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困而学之
【拼音】:kùnérxuézhī
【表述】:困于:疑惑。碰到疑惑的时候就自学。
【出处】:《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困勉下学
【拼音】:kùnmiǎnxiàxué
【表述】:指克服困难就可以求出科学知识。
【出处】: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3、牵困济危
【拼音】:fúkùnjìwēi
【表述】:牵:协助,积极支持;济:挽救。扶植、救济存有危难和困苦的人。 【出处】:柳洲《风雨桃花洲》:“李大树在二虎子心目中,已成为自己所不及的、不畏强暴、扶困济危、本领高强的英雄。” 4、作困兽斗
【拼音】:zuòkùnshòudòu
【表述】:虽受到困苦,也必须奋力卷舌,抗争愈演愈烈。 【举例造句】:敌人还在作困兽斗,我们得进行坚决还击。 5、颠连困苦
【拼音】:diānliánqióngkùn
【表述】:颠连:困苦。形容非常贫困困苦。
【出处】: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连阡累陌,一片荆榛,居民间有孑遗,颠连穷困之状,有不能殚述者。”
形容困于的四字成语存有:鞍马劳困(ānmǎláokùn)成语表述: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志节困乏。
颠连穷困(diānliánqióngkùn)成语解释:颠连:困顿不堪。形容穷苦艰难。 力困筋乏(lìkùnjīnfá)成语表述:困于:劳倦;稀:疲倦。耗尽了全力。 人困马乏(rénkùnmǎfá)成语解释:人也累了;马也困乏。也指人们非常疲倦。 动静深邃(shuìyìménglóng)成语表述:深邃:模糊不清。形容双眼模糊不清的样子。 昏昏欲睡(hūnhūnyùshuì)成语解释:头脑昏昏沉沉;只想睡觉。形容非常疲劳或精神不振作。
成语原文: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就是秋萧慧敏复落,邑邑不得志,颇恩郎言,遂挑前所命令者强读之。未至终篇,昏昏欲睡,心无语无以独立自主。” 睡眼惺忪(shuìyǎnxīngsōng)成语解释:惺忪:刚苏醒的样子。形容睡觉的人刚睡醒,还没有完全清醒。
成语原文:鲁迅《故事新编·采薇》:“街道上的行人还不多;所邂逅的不过就是睡眼惺忪的女人,在井边踢水。”神驰力困(shénchílìkùn)成语表述:形容心神向往,情思昏沉。
成语出处:明·汪道昆《沽水悲》:“可怜素手明于雪,只恐回身化作云,洛神既去,寡人神驰力困,我想那孤馆独眠怎捱到晓。”。
关于疲倦的成语及表述如下:【秋老虎秋乏】:困于:疲倦;稀:烦躁。
春秋季节天气容易使百人感到困倦疲乏。【呵欠连天】:呵欠:困倦时往往情不自禁地张开大口度吸气的现象。 不断的自慰。①形容尚未睡着。
②比喻非常疲倦的样子。亦作“哈气连天”。
【后合前仰】:再分:曲身俯地;青莲:仰面朝天。身体前后摇晃。 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版样子。【前俯后仰】:身体前后晃动。
形容哈哈大笑或疲倦得直不起至腰的权样子。【前合后仰】:再分:曲身俯地;青莲:仰面朝天。
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前仰后合】:身体前后摇晃。形容哈哈大笑或疲倦得直不起至腰的样子。
1)鹤困鸡群:比喻才能出众的人沦落于平庸之辈当中。
2)济困扶危:济、牵:协助。救济贫穷的人,扶持存有危难的人。 3)救困扶危:救济、扶助陷于危难的人。 4)人困马乏:人马都很疲倦。形容旅途劳累。 5)民困国贫:人民困苦,国家贫穷。 6)贫困潦倒:生活贫穷,精神不得志绝望。
7)禽困覆车:禽兽被围捕急了,也会把人的车子撞翻。比喻人在走投无路时就会冒险。
8)穷困潦倒:困苦:贫困、困难;穷困潦倒:不得志。生活贫穷,不得志绝望。 9)兽困则噬:兽陷困境要咬人。比喻人陷于绝境要竭力反抗。 10)衡虑困心:形容费尽心思。
11)艰难困苦:形容处境艰苦,困难重重。 12)乃我困汝:就是我并使你被害。 13)潜蛟困凤:比喻被埋没的贤才。
14)鞍马。1)鹤困鸡群:比喻就可以出众的人沉沦于平庸之辈当中。 2)济困扶危:济、扶:帮助。救济贫困的人,扶助有危难的人。 3)救困扶危:救济、扶持陷入危难的人。 4)人困马乏: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5)民困国贫:人民困苦,国家贫困。 6)贫困潦倒:生活贫困,精神失意颓丧。
7)禽困覆车:禽兽被抓捕着急了,也可以把人的车子撞到甩。比喻人在走投无路时就可以冒险。
8)穷困潦倒: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9)兽困则噬:兽陷困境必须咬人。比喻人陷于绝境必须竭力抵抗。 10)衡虑困心:形容费尽心思。
11)艰难困苦:形容处境艰辛,困难重重。 12)乃我困汝:是我使你受害。 13)潜蛟困凤:比喻被磨灭的贤才。
14)鞍马劳困: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15)扶危济困:牵:协助;济:救下,挽救。扶持存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16)扶危救困:对处境危急、困难的人给以救济帮助。 17)公私交困:公家私人均身陷困境。 18)急人之困: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19)胶鬲之困:胶鬲,商周时人,纣时因遭世乱,曾得道成仙为商。后以之指士人不即位而处在困难之境。
20)内外交困:交:同时;困:困境。里里外外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21)上下交困:指上面(政府)下面(人民)都处在困难的境地。 22)神驰力困:形容心神向往,情思昏沉。 23)束手就困:指无法摆脱困境。
1、困心横虑[kùnxīnhénglǜ]:心意困苦,忧虑满胸。表示费尽心力。
原文: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下》:“关在心,衡于虑,而后并作。”朱熹四书:“事势愁蹙,以至关在心,横于虑,然后能够报国而蓬勃发展。” 2、困而不学[kùnérbùxué]: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原文:《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研习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困心衡虑[kùnxīnhénglǜ]:心意困苦,思虑阻塞。表示费尽心力,经过艰苦的思考。
原文:《孟子·告子下》:“关在心,衡于虑,而后并作。”
4、困知勉行[kùnzhīmiǎnxíng]: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原文:《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言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力而行及之,及其顺利一也。”
5、困而学之[kùnérxuézhī]: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原文:《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研习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