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公司治理

来源:九壹网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40131007

课程英文名称:corporate governance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物流管理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2.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公司治理狭义地讲是协调公司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权利、义务关系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是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公司治理是当前国内外理论和实业界面临的一个世界性课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本课程是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本课程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原理、体系和模式;

2.对各国公司治理实践尤其是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了解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公司治理的内涵,掌握公司治理主体和客体、边界和范围、结构和机制等一般知识;掌握内部治理、外部治理、新兴治理、治理模式等公司治理学科体系。

2.基本理论:掌握公司治理的实质,掌握委托-代理理论、资产专用性理论、企业所有权理论等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掌握代理问题、剥夺问题的形成及其解决机制。 3.基本技能: 具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公司治理现实问题的能力;掌握运用原理进行实证分析的基本技能。

(三)实施说明

所用教材可选择南开大学等最新出版的教材,并可结合实际进行案例分析。其主要内容详见教学大纲内容部分。

1.教学方法:课堂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治理实践;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公司治理是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相结合的学科,故学生最好应先修《新制度经济学》或《企业管理原理》等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章节应安排习题课,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2. 注重课程的案例分析。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习,认真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 本课程无实验环节。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工商管理专业考试、物流管理专业考查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公司治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成绩构成:

(1)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是考试课:主要由二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

(2)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是考查课:主要由平时考核再加上期末测试确定最终成绩,包括平时作业、出勤、小测验、小论文、期末测试等。

(七)参考书目

1.《公司治理学(第二版)》,李维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公司治理理论》,宁向东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3.《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张维迎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公司治理》,罗伯特.蒙克斯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通过对公司治理基本原理、内部治理、外部治理、治理模式等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体系,并具备实证分析公司治理问题的能力。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公司治理基础原理、股东权利及其保护、董事会制度、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证券市场与控制权配置等。本课程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教学内容 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治理学的诞生 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股东权利及其保护 董事会制度 经理人的激励性报酬机制 资本结构与公司融资决策 证券市场与控制权配置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私募股权基金与公司治理 企业集团治理: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 网络治理:公司治理的延伸 公司治理的演进及其模式 总复习 合计 学时 2 4 2 2 2 2 4 2 2 2 2 4 2 32 讲课 2 4 2 2 2 2 4 2 2 2 2 4 2 32 实验 上机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部分: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治理学的诞生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掌握公司治理形成机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2)掌握公司治理问题的两大类型:代理问题与剥夺问题;

3)掌握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与内涵: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制度安排。 重 点:

公司治理问题内涵及其形成原因。 难 点:

代理问题与剥夺问题的内涵。 习 题:

公司治理有哪些研究主题? 第2部分: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 掌握企业的契约本质; 2) 区分企业与市场的区别。

3) 理解资产专用性与治理结构的概念;

4) 掌握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合理配置。 重 点:

1)公司治理的实质:节省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 2)专用性资产的求偿权; 3)企业所有权的合理配置。 难 点:

交易费用与企业权威关系的理解;交易费用理论及企业所有权理论的理解。 习 题:

1)怎样理解公司科层和市场契约的关系?

2)如何理解资产专用性与公司治理边界之间的关系? 3)怎样理解公司治理是企业所有权合理配置的制度安排? 第3部分:股东权利及其保护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股东类型及其主要权力; 2)股东大会的职能; 3)股东大会的主要表决机制; 4)股东的诉讼权与事后救济。 重 点:

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比较。 难 点:

累积表决制。

习 题:

1)如何理解股东权益的概念及其构成?

2)如何区分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

第4部分:董事会制度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董事会的结构与职能定位; 2)董事会的组成与独立董事; 3)董事会的运作。 重 点:

董事会结构的国别差异。 难 点:

独立董事机制的理解。 习 题:

试比较德、日、中三国董事会制度的异同。 第5部分: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高层管理者激励性报酬的原理; 2)高层管理者股权激励性报酬的构成; 3)股票认购期权的具体设计。 重 点:

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难 点: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设计与实施。 习 题:

1)经理人股权激励有哪些形式?

2)如何理解股票期权是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实现形式? 第6部分:资本结构与公司融资决策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MM定律;

2)代理成本与资本结构;

4)控制权安排与经理人最优持股比例; 3)非对称信息与公司融资决策。 重 点:

1)股权代理成本与债权代理成本及其相互关系;

2)经理人最优持股比例。 难 点:

代理成本与资本结构的关系。 习 题:

1)如何理解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2)阐述“融资顺序理论”及其对我国企业融资的积极意义。 第7部分:证券市场与控制权配置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资本市场效率类型与证券市场的作用;

2)公司并购与剥离的理论与实践; 3)敌意接管与接管防御; 4)卖空机制与公司治理。 重 点:

企业并购与控制权转移的关系;接管防御与控制权争夺。 难 点:

资本市场效率性的理解;卖空机制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习 题:

1)如何通过股票市场价格来判断资本市场效率? 2)案例分析:反并购策略案例——广发VS中信。 第8部分: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机构投资者的类型;

2)国际上著名机构投资者介绍;

3)机构投资者的消极治理与积极治理机理; 4)我国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参与。 重 点:

1)机构投资者的类型;

2)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实践。 难 点: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 习 题:

如何学习美国经验发挥我国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第9部分:私募股权基金与公司治理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私募股权基金的特点及类型;

2)私募股权基金的运营及其治理机制; 3)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运营现状。 重 点:

1)私募股权基金的本质特征;

2)私募股权基金参与公司治理的机理。 难 点:

私募股权基金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 习 题:

如何发挥私募股权基金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第10部分:集团治理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金字塔控股结构与企业集团的形成; 2)剥夺手段: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

3)剥夺行为:滥用关联交易; 4)中小股东的保护机制。 重 点:

1)剥夺问题的形成及其体现;

2)中小股东保护机制。 难 点:

剥夺问题的形成机理。 习 题:

案例分析:某集团公司终级控股股东的剥夺问题。 第11部分:网络治理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网络治理的概念及其实践体现; 2)网络治理的实质:用信誉配置资源;

3)网络治理的宏观、微观机制。 重 点:

网络治理的实质及机制。 难 点:

网络治理机制的实施。 习 题 :

案例分析:某公司网络组织治理的经验借鉴。 第12部分:公司治理模式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英美外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 2)德日内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 3)韩国和东南亚家族治理模式; 4)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化。 重 点:

英美模式与德日模式的本质特征; 家族治理机制及其进化。 难 点:

不同治理模式本质特征的区别;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化。 习 题:

1)英美模式与德日模式的优缺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家族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如何产生?具有哪些特点和缺陷?

3)公司治理模式趋同主要有哪些表现?

编写人:蔡 锐

秦丽娜 张玉梅

审核人:秦丽娜

批准人:杨 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