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丽;吴焕
【摘 要】对沪深股市36家医药上市公司2013-2014年资本结构、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关系进行研究,提出调整资本结构以提高经营绩效的建议,对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医药企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采用SPSS软件,在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描述性统计得出:流动比率较高,医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整体较强;资产负债率较高.相关分析得出:流动比率、公司前10大股东持股比率、公司规模与公司经营绩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得出:流动比率越高,公司经营绩效越好;资产负债越低,公司经营绩效越好.提出调整债权与股权比例,适当降低负债;提高股权集中度,降低代理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扩大医药企业规模. 【期刊名称】《技术与创新管理》 【年(卷),期】2016(037)005 【总页数】4页(P558-561)
【关键词】资本结构;股权结构;经营绩效;医药上市企业 【作 者】聂丽;吴焕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197
医药公司通过股票上市,为开发新产品、进行技术改造筹集资金,提供融资渠道,提高了公司经营绩效。而上市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应该选择不同的资金结构,才能以最优资金配置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最佳的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对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该问题对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医药企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关于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间的研究主要有以下3类:第一类,研究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关系,如李金等[1]通过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回归分析,发现股份制银行绩效明显优于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商业银行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股权制衡度与商业银行绩效间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蓝文永等[2]以沪深两市A股359家公司回归分析得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是显著正相关关系。王红敏[3]以2010—2012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实证分析,得出国家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的关系;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社会公众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微弱负相关的关系。第二类,研究资本结构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如孟令余[4]以我国22家商业银行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表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存款与总资产的比率与经营绩效成正相关关系,而成本收入比、不良贷款率则对经营绩效具有负面影响。在引入股权结构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明显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三类,研究公司资本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如杜轩[5]等研究发现公司负债越高越不利于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公司应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说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公司经营绩效,而前10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公司经营越差。
综上所述发现,研究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结论并不统一,指标选取上也较为单一,且从医药行业角度研究的文献较少,由于各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同行
业的研究结构可能不同。因此,文中以沪深股市医药上市公司为例,深入探讨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据此提出提高公司经营绩效的建议。 为避免新股和异常数值影响以及确保样本公司财务行为相对成熟,选取我国沪深股市36家医药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2013—2014年为考察期,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各医药上市公司年度报告。
企业资产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构成,企业偿债能力体现了资产和负债之间关系,资本结构界定可通过企业偿债能力体现,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它们各自有不同的比率体现。在短期偿债能力中选取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CR),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偿债能力中选取资产负债率(assets Liabilities ratio,ALR),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股东持股比例体现了资产和股东权益之间的关系,选取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TOP1和企业前10大股东持股比例TOP10来衡量股权结构。企业总资产可以衡量企业的规模,由于总资产账面价值绝对值较大,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作为衡量指标Ln(SIZE)。
目前主要有市场评价法和财务指标法2种方法来衡量公司的经营绩效,市场评价法采用托宾Q和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法,财务评价法有资产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等;由于资本结构指标均来自相关财务指标,所以选取财务指标中股东权益报酬率,即净资产收益率(Rate of Return on Common Stockholders’Equity,ROE)来表示,它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股东权益平均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总额,其中股东权益平均总额=(期初股东权益总额+期末股东权益总额)/2,股东权益报酬率是评价企业股东盈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比率,反映了企业股东获取投资报酬率的高低,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假设1:流动比率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假设2: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假
设3: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与公司绩效相关性不明显;假设4: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经营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假设5:公司规模与公司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在参考刘吕吉[6]研究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如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为
ROEit=α+β1CRit+β2ALRit+β3TOP1it+β4TOP10it+β5ln(SIZEit)+ζ.
采用Spss软件对变量及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变量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从表1可看出,36个医药上市公司2013—2014年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11.99%,其中最高达34.77%;流动比率均值为2.01,其中最大值为4.79,最小值为0.77,根据经验流动比率在2左右比较合适,说明医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整体较强;资产负债率比率较高,均值为41.16%,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TOP1)仍然很高,最大达到80%,平均占33.23%,前10大股东持股比例(TOP10)均值为54.29%,其中最高值达到89.5%.公司规模的自然对数均值为24.59.
相关分析表2看出,短期负债率流动比率与净资产收益率相关性最强,明显正相关,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收益率之间存在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间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股东前10名持股比例及公司规模都与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公司规模与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
表3是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经营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结果,流动比率的系数全部为正数说明医药企业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经营绩效越好;资产负债率的系数为负值,说明公司负债越高,公司的经营绩效越差,公司应该提高流动比率,降低资产负债率,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应该要有合理的流动资产,确保满足公司合理的经营资金,从而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从公司股权结构来看,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的系数与公司绩效相关性不强;公司前10大股东持股比率系数为正数,说明公司前10大股东持股比率越大,公司的经营绩效越好,与信号传递理论一致,股权集中度越高,越能反映大股东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肯定态度,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公司规
模系数为正数,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公司规模越大越有利于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即由于规模效应,提高了公司经营绩效。
医药企业可以通过引入社会投资、职业经理人参与经营管理,以现股、期股、期权等形式授予经营者股权,技术直接入股,员工持股等方式吸收更多融资,同时提高银行对企业的监控力度,完善和健全破产制度,使接管市场和控制权转移发挥作用,降低企业负债,减少企业风险,提高医药企业经营绩效。
在一定范围内,大股东持股对公司绩效有正向影响。股权比较集中,股权之间能够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对代理人的监督比较到位。因此,各医药企业应适当提高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加强制衡关系,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医药企业经营绩效。 医药上市企业规模和企业经营绩效为正相关关系,由于公司规模扩大产生了规模效应,提高了企业效率,提升了企业的业绩。因此医药企业应该明确战略扩展的方向,适当扩大企业规模,同时优化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