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漫谈传统诗词

漫谈传统诗词

来源:九壹网


漫谈传统——古诗词

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古而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代表着高品位的文学趣味。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就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自此,诗歌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就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迹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诗词在古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词作为最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直和人们对于生活中最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展现着我们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诗词作为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几乎见于古代文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譬如《毛诗.大序》中所说“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壮志未酬的苦闷,游子思乡之愁,游览名胜的畅快,良人不归的闺怨......这种种情思都借助诗词来表达和倾诉,诗词承载着文人墨客笔下那欲诉不能、欲言又止的细腻心思。同时,也作为古代文人之间互相往来唱和结交的一种交流手段,诗词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古诗词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美的追逐,也经受了若干年的考验,是得到广泛认同的美,是具有内涵的、深刻的美,它具有音韵美、语言美、情感美、哲理美和意境美等等。引导人们品读这些文质兼美的文化瑰宝,从其意境中认识美、感受美、领悟美从而让他们自己能辨别美、创造美,从而使得人类的审美能力得到正确引导和培养。美,也可以留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清雅之美;可以体会“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慰;也可以感受“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惆怅;可以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而拍手称快,可以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而黯然神伤......古典诗词的美几乎无处不在。

1

在唐代,诗更是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诗写得好,则可以为官为宦,作诗甚至成为了唐代科举考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考核标准。在当时,诗可谓盛极一时,也正是在此时,谱写出了我国诗和文学史的最高峰。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有“孤篇压倒全唐”美誉,曾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它哀而不伤,诗句优美,意境美,诗人感叹人生短暂,人类永恒的情感。从小我们就开始读李白的诗,印象最深的是《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等。

唐诗宋词,古往今来,颇受欢迎。宋以后的诗词虽没有了盛唐时的恢弘,却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并更多的转向内心,譬如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声声慢》等等也挺受欢迎,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看得出项羽的爱国情怀;唐宋家之一苏轼开创了与婉约

2

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纵是在明清时期,小说盛行,但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小说当中,都有诗词曲赋的影子,如四大名著《红楼梦》里的人物个个都会吟诗作乐,显示出他们的才华横溢。诗歌甚至还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纵观中国的文学史,诗词总是占据着最主流的地位,闪烁着最耀眼的光芒。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古代诗歌史。

古诗词是我们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无论哪个年代都值得人类要懂得去品读。古诗词可以帮助我们抒发情感,让我们感受人生的意义,陶冶我们的性情。品读诗词,光亮人生。小伙伴们行动起来吧,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让我们的古诗词“一览众山小”!

3

节日古诗

1、春节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夕(正月十五)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清明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4、端午

和端午 张 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五月五日 梅 尧 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七夕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6、中秋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晏殊: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

7、重阳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醉花阴•重阳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

第一篇 春天的诗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咏柳 / 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雪

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月夜 / 夜月

唐代: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绝句二首

唐代: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春夜

宋代: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7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只相似 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 一作:落花)

第二篇 夏天的诗 小池

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千秋岁·咏夏景

宋代:谢逸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8

山亭夏日

唐代: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水晶帘 一作 水精帘)

夏意

宋代: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夏席清 一作:夏簟清)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纳凉

宋代: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晚晴

唐代: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初夏

宋代: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池上早夏

唐代: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初夏绝句

宋代: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9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第三篇 秋天的诗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深处 一作:生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词二首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天净沙·秋

元代: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山中

唐代: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中秋

唐代: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长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0

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江上

宋代: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秋思

宋代: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第四篇 冬天的诗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1

早冬

唐代: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青松

近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山中雪后

清代: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冬柳

唐代: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早春

唐代:白居易

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 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

12

冬日归旧山

唐代:李白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难着 一作: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沁园春·雪

近现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原驰 原作:原驱)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 一作:银装)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