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BZ—0635 架空线路的立杆施工工艺标准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范围
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物安装立杆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采用器材、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材质合格证件。 2.1。2钢筋混凝土电杆:
2.1.2。1表面光洁平整,壁厚均匀,无露筋、跑浆等现象。
2。1.2.2放置地平面检查时,应无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宽度不应超过0。1mm;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应无纵、横向裂缝。
2。1.2。3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1/1000。
2.1.3预制混凝土底盘,卡盘表面不应有蜂窝、露筋、裂缝等缺陷,强度应满足规范规定。 2.1。4针式绝缘子:
2.1.4。1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组合处压接紧密牢固,铁件镀锌完整良好。 2。1.4。2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2.1。4。3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2。1。5横担、M型抱铁、U型抱箍、拉线及中导线抱箍、杆顶支座抱箍、拉板、连板等. 2.1.5。1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1。5。2热镀锌,且镀锌良好,无锌皮剥落,锈蚀现象。 2。1.6螺栓:
2。1。6.1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等现象,螺杆与螺母应配合良好. 2.1。6。2金具上的各种联结螺栓应有防松装置,采用的防松装置应镀锌良好、弹力合适、厚度符合规定。
2.1。7其它材料:木标桩、白灰粉、小线、水泥、砂子等. 2。2主要机具:
2.2.1铁锹、铁镐、铁镩、夯、铁锤、手锤、撬棍、钢丝绳、吊索大绳、活扳手、斧子、抹子、卡环、卡扣、脚扣、安全带、叉木等.
2.2。2支架、扛棒、滑板、线坠、经纬仪、水平仪、花杆、塔尺、皮尺、墨头、信号旗、
口哨、手推车等。
2。2。3机械组立电杆时,应有汽车吊;人力组立电杆时,应有绞磨或卷扬机、人字抱杆、地锚钎子、滑轮、钢丝绳等。
2。3作业条件:
2.3.1熟悉施工图(并已掌握地下管道、电缆等设施的情况),将图纸标定杆位周围的障碍物全部清除干净。
2。3.2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用压试验已完成,并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测位→挖坑→底盘就位→横担组装→立杆→卡盘安装
3。2测位:按设计坐标及标高测定坑位及坑深,钉好标桩,撒好灰线。
3.3挖坑:按灰线位置及深度要求挖坑.当采用人力立杆时,坑的一面应挖出坡道.核实杆位及坑深达到要求后,平整坑底并夯实。
电杆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作规定时,应符合表3.3所列数值.
电杆埋设深度
杆长(m) 8。0 9.0 表3.3
13.0 15.0 10。0 11。0 12.0 埋深(m) 1.5 1.6 1.7 1。8 1。9 2.0 2。3 注:遇有土质松软、流沙、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时,应做特殊处理。
坑深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00mm、-50mm;双杆基坑的根开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0mm,两杆坑深宜一致。
3.4底盘就位:用大绳栓好底盘,立好滑板,将底盘滑入坑内。用线坠找出杆位中心,将底盘放平、找正。然后,用墨斗在底盘弹出杆位线.
3。5横担组装:
3。5。1将电杆、金具等分散运到杆位,并对照图纸核查电杆、金具等的规格和质量情况。 3.5。2用支架垫起杆身的上部,量出横担安装位置,套上抱箍,穿好垫铁及横担,垫好平光垫圈、弹簧垫圈,用螺母紧固。紧固时,注意找平、找正。然后,安装连板、杆顶支座抱箍、拉线等。
横担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3。5.1.1同杆架设的双回路或多回路线路,横担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表3。5.1.1所示。
同杆架设线路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mm) 表3.5。1。1 架设方式 直线杆 分支或转角杆 1~10kV与1~10kV 800 500 1~10kV与1~10kV以下 1200 1000 1kV以下与1kV以下 600 300 3。5.1。21kV以下线路的导线排列方式可采用水平排列;最大档距不大于50m时,导线间的水平距离为400mm,但靠近电杆的两导线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
10kV及以下线路的导线排列方式及线间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3。5。1.3横担的安装:当线路为多层排列时,自上而下的顺序为:高压、动力、照明、路灯;当线路为水平排列时,上层横担距杆顶不宜小于200mm;直线杆的单横担应装于受电侧,90度转角杆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
3。5.1.4横担端部上下歪斜及左右扭斜均不应大于20mm。双杆的横担,横担与电杆连接处的高差不应大于连接距离的5/1000;左右担斜不应大于横担总长度的1/100.
3.5。1。5螺栓的穿入方向一般为:水平顺线路方向,由送电侧穿入;垂直方向,由下向上穿主,开口销钉应从上向下穿.
3。5.1.6使用螺栓紧固时,均应装设垫圈、弹簧垫圈,且每端的垫圈不应多于2个;螺母紧固后,螺杆外露不应少于2扣,但最长不应大于30mm,双螺母可平扣。
3.5.2用水泥砂浆将杆顶端严密封堵。
3。5.3安装针式绝缘子,并清除表面灰垢、附近着物及不应有的涂料. 3。6立杆:
3。6。1机械立杆:汽车吊就位。在电杆的适当部位挂上钢丝绳,吊索拴好缆风绳,挂好吊钩,在专人指挥下,起吊就位。
当电杆顶部离地面1m左右时,应停止起吊,检查各部件、绳扣等是否安全,确认无误后再继续起吊.
电杆起立后,调整好杆位,回填一步土,架上叉木,撤去吊钩及钢丝绳。然后,校整好杆身垂直度及横担方向(纵向可用经纬仪,横向可用线坠),再回填土。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每回填500mm应夯实一次,填到卡盘安装部位为止.最后撤去缆风绳及叉木.
电杆位置、杆身垂直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3.6.1.1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直线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3.6。1。2转角杆的横向位移不大于50mm。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紧线后不应向内角倾斜,其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3。6.1.3终端杆应向拉线侧预偏,其预偏值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紧线后不应向受力侧倾斜。 3.6。1。4双杆立好后应正直,双杆中心与中心桩之间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迈步不应大于30mm;根开不应超过±30mm。
3.6.2人力立杆:绞磨就位。根据需要:打好地锚钎子,用钢丝绳将地锚钎子与绞磨连接好。然后装滑轮组,穿钢丝绳,立人字抱杆(抱杆角度要适当)。在电杆的适当部位挂上钢丝绳(吊牵),拴好缆风绳及前后横绳,挂好吊钩,在专人指挥下,起吊就位.
当电杆顶部离地面1m左右时,应停止起吊,检查地锚钎子、人字抱杆、绳扣等是否安全,确认无误后,再继续起吊。
电杆起立后,调整好杆位,回填一步土,架上叉木,撤去吊钩及钢丝绳(吊索)。然后,校正好杆身垂直度及横担方向(纵向可用经纬仪,横向可用线坠),再回填上。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每回填500mm应夯实一次,填到卡盘安装部位为止。最后,撤去缆风绳、前后横绳及叉木。
电杆位置、杆岙垂直度的要求同机械立杆. 3。7卡盘安装:
3。7。1将卡盘分散运至杆位,核实卡盘埋设置及坑深,将坑底找平,并夯实。 卡盘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3。7。1。1卡盘上口距地面不应小于350mm。
3.7.1。2直线杆卡盘应与线路平行并应在电杆左、右侧交替埋设;终端杆卡盘应埋设在受力侧,转角杆应分上、下二层埋设在受力侧。
3.7。2将卡盘放入坑内,穿上抱箍,垫好垫圈,用螺母紧固。检查无误后回填土.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每回填500mm应夯实一次,并设高出地面300mm的防沉土台.
4、质量标准
架空线路及杆上电气设备安装标准
4。1主控项目
4。1.1电杆坑、拉线坑的深度允许偏差,应不深于设计坑深1OOmm、不浅于设计坑深50mm. 4。1.2架空导线的弧垂值,允许偏差为设计弧垂值的±5%,水平排列的同档导线间弧垂值偏差为+—50mm。
4.1.3变压器中性点应与接地装置引出干线直接连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1.4杆上变压器和高压绝缘子、高压隔离开关、跌落式熔断器、避雷器等必须按本规范第3.1。的规定交接试验合格.
4.1。5杆上低压配电箱的电气装置和馈电线路交接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路配电开关及保护装置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2相间和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Ω;
3电气装置的交流工频耐压试验电压为1kV,当绝缘电阻值大于1OMΩ时,可采用2500V兆欧表摇测替代,试验持续时间1mm,无击穿闪络现象。
一般项目
4.2。1拉线的绝缘子及金具应齐全,位置正确,承力拉线应与线路中心线方向一致,转角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一致。拉线应收紧,收紧程度与杆上导线数量规格及弧垂值相适配.
4.2.2电杆组立应正直,直线杆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杆梢偏移不应大于梢径的1/2,
转角杆紧线后不向内角倾斜,向外角倾斜不应大于1个梢径。
4。2。3直线杆单横担应装于受电侧,终端杆、转角杆的单横担应装于拉线侧。横担的上下歪斜和左右扭斜,从横担端部测量不应大于20mm。横担等镀锌制品应热浸镀锌.
4。2.4导线无断股、扭绞和死弯,与绝缘子固定可靠,金具规格应与导线规格适配。 4。2.5线路的跳线、过引线、接户线的线间和线对地间的安全距离,电压等级为6~1OkV的,应大于300mm~电压等级为1kV及以下的,应大于150mm.用绝缘导线架设的线路,绝缘破口处应修补完整。
4.2.6杆上电气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固定电气设备的支架、紧固件为热浸镀锌制品,紧固件及防松零件齐全; 2变压器油位正常、附件齐全、无渗油现象、外壳涂层完整;
3跌落式熔断器安装的相间距离不小于500mm;熔管试操动能自然打开旋下;
4杆上隔离开关分、合操动灵活,操动机构机械锁定可靠,分合时三相同期性好,分闸后,刀片与静触头间空气间隙距离不小于200mm~地面操作杆的接地(PE)可靠,且有标识:
5杆上避雷器排列整齐,相间距离不小于350mm,电源侧引线铜线截面积不小于16mm、铝线截面积不小于25mm,接地侧引线铜线截面积不小于25mm,铝线截面积不小于35mm.与接地装置引出线连接可靠。
2
2
2
2
5、成品保护
5。1基坑挖出的土应甩离坑边0。5m以外,并不要把标准埋上.雨季施工时,坑四周应用土围堆,防止雨水流入。
5.2运输、堆料时,注意不要损伤电杆及绝缘子。 5。3抱箍如不合适,不要在电杆上猛砸,以免损伤电杆. 5.4立杆时,注意周围环境,保护其它线路等不受损伤。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坑位或标高不准确。测量定位要认真,并核实.
6。2电杆横向位移、杆身垂直度超出允许偏差范围。电杆就位时,要有专人认真观测,并调整.
6。3螺栓及抱箍大小不合适,垫圈过多、丝扣过长或螺母未满扣,材料不配套。要认真进行金具零件规格核查。
6.4回填土不实.要按规定分层填土并夯实,土块(尤其不允许有冻土块)必须打碎。
7、质量记录
7。1钢筋混凝土电杆、横担等主要金具出厂质量证明。
7。2针式绝缘子、高压绝缘子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及产品合格证,并根据电压等级做耐压试验,其试验报告应在检定周期内才准许使用。
7.3立杆工程,预检、自检记录. 7。4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
7.5架空线路和杆上电气设备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8、安全环保措施
8。1作业前应检查工具(铣、镐、锤、钎等)牢固可靠。挖坑时应根据土质和深度,按规定放坡。
8。2杆坑在交通要道或人员经常通过的地方,挖好后的坑应及时覆盖,夜间设红灯示警。底盘运输及下坑时,应防止碰手、砸脚。
8。3现场运杆时,电工作业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准上岗操作。非电工严禁进行电气作业。
8.4人工立杆时,电工接受施工现场暂设电气安装任务后,必须认真领会落实临时用电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的内容,施工用电线路架设必须按施工图规定进行,凡临时用电使用超过六个月(含六个月)以上的,应按正式线路架设。改变安全施工组织设计规定,必须经原审批单位领导同意签字,未经同意不得改变。
8.5电杆就位移动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酒后不准操作. 8.6杆上作业时,禁止上下投掷料具。
8。7架线时在线路的每2~3km处,应设一次临时接地线,送电前必须拆除。大雨、大雪及六级以上强风天,停止登杆作业.
8。8架设电缆轴的地面必须平实。支架必须采用有底平面的专用支架,不得用千斤顶等代替。敷设电缆必须按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内容执行,并设专人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