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下室后浇带设置与施工技术探析
摘要:当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为了发挥建筑的最大功能和解决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存在的差异沉降度、钢筋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应力等问题,通常在施工过程中都是采用二次浇注混凝土的方法进行后浇带施工,从而有效的处理裂缝问题。但是就目前的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现状而言,其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与不足。本文根据相关工程实例,分析了该工程施工中地下室顶板和顶板后浇带的施工特点和功能,并对其施工技术和控制措施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总结,从而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了基础保证。 关键词:地下室 建筑工程 后浇带 施工技术 1、前言
在当前的高层建筑施工项目中,设置相关的后浇带对于整个工程施工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工程项目施工的关键环节。一个工程地基施工到屋顶竣工各阶段都离不开混凝土的支持与配合,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后浇带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筑工程地下室后浇带设置作为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部分,其在施工中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地下室后浇带施工而言,通常都是要结合工程整体设计和规范以及相关的施工要求进行深入的总结,并对其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深入研究,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从而避免对日后工程施工带来影响。
2、后浇带概述
后浇带是当前建筑工程项目中主要的裂缝预防和处置措施,在目前的施工中对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施工的过程中随着当前建筑施工技术和方法的完善与更新而逐步完善。由于在当前的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中,钢筋混凝土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质量问题与隐患,因此只有在结构设计和施工规范的相互作用下,我们才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其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进行全面处理,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益。就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分析而言,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仅是追求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功能发挥,而且还需要对工程的外在美观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物中出现裂缝不仅对建筑的形象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也是大部分工程质量问题的诱因。所以在建筑工程中,科学合理的进行地下室后浇带设置和施工就显得尤为重要。 3、工程概况
某公司单身公寓楼及职工食堂工程,总建筑总面积为27715.3m2,地上25132.7m2,地下2582.6m2,建筑基底面积2582.6m2。其中,单身公寓地上18层,地下一层,高66.9m,梁筏基础,基础埋深-6.5m;职工食堂地下2层,地下1层,高度9.3m,基础,基础埋深-6.5m。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采用厚度为60cm的c35、p6抗渗混凝土,壁板为30cm的c40、p6抗渗的混凝土,地下室顶板为45cm厚的c35、p6抗渗的混凝土,平面形状为“□”。地下室底扳、侧墙和顶板均设置纵横两道后浇带,后浇带宽度为1000mm,位置在1轴和5-6轴
成十字形设置,后浇带总长度合计约为700m,厚度同梁板厚。底板与顶扳的钢筋均为双层双向,中间设有一道钢筋网片。后浇带位置的钢筋密集,该处位置的钢筋搭接长度为950mm,并有4mm厚的止水钢板,因此对后浇带的处理比较复杂。 4、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4.1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为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将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注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为整体。设计时,应考虑基础在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连为整体后的计算,应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
1)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
2)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 4.2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新浇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土硬化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1~2个月内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
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5、后浇带的设置 5.1后浇带的设置要求
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应力。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本工程后浇带宽度设置为1000mm。
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必须贯通,不许断开。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在未浇注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5.2后浇带的具体做法
首先必须按照施工方案严格进行施工。第二、水平后浇带的浇筑要将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垂直后浇带的浇筑则要将混凝土充分振捣,振捣的时候要避免振捣器的振捣动作将钢丝网破坏。第三、注意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以防止混凝土水泥浆
流失。
6、后浇带的施工 6.1模板支设
根据分块图划分出的混凝土浇注施工层段支设模板(钢丝网模板),并严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 6.2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
1)后浇带两侧的结构混凝土浇注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以免因浇注厚度较大造成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导致尺寸偏差。
2)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注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注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的严重流失,应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采用φ50mm振捣器时间距≮40cm;采用φ70mm振捣器时间距≮50cm。 6.3浇筑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1)对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手压混凝土表面能出现指纹),用压力水冲洗(水应呈雾状),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拆除,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 2)对木模板处的垂直施工缝,可用高压水冲毛,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和规范要求,尽早拆模并及时用人工凿毛。 3)对于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要使用凿毛机处理。 7、结语
某公司单身公寓楼及职工食堂工程的地下室按此后浇带施工处理方法,保证了工期及施工质量。完工至今,后浇带位置无开裂、漏水现象,效果良好,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为今后同类项目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