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建环11501
学号:1514260104
两家投资机构对医药业的投资
光大证券对药业投资的中长期分析
1. 2013年盈利增长15-20%,关注取消“药品加成”
2012年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盈利增长17%,2013年盈利增速保持在15-20%。医药行业长期增长趋势没有改变。
2013年医药行业政策影响最大的是:取消“药品加成”、中成药价格调整,基本药物制度推进。
2. 人口老龄老龄化驱动行业长期增长
2011年国内65岁以上人口占比9.1%,预计到2017年人口占比超过10%。
1998-2011年国内医药制药行业收入规模CAGR20.7%。预计2012年收入规模达到1.7万亿元。
3. 全民医保确定,保障水平继续提升
确定全民医保,城镇职工,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三网覆盖,超过13亿人口享有医疗保障,继续提高报销比例和筹资水平。
4. 政府投入加大,个人支付比例明显降低
2015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00元,预计2017年将继续提高到450元。2015年卫生费用中个人支付比例下降到30%
5. 医院不在卖药为生,诊疗和检查费提升
打破医院卖药的商业模式,药品利益和医院没有关系,约束医生减少不合理用药,药品利益仅和医生个人有关系。
医院收入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医院利益导向提升就诊人次数、提高检查收入、控制药品费用。
6. 药品降价政策制度化
影响药品价格主要是通过发改委调价和药品集中招标。独家品种价格调整主要是通过发改委;竞争性品种主要是通过各省集中招标
发改委调整价格是通过行政手段,依据主要企业成本和出厂价格调查;集中招标是通过市场化手段,依据主要是商务标报价。
7. 基本药物扩容,存在结构性机会
2013年初将公布新版基本药物目录,预计基本药物品种将扩容约500种,基药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长。关注基本药物制度使用比例、定点生产政策变化。
独家基药在各省招标中价格稳定,预计新进基药的独家品种收益明显。 重点关注:康缘药业、天士力、以岭药业、华东药业、通化东宝
8. 医药股稳定增长穿越经济周期
在整理经济下行风险下,2013年医药股盈利增长确定性高,行业防御价值依然突出。短期医药股政策和业绩预期充分,估值提升空间不大,但是,如果以时间换空间考虑,待市场消化政策不确定和估值压力后,医药股良好表现依然可期。
把握行业政策变化,取消“药品加成”全面推开,中成药降价在即,基本药物扩容。从子行看,中成药具有研发优势,建议长期关注;取消“药品加成”后,提升医院诊断试剂和仪器需求;家庭保健用品受益于居民收入和保健意识提高,且不受行业政策影响;且不受行业政策影响;化学药价格压力较大,竞争依然残酷。
9. 中成药依然可以看好,诊断试剂需求提升
中成药具有研发优势,同质性小,尤其是杜鹃品种降价影响相对较小。建议关注:天士力、康缘药业 取消药品加成后,诊断试剂和仪器需求提升,建议关注:利德曼、达安基因、科华生物
居民收入增长,保健意识提高,且不受药品降价政策影响。例如:家庭用医疗仪器,血压计,血糖仪,制氧机,保健品。建议关注:汤臣倍健、三诺生物
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费提升是大趋势。例如,美容,生殖中心,高端齿科等需求
旺盛。
广发证券对药业投资的中长期分析
1. 中国的药品市场发展速度引人注目
发达国家药品市场全球占比已由2006年的73%降到2011年的57%,欧美主要国家医药行业增速均徘徊在5%以下,金砖四国未来依旧是医药市场主要增长点,其中中国的增长速度引人注目,年均增速20%以上,位居全球主要市场之首。
2. 数量增长是中国医药市场增长主因
价格,销量,新药是影响药品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涨价是美国以及拉丁美洲增长的重要原因,而其他区域的增长更多依赖数量提升。中国市场面临药品降价的压力,但强有力的药品需求量的增长支撑市场持续扩容,预计这一趋势还将延续。
3. 未来2年老龄化还处于加速阶段
过去40年中,中国的人口年龄分布发生巨大变化,老龄人口逐渐增多,而未来的20年,中国的老龄化还将进入加速阶段,据IMS预测,到2030年,中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4.42亿,人口老龄化率,这将有力支撑医药需求持续增长
4. 老龄化也意味着医疗系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在人这一生中,大部分的医药分支出集中在60岁以后,因此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意味着中国的医药消费增长言顶还为之尚早。同时,2011年中国的劳动人口占比首次出现向下拐点,也意味着中国的医疗体系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供给的短缺,使得医患关系紧张的事件有时发生,未来医疗服务尤其是高端医疗服务仍可能面临供给不足的局面
5. 城镇化叠加老龄化,促进农村市场的扩容
城乡用药水平差异大,目前城市人口的平均用药水平为1500元,而农村人均用药水平仅为25元。农村人口是药品市场发展的潜在购买力,城镇化推动农村人均用药水平的上升,且与老龄化叠加,中国更多的老人其实在农村,而且农村的老龄化比例更高,这可能意味着农村的需求潜力更大
6. 随着保障水平提高,医保支付能力仍将持续提升
截止2011年底,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比新医改前增加1.72亿,覆盖率高达95%以上,覆盖面的提升接近尾声。但筹资和报销水平的提升还有长足空间,一些需要巨额医药费的重大疾病、罕见病没有纳入医保之内,包括体检在内的预防疾病和需要尽早医治的医疗项目没有纳入医保体系中。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2012年政府补助标准为240元,虽然保障水平提升很快,但保障层次提升空间较大。
7. 创新的土壤逐步的形成
随着200年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出台,SFDA的新药标准正在逐步减少与国际接轨,与此相伴随的是一类新药获批数量的急剧下降、新药质量的逐步上升,2011年SFDA仅批准药品注册申请718件,较2010年的批准数量减少282件,研发能力显得弥足珍贵,具备强大研发实力的公司竞争力凸显,支持创新的土壤正在形成
8. 中国新药的定义愈发严格
1985年实施的《药品价格管理法》和SFDA,1999年公布的《新药审批办法》仅规定“新药是指我国为生产的商品”,导致新药泛滥,而2007年施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则严格规定,“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剂型或增加适应政,将不再按照新药管理,不再视为新药注册审批”。
9. 新药报批的各环节严格监管
监管涉及上市前严格的技术审查、上市后严格的质量控制、市场准入最严格的许可、生产环节严格的监督、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
10. 新药典实施后同品种申报比率下降
2010版药典实施后,我国同品种申报的比率已从2006年的1:6下降为2009年的1:3。药典对新药要求要有新的疗效,对仿制药要求与被仿制品的生物等效性,对改剂型的要求体现临床的优越性,对资料的要求保存真实性、并接受现场核查。
11. 长期看好的是符合用方向的大品种
大病种 子病种 高血压 全球流行用药方向 降压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经历着约每隔10年的一次升级换代,从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一直到现在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沙坦类降压药),由于效果稳定,干咳及血管性水肿等副作用少,且具有对糖尿病等并发症的疗效,在相当长的时间心脑血管方面的重磅药物都主要来自这个子类别 他汀类药物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面世以来,已成为最为成功的一类药品,随着立普妥的专利到期,降脂药市场将迅速被仿制品侵袭,我们看好他汀类的升级版瑞舒伐他汀等品种,也可能出现一些复方制剂 波利维占绝对的霸主地位,新的竞争品我们看好阿斯利康的替格瑞洛,其在欧盟和美国分别于2010年12月和2011年7月获批,近期在中国获批 SNRI药物中“五朵金花”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占据市场,但新型的SNRI和NARI由于更高的安全性,是未来抗抑郁药的主要方向 麻醉镇痛药物随着癌症等患者数量的增加,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我们看好芬太尼系列 目前临床对于脑卒中的治疗和恢复并没有太多的办法,我们认为中成药尤其在卒中恢复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多奈哌齐1996年上市以来对阿兹海默症的明确疗效,已经被欧洲和美国多个治疗指南所推荐,但专利已在2010年底到期,由于对疾病认识仍处于早期阶段,新型老年痴呆症的研发仍有较长的道路,中成药在这一领域可能有一定优势 消化性溃疡病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和广泛发病率的类别,也是产生首个“重磅炸弹”药物的子类别。其用药发展经历了100年前的碱性抗酸药。到19世纪七十年代的H受体拮抗剂,再到现在的质子泵抑制剂(PPI)。由于氯吡格雷广泛使用,发现其与部分PPI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因此被临床实验证明效果及安全性被证明更佳的泮多拉唑和埃索美拉唑具有明显优势 胰岛素类产品仍将长期位居“重磅炸弹”药物之列。口服药物方面,吡格列酮的使用可能因潜在的致癌事件受到影响。已使用近30年的阿卡波糖由于其安全性和联合使用的灵活性方面具有更大的空间。 细胞毒类药物作为传统化疗药物,是临床使用量最大的抗肿瘤药物多西他赛随着治疗谱的扩大有望继续提高市场份额。近年随着生物技术发展出现了靶向抗肿瘤药物,包括小分子靶向药物(替你类等)和单抗类靶向药物由于能够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避免了传统化疗因杀全身细胞造成的不良反应,因而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尤其小分子靶向药物具有给药方案、价格相对于单抗类较低等优点,具有较好发展空间 临床用药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改变疾病进程药(DMARDs)和激素类药三类,在2008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最新治疗指南中打破过去“金字塔”式三线用药模式。确立了DMARAs联合用药的共识。我们认为DMARDs中的生物制药物,以及NSAIDs中受到FDA肯定的COX-2抑制剂等前途光明 随着专利到期,目前的骨吸收抑制剂市场已被仿制药占领,2010年FDA新批准的单抗药PROLIA可能是未来的“重磅炸弹”药物。 心血管用药 高血脂 血栓形成 抑郁症 止痛/麻醉 神经系统用药 脑血管 老年痴呆/神经保护剂 消化性溃疡 消化/代谢系统药物 糖尿病 细胞毒类药物/单抗/小分子靶向药物 抗肿瘤类药物 关节类 骨骼及肌肉系统用药 骨质酥松 药业行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通过比较我将以以下几个方面对药品行业现状进行分析
1. 从技术环境上看,光大证券提出药品扩容,基药市场将迎来新的机会,并且中成药依旧看好,具有很大
的研发价值,诊断试剂仍需提升 广发证券提出,创新土壤基本形成,随着新的政策出台,新药数量急剧减少,但新药的质量业急剧上升,研发的机会演的弥足珍贵,新的有质量的药品会更有投资收益。 现在看来,具有投资价格的仍然是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技术的药品,上述我提出了一个表格对广泛应用于各大种病理的药品。并且需求量会随着时间的增长愈发的增大。
2. 从政治和法律的环境上看,光大证券提出全民医保保障水平继续提升,政府加大投资,个人支付比例持
续降低广发证券也提出了相应的考虑,保障水平的提高,医保支付能力也将持续提升。
但是尽管如此,保障层次只停留在基药层面,对于一些巨额药品和罕见病仍然没有列在医保名单之中,保障水平虽然在不断的提升但是保障层次却没有任何变化,所以保障层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光大证券提出药品降价制度政策化,发改委调整价格是通过行政手段,依据主要企业成本和出厂价格调查;集中招标是通过市场化手段,依据主要是商务标报价。广发证券提出中国新药的定义愈发的严格,并且新药获批难度加大,新药典实施后同种品种药品的申报率降低,虽然新药泛滥但是大多品种没有多少变化,但现代社会对药品的需求依然很大,相应了前文新药的研发显得弥足珍贵。
3. 对于社会环境而言。光大证券和广发证券都提出,全国人口老龄化一直在持续增长。根据大量的统计数
据显示人口老龄化在持续加速的进程中。而数据显示人一生在60岁以上的用药占一生用药的80%,显示了药业在未来的巨大市场。
但是广发银行继续提出农村医药的重要性,城乡用药水平差异大,目前城市人口的平均用药水平为1500元,而农村人均用药水平仅为25元。农村人口是药品市场发展的潜在购买力,城镇化推动农村人均用药水平的上升,且与老龄化叠加,中国更多的老人其实在农村,而且农村的老龄化比例更高。显示出农村用药市场的巨大潜力。并且老龄化加重了社会的压力。老人对药品的需求量更大。
我将以以下几个方面对医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 从技术环境看,现代药业市场虽然药品种类多,但是大多同种类药品有很多种不同的名称,药用价值大
多相同,新药的研发会更为重要,有新技术的人才会越来越多的涌入市场里,新药的研发机会也会大大提高,所以新的研发药品的技术的投资显得特别有价值。同样尽管可能会有新的创新药品出现,但是长时间内的被长期使用的药物会很难被代替。所以那些长期使用的药品仍然十分具有价值
2. 从政治和法律环境上看,国家政策对于医保政策在未来还会大大的增加,尽管如此,医保的保障层次仍
然需要很大的提升,在未来,花费巨额的病症用药和罕见病的用药几率可能也会加大,在未来的市场里也会有很大的投资的空间。
3. 对于社会环境,国家人口老龄化现在正成为一个热题,而二胎政策的开始,小孩和老人的人口基数的变
大,老人和小孩感染病和患病几率相对于年轻人而言会更大。同样这会导致很大的用药市场,同时社会承担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以后用药方面就有很大的压力,所有市场潜力很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