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区综合物化探方法
在普查找矿中的作用
张振法 李超英 牛颖智
杨万金 李福喜 高越胜 葛昌宝
内蒙古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 内蒙古地勘局地矿处
摘 要 朱拉扎嘎金矿是内蒙古第一物化勘查院最新勘查成果,也是自五十年代开展物化探工作以来,应用综合物化探方法在内蒙古找到大型金矿床的典型案例。在内蒙古西部广大荒漠地区,这一综合物化探找矿方法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 化探 激电中梯 激电测深 高精度磁法 甚低频电磁法 金矿 综合找矿
前 言
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圈出的金异常,经1∶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和地质检查,找到了异常源,发现了朱拉扎嘎金矿。根据物性前提和物探方法有效性试验结果,开展了激电中梯、激电测深、高精度磁法和甚低频电磁法综合普查,在18勘探线两侧大面积覆盖区,圈出了高视极化率(6%-20%)、低视电阻率(100・m-800・m)激电异常0.5km和(10nT-130nT)低缓磁异常,局部区段还伴有甚低频电磁法各参数异常。现已施工完毕的8个钻孔,均在50m深度之下见硫化物金矿层,平均金品位3.5g/t,其中ZK(-2)-1孔见矿最大,累计厚度91.6m,证实0.5km2激电异常为深部大面积层状原生矿体引起,目前估算黄金储量大于30吨。沿走向,激电异常在北东、南西两端尚未封闭,有大幅度向外延伸趋势,显然是深部硫化物矿层也在向外延伸的反映,矿区远景规模相当可观。
2
1 地质概况
1.1 区域地质特征
区内出露地层为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和元古宙片岩、片麻岩、浅变质碎屑岩等,古生界下二叠统流纹质凝灰岩、浅变质岩,侏罗系山间断陷盆地沉积碎屑岩有零星分布,中生界白垩系陆相湖盆沉积碎屑岩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广泛分布。
从中元古代吕梁期至中生代印支期均有岩浆活动,其中以华力西中晚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形成的侵入岩分布较广,多呈巨大的岩基,岩性为花岗岩、安山-流纹质次火山岩,其・2・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区综合物化探方法在普查找矿中的作用总第92期
次为印支期侵入岩,岩性为闪长岩、二长或钾长花岗岩等。
该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阿拉善地台区巴音诺尔公断隆内克布尔海-巴音诺尔公北
1〕
东向隐伏大断裂带上〔。区内东西向和北东向构造发育,构成本区主要构造格架,对本区地
层、岩浆岩、矿产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1.2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白云鄂博台缘坳陷带西端与巴音诺尔公断隆的交汇部位,大部被中生界白垩系陆相湖盆沉积碎屑岩及新生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局部出露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乌兰哈夏群海生哈拉组和朱拉扎嘎毛道组。
海生哈拉组,分布于矿区北部,划分为三个岩性段:第一岩性段为砂质板岩夹结晶灰岩薄层,厚约132m;第二岩性段为厚层状结晶灰岩,厚约34m;第三岩性段为泥砂质板岩,为海生哈拉组上部含矿层位,厚约73m。
朱拉扎嘎毛道组,划分为八个岩性段:第一岩性段为条带状砂质板岩夹钙质砂岩薄层,该岩段为矿区主要含矿层位,厚约406m;第二岩性段为条带状变质石英砂岩夹砂质板岩与结晶灰岩薄层,厚约420m;第三岩性段为厚层状结晶灰岩,厚约10m;第四岩性段为砂质板岩与结晶灰岩互层,厚约77m;第五岩性段为杂色粉砂质板岩夹灰色板岩和结晶灰岩薄层,上部有一宽5m左右砂砾岩含金矿化层,厚约60m;第六岩性段为厚层状结晶灰岩,厚约65m;第七岩性段为泥砂质板岩夹结晶灰岩薄层,厚约122m;第八岩性段为厚层状结晶灰岩,厚约650m。
矿区未见大的岩体,仅在矿区东南部有几处印支期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呈小岩体或岩株产出。闪长玢岩脉较多,顺断裂构造产出,宽1m-2m,长约100m,这些岩脉均属成矿后的产物,对矿体影响不大。
矿区位于海生哈拉向斜构造核部,地层总体呈单斜构造,走向北东30°-40°,倾向150°左右,倾角30°-45°,岩层褶曲构造发育。较发育的断层有两组:一组是近东西向或北东东向逆断层,与地层走向一致,向北陡倾斜,多数平行排列;另一组是近南北向或北北东向平移断层,具斜冲性质。两组断层都破坏了矿体的连续性,但矿体的断距不大。
朱拉扎嘎金矿有两个含矿层位,主要含矿层为朱拉扎嘎毛道组下部第一岩段,其次为海生哈拉组上部第三岩段。两个含矿层为相邻地层,呈断层接触。朱拉扎嘎毛道组第一岩段含矿层矿体顶底板围岩及夹层有条带状砂质板岩、变质石英砂岩、钙质砂岩、泥质板岩等;海生哈拉组第三岩段含矿层金矿体为多层出现的薄层状矿体,顶底板围岩及夹层为似层状细晶灰岩和似千枚状泥质板岩。金矿体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呈层状或似层状产出,明显受层位控制,是一处具有层控特点的微细粒型金矿床。在上元古界青白口系找到具层控特点的大型金矿,在国内尚属首次。
2 朱拉扎嘎金矿的发现
1995年,内蒙古第一物化探勘查院在西部区开展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圈出了长8km,宽5km的以Au为主,伴生有Ag、Sn、As、Hg、Cu、Pb、Zn、Mo等多元素综合异常(图1c)。两个组合样Au峰值分别为14.5×10-9和17×10-9。1999年第3期内蒙古地质・3・
为了解异常的细微变化,突出浓集中心,对1∶20万区化扫面单点样品进行了分析,将分析结果绘在1∶5万水系图上,浓集中心突出,强度增高,金峰值最高可达170×10-9。在其两侧水系中也分别出现了51.2×10-9和40×10-9的金异常高值点,显示出了较好的成矿异常特征,为异常查证提供了准确的靶区(图1a)。
1997年,根据单点样异常图对异常进行了查证,地质检查和1∶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同时进行。地质检查从两个水系高值点开始,逆流追踪,在接近水系交汇点的上游部位,发现了一套褐铁矿化粉砂岩。经采样分析证实这套砂岩确实为含矿岩层,Au含量大于3g/t,一些硅化较强的样品含Au近100g/t。1∶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结果(图1b),Au异常重现性好,三处较好浓集中心的Au异常峰值分别为380×10-9、270×10-9和220×10-9,与地质检查见到的矿化段位置大体相符,说明所发现的金矿(化)体就是引起该Au异常的异常源。经槽探揭露,控制矿(化)体规模较大者有,长55m-165m,厚3.5m-6m,Au品位3.7g/t-4.5g/t,其余金矿(化)体长度均小于50m,厚1m-2.8m,Au品位平均1g/t-3g/t。
图1 a金单点样异常图 b金水系加密异常图 c金组合样地化图
3 物探方法有效性试验
3.1 岩(矿)石物性特征
矿区共采集10种342块岩(矿)石标本,物性测定结果见表1。
由表可见,氧化矿石视电阻率较小,视极化率不高,具有弱磁化率和弱剩余磁化强度;原生矿石视电阻率最小,视极化率最高,具有弱磁化率和微弱剩余磁化强度;地层和脉岩视电阻率最大,视极化率最小,为弱磁或无磁性。
・4・ 表1
编号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区综合物化探方法在普查找矿中的作用
岩(矿)石物性参数汇总表
电 参 数
总第92期
磁 参 数
岩(矿)石名称
n
D±475±1322±2776±1272±3763±1147±7111±408±4011±1166
-变化s
(・m)范围
61188815962326679716240150541932072
194.3-2387.375.6-7365.6
D±1.77±0.
-ys(%)
2.541.932.361.211.161.120.7125.820.9.27
变化范围0.7-6.00.9-3.71.2-4.90.4-2.10.5-2.00.7-2.10.2-1.27.3-38.00.4-3.60.4-37.0
n30303030303030303030
KMr(4×10-6SI)(10-3A/m)
<10
28<10<10<10≤10<10<1030<10100
<1046<10<10<10<10<10<10≤10<1090
物01物02物03物04物05物06物07物08物09物10
暗红色氧化矿石(金矿化粉砂岩)黄白色氧化矿石(金矿化粉砂岩)
3131
蚀变硅泥质粉砂岩
30
(褐铁矿化)硅泥质粉砂岩
辉绿岩钙质变质粉砂岩变质石英粉砂岩原生金矿石(黄铁矿化粉砂岩)
闪长岩白云质灰岩(硅化白云质灰岩)
30303130303230
39.6-±0.88
11830.0399.3-95.4
±0.44
1273-±0.49
14588.8523-4145.8
1222.4
±0.34±0.30±8.82
41571.972.2-2175.0
637-±0.68
16080.0291.1-5040.2
±6.45
注:n测定块数,D标准离差,-平均视电阻率,-平均视极化率,K磁化率,Mr剩余磁化强度。
上述表明,原生金矿具良导和低磁特征。所以,原生硫化物金矿层与围岩之间,既有显著的电性差异,又有磁性差异,为物探方法有效性试验提供了依据。
1998年,沿18勘探线进行了激电中梯、激电测深、高精度磁法和甚低频电磁法剖面测量,剖面长900m,点距20m,均为同点位观测,并在ZK18-1孔旁做十字激电测深(图2)。通过对物性资料、地表矿体和ZK18-1孔岩芯资料、激电异常等综合分析研究后,认为极化率<5%,电阻率>800・m可视为正常场;而极化率>5%,电阻率<800・m则可视为矿致激电异常;磁异常T>10nT为矿致异常,<10nT为正常场。3.2 激电中间梯度法
由图2可见,沿18勘探线视极化率值5%-14%、视电阻率200・m-800・m的激电异常宽度约700m,高极化率与低电阻率异常对应较好,既与地表局部矿(化)体相吻合,也与ZK18-1孔等所见50m深度之下硫化物金矿层相一致。表明700m宽激电异常主要是深部原生金矿层引起,无疑深部原生硫化物金矿层为良导体。3.3 高精度磁法
图2还表明,与高极化率和低电阻率相对应的区段,出现10nT-65nT的宽缓低磁异常,显然是原生硫化物矿石中含有磁黄铁矿所致。3.4 甚低频电磁法
甚低频电磁法测量频率为f=22.3KHz(澳大利亚台)。进行倾角法测量,目的是寻找近1999年第3期内蒙古地质・5・
图2 18勘探线地质、物探综合剖面图
1.变质粉砂岩 2.石英粉砂岩 3.金矿体 4.辉绿玢岩 5.石英闪长岩 6.断层 7.地层产状 8.浅井及编号9.钻孔及编号
地表(50m以上)良导体、含水破碎带和含矿断裂构造。观测的参数有电磁场水平分量H0、电磁场垂直分量Hz和极化椭圆倾角D。・6・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区综合物化探方法在普查找矿中的作用总第92期
由图2可见,电磁场水平分量在近地表矿体上方(200点左右)为升高异常;电磁场垂直分量在矿体上方(200点附近)为降低值,而在170点却为升高异常;极化椭圆倾角D的异常不明显,但在130点、190点、220点处过零点,且与零线相交,明显与断层和破碎带有关。经处理后的F曲线也反映出150点-230点为构造复杂区段。上述表明近地表氧化带硫化物矿体也为良导体。在700m宽的激电异常带上,甚低频电磁法各参数异常仅仅是一小段,大部分区段反映不明显。也就是说,50m深度之下的层状硫化物良导体,甚低频电磁法各参数异常反映不明显。可以这样认为,两组或多组断裂构造控矿区段,甚低频电磁法效果较好,而对于50m深度之下的层控型硫化物矿体,甚低频电磁法反映不明显,效果不好。3.5 激电测深
图3 电测深反演结果与钻孔柱状对比图
由图3可见,激电测深视电阻率曲线反演计算结果,矿体埋深50m左右,与ZK18-1孔在50m-150m深度揭露的硫化物金矿层基本一致。在45.9m-146.4m为低阻矿化段,视
AB电阻率值为400・m-450・m;视极化率曲线在=65m以后,显示为高极化率值,总
2
体效果很好,是布设钻孔、推断矿体顶部埋深的主要依据。
综上所述,物探方法有效性试验结果较佳,为在该区开展大面积综合物化探普查找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999年第3期内蒙古地质・7・
4 综合物探普查
1998年下半年,开展综合物探普查(测网800m×680m,线距40m,点距20m,控制面积0.544km2)。激电中梯、高精度磁法、甚低频电磁法,均为同点位观测;激电测深布置在已见矿钻孔旁和激电异常较好区段。在18勘探线两侧覆盖区,圈出了0.5km2的高视极化率(6%-20%)、低视电阻率(100・m-800・m)激电异常和低缓磁异常(10nT-130nT),局部区段还伴有甚低频电磁法各参数窄而小的异常。4.1 异常特征
(1)、0.5km2高视极化率异常,走向北东40°左右,北西、南东两侧出现明显的梯级带,10%的激电异常等值线在西北侧仍未封闭,东南侧已逐渐过渡到正常场,沿走向北东、南西两端异常尚未封闭,有大幅度向外延伸趋势。视极化率最大值为20%(图4)。
图4 朱拉扎嘎金矿区视极化率异常平面图
(2)、低视电阻率异常与高视极化率异常相一致,也为0.5km。异常总体走向北东40°左
2
・8・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区综合物化探方法在普查找矿中的作用总第92期
右,在14线附近异常有错动现象。沿走向在北东、南西两端异常均未封闭,亦有向外大幅度延伸趋势,视电阻率最小值为100・m(图5)。
图5 朱拉扎嘎金矿区视电阻率异常平面图
(3)、磁异常(T)大致以22线为界分为南北两个磁异常区。南部磁异常在10线45点形成异常中心,以30nT等值线自行封闭为一椭圆状小异常,Tmax=135nT,异常整体形态宽缓规则,向外延伸出测区;北部磁异常宽缓、规则,向北延伸出测区。磁异常总体排列方向与激电异常走向基本一致,应为同源异常(图6)。
(4)、甚低频电磁法各参数异常不明显,对于埋深50m以下层控型硫化物金矿层无异常显示,仅在地表矿体和断裂处见有狭窄而微小的异常,总体效果不佳。
(5)、激电测深曲线反映基本一致,视电阻率曲线为KH型,视极化率曲线为G型,一般AB=65m到100m时,视极化率曲线开始起翘,视电阻率曲线此时出现K型最大值,随着极2
距增大,视极化率值也逐渐增大,而视电阻率逐渐减小出现H型。4.2 矿致异常带划分
按异常强度、形态和特征,激电异常大体可划分为三个级别的异常带(图7)。1999年第3期内蒙古地质・9・
图6 朱拉扎嘎金矿区磁场(T)异常平面图
异常中心区视极化率16%-20%,视电阻率100・m-400・m,伴随有10nT-50nT低缓磁异常,为一级矿致异常带;
一级矿致异常带两侧,视极化率10%-16%,视电阻率400・m-600・m,为二级矿致异常带;
二级矿致异常带外侧,视极化率6%-10%,视电阻率600・m-800・m,为三级矿致异常带。
三个级别的矿致异常带总宽度700m左右,每个矿致异常带的长度都>800m,沿走向在北东、南西两端异常尚未封闭,有大幅度向外延伸趋势。
5 综合解释及钻孔布设依据
5.1 综合解释
从岩(矿)石物性特征和岩芯光片鉴定结果可知,引起大面积激电异常的唯一矿物是金属硫化物,引起磁异常的矿物则是硫化物矿石中的磁黄铁矿。所以,0.5km2的高极化率、低・10・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区综合物化探方法在普查找矿中的作用总第92期
图7 朱拉扎嘎金矿区综合物探解释推断成果图
电阻率异常和宽缓磁异常,为原生硫化物金矿层引起。由于50m深度之下原生金矿受层位控制,所以,甚低频电磁法各参数异常在等值线平面图上无明显反映,而剖面图上所显示出的局部区段狭小,是少量地表矿(化)体、断层和含水破碎带所引起。三个级别的矿致异常带,是由于金属硫化物富集程度不同所致。一级矿致异常带,金属硫化物富集程度最高;二级矿致异常带,金属硫化物富集程度较高;三级矿致异常带,金属硫化物富集程度相对低些。沿走向在北东、南西两端异常有大幅度向外延伸趋势,显然是深部硫化物矿层也向外延伸的反映。
尽管三个级别的矿致异常带仅仅指示出金属硫化物的富集位置,但是由于本区金属硫化物与金为正相关关系,自然也就指示出金的相对富集部位。因此,长700m,宽700m的一级和二级矿致异常带金的富集程度最高,很可能就是朱拉扎嘎金矿的主矿体,而三级矿致异常带金的富集程度相对低些,明显是主矿体的边缘部分。但该带局部区段钻探结果表明仍然属于主矿体部位,其异常强度差异可能是构造因素或埋深不同所致。
5.2 验证孔布设依据
根据综合解释结果,(-2)线30点与50线30点位于一级矿致异常带,视极化率最高1999年第3期内蒙古地质・11・
(20%)、视电阻率最低(100・m左右),且伴有40nT-50nT的磁异常,所以选为验证孔位置。并在(-2)线30点和50线30点做激电测深剖面,进行了地电断面解剖(图8)。
图8 -2线24-36点间地电断面图
由图8可见,(-2)线24点-36点间地电断面图显示,在极距
AB为15m-25m时,随2
极距增大视电阻率值减小,到AB极距为350m以上,视电阻率值又出现增高趋势,因此视电
2
阻率曲线为典型的KH型。在30点和36点视电阻率值纵向变化基本一致,而24点深部第二层高视电阻率厚度大。视极化率值在极距25m以后开始增高,呈线性增大至20%,视极化率曲线呈G型,与已知孔旁观测的类型一致。据曲线特征和反演计算结果(与图3相同),在(-2)线30点布设钻孔ZK(-2)-1,设计孔深200m,推断见矿深度50m-60m。
从50线20点-36点间地电断面图解剖结果可见,基本与(-2)线24点-36点间地电断面图电性特征相类似,呈现出从地表到深部为低-高-低-高视电阻率特征,曲线类型为・12・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区综合物化探方法在普查找矿中的作用总第92期
KH型,视极化率曲线类型为G型(断面图略)。但50线20点-36点地电断面特征及反演计算结果(图4),显示出比(-2)线矿体埋深大些,在50线30点布设钻孔ZK50-?,设计孔深200m,推断见矿深度60m-70m。限于工作量,50线30点钻孔1998年未施工,将其改在50线57点ZK50-1孔,该孔位于三级矿致异常带上,推断ZK50-1孔远不如50线30点和(-2)线30点ZK(-2)-1孔金属硫化物富集程度高。
6 验证结果
位于一级矿致异常带的ZK(-2)-1孔,终孔深度185m。在50m深度之下见强矿(化)层,累积厚度50.88m;见弱矿(化)层,累积厚度40.7m。总累积厚度91.6m,金品位1.0g/t-7.5g/t。
位于三级矿致异常带的ZK50-1孔,终孔深度195.2m。在50m深度之下见薄膜状、星点状弱矿(化)层,累积厚度30余米。金品位0.5g/t-3.8g/t。
1998年,共施工8个钻孔,全部在50m深度左右见原生硫化物金矿层,金品位0.5g/t-68.4g/t。根据物探解释结果,布设钻孔的见矿率达100%,推断矿体埋深的准确度可达95%以上,既证明0.5km2激电异常为原生硫化物矿层引起,又表明矿致异常带划分的合理性。
据岩芯测试结果,ZK18-1孔150m以下,Pb>40×10-6、Cu>500×10-6、Zn>100×10-6、As>2000×10-6、Sb>4×10-6、Hg>5×10-9、Ag>2×10-6等,各元素含量明显增高。
另据ZK(-2)-1孔垂向分带(自上而下)为Pb-Hg-W-Zn-Mo-Sn-Cu-Bi-Au-As-Ag-Sb。从垂向分带序列看,Mo-Sn-Bi尾晕元素组分叠加有Au-As-Ag-Sb前缘晕元素组分。依据成矿规律分析,属于下部盲矿(化)体的显示。ZK(-2)-1孔深185m,所以在200m深度之下有金矿化体或Cu、Pb、Zn多金属矿体存在的可能性,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仔细查证,不可忽视。
7 物化探综合找矿标志(图9)
7.1 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1∶20万区域化探扫面金异常高背景区是找金直接标志;
、1∶5万水系沉积物金异常面积大、强度高、多元素组合、浓集中心明显、元素分带性好,是找金最佳异常。
、Au是直接指示元素,Ag、Hg、Bi、Mo、Cu、Pb、Zn、As、Sb是间接指示元素,其中Ag、As、Mo、Cu、Pb是最佳指示元素。7.2 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在水系沉积物金异常区,视极化率5%-20%,视电阻率100・m-800・m的激电异常成片,大面积稳定分布;
、在大面积激电异常区伴有宽缓正磁异常;、大面积高视极化率、低视电阻率和宽缓正磁异常区相对应,分布规律,是寻找同类型1999年第3期内蒙古地质・13・
图9 朱拉扎嘎金矿物化探综合特征・14・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区综合物化探方法在普查找矿中的作用矿床的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标志。7.3 地质特征
总第92期
、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乌兰哈夏群朱拉扎嘎毛道组第一岩段和海生哈拉组第三岩段为主要含矿层位;、在向斜构造核部,地层总体呈单斜构造;
、具层控特点,与一定岩性有关的层状或似层状微细粒型金矿床。
8 结束语
(1)、据目前所控制激电异常范围和初勘结果,估算黄金储量>30吨。
(2)、矿致异常带沿走向在北东、南西两端尚未封闭,有大幅度向外延伸趋势;深部150m深度下各元素含量明显增高,Mo-Sn-Bi尾晕元素组分叠加有Au-As-Ag-Sb前缘晕元素组分,预示着200m深度之下,可能有另一隐伏金或Pb、Cu、Zn多金属矿体存在。
(3)、阿拉善地台腾格里、巴丹吉林和库姆塔格等广大荒漠地区,具有相同的构造环境和地质演化过程,又有多处1∶20万区化扫面金异常,所以找到类似矿床的可能性很大,应
3〕
予以足够的重视〔。
(4)、本文所讨论的综合找矿标志,在西北广大荒漠地区,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振法、李超英、牛颖智。阿拉善-敦煌古陆块性质、范围及其构造作用和意义。内蒙古地质,1997,(2)。
2、张振法。论塔里木地台和华北地台的关系。物探与化探,1998,(5)。
3、傅维本、张振法。内蒙古地质局1996年-1998年最新勘查成果。地质科技情报,1999,(1)。
〔2〕
作者简介
张振法,男,60岁。1959年毕业于科技专科学校,始终从事物探工作。高级工程师。利用物探方法,对一系列大地构造问题作出新的解释,曾发表论文30余篇及多篇译文。通讯地址:呼和浩特市内蒙古物化勘察院。邮编:010020
SyntheticProspectingModelofZhulazhagaGold
AnomalyArea,InnerMongolia
ZhangZhenfa
(InstituteofTerritoryResource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ofInnerMongolia)
1999年第3期内蒙古地质・15・
Abstract
FoundingZhulazhagegolddepositwasthenewestexploratingachievementofNo.1InstituteofGeophysicalandGeochemicalExplorationofInnerMongolia.Since1950'salargegolddeposithadbeenfoundbyusingsyntheticgeophysicalandgeoclemicalmethod,whichwasatypicalcase.ThissyntheticprospectingmodelcanbespreadindesertareaofthewesternInnerMongolia.
Keywordsgeochemical centralgradientmethodofinducedpolazigation soundingofinducedpolazigation supperprecisiongeomagneticsurvey verylowfrequencymethodofelectromagnetic golddepositsyntheticprospectingmodel (上接第21页)
IntroductionoftheGeologicalFeatureandExploratingofWulantugaGermaniumDepositin
XilinguoleLeague,InnerMongolia
Wang Lanming
(OfficeofInnerMongoliaResourceCommittee)
Abstract
WulantugagermaniumorewasdiscoveredthatitisthefirstoneinInnerMongoliawhichisasuper-largegermaniumdepositwithparagenouscrowncoal,thegermaniummetallometricisabout1600t.Thedepositislargescale,enrichgrade,simplegeologicalcondition,shallowburyandeasyopenmining.Thepaperexplainsthedeposit'sgeologicalsetting,scale,shape,gradeandonthemodeofthegermaniumoccurrence,enrichmentregulation,geologicalfeatureandthedepositgeologicalexplorationworkandprocessingtechniqueofextractgermaniumfromgermaniumcoal.
Keywords Wulantuga germaniumdeposit oregeologicalfeature geologicalprospectingwork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