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分析
作者:徐梦婕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第01期
内容摘要:本文在分析浙江发展服务贸易的可行性、现状以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发展服务贸易的应对策略。浙江要抓住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机遇,努力扩大国际服务贸易,加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服务贸易;服务业;发展;应对策略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第三产业的日益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得到飞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进入WTO后过渡期,中国面临着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新机遇。而浙江目前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内部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不强,滞后于货物贸易发展,与浙江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相称。
一、浙江省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运行情况
2000年至2005年,浙江省服务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上升。2006年生产总值为158.93亿元,按照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922.98亿元,第二产业8437.71亿元,第三产业6288.24亿元,可比价增长速度分别为3.0%、13.9%、 15.1%。但服务业发展增速明显滞后于GDP增速,所占比重下降,从2006年一季度的服务业发展态势来看,2006年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可能又会回落到40%以下。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迅速扩大,浙江国际服务贸易也从起步期进入加快发展期。2000-2004年5年中,浙江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7.9亿美元增加到43.7亿美元,增长5.5倍,高于同期货物进出口增长的3.4倍,其中服务贸易出口从2.9亿美元增加到26.7亿美元,增长9倍多,年均递增55.9%,大大高于同期浙江货物出口26.2%的增长速度。
二、浙江服务贸易的优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根据波特的“钻石原理”,一国或某一地区的服务贸易发展同其他产业一样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的支持等因素。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来分析浙江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所在。
1.生产要素与浙江服务贸易发展
生产要素既包括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初级劳动力等基本要素,也包括高级人才资本,现代化通信基础设施等高级生产要素两种。在基础要素方面,浙江基本生产要素资源丰富, 如地理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劳动力资源丰富等, 但高等生产要素贫乏。 在浙江服务贸易出口中,份额较大的是商业服务、运输服务、旅游及建筑安装和工程承包,约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80%以上。说明目前浙江服务贸易出口的优势领域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这与浙江人民经营人才众多,经营能力强、勤劳智慧的优势相吻合,也与浙江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相对应,具有进一步发挥、做大做强的潜力。 2.需求条件与浙江服务贸易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需求层次的高级化、多元化,以及由珍视劳动,珍惜物质的禁欲主义走向倡导消费的生活态度的转型等,都依赖于收入水平所决定的社会购买力。只有满足了购买力条件,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与结构才能得以实现。就这一点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高速发展所推动的当地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水平的上升,对拉动本地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及其结构优化是非常有益的。2005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29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666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0%和9.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254元。浙江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3.8%,这也意味着浙江的城镇居民生活已经达到富裕的水平,并开始向最富裕水平靠拢。浙江服务需求潜力巨大, 消费结构逐步升级, 对包括旅游在内的休闲服务、信息、教育、房地产、电信、金融、保险等行业的服务需求逐步增加, 今后还将进一步提高。
3.相关产业支持与浙江服务贸易发展
浙江一直是全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近年来,在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引导下,先后建成了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重大项目,工业生产保持了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加快发展浙江服务贸易提供了产业支撑。国际产业发展趋势表明,随着制造业中间投入中对服务投入的大量增加,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制造业发展不仅需要加快发展研发、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还需要加快发育中间投入的大量新兴服务业,如计算机和相关服务业、专业服务业、营销服务业、技术服务业、租赁服务业、员工服务业和经营服务业等。这些服务业与制造业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同步扩散,共同繁荣。加快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一方面需要面向世界大量吸纳先进服务业来提升制造业。近年来浙江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进口迅速扩大,正是顺应了这种发展的需要。从2002年起,浙江对咨询业、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利使用、广告服务的进口有了较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增长,从不足2000万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2.8亿美元,三年增长14倍。预计今后还将继续高速增长,并向通讯、邮电、金融等行业拓展。另一方面,制造业的对外发展与转移,也带动了服务业的对外发展与扩散。这几年随着浙江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为扩大服务业的出口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浙江企业历年对外投资项目中,服务贸易项目占到了70%以上。
三、 浙江省发展服务贸易中所存在的问题
1.浙江省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结构有待优化,传统行业占比重较大,新兴行业和领域所占比重较小,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在浙江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主要集中于劳务输出、运输服务、旅游、建筑安装、工程承包等传统领域。总体上旅游和运输相加占总出口的近30%,说明以上行业是浙江服务贸易出口的强项,而世界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与保险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通讯邮电服务、咨询服务、技术密集型的服务出口我省连10%的比重都不到。这说明浙江省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甚合理,强项不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占优势行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出口水平低,竞争层次较低,缺少拓展国际服务市场的知识型、战略型产业。
2.浙江省缺乏服务贸易方面高素质的人才
与商品贸易相比,服务贸易中的服务交换的标的物———服务,具有不可储存性,服务消费在生产中完成,要求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存在某种形式的接触,这就对服务贸易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浙江省在服务行业人员的教育与科技方面的投入相对较低,对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直接削弱了浙江省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且高等生产要素贫乏,产业基础薄弱,是一个高素质人才短缺、教育发展滞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省份,人口总体素质与经济在全国的地位不相称,高教、科研、高级人才拥有量等社会发展指标偏低,总体竞争力较弱;部分服务业基础设施和设备陈旧,服务水平落后。从中长期看,高等要素的贫乏将成为制约浙江资本、 知识技术密集型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
四、新形势下加快发展浙江服务贸易的应对策略
1.明确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按照《浙江省外商投资优先发展产业目录》,把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商贸服务业,旅游业和信息服务业作为浙江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明确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一是努力扩大涉外劳务输出、运输服务、旅游、建筑安装、工程承包等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进一步扩大浙江服务出口的比较优势。二是大力发展延伸货物贸易市场的商标品牌服务、国外市场批发零售服务、产品仓储和售后服务,以及产品就地加工组装服务,努力形成新的服务出口竞争优势。三是利用入世带来的扩大市场开放机遇,培育壮大金融、保险、文化、教育、中介、电影音像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加快发展知识型服务出口,增强服务出口后劲。 2.优化浙江服务业产业结构,提高服务业产业化程度
通过大力引进外来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快速形成战略产业的规模优势和竞争力优势,在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的某些领域抢占制高点,在区域竞争和区际分工中构筑先发性的比较优势,在浙江经济国际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外向化。在浙江经济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利用我国加入WTO 的有利条件,积极实施外力推动型产业升级战略。
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事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的原则,加快浙江省服务领域的产业化进程。除基本公共服务以外的领域都要实行产业化经营,营业性事业单位都要改制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挂靠部门的营利性机构也要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市场提供服务。
3.制定相关,加快提高新服务基础设施水平
①应当从战略高度出发,制定一个长远的新服务基础设施的发展规划。
②要充分发挥的、指挥作用,切实为我省信息技术设施和通讯系统设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③建立正常的竞争机制,培育多元的市场主体,打破垄断,形成有效的竞争局面,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④推进大公司战略,在新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过资产运营、产权连结、调整资产存量,进行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以培育规模更大、实力更强、机制更好,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进一步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际贸易发展特点及中国应对策略.当代经济.谢乐.2004.8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