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应用题测试一卷含答案及精讲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思维应用题(共100题,每题1分)
1.的爸爸打算把5000元存入银行2年,到时给他读大学用.现有两种存法:一种是直接存2年,年利率是2.43%;另一种是先存一年,年利率是2.25%,到期后连本带息合起来再存一年.请你帮他想想哪种方法更合算,为什么?
2.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550千米.一辆运水果的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这辆货车早晨5时从甲地出发,中午12时能到达乙地吗?
3.某工程队正在挖一条水渠,已经挖了50千米,没有挖的是已挖的3.2倍,这条水渠全长多少千米?
4.一位打字员要打印一部书稿,计划每天打印28页,15天可以完成,实际提前3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打印多少页?(用比例解)
5.一个圆柱形容器,从里面量得半径是2分米,高5分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现在有188.4升牛奶,需要用多少个这样的容器才能盛完?
6.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千米,两车行了几个小时,还相距93千米;再继续行几个小时,又相距93千米.
7.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城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8.一桶3Kg的油42元,一桶5Kg的油65元,哪种瓶装的油便宜?
9.一项工程12个工人可以在15天完成.如果要求他们10天完成,需要几个工人来做?
10.同学们搬砖维修花园,五年级有243人,六年级有257人,平均每人搬4块砖.他们一共搬了多少块砖?
11.六1班同学组织活动,需要购买48瓶同样大小的华山泉矿泉水.班长了解到:甲超市每箱10瓶的矿泉水售价20元,购满5箱可按总价的90%付款.在乙超市同样的矿泉水,每箱12瓶售价27元,购满4箱,按总价的85%付款.如果你是班长你会到哪个超市购买?为什么?
12.一部书稿,甲单独打需要28天完成,甲、乙两个打字员合打需20
天完成.现在两人合打8天后,余下的书稿由乙单独打,乙需要打几天才能完成?
13.王老师买了3瓶墨水,每瓶1.25元,又买了2支钢笔,每只3.4元.买这些东西一共花了多少元?
14.建筑工地运来两车水泥,每车180包,每包25千克,一共运来水泥多少千克?
15.一桶油连桶重56千克,倒出一半油后,再倒出剩下油的一半,这时连桶还重17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16.小亮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到一半路时,爸爸发现小亮的作业本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作业本,追上时,小亮还有5/12的路未走完,之后小亮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亮比步行提早6分钟到校.小亮从家步行到学校需要多少分钟.
17.师徒两人共同加工一批机器零件,9天正好加工了这批零件的30%,这时徒弟加工了27个.如果师傅单独加工这批零件需要40天完成.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18.养鸡场用3000个鸡蛋孵小鸡,5%的没有孵出来,孵出来的小鸡有多
少只?
19.商店从工厂批发了80个足球和50个篮球.足球每个70元,篮球每个50元,商店要付给工厂多少钱?
20.李强在银行存入1000元,存期3年,年利率2.25%,按国家规定的利息税占利息的20%,3年后李强应从所获利息中拿出多少元交纳利息税?
21.五年级和六年级共有学生260人,五年级学生人数与六年级人数的比为7:6,六年级有多少学生?
22.师徒俩人每天共加工零件175个,照这样计算,师徒二人一个月可加工零件多少个?(一个月按21个工作日计算)
23.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来有43人.到中心站下去24人,到花园站又下去了5人.车上现在还有多少人?
24.师傅加工零件100个,比徒弟加工的2倍少10个,徒弟加工零件多少个?
25.甲乙两辆汽车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车每小时
行75千米,两车出发后4.8小时相遇.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26.学校图书馆有724本书,一年级同学借走88本,二年级同学借走剩下的一半,剩下的另一半平均分给三、四、五这三个年级.四年级同学借到多少本书?
27.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修一段长840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32米,乙队每天修38米,两队同时开始修,多少天可以修完这条公路?
28.A、B两地相距42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3小时后相遇,已知甲、乙两辆车的速度比是3:4,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29.王老师带120元钱去买一批笔记本,在甲商店看到一种标价为4元的笔记本很满意,问营业员怎么卖.营业员说:“买十送一.”到了乙商店看到同样的笔记本,营业员介绍说:“每本4元,十本起,打九折.”请你算一算,王老师到哪家商店购买合算些,为什么?
30.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相距299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公共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52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第一次相距69千米?又过几小时两车第二次相距69千米?
31.甲、乙两辆汽车从相距660千米的东、西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速度是甲车的1.2倍.两车几小时相遇?
32.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收费站出发向同一地点开车,客车每小时行84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8千米,4小时后,货车与客车相距多少千米?
33.师徒两人合作加工一批零件,按7:5分配给师徒,结果师傅加工了308个零件,超额完成任务的10%.徒弟实际加工多少个?
3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25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7千米,经过几小时后两车还相距37千米?
35.小华和妈妈乘火车从南京到上海,上午11时从南京站准时开出,下午2时20分到达上海站.这次列车从南京到上海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36.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形容器各一个,将圆柱形容器内装满水后,再倒入圆锥形容器内.当圆柱形容器中的水全部倒光后,结果水溢出48毫升,这时圆锥形容器里有水多少毫升.
37.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A港口开往B港口,甲船每小时行40千米,乙船每小时行34千米,几小时后乙船落在甲的后面39千米?
38.小华5分钟走315米,小亮4分钟走260米.他俩谁走的快?
39.某校四、五、六年级同学去影剧院看电影,四年级137人,五年级143人,六年级162人,平均每17人坐一排,需多少排座位?
40.乐乐是2000年出生的,乐乐8岁时妈妈34岁,到2020年,乐乐多少岁?乐乐的妈妈多少岁?
41.养鸡场原来一共养了4万只鸡.第一次卖了1.28万只,第二次卖了2.万只.养鸡场现在还养有多少为只鸡?
42.图书室有900本科技书,五年级借走160本,四年级借走190本,四、五年级共借走多少本?图书室还剩多少本科技书?
43.同学们在全长1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一共要多少棵树?
44.仓库原有货物56吨,今天运走了9车,如果每车运c吨,那么仓库里还剩货物多少吨?
45.为美化校园环境,学校准备在周长是37.68米的花坛外围铺一条2米宽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15
千克,铺这条小路一共需要水泥多少千克?
46.甲、乙两地相距1463千米,一列动车以每小时23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1)动车开出t小时后,距离甲地多少千米?(2)动车开出t小时后,距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如果t=3,距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47.一个养殖场养了960只鸡和468只鸭.(1)如果把这些鸡放养在20间鸡舍里,平均每间鸡舍有多少只鸡?(2)如果每间鸡舍可放养52只鸭,需要多少间鸭舍?(3)如果每只鸡卖35元,这些鸡一共能卖多少钱?
48.有一个长52厘米、宽40厘米、高60厘米的长方体水缸,里面水深25厘米,把一块体积是832立方厘米的石头全部浸没在水中,这时水面离缸口多少厘米?
49.王芳期末考试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是94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王芳的语文得了多少分?数学得了多少分?
50.小区前有一个边长是15米的正方形花坛,如果把花坛的一组对边分别增加3米,另一组对边长度不变,这个花坛的面积会增加多少?
51.一件衣服原价1000元,王阿姨用贵宾卡,在打九折的基础上再打九五折,王阿姨买这件衣服要多少元钱?
52.某车间计划生产400条红领巾,第一天生产了60条,第二天生产了80条.生产了计划的多少百分数?
53.学校试验田是一块长25米,宽比长少3米的长方形,计划用它的一半种优质果树苗,种优质果树苗的面积是多少?
54.加工车间有36个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63个零件,照这样计算,24天全车间可加工多少个零件?
55.有一块长27米,宽16米的草地,草地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这块草地的四周围上一圈护栏,护栏长多少米?
56.一件衣服原价200元,先打七折(即原价的70%)后,在此基础上又打八折出售,买这样一件衣服可以少花多少元?
57.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5%,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了20%,两天共修了全长的百分之几?
58.两辆汽车从相距1230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
小时行49.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2.7千米,经过几小时相遇?
59.打一部书稿.第一天打了12页,第二天打了13页.两天共打了这部书稿的5/48.这部书稿有多少页?
60.甲、乙、丙三人共有人民币168元,第一次甲拿出与乙相同的钱数给乙;第二次乙拿出与丙相同的钱数给丙;第三次丙拿出与甲相同的钱数给甲,这时甲、乙、丙三人钱数恰好相等.原来甲比乙多多少元?
61.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速度比为7:11,相遇后两车继续行驶,分别到B、A两地后立即返回,当第二次相遇时,甲车距B地6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2.甲、乙两车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60千米,乙每小时行40千米,现在要使两车在两地间的中点相遇,乙必须先行2小时.
63.小明早晨上学,出门向西走300米,再向南走200米,就到学校了.今天早晨小明向西走到300米处,想起忘带数学书了,又回家拿,再去学校,这时他上学一共走了多少米?
.织布车间2.5小时织布3500米,照这样计算,5(1/4)小时能织布多少
米?
65.师徒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9个,徒弟每小时加工5个,完成任务时,徒弟比师傅少加工120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66.某实验区2000年新品种水稻的种植面积为2万公顷,2001年的种植面积比2000年增加25%,2001年新品种水稻的种植面积是多少万公顷?
67.一辆车上午10时从甲城出发,每小时行60千米,下午3时到达乙城,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68.一个修路队修筑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74.8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8.2米,第三天比第二天少11.6米,第三天修了多少米?
69.王晓军是1979年6月5日出生的,到2006年6月5日他是多少岁?他的父亲刚好比他大28岁,他的父亲是哪一年出生的?
70.五年级一班45个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后,数学得满分的有10人,数学及语文均得满分的有3人,这两科都没有得满分的有29人.请问:语文成绩得满分的有多少人?
71.园林工人在一条马路的一边栽树,每2棵树之间的距离是4米,一共
栽树70棵,这条马路长多少米.
72.同学们按照“三男二女”的顺序排队.第28个是男生还是女生?第44个呢?
73.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3小时后两车还差15千米才能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74.养殖场有鸡鸭4000只,其中鸡与鸭的只数比是5:3,这时又购进一批鸡,这时鸡占鸭总数的175%,那么又购进多少只鸡?
75.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0千米,从乙地返回甲地每小时行60千米,这辆汽车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76.六年级有120名师生去动物园,某运输公司有两种车辆可选择, A方案:限座40人的客车,每人票价5元,如满座可打八折. B方案:限座10人的面包车,每人票价6元,如满座票价可按75%计算. 哪种方案实惠,总共要多少元?
77.舞蹈队有女生22人、男生8人.这些同学跳“小白兔”舞,排成4行,
平均每行有同学几人,还剩多少人?
78.A、B两地相距375千米.甲车每小时行驶67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58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几小时相遇?
79.五年级一班有学生40人,其中女生有21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80.甲、乙两班共有学生104人,如果两班各转走2人,则甲、乙两班学生人数比是11:9.原来两班各有学生多少人?
81.甲乙两个工程队合铺一条65.6千米的公路,开始,两队每天共铺10千米,甲队与乙队每天铺路的数的比是3:2.合铺5天后甲队调到另一个工段,剩下的由乙队在3天内铺完.乙队每天比原来要多铺多少米?
82.一根6.4米长的彩带,每1.4米剪一段包扎一个礼盒,这根彩带可以包扎几个礼盒?
83.花生仁的出油率是42%,有1600克花生仁可榨油多少千克?
84.修筑一条马路,已修了全长的38%,再修36米正好修完全长的一半.这条马路全长多少米?(要求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85.一个工厂十月份生产机器120台,比九月份多生产40台,增产了百分之几?
86.一桶油连桶带油共重126千克,售出一半后的重量为71千克,如果每千克售价6元,这桶油共可卖多少元?
87.同学们去果园劳动,女同学47人,男同学37人,每4个同学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88.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城出发相向而行,快车每小时行57千米,慢车每小时行43千米,5小时后相遇,则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某小学450名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去南湖公园玩,大船每船可乘65人,费用200元;小船每船可乘30人,费用95元.请你想一想,怎样租船最省钱?费用最少需要多少钱?
90.一桶油连桶重32.1千克,倒出一半油后连桶重还有17.1千克,原来这桶油有多少千克?
91.甲、乙、丙三人,甲每分钟走80米,乙每分钟走50米,丙每分钟走100米.甲、乙两人从A地出发,丙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经20分钟
丙与甲相遇.丙与甲相遇后,再过多少分钟,丙与乙相遇.
92.一根钢管长72厘米、另一根钢管长60厘米,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小段最长是多少厘米?最少能截多少段?
93.一辆汽车从甲地去乙地,每小时行84.5千米,行了4小时,超过两地中点25千米,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94.甲、乙、丙三人住在同一间宿舍,甲每分钟行50米,乙每分钟行60米,丙每分钟行70米.一天,甲、乙从宿舍去教室,正好丙从教室回宿舍,丙遇到乙后1分钟又遇到甲.你能算出教室与宿舍之间的路程有多长吗?
95.体育用品商店以每个40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小足球,以每个50元的价格卖出.当卖掉这批足球的90%时,不仅收回了成本,还获利800元.这批小足球一共多少个?
96.食堂买来3筐黄瓜,每筐25千克;又买来豆角36千克.黄瓜比豆角多买多少千克?
97.两地间的路程是245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向而行,3.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8.修路队铺一条路,五月份上半月铺了全长的3/10,下半月铺了全长的3/5.还剩这段路的几分之几没有铺?
99.甲仓库存粮188吨,乙仓库存粮1吨,每天从甲仓库运出23吨粮食,从乙仓库运出19吨粮食.那么多少天之后两个仓库里剩下的粮食就同样多了?
100.一块地板,若选用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瓷砖去铺,则需要216块,若选用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瓷砖来铺,则需要多少块. 参
1.分析:根据的爸爸把5000元的本金分别按两种方法储蓄,经过计算即可确定哪种办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方法一:年利率是2.43%,则存两年后可得利息:5000×2.43%×2=243元; 方法二:另一种是先存入一年期的,年利率是2.25%,等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银行一年.据此解答. 解答:解:方法一可得利息:5000×2.43%×2=243(元) 方法二可得利息:5000×2.25%×1=112.5(元) (5000+112.5)×2.25%×1≈115.03(元) 两年共得利息:
112.5+115.03=227.53(元) 243元>227.53元, 所以第一种办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点评:根据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按照两种方法进行计
算即可.
2.分析 首先根据: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求出从早晨5时到中午12时一共经过了多少小时;然后用它乘这辆货车的速度,求出这辆货车从早晨5时到中午12时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再把它和550比较大小即可. 解答 解:(12-5)×80 =7×80 =560(千米) 因为560>550, 所以这辆货车早晨5时从甲地出发,中午12时能到达乙地. 答:这辆货车早晨5时从甲地出发,中午12时能到达乙地.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这辆货车从早晨5时到中午12时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分析:没有挖的是已挖的3.2倍,全长就是已挖的(3.2+1)倍,据此解答. 解答:解:50×(3.2+1), =50×4.2, =210(千米). 答:这条水渠全长210千米.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全长是已挖的多少倍,然后再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4.分析:这部书稿的页数一定,每天打印的页数与天数的乘积一定,即两种量成反比例,由此设出未知数,列出比例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实际每天打印X页, (15-3)X=28×15 12X=420 X=420÷12 X=35, 答:实际每天打印35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要正确判断哪两种量成反比例.
5.分析: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πr2h,由此代入数据即可求出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再据除法的意义即可求出需要的容器的个数. 解答:解:3.14×22×5, =3.14×4×5, =3.14×20, =62.8(立方分米), =62.8
(升); 188.4÷62.8=3(个); 答:这个容器的容积是62.8升,现在有188.4升牛奶,需要用3个这样的容器才能盛完.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柱的体积公式的实际应用.
6.分析:由题意可知:①两地的总路程减93千米就是两车共同行驶的路程,用“路程÷速度和=行驶时间”即可求出两者行驶的时间; ②两者从相距93千米到再次相距93千米,此时第一个93千米已小于它们一小时行的距离,因此第二个93千米是指它们反向距离,因此它们所行驶的路程是(93×2)千米,用“路程÷速度和=行驶时间”即可求出两者继续行驶的时间. 解答:解:(5-93)÷(60+), =496÷124, =4(小时); 93×2÷(60+), =186÷124, =1.5(小时); 答:两车行了4小时,还相距93千米;再继续行1.5小时,又相距93千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两车共同行驶的路程,再利用“路程÷速度和=行驶时间”即可求出两者行驶的时间,还要知道第二个93千米是指它们的反向距离.
7.分析:由“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可知甲车比乙车多行32×2=(千米)的路程,由“甲车每小时行8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8千米”,可知每小时甲比乙快84-68=16(千米),由距离差与速度差,求出相遇时间,即÷16=4(小时),根据两车速度和以及相遇时间,解决问题. 解答:解:(84+68)×[32×2÷(84-68)] =152×[÷16] =152×4 =608(千米). 答:东西两城相距608千米. 点评:搞清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32×2=(千米)的路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分析:先求出1千克油的价钱,再比较大小. 解答:解:42÷3=14(元),
65÷5=13(元), 14元>13元, 答:一桶5Kg的油65元的便宜. 点评:此题先求出各桶油1千克的价钱,再比较大小,从而可以判定出来. 9.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 专题:工程问题 分析:把这项工程的量看作单位“1”,先求出每人每天完成工作的量,再求出每人10天完成工作量,最后根据人数=工作总量÷每人10天完成工作量即可解答. 解答: 解:1÷(1÷15÷12×10) =18(人) 答:需要18个工人来做. 点评:本题属于比较简单应用题,只要依据数量间的等量关系,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10.分析:根据题意,可用243加257计算出五、六年级的总人数,然后再乘4即可得到共搬的块数. 解答:解:(243+257)×4 =500×4, =2000(块), 答:他们一共搬了2000块砖.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确定五六年级的总人数.
11.分析:本题根据需要购买的数量及两家商店的优惠方案分别分析计算即能得出到哪个商店比合算: 甲超市:甲超市每箱10瓶的矿泉水售价20元,购满5箱可按总价的90%付款. 10×5-48=2瓶,即需要购买的数量差两瓶就够五箱,因此可多购两瓶以享受优惠.需花20×5×90%=90元; 乙超市:每箱12瓶售价27元,购满4箱,按总价的85%付款. 27×4=48瓶,即需要购买数量正好能够享受优惠,需花
27×4×85%=91.8元; 90元<91.8元,即到甲店购买少花钱且能多购两瓶,因此应到甲商店去购买. 解答:解:需要购买的数量为48瓶. 甲超市需花:10×5-48=2瓶,因此可多购两瓶以享受优惠.需花20×5×90%=90(元); 乙超市:27×4=48瓶,即需要购买数量正好能够享受优惠,需花27×4×85%=91.8(元); 90元<91.8元,即到甲店
购买少花钱且能多购两瓶,因此应到甲商店去购买. 答:因为到甲店购买少花钱且能多购两瓶,所以如果我是班长你会到甲超市购买. 故答案为:甲超市.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2.分析:将总工程量当做单位“1”,则甲的工作效率为 1/28,乙的工作效率是1/20-1/28,甲乙合做8天后,还剩下总程量的1-1/20×8=12/20,用余下的工作量除以乙的工作效率,就是余下的书稿由乙单独打,乙需要打几天才能完成. 解答:解:(1-1/20×8)÷(1/20-1/28), =12/20÷(7/140-5/140), =6/10×70, =42(天); 答:余下的书稿由乙单独打,乙需要打42天才能完成. 点评:在求出甲乙合打8天完成的占总工作量的分率的基础,求出还剩的总工作量的多少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分析:用墨水的单价乘上墨水的瓶数,就是墨水一共花了多少钱,钢笔的单价乘上钢笔的数量就是钢笔的总价,然后把墨水的总价加上钢笔的总价即可求解. 解答:解:1.25×3+3.4×2, =3.75+6.8, =10.55(元); 答:买这些东西一共花了10.55元. 点评:本题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进行求解.
14.分析:先跟据一车水泥重量=每车包数×每包重量,求出一车水泥重量,在根据总重量=每车水泥重量×2即可解答. 解答:解:180×25×2, =4500×2, =9000(千克), 答:共运来水泥9000千克.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一车水泥重量.
15.解答:解:(56-17)÷(1/2+1/2×1/2) =52(千克) 56-52=4(千克) 答:原来这桶油重52千克,桶重是4千克.
16.分析:走到一半路时,爸爸开始追,追上时,小亮还有5/12的路未走完,则从爸爸开始追到追上小亮走了1/2-5/12=1/12,爸爸走了1-5/12=7/12,那么爸爸与小亮的速度比为7/12:1/12=1:7.走5/12的路程的现在时间:6÷(7-1)=1(分钟),那么原来走5/12的路程需要:6+1=7(分钟),小亮从家步行到学校需要:7÷5/12=16.8(分钟). 解答:解:从爸爸开始追到追上小亮走了1/2-5/12=1/12,爸爸走了1-5/12=7/12; 那么爸爸与小亮的速度比为7/12:1/12=1:7; 走5/12的路程的现在用的时间:6÷(7-1)=1(分钟),来走5/12的路程需要:6+1=7(分钟); 则小亮从家步行到学校需要:7÷5/12=16.8(分钟). 故答案为:16.8分钟. 点评:完成本题重点要抓住出“走到一半路时开始追,到追上后行的路程”来求出爸爸和小明的速度比之后就好完成了. 17.答案: 解析: 360个
18.分析:将总个数当做单位“1”,5%的没有孵出来,则孵出来的占全部的1-5%,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孵出的小鸡有3000×(1-5%)只. 解答:解:3000×(1-5%) =3000×95%, =2850(只). 答:孵出的小鸡有2850只. 点评:首先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求出孵出的小鸡占总数的分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9.分析:先依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计算出买足球和篮球各自需要的钱数,进而依据加法的意义即可得解. 解答:解:70×80+50×50, =5600+2500, =8100(元); 答:商店要付给工厂8100元钱. 点评:分别计算出买足球和篮球各自需要的钱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解:应得利息:1000×2.25%×3, =22.5×3, =67.5(元); 应交利
息税:67.5×20%=13.5(元); 答:3年后李强应从所获利息中拿出13.5元交纳利息税. 分析:先根据: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求出利息,再利用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要缴纳的利息税即可. 点评:这种类型属于利息问题,有固定的计算方法,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注意时间和利率的对应),找清数据与问题,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21.分析:根据“五年级学生人数与六年级人数的比为7:6”,可以求出六年级人数占两个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进而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260×6/(7+6)=120(人); 答:六年级有120学生.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对应量,找出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即可.
22.答案:3675个 解析: 如果这个月是28天,师徒俩就能加工4900个零件,如果是29天,就能加工5075个,如果是30天,就能加工5250个,如果是31天,就能加工5425个。
23.分析:用公共汽车上原来的人数,减去中心站下去的人数,再减去花园站下去的人数,就是现在车上的人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43-24-5, =19-5, =14(人). 答:车上现在还有14人.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减法的意答应用题的能力.
24.分析:由题意可知: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2倍是(100+10)个,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即可. 解答: 解:(100+10)÷2 =110÷2 =55(个); 答:徒弟加工零件多55个. 25.分析:属于相遇问题,根据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代如数据直
接解答即可. 解答:解:(85+75)×4.8, =160×4.8, =768(千米). 答:两地之间的公路长768千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相遇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或甲车所行路程+乙车所行路程=总路程.
26.分析:先计算出一年级同学借走88本后,剩下的本数,即724-88=636本,进而得出平均分给三、四、五这三个年级的总本数,即636÷2=318本,最后依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即可得解. 解答:解:(724-88)÷2÷3, =636÷2÷3, =318÷3, =106(本); 答:四年级同学借到106本书. 点评:先计算出一年级同学借走88本后,剩下的本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分析 先求出两队每天修路长度的和,再依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合干的工作效率即可解答. 解答 解:840÷(38+32) =840÷70 =12(天) 答:12天能修完这条公路. 点评 等量关系式: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是解答本题的依据,关键是求出两队每天修路长度的和. 28.分析:先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再按比例分配方法即可解答. 解答:解:420÷3=140(千米), 3+4=7, 140×3/7=60(千米), 140×4/7=80(千米), 答:甲车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 点评:掌握按比例分配方法解决问题,是解答本题的依据,关键是求出两车的速度和.
29.分析:由题意可知,王老师共带了120元,每本笔记本的单价为4元: 甲店,买十送一,120÷4=30本,30÷10=3,即以获赠3本,所以120元能买30+3=33本; 乙店,每本4元,十本起,打九折,即按原
价的90%出售,王老师购买的本数达到优惠标准,即每本的价格为4×90%=3.6元,120÷3.6=33本…1.2元. 所以到乙店购买合算. 解答:解:甲店:120÷4=30(本), 30÷10+30 =3+30, =33(本); 乙店: 120÷(4×90%) =120÷3.6, =33(本)…1.2元. 所以到乙店购买合算. 点评:根据所带钱数及两家商店的不同优惠方案分别分析计算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30.分析:(1)要求几小时后两车第一次相距69千米,即两车行299-69=230(千米)用的时间,要求时间,就要知道两车的速度和是多少,根据题意,两车的速度和为40+52=92(千米),列式为:230÷92,计算即可; (2)要求又过几小时两车第二次相距69千米,这时两车是相遇后又离开69千米,从第一次相距69千米到第二次相距69千米,两车共行了69×2=138(千米),根据两车的速度和,两车所用的时间是138÷92,计算即可. 解答:解:(1)(299-69)÷(40+52), =230÷92, =2.5(小时); 答:2.5小时后两车第一次相距69千米. (2)69×2÷(40+52), =138÷92, =1.5(小时); 答:又过1.5小时两车第二次相距69千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相遇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31.答案:6时#6小时 解析: 660÷(50+50×1.2)或660÷[50×(1+1.2)]=6(时)
32.分析:根据题意,两车同向而行,要求4小时后货车与客车相距多少千米,即求4小时两车所行路程差.由题意,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多行84-68=16千米,那么4小时多行16×4千米,解决问题. 解答:解:(84-68)
×4, =16×4, =(千米); 答:货车与客车相距千米. 点评:解答此题,应注意两车是同向而行,就是求两车4小时两车所行路程差. 33.分析:根据题意,师傅加工了308个零件,超额完成任务的10%,把师傅分到的个数看作单位“1”;实际加工的个数(308个)相当于分到的个数的(1+10%);根据已知比一个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师傅分到的个数;再根据一批零件按7:5分配给师徒,也就是徒弟分到的个数占师傅的5/7,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徒弟实际加工多少个,由此列式解答. 解答:解:308÷(1+10%)×5/7 =308÷1.1×5/7 =280×5/7 =200(个); 200-308÷(1+10%)×10%, =200-308÷1.1×0.1, =200-28, =172(个), 答:徒弟实际加工172个. 点评:首先确定把师傅分到的个数看作单位“1”;用除法求出师傅应分到的个数,把比转化成分数,再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列式解答即可.
34.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用两地相距的路程255千米,减去37千米,就是两车行的路程,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列式据此解答. 解答: 解:(255-37)÷(52+57) =218÷109 =2(小时) 答:经过2小时两车还相距37千米.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两车行的路程,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和,来列式解答.
35.分析:首先把普通计时法化成24时计时法,上午时间不变,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小时数要加上12,分钟数不变;然后求这次列车从南京到上海一共用时间=到达时刻-开出时刻,即可得解. 解答:解:上午11时即11时, 下午2时20分即2时20分+12时=14时20分, 14时20
分-11时=3时20分, 答:这次列车从南京到上海一共用了3时20分. 点评: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列车一共用时间=到达时刻-开出时刻. 36.分析:因为圆锥的体积是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1/3,所以溢出的水是圆柱体体积的2/3,留在圆锥体内的水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1/3,所以说,留在圆锥体内的水的体积是溢出的水的体积的1/2,从而问题得解.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留在圆锥体内的水的体积是溢出的水的体积的1/2, 48×1/2=24(毫升); 答:这时,圆锥形容器内有水24毫升.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柱与圆锥体积公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逐步推论得出,留在圆锥体内的水的体积是溢出的水的体积的1/2,问题得解.
37.分析 甲船每小时行40千米,乙船每小时行34千米,用甲船的速度减去乙船的速度,求出速度差,再用路程差39千米除以速度差,即可求出几小时后乙船落在甲的后面39千米. 解答 解:39÷(40-34) =39÷6 =6.5(小时) 答:6.5小时后乙船落在甲的后面39千米. 点评 本题考查了数量关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38.分析:要想知道谁走的快,就要分别求出两人的速度,比较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小华:315÷5=63(米/分), 小亮:260÷4=65(米/分). 答:小亮走的快. 点评:此题运用了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 39.分析:用三个年级的总人数除以每排的人数就可以求出总排数. 解答:解:(137+143+162)÷17 =442÷17 =26(排). 答:需要26排座位.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计算.根据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计算.
40.分析:根据题意,乐乐是2000年出生,到2020年,用2020减去出生年份2000就是乐乐的年龄;乐乐8岁时妈妈34岁,她们的年龄差是34-8=26岁,到2020年她们的年龄差还是26岁,再用2020年乐乐的年龄加上年龄差是就是妈妈的年龄. 解答:解: 202年乐乐的年龄:2020-2000=20(岁); 乐乐与妈妈的年龄差是:34-8=26(岁); 2020年妈妈的年龄:20+26=46(岁). 答:到2020年,乐乐20岁,乐乐的妈妈46岁. 点评:年龄问题中,年龄差是个不变量,求出乐乐的年龄,以及她们的年龄差,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41.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第一次卖了1.28万只,第二次卖了2.万只,两次一共卖了1.28+2.=3.92万只,再用总只数减去两次卖的只数即可. 解答: 解:4-(1.28+2.) =4-3.92 =0.08(万只) 答:养鸡场现在还养有0.08万只鸡. 点评:求出两次一共卖的只数是解题的关键.
42.分析:求一共借走了多少本,就把五年级和四年级借走的本数相加即可; 求剩下的本数,就用总本数减去借走的本数即可. 解答:解:160+190=350(本); 900-350=550(本); 答:四、五年级共借走350本,图书室还剩550本科技书. 点评:本题数量关系简单,求一共借走的本数,就把两个年级借走的本数相加,求剩下的本数,就用总本数减去借走的本数.
43.分析:植树问题中,两端都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由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120÷4+1 =30+1 =31(棵) 答:一共要31棵树. 点评:考查了植树问题中两端都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的计算应用.
44.考点:用字母表示数 专题:用字母表示数 分析:先用每天运走的吨数乘运的天数求出已经运走的吨数,再用总吨数减去运走的吨数就是剩下的吨数. 解答: 解:56-9c(吨) 答:仓库里还剩货物56-9吨. 点评:解题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表示出等量关系,然后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45.分析:在周长是37.68米的花坛外围铺一条2米宽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就是一个圆环,已知里圆的周长是37.68米,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求出半径r,外圆的半径就是r+2米,圆环的面积即可求出π(R2-r2);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15千克,铺这条小路一共需要水泥多少千克,用乘法,面积乘15,即可得解. 解答:解:设花坛的半径为r,外圆的半径R,由圆的周长公式,则有: 2πr=37.68, r=6(米), R=r+2=6+2=8(米), 这条小路的面积是: S=π(R2-r2), =3.14×(82-62), =87.92(平方米); 87.92×15=1318.8(千克); 答:这条小路的面积是87.92平方米,铺这条小路一共需要水泥1318.8千克.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圆的应用题,理清思路,灵活应用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46.考点: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用字母表示数 专题:用字母表示数 分析:(1)依据路程=速度×时间,表示出距离甲地的路程; (2)依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动车行驶的路程,再根据剩余距离=总路程-已行驶路程,求出距离乙地的路程,再把t=3代入算式即可解答. 解答: 解:(1)235×t=235t(千米), 答:开出t小时后,距离甲地有235t千米; (2)1463-235t 把t=3代入1463-235t 1463-235×3
=1463-705 =758(千米) 答:动车开出t小时后,距离乙地还有1463-235t千米;如果t=3,距离乙地还有758千米. 点评:本题属于比较简单的行程应用题,只要明确数量间的等量关系,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47.分析 (1)要求平均每间鸡舍有多少只鸡,用总鸡数除以鸡舍数,即960÷20; (2)468里面有几个52,就需要需要多少间鸭舍,即468÷52; (3)如果每只鸡卖35元,960只鸡可以卖960个35元.即35×960. 解答 解:(1)960÷20=48(只). 答:平均每间鸡舍有48只鸡. (2)468÷52=9(间). 答:需要9间鸭舍. (3)35×960=33600(元). 答:这些鸡一共能卖33600元钱. 点评 求平均数,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
48.分析 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用石头的体积除以水缸的底面积,即可求出这部分水的高度,然后再加上25求出水面的高度,再用水缸的高减去水面高即可. 解答 解:60-[832÷(40×52)+25] =60-[0.4+25] =60-25.4 =34.6(厘米) 答:这时水面离缸口34.6厘米. 点评 此题考查了长方体体积公式的实际应用,关键是明确铁块的体积=上升部分的水的体积.
49.考点:和差问题 专题:和差问题 分析:王芳期末考试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是94分,那么可得王芳语文与数学的总成绩是94×2=188分,那么从数学成绩中减去8分,此时语文与数学的成绩相等,由此即可求得王芳的语文成绩,从而得出她的数学成绩. 解答: 解:语文成绩为: (94×2-8)÷2 =(188-8)÷2 =180÷2 =90(分), 则数学成绩为:90+8=98
(分), 答:王芳的语文成绩是90分,数学成绩是98分. 点评:根据平均分得出王芳语文和数学的成绩之和,利用语文、数学成绩之差进行解答,即可解决问题.
50.分析:根据题干分析可得,增加的部分是一个长15米,宽3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据此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解:15×3=45(平方米), 答:这个花坛的面积增加45平方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增加部分是长15米,宽3米的长方形的面积. 51.分析 先把原价看成单位“1”,打九折是原价的90%,由此用乘法求出九折后的价格,再把九折后的价格看成单位“1”,九五折是指现价是九折后价格的95%,再用乘法就可以求出现价. 解答 解:1000×90%×95% =900×95% =855(元) 答:王阿姨买这件衣服要855元. 点评 本题关键是理解打折的含义,从中找出两个不同的单位“1”,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解.
52.分析:先求先两天生产了多少条,再根据百分数的意义,用除法解答. 解答:解:(60+80)÷400 =140÷400 =0.35 =35%; 答:生产了计划35%.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
53.分析:先计算出试验田的宽度,进而依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25×(25-3)÷2, =25×22÷2, =275(平方米); 答:种优质果树苗的面积是275平方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4.答案: 解析: 54432
55.考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周长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解答即可. 解答: 解:27×16=432(平方米) (27+16)×2 =43×2 =86(米). 答:草地占地面积是432平方米,护栏长86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
56.分析:先把这件衣服的原价看成单位“1”,第一次打折后的价格是原价的70%用乘法求出第一次打折后的价格,再把第一次打折后的价格看成单位“1”,现价是第一次打折后价格的80%, 用乘法求出现价,再用原价减去现价即可. 解答:解:200×70%×80%, =140×80%, =112(元); 200-112=88(元); 答:买这样一件衣服可以少花88元. 点评:本题关键是找出两个不同的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57.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把第一天修路的长度看作单位“1”,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第一天修的占全长的百分率乘以1+20%,求出第二天修了全长的百分之几;然后把两天修的占全长的百分率求和,求出两天共修了全长的百分之几即可. 解答 解:25%×(1+20%)+25% =0.3+0.25 =0.55 =55% 答:两天共修了全长的55%.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实际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第二天修了全长的百分之几.
58.分析:要求经过几小时相遇,就要知道甲乙两车行的距离以及两车的速度和,根据题意,距离是1230千米,两车的速度和是49.8+52.7=102.5
(千米),那么相遇时间是1230÷102.5,解决问题. 解答:解:1230÷(49.8+52.7), =1230÷102.5, =12(小时); 答:经过12小时相遇. 点评:完成此题,根据关系式: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59.分析:本题要先求出两天一共打了多少页,然后据两天打的页数占全部的几分之几求出总页数是多少,用除法. 解答:解:(12+13)÷5/48, =25×48/5, =240(页); 答:这部书稿一共有240页. 点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60.分析:最后每人的钱数是第三次拿完之后,甲乙丙的钱数相等,都是:168÷3=56元; 现在倒着推回去: 1、丙在拿出钱给甲之前,甲的钱是56元的一半,即56÷2=28(元);这时丙就是:56+28=84(元);乙是56元; 2、乙在拿出钱给丙之前,丙就是84÷2=42元;这时乙就是56+42=98元;甲是28元; 3、甲在拿出钱给乙之前,乙就是98÷2=49元;那时甲就是28+49=77元;丙是42元; 这样甲77元,乙49元,丙42元,就是原来三人各自的钱数;于是,原来甲比乙多77-49=28元钱. 解答:解:最后每人的钱数是:168÷3=56(元); 第二次拿完之后,甲有:56÷2=28(元),丙有:56+28=84(元),乙有:56元; 第一次拿完之后,丙有:84÷2=42元,乙有:56+42=98(元),甲有:28元; 则原来乙有:98÷2=49(元),甲有:28+49=77(元); 所以,原来甲比乙多:77-49=28(元). 答:原来甲比乙多28元. 点评:逆推的解题策略就是从结果倒着推回去,在逆推过程中总数是不变的,我们要能找出关键条件,即最后得到的数量入手分析.
61.考点:多次相遇问题 专题:综合行程问题 分析:两车第二次相遇时,
共行了3个全程,由于甲乙两车的速度比为7:11,则第二次相遇时甲行了7/(7+11)×3=7/6个全程,即此时距B地有7/6-1=1/6个全程,第二次相遇时,甲车距B地60km,则AB两地相距60÷1/6=360千米. 解答: 解:60÷[7/(7+11)×3-1] =60÷(7/6-1) =60÷1/6 =360(千米) 答:A、B两地相距360千米. 点评:在明确两第二次相遇共行3全程的基础上,根据行驶相同的时间,速度比等于两人所行路程比求出甲所行的占全程的分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62.分析 现在要使两车在两地间的中点相遇,则甲、乙两车都行了480÷2=240(千米),然后分别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求出它们的时间,然后再作差即可. 解答 解:480÷2=240(千米) 240÷60=4(小时) 240÷40=6(小时) 6-4=2(小时) 答:现在要使两车在两地间的中点相遇,乙必须先行2小时. 故答案为: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相遇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关键是求出各自行驶的时间. 63.分析:由题意可知:300米的路程,小明走了两次,即为300×2=600米,再加上向南的200米,即可得解. 解答:解:300×2+200, =600+200, =800(米), 答:这时他上学一共走了800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300米的路程,小明走了两次.
.分析:照这样计算,说明织布的速度是一样的,先求1小时织布多少米,再求5(1/4)小时能织布多少米. 解答:解:3500÷2.5×5(1/4) =1400×5(1/4) =7350(米) 答:5(1/4)小时能织布7350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得单一量,再由不变的单一量求得总量. 65.考点:工程问题 专题:工程问题专题 分析:求出师傅比徒弟每小时
多加工零件个数,然后依据工作时间=多的工作总量÷每小时多做零件个数,求出两人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最后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即可解答. 解答: 解:120÷(9-5)×(9+5) =120÷4×14 =420(个) 答:这批零件共有420个.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人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解答依据是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总量之间数量关系.
66.解答:解:2×(1+25%), =2×1.25, =2.5(万公顷); 答:2001年新品种水稻的种植面积是2.5万公顷.
67.分析:已知这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要求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应求出这辆汽车从甲城到乙城用的时间,然后根据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解决问题. 解答:解:下午3时即15时. 60×(15-10), =60×5, =300(千米); 答:甲、乙两城相距300千米. 点评:此题运用了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
68.分析:先求出第二天修的长度: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8.2米,则第二天修的为:74.8+8.2=83(米);第三天比第二天少11.6米,则第三天修的为:83-11.6=71.4(米). 解答:解:(74.8+8.2)-11.6, =83-11.6, =71.4(米). 答:第三天修了71.4米. 点评:先根据第一天修的长度求出第二天修的长度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69.答案:27岁;1951年 解析: 2005-1979=26(岁),1979-28=1951(年) 70.考点:容斥原理 专题:传统应用题专题 分析:由“数学得满分的有10人,数学及语文均得满分的有3人,”得出只有数学得满分的10-3=7人,根据容斥原理可知得满分的有45-29=16人,语文成绩得满分的有
16-7=9人. 解答: 解:45-29-(10-3) =16-7 =9(人) 答:语文成绩得满分的有9人. 点评:本题为基本的容斥原理题目,其公式为: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
71.分析:由题意每2棵树之间的距离是4米,可知棵距是4米,由一共栽树70棵,可以求出一共的段数是70-1=69(段),再根据植树问题的公式就可以求出这条马路的长度.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棵距是4米.由植树问题可得段数是:70-1=69(段). 那么由总长=棵距×段数,可得这条马路的长度是:4×69=276(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植树问题,由题意可知棵距,再根据段数比棵数少1,求出段数,由总长=棵距×段数,可求这条马路的长度.
72.分析:根据题干,5人一个循环周期,分别按照“三男二女”的顺序排队,据此分别求出第28个和第44个是第几个循环周期的第几个即可解答. 解答:解:28÷5=5…3, 所以第28人是第6循环周期的第3人,是男生; 44÷5=8…4, 所以第44人是第9循环周期的第4人,是女生. 答:第28个是男生,第44个是女生. 点评:根据题干得出这组同学的排列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73.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甲乙两车3小时行的路程,再加上两车还差的距离15千米,就是两地之间的路程.据此解答. 解答:解:(55+65)×3+15, =120×3+15, =360+15, =375(千米). 答:A、B两地相距375千米.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两车3小时行的路程,再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式解答,求出两地之间
的路程.
74.分析 养殖场有鸡鸭4000只,其中鸡与鸭的只数比是5:3,所以按比例分配法可以求出鸡和鸭的数量.在又购进一批鸡前和后,鸭的数量没有变化.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后来鸡的数量,最后用后来鸡的数量减去原来的数量即可. 解答 解:鸡:4000×5/(5+3)=2500(只) 鸭:4000×3/(5+3)=1500(只) 1500×175%-2500 =2625-2500 =125(只) 答:那么又购进125只鸡. 点评 本题关键求出鸭的只数,然后求出现在的鸡的只数,减去原来的只数就是又买来的只数. 75.答案: 解析: 48千米/时
76.分析:本题根据需要乘车的人数及两种不同的方案分别进行分析计算,即能得出哪种方案比较实惠,总共需要多少钱: A方案:限座40人的客车,每人票价5元,如满座可打八折. 120÷40=3辆,即租3辆车正好满座,能享受8折优惠,由此可知需花120×5×80%=480元; B方案:限座10人的面包车,每人票价6元,如满座票价可按75%计算. 120÷10=12辆,即需租12辆且能满座,能享受优惠,需花120×6×75%=540元; 480元<540元,所以A种方案比较实惠,总共要花480元. 解答:解:120÷40=3辆,120÷10=12辆; 即无论租客车,还是面包车,都能达到满座,享受优惠. A方案需花:120×5×80%=480元; B方案需花:120×6×75%=540元; 480元<540元,所以A种方案比较实惠,总共要花480元. 答:种方案比较实惠,总共要花480元. 点评:由于都能满座,也可根据优惠后的每人票价确定哪种方案比较实惠.
77.答案:7人,2人
78.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两车的速度和,然后用总路程除以速度和,即为相遇时间,据此解答. 解答:解:375÷(67+58) =375÷125 =3(小时) 答:经过3小时相遇. 点评:此题运用了关系式: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79.分析:共有学生40人,其中女生有21人,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女生占全班人数的:21÷40. 解答:解:21÷40=21/40. 答:女生占全班人数的21/40. 点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80.分析:先求出两班各转走2人后现在甲、乙两班的总人数,再按这时甲、乙两班学生人数比是11:9,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现在甲、乙各班人数,再加上转走的2人,问题得解. 解答:解:(104-2×2)=100(人), 100×11/(11+9)=55(人), 100×9/(11+9)=45(人), 甲班:55+2=57(人), 乙班:45+2=47(人); 答:原来甲班有57人,原来乙班有47人. 点评:本题关健是先求出现在甲乙两班总人数,再按现在两班人数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求出现在各班人数,然后即可求出原来各自的人数.
81.考点:工程问题 专题:工程问题专题 分析:甲乙两个工程队合铺一条65.6千米的公路,开始,两队每天共铺10千米,则合铺5天完成10×5米,还剩下65.6-10×5米,剩下的由乙队在3天内铺完,则乙队每天铺(65.6-10×5)÷3米,又甲队与乙队每天铺路的数的比是3:2,则乙队原来每天铺10×2/(3+2)米,所以乙队每天比原来要多铺乙队每天比原来要多铺(65.6-10×5)÷3-10×2/(3+2)米. 解答: 解:(65.6-10×5)
÷3-10×2/(3+2) =1.2(千米) 1.2千米=1200米. 答:乙队每天比原来要多铺1200米. 点评: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乙队前后不同的工作效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82.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得: 6.4÷1.4≈4(个) 答:这根彩带可以包扎4个礼盒.
83.解答 解:1600×42%=672(千克) 答:有1600克花生仁可榨油672千克.
84.分析 把这条马路的全场看作单位“1”,36米正好占全长的1212-38%,用除法即可得这条马路全长多少米. 解答 解:36÷(1/2-38%) =36÷0.12 =300(米), 答:这条马路全长300米. 点评 本题考查了百分数的实际应用题,关键是得出36米正好占全长的1/2-38%.
85.分析:先求出九月份生产了多少台机器;然后用多生产的台数除以九月份生产的台数就是增产了百分之几. 解答:解:40÷(120+40), =40÷160, =25%; 答:增产了25%. 点评:本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关键是看把谁当成了单位“1”,单位“1”的量为除数. 86.分析:售出的是油重量的一半,因此这桶油的重量为(126-71)×2千克,又知每千克售价6元,那么这桶油共可卖:(126-71)×2×6元,解决问题. 解答:解:(126-71)×2×6, =55×2×6, =660(元); 答:这桶油共可卖660元. 点评:解决此题,应明确售出的是油重量的一半,进而得出油的重量,再根据关系式“单价×数量=总价”,解决问题. 87.分析:先求出果园里共有多少同学,再除以4即可. 解答:解:(47+37)÷4 =84÷4 =21(个); 答:一共可以分成21组. 点评:先计算出参加
劳动的总人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8.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根据题意及等量关系式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此题可解. 解答: 解:(57+43)×5 =100×5 =500(千米) 答:甲、乙两城相距500千米. 点评:理解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考点:最优化问题 专题:优化问题 分析:根据题意,求出大船和小船每人的租金各是多少元,然后判断多租哪种船最省钱,进而找出租船的方法,以及需要的钱数. 解答: 解:200÷65≈3.1(元); 95÷30≈3.2(元); 3.1<3.2,多租大船; 450÷65=6(条)…60(人); 余下的60人可以选择一条大船,或2条小船; 95×2=190(元); 190<200,所以选择2条小船; 200×6+190, =1200+190, =1390(元); 答:租6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省钱,最少需要1390元.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每人租船的钱数,得出坐大船便宜,所以尽量坐大船,再合理的大船坐满整船的人数后剩下的人数需要坐的船,进而求解. 90.分析:用油和桶原来的重量减去现在油和桶的重量就是倒出油的重量;倒出油的重量再乘2就是原来油的重量. 解答:解:32.1-17.1=15(千克); 15×2=30(千克); 答:原来这桶油有30千克. 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倒出的油的重量=原来的重量-现在的重量,找到这一数量关系问题不难解决.
91.分析:甲和丙经过20分钟相遇,知道甲乙的速度,由此可以求出AB之间的路程,用总路程除以乙丙的速度和,可以求出乙丙的相遇时间,用乙丙的相遇时间减去20分钟,就是乙丙两人在丙与甲相遇后,丙与
乙相遇,还需要再经过的时间. 解答:解:(100+80)×20÷(100+50)-20, =3600÷150-20, =24-20, =4(分钟). 答:再经过4分钟相遇. 点评:本题运用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92.分析 根据题意,可计算出72与60的最大公约数,即是每小段钢管的最长的长度,然后再用72除以最大公约数加上60除以最大公约数的商,即是一共截成的段数,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解:72=2×2×2×3×3, 60=2×2×3×5, 所以72与60最大公约数是2×2×3=12, 即每小段最长是12厘米, 72÷12+60÷12 =6+5 =11(段); 答:每小段最长是12厘米,最少能截11段.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计算出每小段的最长,然后再计算每根铁丝可以截成的段数,再相加即可.
93.分析:先用速度乘上4小时,求出已经行驶的路程,再用已经行驶的路程减去25千米,就是全程的一半,再乘上2即可. 解答:解:(84.5×4-25)×2, =(338-25)×2, =313×2, =626(千米); 答: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26千米. 点评:关键关键是理解超过中点25千米的含义. 94.分析:丙遇到乙后1分钟又遇到甲可得:丙与乙相遇时,甲和乙的距离应该是(50+70)×1=120米,先求出每分钟甲比乙少走多少米(60-50=10米),再根据乙和丙相遇时时间=甲和乙的距离(120米)÷每分钟甲比乙少走多少米,求出乙和丙相遇时间后,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解答. 解答:解:(50+70)×1, =120×1, =120(米), 120÷(60-50), =120÷10, =12(分), (60+70)×12, =130×12, =1560(米), 答:教室与宿舍之间的路程有1560米. 点评:求出乙和丙相遇时需要的时
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5.解:设有x个足球. 50x×90%-40x=800, 45x-40x=800, 5x=800, x=160; 答:这批小足球一共160个. 分析:我们假设有x个足球.用单价乘卖出的个数就是得到的总钱数减去进足球用的钱数就是盈利.列式解答即可. 点评:本题运用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96.分析:根据题意,可用25乘3计算出购买黄瓜的重量,然后再用黄瓜的重量减去买来豆角的重量即可. 解答:解:25×3-36 =75-36 =39(千克) 答:黄瓜比豆角多买39千克.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确定购买黄瓜的重量.
97.分析 由题意,先根据关系式: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求出两车的速度和,然后用速度和减去甲车的速度,就是乙车的速度.据此解答. 解答 解:245÷3.5-38 =70-38 =32(千米) 答:乙车每小时行32千米. 点评 运用关系式: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速度和-甲车速度=乙车速度. 98.分析 把总长度看成单位“1”,先用上半月铺的分率加上下半月铺的分率求出一共铺了总长度的几分之几,然后再用总长度“1”减去已经铺的分率就是剩下的分率. 解答 解:1-(3/10+3/5) =1-9/10 =1/10 答:还剩这段路的1/10没有铺. 点评 本题数量关系较简单,只要理解总长度是单位“1”,问题不难解决.
99.分析:因为甲仓存粮比乙仓存粮多168-1=24吨,每天甲仓比乙仓多运23-19=4吨粮食,进而用24÷4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68-1)÷(23-19), =6(天); 答:那么6天之后两个仓库里剩下的粮食就
同样多. 点评:解答此题应结合题意,根据数量间的关系,利用差倍问题解法,进行解答即可.
100.分析:因为所铺地板的面积是一定的,则每块瓷砖的面积和需要的瓷砖的块数成反比例,从而可以列比例求解. 解答:解:设需要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瓷砖x块, 则有(6×6)x=(5×5)×216, 36x=25×216, 36x=5400, x=150; 答:需要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瓷砖150块. 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反比例的意义,关键是明白:所铺地板的面积是一定,则每块瓷砖的面积和需要的瓷砖的块数成反比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