。 城市保护总体规划.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标准和 保护方法等都给出明确的条例。1987年,市区 重建局在历史保护区内进行了一系列历史建 筑保护的样板项目向公众说明建筑保护在技 术和经济方面的可行性,同时还推出一系列经 济刺激手段来鼓励私人参与到建筑遗产保护 的实殴中去 1989年,建筑和城市遗产保护正 式以规划条例的形式在法律上获得正式认可 引擎也是众多策略中重蜓的一项,如圣淘沙综 合、金沙、新加坡体育中心和新加 坡演海湾游厦等(罔5) 另一疗而。提升居 住环境质罱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有 手段。 例如在大 发腱轨道交通的框架下,新镇规划 引八TOD理念优化现有配套设施.用更生态和 可持续的方法改善现有绿化,引进新的绿地和 休闲娱乐空问 商业}舌动也由城市中心区向区 域巾心扩散(阿6),新的商业商务同的兴建分 大批历史建筑和街区通过相关规划和保护项 目被保护下来,例如典型的牛车水历史保护区 (图4),新加坡河措岸的驳船码头(Boat Quay) 散了中心商务区的部分功能u城市保护与更新 的议题巳从振 旅游业转换为对新加坡的率 1970年代开始,中心商务区大部分建筑部是通 过此项计划开发完成,如1975年的DBS大厦, 1976年的OCBC大厦,1984年的莱佛士城, 1984年的滨海中心,1984年的渣打银行大厦 等。到1980年中,共约6O个项FI建设完成,多数 为办公、零售及酒店(图3) 和克拉码头(Clarke Quay)等街区艨了 保护 为主的历史街区,城市保护与更新的内容j丕延 伸至非历史保护I苤的范围 1990年代,也 尝试将新的开发与历史保护在相同的街区或 地块内结台起来,通过新l31结合,既保护了历 文化的认可和关注 以下选择新加坡城市建 殳方面最具特色 的4个议艇——公 住宅与新镇模式、城市遗 产保护与更新、城市环境规划管理和工业规 划,进行更详细介绍和分析。 史遗产,也为现代城市发展提供宅问 典型的 项目包括白沙浮商业中心、远东广场、巾国广 场中心等项目。 (4)1990年代中期以后 除了中心商务噬,全岛范围内大力发展基 础|殳施,改善环境质量也是这个阶段城市发展 的有点。大量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概念规划引 2公共住宅与新镇模式 21—项国家举措 新加坡公共住宅(蛆屋.或HDB)是新加 导下开始建设,例如城市下承系统、蔷水池、防 洪|殳施、机场、海港、电力站等等 以清理新加 坡河为代表的环境提升运动启动起来。这些努 步入1990年代中期,全球化浪潮席卷至 新加坡,新加坡不仅仅是一个岛国.更成为全 球城市网络中的重要据点 经挤结构方面,科 技密集型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此背景 下,一系列工业目区建设起来,包括科学园和 坡城市居住环境的绝对主体,超过80%的新加 坡人口居住在HDB.其缘起是出于政治和民生 的综合考虑。前面已经提到。建国之初面临严 蝗的居住问题,新成立之后立即在1960年 力为经济进一步莆组提供了条件和宅间。 城市保护 城市飞速建设带来了空间过剩的危险,现 代城市的物质形态虽然大致建设起来,但经济 括动尚不足支撑如此多商业空间运转 这种趋 势积累的矛盾在1980年代中期的经济衰退中 表现出来。1983年,占新加坡第四大支柱产业 的旅游业出现了1965年以来的首次衰退。大量 成立了逄屋发展局专门解决住宅问题。在建阔 之初就努力让人民拥有房产其实有很深的政 治意图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檀在他的回忆录 若干商务园,最新的纬一生物科技园也是这一 系列产业升级规划的延续和完善。 近几年,新加坡城市发展又面临新的挑战, 除了全球背景F的可持续议题.老龄化的问膊 也日益凸现 另外,产业升级带来大量移民的捅 入,人13的持续增长为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都 带来压力滁了科技和知识密集以外,创新密集 型经济也逐渐受到重视。对内,新加坡人需要 在全球化背景F提高对自身,自己城市和国家 的认知度;对外,新加坡需要在 球竞争中提 高吸引力,吸引全球八才与资金 在此背景下, 全方位综台性的城市发展第略更能适应未来 的需要。对大学和研究机构追加投资,建设新 的大学都反映了上对创新密集型经济发 中谈了当时对住宅问题的思路:“1965年新加 坡时面临大选,i『『f各个I弭家的选举中选民 要投票缋反对党的情况屡见不鲜,我们F决心 让家庭拥有自己的房产,乔则就不会有政治稳 定。同时.我的另一个承要意图是要让儿子需 要服兵役的父母拥有一个需 他们的攘子去 保卫的实实在在的财产” 由于从一开始就 的酒店房间、零售业和办公空间需要新的刺激 才能消化 另外,1980年代初完成的滨海湾 南岸(Marina South)的大型填海造陆工程为市 区进‘步发展提供了棚对充足的土地湘对来 说,拆除 阔的压力有所 把HDB上升到确保阁民对陶家认同柏高度。用 国家力融推进实施,并刻意不断保持进步来强 化国民对的信心,并适应其多元文化的社 会特征,以严格的政篱确保多种族和谐共处, 减小。另外.新加坡整体经济结构在此阶段逐 渐向资本密集型经济转化。各种因素促成 在80年代中期对城市更新方式进行反思,从单 HDB体系成为当代新加坡社会和文化的嚷要 组成部分,艇台了其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和 文化等各层面的内容 纯的拆旧建新转换为结台建筑和城市遗产保 护的城市更新策略 1986年市区甫建局提出 展的支持,如新成芷了新加坡技术与没计大学 (SUTD)。引进大型项目作为城市和经济发展的 39l亚洲城市 2 2 5个发展阶段 从1960年初HDB成 . 今,新加坡公共住 宅的发腱经历了5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特 狂鲜I!II,呈现为展过程。 第一个1O年(I960-1969年) 这10年奠 定了新加坡尢规模进行HDB开发的基础和格 硒.以 法、国家职能机构、住宅金融3方 衙为代表的新加坡HDB体系成型。新把 改_菏夫众居住看作国家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个快速连贯、不断进步的发 的前提 在宦j击和完 国家财政的支持F,新 【戍市的建尾发展局综合了消除赞民窟、土地管 娜、规划、泄计、逮造、出租出售和管理等几乎 所有 公共住宅丰lj芫的职能.以极高的设率,_ 10年肉完成’2万套住宅.使34 6%人口住进新 的HDB。为快速、夫聃地提供住宅,这一时期标 准较低, 部采用标准化住宅f面,在补 贴F按照蛀低租龠或售价提供缭居民.将租金 和月付拄制在 均家庭收入的15%左右 控制 价格、快速、大 为低收入阶层建造住宅是这 1O年的# 工作( 7) 第一个10年(1970-1979年)。 这10年 继续保持更高逃度的公热住宅增量,1976年 公共f}:宅已覆盖50%总人口,荜本解决嘬的需 求。拄此期间,HOB开始关j=I=居民对1£宅街求 的多样性,主璎体现在房型设计和社 规划2 个片面 HDB单元’ 均面积从60年代的42平 方米提高判1975年的75甲方米。房型I殳计除r 平方米,同时对城市绿化和水资源的规划标准 和关往度大大提高,把住宅开发和城市化发展 与国家环境资源管理相结台的宏观思路十分明 的居民和管理部门之间的“距离”;硬件较件 两方而的举措大大促进了新建成社【 在比较短 的时间内形成社腻感,发展l判这个阶段,新加坡 HDB的社会功能已经十分叫显 第四个10年(1990-1999年)往这1O年 闭,HOBj鬟盖率达到86%总人口。对HDB的管 理、新伟宅的品质,尤其是祉Ⅸ环境成为这个 时期主要关注的问题。从1991年起,腺本完仝 由连尾发展局I韭计部r J承担的公共 :宅设计 1房至4房的户型外,增加了5房户型(新加坡 的习惯说法,将起居室和与之十}l连通的餐厅也 作1傍),意J划是将公接任宅的{鼍[盖对象从低 收八阶层扩大到一}|等偏低收入阶层。随萧伟宅 标准提 ,开发L地离城市中心腻距离不断增 加,这一时期的公批住宅开发实际上也是新加 确 这一时期的公共住宅建|殳强凋符个新镇、各 个邻里单元在建筑形象和公共审问方面的独自 特征,提出了・系列确保形式多样性的城市设 计导则( 8)。此外,80年代新加坡公共住宅 发展的一个更突出的承点是培育社区,关注居 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除了增加公共罔书馆、社  活动中心等福利性、高质最的社区功能外,・l 系列与公共住宅社 培育相关的新出台, 如1982年推出大家庭H划(Multi-Tier Family 坡邻 城市化的全面展开过程,独具特色的新 n¨坡新镇摸式得以确证和实现 第三个1O年(1980-1989年)。随肴公共 住宅肝发和新镇建I殳的全面展开,这・时期的 点是将牡 建I韭・j阿家长期发展规划牾台, 新推出的规划将新镇 j新加坡地铁交通网络紧 密联系,人均居住标准山20‘F方米提高到30—35 ¨J以由私人建筑师承担,以实现多样化。对既 有公共住宅的|殳施更新和环境改粹的工作也 在1991年 面开始,这砦更新改善I:作需要居 民参与,负责承担大部分费片{ 第五个10iF(2000-2010年) 21世纪以 来新加坡人口保持大幅增长趋势,HDB和商 品住宅共同承载大 新增的^¨。f£现有城l Scheme),为多代大家庭优先提供更大户型的 住宅;1988年特公共住宅日常管理 维护和社 区内容建 壁的工作由HDB转移到各个新镇和社 区相芙的职能部门,克服集中化统一管理导致 7 I9705 ∞ Bg 中0窨B位(女料来 。HDB.I975) 8 4十日o 9O # 宅 ( #来 .HDB 20l0) 9 ± (The Pinnoc Je@Duxton).2009# ( :Widlmed[aCommons) l0 游 9O ∞ 0 ( 境裤 似 ‰ 镇中0】( 料米 HDB.如10) 亚洲城市l 1 40 毒麓 展给自己带来的利益,以保持对的信心, 是HDB面临的挑战 关于未来发展,新加坡总 理李显龙在2010年的一次有关访璇中有3个观 点值得关注第一.没有公共住宅体系就没有 今戈的新加坡,国家受继续为国民提供高质量  Il_ 0蚕 l2 和可承受价格的公共住宅,因为它不仅是提供 住所,更是国家管理的重要’ 台,居委会等机 构通过这个牛台建设社区、堵育价值观和实现 多种族团结;第二,没有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 支撑,一切都不可能;第三,有能力的是这 种公共住宅横式的基础 因此,新加坡公麸住 宅未来发展仍然会是在主导之F,肚政繁 和理念为先导的发展轨迹 结构下局部大量性建设仍然持续。新加坡HDB 在这一时期已经走向更高楼屡、更高质量的新 模式。2009年完成的高达50层的达士岭组屋 (The Pinnacle@Duxton)清晰体现出未来新 模式的几个特点(网9) 在其他类似公共住宅 项目中,空中花园、生态住宅等新尝试也已见 成效。同时,这一时期在公共住宅的金融、管理 式 新加坡除了中心城更新外,基本是采用新 镇模式推进城市化,辅以近年来出现的副城市 中心,因此整体城市结构具有鲜明的“城(中 心城)——镇”层缓关系和多中心特点,不是 摊大饼模式。每个新镇人口规模为15-25万, 中心位置|殳镇中心区域(Town Center),包括 大型商场、综台性康体|壁施,办公|殳施及集中 绿化。地铁线路出现后镇中心往往与地铁站点 综合开发整台;镇的边缘区设置工业用地(无 污染的轻工业);其采范围被分成几个邻里单 元,每个邻里单元容纳4000—6000户家庭(2—3 万人口),每个邻里单元中心处设置邻里中心 区(Neighborhood Center),包含市场、餐饮 中心、医疗点、学校等公共功能,邻里中心的服 务半径为400米;各邻里单元又分为若干住宅 组团(Precinct),400—800户家庭可以共享 3城市遗产保护与更新 新加坡建国之初的城市范围很小,其城市 历史遗产的总量、类型和历史时段并不算丰富。 但在今天的新加坡,城市历史资源成为这座城 市中一道不可或缺的层面,与城市空间、社会文 化和普通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新加 坡城市遗产保护极具弧洲特征的发展历程和做 法对其他亚洲城市还是麟具借鉴意义的。 和相关方面持续发展和细化,以适应社会 发展出现的新情况 例如,对靠近父母住处购 置新房的已婚子女给予优先,鼓励两代人之间 的相互照顾(Ma ̄ied Child Priodty Scheme. 2002年);允许利甩公共住宅单元做为在家 办公场所和公司拄册地址(HomeOfice fScheme,2003年)。这些和制度的不断优 化体现了新加坡公共管理方面的优势。 31发展过程 萌芽时期(1960s-1970s) 1960年代 新加坡建国初期,城市建|殳的重点艘在市区 2 3重要的规划设计理念 在新加坡HDB体系中,规划和设引 的核心 作用是将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综台日标 以专业手段合理“物化”。HDB规划和设计方 面关注的核心问题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高屡高密度。从1960年HDB成立 至今一直采用高层高密度模式,是新加坡城 儿童游乐场、篮球场、健身点等日常括动设施。 镇中心一邻里单元一住宅组团3个层次的结 构羌系十分明确(图10-圈12)。 重建、住宅建设和经济发艘上,根本无暇顾及 历史建筑的{!}l护问题,但对于城市遗产的重 要性也有初步认识。1971年完成的城市总体 社会文化方面,新加坡以法律形式要求各 个公共住宅社区必须保持严格比例的不同种 族人口构成(与总人13中各种族构成比例基 本相当), 确保不同文化和种族融洽相处于 概念规划巾蕴含了城市遗产保护的思想,这 时期成立的一些重要专业机构,也在城市 研究和规划中对城市保护开始关注,例如市 区重建局,占迹保护委员会等。占迹保护委员 会从1970年代开始将一些碹婴的地标性建筑 纳入保护名单,这是新加坡城市遗产保护的 市规划的一个基本原则。今天HDB再开发的 同一屋檐下 从今天的现实情况看,看似强制 的种族团结是有成效的,其影响不仅仅在 住宅社区,也体现在工作、教育等各个生活场 景,成为新加坡的社会和文化特征之一 个主要做{击是将原有的高层住宅区(20杂 层为主)重新开发为40・50层的新区域。相比 于上海中心城(面积与新加坡相当)的1000 万人口规模,新加坡似乎没必要让HDB ̄B么 “高”,这一举措是保持园家整体环境质量,综 合各层面考虑的结果 其次是新镇模式,新镇 模式的实质是社区概念和结构清晰的生括横 第一步,主要针对单伴建筑的保护更新,还缺 乏全景式的考量 快速发展成熟时期(1980s-1ggOs)。如前 2A当前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当“量”不是主要矛盾,如何继续保持进 步,通过“变”使国民能够体会到国家经济发 文提到,1980年代中期的经济衰退使新加坡 开始对城市最建过程中的大拆大建进行反思 1986年市区蓐建局提出城市保护总体规划成 I新加 新镇结构棰 2住宅 目之间 意目i # HDB I985 (女 HD8.2010) 41 l亚洲城市 对建芷社会认I 具打破受作川 (3)t地售实计划是用J:历史街 垂新的另一个醺螫办法,通过一部分阿柯席产 的售卖,使得对历史建筑有兴趣的稚人业E和 歼发阿能船参 到建筑僳护工作中,在规划和 导则等条例的 格要求下实施保护型新 (4)所制定的 系列缜密的规章导 则成为保证建筑保护J.作质 的靠 俄拊,酬 时发布的夫f 柯针对性的宦传材料使得保护 1.作在新加坡具柯广泛的公众 础,也大夫便 利业主和所柯参与 ,Ii扦环竹人员的工作报 13 I4 强的执行能 是城市迪产保护l:作得以 阡腱的重要前提,‘l 进行城市遗产保护的策 略敲定,立 I通过强干『力的手段推进城市 保护的开展,并实现社会J 识和公众参与 勾新加坡城市保护的分水岭 此次规划确定了 7个保护 ,卫对牛车水并所史 域进行r详 细性的保护规划(t'413)。此外,迁推出一 -系列办法米促进保护胤划的实施,如采用经济 诱J蝎,鼓腑私人参与历史建筑保 ,,筛选保护 内的商,Ik ̄k恋,使得保护 肄右一定的缸I鲴 和特色等。艘市保护总体规划( ̄i1989年进‘步 修正,赋 法律艘力井正式实施 新的保护规 划针对1 嗣类型的保护建筑制定不同的导划, 场位于新加坡晦务 ,和牛车水毗邻.是 新加坡城早城市化的|千区域,如何使它实现 新旧结合,满足商务区的办公功能,并提供餐 饮娱乐 及高质量的公 空问成为这一地J^ 开发的挑战 有选择性的保护加上新开发相结 4城市环境规划与管理 自然环境质量一 是新加坡城市发展榨 制的盈点,J致府在环境疗而的大 投入为新加 合的综合改造使得中嘲广场项目实现了新旧 的对比和融合(圈14) 在所史保护方面的 作和大力宣传 坡赢得了花圈城市的美辨,如何在靠限的时间 内有技控制和提升环境质艟,新加坡经验llg参 考价值足巨夫的 激发了市民对1 城市遗产更r泛韵关注,广泛 的公众参与基础是新加坡逮筑保护 一个特 以便 :保护的阿时庸颤到更新与发展,将历史 街 的人文特征、周边的发展以及长远规划结 台起来,碲定像 ,的实施程度 十保护规划 一l】蚯75%的保 ’建筑腻于私柯,1991年城市 -R建硒义颁布r“私人啦t自班保护汁划”. 址私人业l二主动加入到建筑保护的行列 到此 点。多 而的专业人才、市民以及业主参与剑 保护工作,{ ,这 强大阿缔的形成使得被保护 F来的历史建筑数 大大增加,部门与民 间力量台作,寻求个体建筑、历史街I《肌理以 厦现代生话之间的 衡点 作为一个基本没有自然资源的岛国,新加 坡 境治理的起点不商。独 上时,i 蕊的王{: 境问题,如城市缺乏上F水系统,I 生条件恶 劣,流行埔横行等等,已到威胁市比生存和1 家发展的地步穗 成 之树就 决心壮精 境,其cll水资源的特台 当其冲给 r艘商 优先缎 2008年李光肯楹就此波题骨剐忆到,“水 阶段历史遗产保护已经成为新加坡保存腑史 记忆和独特人文气息,寻找自身特色的重要手 段,成为和新加坡人的生活和经济发胜密不呵 讣的・郝分 以市区蘸建蔚为代表的管理部门对 推进城市雠 r工作,尤其是在社会北识形成之 前,发挥了至*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土蛭体 现在以下几个片面: 的问题主导其他的,所有的歧繁部耍服从 坩c资源自给自足的用标” 对于精明!环境.新加坡从I: F, 先 达成的共识就是一个消浩,商质 的生存环 提升品质iit,jg](1990s 夸) 保护工作经 所了i ̄j20{F的班腱,在保 r数 厅 已毖奉得 剑保障,新加坡城市保护从承数 转变到承品 质,lJf顺应时代的发腱,寻找开创性的保护和 利刖思蹄 豫对历 建筑进行 施升级(如 l 水排污、电力系统等),保 i工作的蜚求 和标准址‘步精细化,盘lI住保{}_|随内仔细规划 件车 、绿化和步道系统等 另外任保护方法 l:的一 创新Jf始目l现 巾I司广场项H足在这 个时期新的保护和再乖lf埘模式的体现 l 围广 (1)管理部门非常注承研究,通过研 究途径提出具有前瞻性的保护规划,为提出创 点撑 境对新加坡米说是 常 的,井}王愿意l为 这个H标的蛮现付出舒 和代价・开 始就认识判商质城的环境除了提升新Jll】坡人 民的生存质 ,对吸引投资、l刺激经济发 也 不呵或缺。建抗政权不久,在百废待必的情况 F,愿意将眼光放挺远,从70年代开始就 尢JJ投资王l:境 础|殳施建设,例 城市F水 系统,新加坡河精州,垃墩处理世施,宰锋这 (2)为帮助和鼓J威市民理解和支持历史 建筑保护.率先在保护l 内选择一批历史 建筑进行试点和示范工程,向公众证明历史建 筑保护在技术和经济上部 行 这 行动成为 向市民宣传保护思路和方法的・个 婪王{ ,= 3 4 目r E镕☆ l护 ( # URA.1 989) (女料来 :URA.I994 43I亚洲城市 町分。之l制,为刺激经济提供就业,侠 述建I殳了一批低成本工J胜开腱制造业等劳 生括配套的重要层面。另外,新加坡城市镊休 闲娱乐和夜生活中心荷兰村与以餐饮和历史 建筑为特色的罗彻斯特公园也位于产业固周 边1公里范周内。高质醋的整体弱、境为产业园 吸 I高缎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纬一产业园 的规划集中体现了新加垃工业园发展的特点 和最新趋势.包括: 在总体上配合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原 则是不会改变的 动密集型的产业,成就了新加坡现代工业的基 础。虽启动迅速,但快速单‘的建 殳只是权宜 之计,工业发展需要整体规划、控制和管理。 新很快就对这个问题做出反应。1968年 6结语 以上儿个方衙是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和发 展方面独特性的敢受体现,需 强调的是,所 裕廊集团成证.作为主 负责工业规划、工业 Ⅲ地征购、开发和管理的机构,裕廊集团成啦 以后,首先进行的是褡廊工业 的规划与开 发,对新加坡1970年代经济的飞迷发展有重蟠 贡献(图侣) 有的规划和城市发展策略部是在・个结构缜 密、具有高度连续性的框架下实现的。所有决 策者均须对城市的过去、当F和未来负责,对 决策错误的后果需要承担责任,这一点某种程 度上使得决策必须慎重与理性。 当下的新加坡所面临的问题很多,例如人 口澈增、人13老龄化等,要应对新的挑战, 还需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慢慢摸索,如 (1)}}i地功能分布呈现多样性,除了重点 产业用地,完备的配套设施占很大比例,这说 明除了为荫意产业发展提供物质空间,创造适 宜高品质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更是规划的重点,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高端人才的必备条件 1980年代开始,当产业结构n|制造业为主 的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进化,产业规划镶 略也做出了煎大调整。新加坡的一系列工业园 (2)结台紧凄城市的概念使不同用地功 能竟分混合,减低不必要的塑通量。 主苎设就是从此时开 根据不同内容,l:业 旧 的选址以妊适发胜的原则反复考量,币仪 和已有设施结台,更蜡考虑将来拓展窄『埘 斤向 棠 加坡科学蚓选址在新加坡国诳_夫学附 j丘,以便将来和大学研究机构协调发展,且周 m颅留大片拓胜空间 新加坡阿际商务回和新 (3)紧凄的用地布蔚最大化上地的使用 效率,并为将来的发展撷留足够空闸。 (4)规划范围内的公共审问硬绿带布置 果能够秉承其 ・田的务实负责的风格,使城市 发腱与垒球城市发展趋势阿步,相信新加坡在 越来越激烈的 界城市竞争中会赢得属于自 己的位置。啊 与城市总体规划融合,将整片区域融入到城市 公共宅间系统和绿剐之中 从城市整体来说,纬一产业园建成后将与 周边相关产业。如大学、科学园等往城市的西 南部形成 个知识密槊、人才密集的区域,而 城市按体的高科技、创新产业的发胜都由这个 域带动起来。 裕廊岛开发是新加坡产业规划策略中利 用新技术、集中扩大产业优势的最好体现。裕 【l】 n HY”Judicious Juggling”l Jl SkylineAugust 2002 加坡樟宜商务园作为面向现代制造韭的综台 性闻 ,除1:业用地外,迁包括办公和研发宅 问。这两个商务 区的选址部在变通便捷、有 大型基础I殳施呵利用(机场足很煎要的因素), H与传统I:业方便联系的地方,这阿个 分 [2  Ol3e Johan Dale Urban Planning in Singapore:The Tmnsfonnalion of a City South・East Asiall S ̄ial 别于1992年和1998年,f辖 新加坡最新 业园区的发展当J爵纬一产 业园噬(One North,睡¨9) 为应对产业再次 廊岛位f新加坡西南,在原有几个小岛舶基础 人工筑成 为扩大化1二产业的原有优势,整 个岛披定位为一个牝]:岛,集中所有化工、石 油相关产业。裕廊集团计划在海床F建造一个 大型储油岩洞,这项计划将犬犬促进新加坡化 工产业发腥(图20)。 规划_方面新理念的渗透不仅局限T 新产 业园区,还包括传统工业 裕廊工业区作为 60年代开始开发的传统工业区,其拓展和翻新 就引入了如综合社区、生态工业规埘等原则, 搭廊集团还与市区重建局和建屋局台作进行 sc㈣ce Mo]lographs【M]Shah Alain S ̄lango r :Oxford Unlvemily P ss I 999 Ba ̄ington Kaye Upper Nankin S1 ̄ ̄1 Singapore: 升缓,适应创新和知识密集产业的需要,规划 个针对这些尖端产业嗣区的概念最早町追 溯 1991年新加坡国家技术规划(National Technology Plan 1991),具体项目在2001年正 A Soeiotoglcal Study Or Chi nese Ho L ischuIds Livingin a Densely PopulatedA 8【M】Singapore: University ofMalaya P…1960 DiseoveD'Chanel The History of Singapo ̄:Lion City_M1 Asian Tiger(Singapore;John Wiley& SonsfAsia)PteLtd} 5 Edited by Aline K Wong and Slephen HK Yeh ,式稿动。纬一产业同 占地2下方公里,遗址秉 堆‘贯的 足长远的原则,位置从可达性m『言 肄柯绝对优势,紧邻城市地铁两条线路的换秉 蚺,南制为城市采西向主要高速路,距离城市 Il,心约6公里,邻近很多研究机构和大学。在生 Housing a Natlo.25 Years of Public Housing in Singapore【Mi Siugapo ̄:published by M…AsiaforHousing&Development Board I985 。n MI Edited by Stephen H K Yeh Public Hou shlg in Singapore:A Multidisciplinary Study【MI Singapore:publisbed by Singapo ̄Unlvemlty P… forH ̄sing andDevelopment Board 1975 环境和 殳施配套片面,产业圄内与用边分布 的住宅包含r新加坡夫部分住宅类型,从 蛆艟、私人多商层公寓到独 住宅都有,还有 多所国际学枝的聚集与完善的体育设施也灶 海岸线综台发展计划 着眼未来,顶留发展审问是新加坡产业规 剁的显著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加坡产业 规划的具体策略和手段根据情况不断调整,而 【7】Lily Kong Consewingthe PastCreatingthe Futu ̄ Urban Heritage iJ l Singapore【M】Singapure: Publishedfor URA by Straits Hmes Press 20I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