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作业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含解析)新人教版必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作业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含解析)新人教版必

来源:九壹网
.

课时作业5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

1.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其中自称汉朝皇族的刘备建立的政权是( )

A.魏 B.蜀汉 C.吴 D.西晋

解析:刘备建立的政权仍沿用汉的称号,史称蜀汉,B项正确;魏是曹丕建立的政权,A项错误;吴是孙权建立的政权,C项错误;西晋是司马炎所建,D项错误。

答案:B

2.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史称“五胡内迁〞。其中不包括( )

A.匈奴 B.鲜卑 C.羌 D.越族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内迁〞包括匈奴、羯、氐、羌、鲜卑等,不包括越族,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3.如图是晋朝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印章:“晋归义羌侯〞印。由此可知( ) ①西晋时有大量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 ②西晋实行了相对开明的民族 ③西晋被少数民族所灭 ④少数民族内迁使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从材料中的“晋朝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印章〞可知,西晋时有大量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且西晋实行了相对开明的民族,①②正确,西晋虽然被少数民族所灭,但材料中没有表达,③错误,④不符合史实,错误。由此可知,A项正确。

答案:A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4.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时称“王与马,共天下〞。由此可知( )

A.东晋门阀政治的开展 B.东晋出现了割据 C.君主得到强化 D.皇权与相权实现了合理制衡

解析:材料反映了东晋政权依靠南迁的世家大族维护统治,这是门阀政治开展的表达,A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没有导致割据,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世家大族对皇权有一定的冲击,君主受到削弱,C项错误;D项中的“合理〞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A

5.从三国后期到西晋初期,位于北方地区的政权战胜其他割据政权,形成统一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开展程度高于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C.北方政权成功地削弱了导致的豪强地主势力 D.北方政权进一步完善了主义的集权制度

解析:西晋能够从政治上把全国统一起来,必须有经济实力高于南方这个根底做保障。从当时全国总的经济开展态势看,经济重心在北方,应选A项;选项B表述的历史现象出现在北魏;选项C的表述与历史不相符合;选项D也易排除。

答案:A

6.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以下帝王的统治措施可表达这一特点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晋武帝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采取一系列汉化措施,向汉族学习,其中就有改穿汉服,应选C项。

答案:C

7.“(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明,北魏孝文帝( )

A.重视汉族文化 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 D.潜心文学创作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阅读材料及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推崇,应选A项。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8.对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学术界一直褒贬不一。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 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根据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

材料二 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都洛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而一切改从汉制,实为魏之极盛时代……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那么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奉献颇大。

——摘自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上卷? 和1928年?初中本国史?

(1)据材料一、二,归纳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2)简要说明材料一、二对孝文帝改革评价的不同。

解析:第(1)问应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概括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第(2)问要注意分析材料一认为孝文帝改革使北魏走向衰落,材料二认为孝文帝改革“于中国之奉献颇大〞,指出评价的不同。

答案:(1)内容: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话、实行汉制、尊崇儒学、兴办教育、移风易俗等。(2)不同:材料一否认孝文帝改革,认为改革使北魏走向衰落。材料二肯定孝文帝改革,认为孝文帝改革使北魏走向强盛,对后世影响深远。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