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污染现状及其治理
姓名:陈雨晴 班级:10环科 学号:21009011008
污染现状
1、海洋石油对海洋的污染
石油进入海水中,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石油进入海水后,使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被石油吸收,油膜覆盖于水面,使海水与大气隔离,造成海水缺氧,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而且它对幼鱼和鱼卵的危害更大。在石油污染的海水中孵化出来的幼鱼鱼体会扭曲并且无生命力,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使其死亡。油污使经济鱼类、贝类等海产品产生油臭味,成年鱼类、贝类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海水中其体内蓄积了某些有害物质,当进入市场被人食用后危害人类健康。它还会导致大量的鸟类死亡。如:海鸟因位吃了被污染的鱼类而死亡,人类燃烧被污染的石油烧死大量海鸟。从而使我国丢使一些珍贵的鱼类.鸟类品种。
2、船舶对海洋的污染
船舶碰撞、搁浅、触礁等事故使各种污染物质,主要是燃油外溢、油舱由于事故破裂造成的渗漏对海洋造成的污染。经由船舶故意的将陆地工厂生产所产生的生产废料、生活垃圾、清理被污染的航道河道所产生的带有污染物质的污泥污水,倾倒入海洋。
3、工厂对海洋的污染
(1)与海相通的河流两岸的造纸厂、化工厂等利用河道排放污水而流入海洋。在这些
污水中含有一些重金属类如汞、镉、铅。这些重金属对于海洋生物危害比较大。污水中除了含有重金属外还有有机物污染源和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这些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使海洋植物疯狂生长,近而形成赤潮现象。(2)含有污染物质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倾倒河岸或河道,随河水或涨落潮流入海洋
4、观念落后
许多沿江、沿河的地方领导,总以为“江河流量大,污染点没啥”。所以,总是把一些用水量或排污量大的工业企业规划建设在沿江、沿河地带,结果导致近年来流域性污染日趋严重。据统计,自上次松花江事件后,全国已发生与水相关的环境污染事故76起。长江支流沱江曾两次遭到水污染,造成沿岸100万人饮水中断长达1个月。
5、意识淡薄
一些和企业领导缺乏环保意识,建设项目重审批、轻监管,导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屡见不鲜。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专项审计揭示,国家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在太湖、淮河、海河和辽河等4个重点流域确定的856个重点水污染防治项目,截至2003年底,在“十五”计划期过半的情况下,尚未完成的投资有3亿元,占计划投资595亿元的61%;尚未开工的项目有425个,占计划的49%。
6、不顺
近几年中,国家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大江大河的污染治理,但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与整个流域缺乏一个统一协调的治污机制有关,处在上游的省、区、市,往往没
有治污积极性,国家的治污投入也有重下游、轻上游的倾向。
对策建议
1.确立治海先治陆的思想理念,建立陆源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一是在河流、海湾和近岸海域环境容量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排污总量实施方案。二是加强对企业分类排污的研究,制定不同种类企业的排污实施计划和排污收费标准,加大企业的环境成本,促使重污染企业关、停、并、转,彻底根治污染源。三是加强对指导的研究,鼓励企业绿色生产,教育和引导企业把追求环境效益摆上重要位置,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共赢。四是指导企业实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排放。
2.治理海洋污染必须实现海陆联动。一是充分发挥环保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各自职责效能,陆海同步控制入海排污种类和数量,强化海洋环境整治的系统管理,实施生态修复的协同工程。二是在全面开展近岸海域环境容量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设置入海排污口和沿江、沿海排污企业,限期治理,达标排放,逐步实现入江入海排污总量控制制度。三是建立陆海联动环境执法体系,强化海洋环境保护监督部门的监督处罚职能,实施陆海同步的有效监督。四是建立跨省级行政区河流跨界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加强区域内各省(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协调,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领导下,共同确定跨省级行政区重要河流交界的水质控制断面和标准,建立跨行政区交界断面水质达标交接管理机制,制定跨省级行政区河流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逐步建立起我国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和预警机制。
3.尽快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和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建立“损害环境者赔偿,保护环境者补偿”的性赔偿、补偿机制,逐步推行环境受益地区向环境输出地区付费,环境资源消耗多的群体向资源消耗少的群体付费,以及污染户向受损害户付费的新政。改变过去实行的“谁污染谁治理”的惩罚方式,对各种排污企业实行收费,委托专业公司建设治
污设施、集中接纳处理的新模式。提高排污收费和补偿标准,应按用水量计缴排污费,对超计划排放的企业实行同类企业两倍甚至更高的排污收费和补偿标准,促使企业和居民为用水成本的增加自觉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
4.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实行环保考核制度。在部门和领导中树立“资源有价、环境有价”的观念,做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同步、和谐发展。改革干部任用和考核制度,弱化传统GDP的影响,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把环境保护纳入衡量政绩和干部考核的范畴中。
5.加强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对环保职能部门的执法监督,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要求地方各级必须将环保工作提到日事日程上来。
6.加强对船舶及钻井、采油平台的防污管理,首先应对船舶及钻井、采油平台所有人的管理者,必须进行防污教育,增强防污意识,提高除污救灾技能。作业者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去做。使污水处理设备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严把除污化学试剂的质量关,严禁使用有毒的化学试剂除污。
7.各地渔政部门、港监防污部门应对本辖区内的水域的污染状况,污染源、地理环境、水文状况、生物资源状况等必须了解清楚,根据所了解的情况作出防污规划,当好的参谋,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可根据所了解的情况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出最好的减灾方案。
总之,环境保护的责任是重大的,它关系到子孙后代,它要求我们都应作到了解环保、支持环保,近而提高对环保的防范意识,行成全民关心环保。要通过有计划地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调整沿江、沿河和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理顺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强化海洋环境执法力度,恢复和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加强污染事故应急防备,增
强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而为我国海
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参考文献
张玉珍,张丽玉,曾悦,洪华生,张珞平,方秦华;我国近岸海域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山东环境;2003年02期
刘海洋,戴志军;中国近海污染现状分析及对策[J];环境保护科学;2001年04期
高艳;李剑;;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J];东岳论丛;2005年05期
袁建军,谢嘉华;海洋生态环境污染研究概况[J];生物学通报;200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