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叔云》)
(10)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附加默写:写对一题加1分。)
(1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
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 , 。” (1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 。”
(13)《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誓死报国的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
3、下面一段话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有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使用恰当的符合修改)(2分)
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正在制订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写得规范和美观。②学校也要加强宣传,提高同学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4、名著阅读: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 、 三
部传记。
其中, (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 的外貌描写。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 / 12
5、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二)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⑤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⑥给以书,遂成大学⑦。
{注释}①匡衡:汉朝人。②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到。③大姓:大户人家。④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⑤佣作:做工辛勤劳作。⑥资:借。⑦大学:大学问家。
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②弗之怠 ..③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④主人怪问衡 ..
8、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门人弟子填其室 B 弗之怠 ..
或遇其叱咄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3 / 12
C 邻舍有烛而不逮 D 衡乃穿壁引其光 ..
以书映光而读之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②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0、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2分)
11、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4 / 12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2.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 ,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2分) 13.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 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4.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5.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5 / 12
答:
16.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 。(2分) 17.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答:
(二) 浇 花
①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②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的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③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 ④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杂草。她笑了,在心里对那杂草说:“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们的资质差了点!”这样想着,
俯下身子,拔除了那杂草。 ⑤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的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住哭叫
起来:“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 ⑥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带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
得好好的。妈妈于是说:“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 ⑦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
6 / 12
⑧妈妈见儿子绝望的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说:“儿子,那哪儿是花呀?
那是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草!妈妈把它拔掉了。” ⑨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浇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 ⑩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杂草从垃圾桶里翻捡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来的植物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
儿,我怎么没有意识到呢?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俯下身子抱起孩子。 ⑾“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儿子,你真可爱!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他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
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沾了光! ” ⑿后来,妈妈惊讶的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的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狗尾”,连蒺藜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于春风逗弄……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株浅笑…… (选文有改动)
18、文章开头描写杜鹃花盛开的景象,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
19、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 .
20、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⑩段中画线语句“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的理解。(3分)
21、从文中提炼出妈妈对儿子的“花儿”的“称谓”,分别表明了妈妈对儿子的“花儿”怎样的态度?
7 / 12
22、文章结尾,作者借“上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3分)
四、作文:(50分)
23、走出______________(烦恼、风雨、课堂、阴影、困惑、幼稚……)
要求:①加上适当的词语,补全题目,扣题作文。 ②文体自选,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8 / 12
9 / 12
期中考试参和评分说明
说明:1、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下面参
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应该判为正确。 2、主观题答案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酌情扣分。
3、除特别说明的题目外,答案(包括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但扣分不得超过该小题的分值。 4、附加题给分应从严。 卷面分4分 分值 评分 标准 一.(14分)
(各2分)1、C 2、D 3、A 4、B 5、一个人自我评价越高,就越不容易做出成绩。 (4分)6、海底两万里、古诗四帖、如:苏武、岳飞等。 二.(27分)
(10分)7、①月有阴晴圆缺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⑤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分)8、B
(4分)9、请教;终于;通“披”,穿的意思;气味,这里指香气。 (3分)10、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3分)11、A 12、B
(3分)13、学习条件不好,仍能够学好,像宋濂;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能学好,像某
些“太学生”。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 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
4分 字体端正 卷面整洁 3-2分 字体清楚 卷面干净 1分 字体潦草 卷面杂乱 0分 字体难认 卷面脏乱 10 / 12
8、(《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贝多芬)
(托尔斯泰)
1、列数字;太阳系的边界十分广阔(或“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很远”)。 2、动力能源;飞行速度。 3、状况(或“成果”);设想。 4、“也许”表推测、估计,删去后语意变得比较肯定,而人们对几十年、上百年后的情况,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
13、3分(1)咏史诗(1分)。特点:借史实抒情。(2分)
3分(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1分)。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2分)。
1、人类水资源现状。逻辑顺序。2、列数据、。3、①地区分布不均(或: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②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③人口越来越多(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 4、不能。因为用上“仅”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5、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或: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 6、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
三.(25分)(三)14分
1、写法体味:贯穿全文的一个比喻句是:(人是一本书)(2分)
2、要点概括:这篇文章中能概括地表达全文要点的句子是:看人如读书,做人如写书(2
分)
3、词句理解:将下面四个词语分别归位于文中括号,其先后顺序应是: 洒脱飘逸、多愁善感、乐观风趣、思维缜密(4分)
11 / 12
4、语言品味:从文中摘取一个你认为有格言警句作用的精美句子,写在下面:(2分) 在生命的板面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 5、内容探究: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答的有道理就给分)(4分) 四.(50分)参考:(最高控制在45分)
一类卷45—50分 二类卷37—44分 三类卷30—36分 四类卷21—29分 五类卷20分以下 内 容:中心明确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思想感情较真实健康内容比较具体、中心不明确思想感情不够真实健康内容空泛、文不对题内容失真
语 言:语言流畅表达方式恰当、语言通顺表达方式较恰当、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表达方式尚可、语言不够通顺语病较多表达方式不够恰当、文理不通表达方式不当 结 构:结构完整条理清楚、结构完整层次清楚、结构尚完整层次较清楚、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楚、层次混乱 评分注意事项:
1. 内容、语言、结构三项都具备同类条件,可得该类卷的上限分;具备该类卷两项条件,另一项属于下限者,可得该类卷的中等分;具备该类卷的一项条件,另两项属于下限者,可得该类卷的下限分。
2. 关于语病:这里的语病是指明显的语法、修辞或逻辑上的错误。
3. 不足5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缺题目,或出现真实地名或暗示人名、学校,扣2分。
五(一)6分 略 (二)4分
评分要点:(1)能抓住事物特征;(2)有合理的联想或想像;(3)表达
某种情感;(4)语言形象精练。(每点1分)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12 /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