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非煤矿山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来源:九壹网
非煤矿山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矿公司、场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矿公司、场各部门和采区分场、分厂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第二条 矿公司、场任何部门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矿公司、场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安监部门和所在采区分场、分厂、科室报告.

各级领导或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组织整改. 第三条 矿公司、场主要负责人以及财务科室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列入安全投入费用.

第四条 矿公司、场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活动,排查剥离、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或开拓、采准、切割、回采或筑坝、放矿、闭库等环节的事故隐患;科室采区、分场、分厂每周、班组每天至少组织一次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五落实”的要求和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第五条 矿公司、场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矿公司、场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第六条 矿公司、场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4月4日、7月4日、10月4日和下一年1月4日前,将各季度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有关表格和文字说明材料向市、县市、区安监局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矿公司、场主要负责人签字.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按照重大事故隐患报告规定的内容及

时向市、县市、区安监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本单位科室、采区、分厂、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矿公司、场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并报市、县市、区安监局备案、销号.

第八条 矿公司、场各级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第九条 矿公司、场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有关单位科室、采区、分厂、分场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人员和矿公司、场财产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