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年云南省红河自治州小升初数学必做100道应用题提高自测二卷含答案及精讲

2022年云南省红河自治州小升初数学必做100道应用题提高自测二卷含答案及精讲

来源:九壹网
2022年云南省红河自治州小升初数学必做100道应用题提高自测二卷含答案及精讲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思维应用题(共100题,每题1分)

1.师徒两人加工一批零件,徒弟先加工240个,然后师傅和徒弟共同加工,完成任务时,师傅加工的零件比这批任务的3/8少40个,已知师徒工作效率比是5:3,这批零件有多少个?(列式解答)

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598厘米,宽305厘米,给这块菜地围上篱笆,大约需要多少米的篱笆?这块菜地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3.生产一批零件,师傅一天生产了全部的1/6,徒弟一天生产的比师傅少50个,师徒二人一天共生产了450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4.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上午行了200千米,下午行了250千米,还剩1/10没行,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5千米,行驶1.4小时后,已行路程与剩下的路程比是5:6.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赵老师在体育用品商店买了一个足球用去54.8元,又买了一个篮球,篮球比足球贵13.6元,赵老师付了150元,应找回多少钱?

7.一个棱长20厘米的正方体玻璃缸,里面装满水,现在将水倒入一个长20厘米,宽16厘米,深28厘米的空玻璃缸中,水离缸口有多少厘米?(玻璃缸的厚度忽略不计)

8.仓库里有货物96吨,运走8车,每车可运m吨.(1)用式子表示仓库里剩下的货物的吨数.(2)当m=6 时,仓库里剩下的货物是多少吨?

9.某工厂有240名工人,其中女工占5/8,后来又调进若干名女工,这时女工占总人数的20/29.调进女工多少人?

10.小梅有8个红气球,63个黄气球,要使黄气球是红气球的9倍,需要增加几个黄气球?

11.师徒加工一种零件的工作效率的比是5:3.两人同时开工,收工时共加工了96个零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了多少个?

12.师徒两人合作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做需要100天完成,徒弟单独做需要150天完成.现师徒两人合干50天,则徒弟加工剩下的零件还需要多少天?

13.师徒两人加工一批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16个,是师傅的2/5,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12个,这批零件共几个?

14.商店运进250只红气球和一些黄气球,红气球卖出50只以后,剩下的只数是黄气球的2倍,商店运进黄气球多少只?

15.五年级三班一个小组的跳远成绩分别是1.6米、1.9米、2.05米、1.8米、1.7米,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中位数是多少?

16.商店运来240箱梨和185箱苹果.每箱苹果重20千克,每箱梨重18千克,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共多少千克?

17.甲、乙两地相距594千米,一辆货车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54千米.返回时,货车的速度比去时每小时快12千米 (1)这辆货车需要多长时间能到达乙地? (2)这辆货车返回时比去时少用了多长时间?

18.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甲车离B地50千米.两车继续前进,到达AB两地后,立即返回.相遇时乙车离A地3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9.一个家具加工厂,要从火车站把76吨木材运回工厂仓库,货运站有两种车可供租用,大卡车每次每辆运5吨,每次运费85元,小卡车每次每辆运3吨,每次运费60元,请你设计一种租车方案,使运费最少。

20.学校准备把720棵树苗按3:4:5分配给五年级3个班栽种,五年级3个班各栽树多少棵?

21.某小学五年级的三个班共收集废纸396千克,其中五年级一班比五年级二班多1/5,五年级二班与五年级三班收集废纸的重量比是10:11,每个班各收集废纸多少千克?

22.两地问的路程是49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向而行.3.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7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用方程解)

23.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850千米的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两车出发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130千米.

24.四五年级参加航模小组的学生义工有人260人,从四年级来的学生中男生占3/5.从五年级来的学生中,男生占75%,四五年级来的女生是一样多的,问:四五年级各有多少人参加航模小组?

25.新光小学组织四、五年级学生进行参观活动,预定了有55个座位的大客车.四年级一共去了385人,五年级学生正好把9辆大客车坐满.参加这次参观活动的学生共有多少人?学校一共预定了几辆这样的大客车可保证人人有座?

26.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已知两地全程435千米,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那么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7.修路队修一段路,已经修了12天,还剩368米.如果以后每天修92米,修完这段路要多少天?

28.王老师带领111名同学到公园划船,共租了12条船,大船每条船上坐10人,小船每条船上坐8人,每条船上刚好坐满,租了多少条大船?多少条小船?

29.王芳带了70元钱,买了一本书花了23元钱,剩下的钱最多可以买几瓶5元钱的果汁?

30.一桶油连桶重35千克,倒出一半后连桶重24千克,这只油桶重多少千克?

31.光明小学的同学去参加植树,六年级去了215人,比五年级去的2倍少63人,五年级去了多少人? (用方程解)

32.一桶油连桶带油共重126千克,售出一半后连桶重71千克.(1)这桶油重多少千克?(2)如果每千克售价6元,这桶油共可卖多少元?

33.广大附小学六年级买回141本《黄冈小状元》分给三个班的同学,每人一本,1班与2班的人数比是3:4,3班与2班的人数比是3:5,求1、2、3班各有多少人?

34.甲、乙两地的公路全长为 840 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 12 小时行了 720 千米。照这样计算,这辆汽车一共要行多少小时?

35.仓库有一批粮食,运走全部的2/3少1吨,这时剩下的与原存粮食总数的比是3:5,仓库原来有粮食多少吨?

36.佳一共有132枚邮票,大邮册平均每页贴15枚,剩下的就贴在小邮册上,小邮册平均每页贴4枚,小邮册贴了几页?

37.两辆汽车在甲、乙两站之间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往返行驶,第一次相遇在距甲站40公里处,第二次相遇在距乙站20公里处,问甲、乙两站相距多远?

38.一列火车每小时行85千米,9时从甲地开出,17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9.一块地2.4公顷,其中的1/4种苹果树,1/3种梨树,苹果树和梨树各种了多少公顷?

40.每天大清早,马路上总少不了清洁工人的身影。一名清洁工人60天可以把4800千克的垃圾清扫干净。(1) 一名清洁工人一年(365天)可以清扫多少垃圾?(2)8卡车垃圾(每辆卡车装5吨)多少人一天就清扫干净了?

41.某工程队修一段铁路,前3天修了225米,照这样计算,再修4天就可以修完.这段铁路共长多少米.

42.一座大桥长1728米,一辆火车身长272米.这辆火车以每分钟1000米的速度从上桥到车身全部离桥需要多少分钟?

43.王老师带了480元钱,买足球用去120元,剩下的钱又买了5个篮球,平均每个篮球多少元?

44.暑期夏令营学校4位老师带着18名优秀少先队员去参观科技馆,下

面是科技馆的门票收费标准,请你计算,买门票最少要多少钱?(门票收费标准:普通票:每人60元 学生票:每人45元;团体票:每人35元(团体指20人以上)

45.机械厂四月份上旬生产机床250台,中旬生产机床150台,下旬生产机床200台,上、中、下三旬分别占四月份生产机床总台数的几分之几?

46.一块梯形的芝麻地,上底是280米,下底是120米,高是50米,平均每公顷收芝麻10吨.这块地一共可收芝麻多少吨?

47.工厂有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0.2吨,可以烧36天.技术改良后每天只烧0.18吨,这堆煤可以比原计划多烧多少天?

48.六年级男生216人,比女生多35%,女生有多少人?

49.工人小王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批零件,前4天每天做20个零件,后来每天多做15个零件,又做了6天,正好做完,小王平均每天做多少个零件.

50.一桶油共35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和剩下各是多少千克?

51.一桶油倒出30%,正好倒出9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52.一批货物承包给甲、乙、丙三个运输队,甲队运了138.67吨,比乙队少运6.4吨,比丙队多运2.8吨,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53.甲、乙两站相距1200千米,一列快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另一列慢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两车同时出发,问经过几小时两车相距360千米?

54.已知甲、乙两车站相距470千米,一列火车于中午1时从甲站出发,每小时行52千米,另一列火车于下午2时30分从乙站开出,下午6时两车相遇.问:从乙站开出的火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55.王老师为自己班38名学生每人买了一本作文辅导书,一共花了456元.也想为自己班42名学生每人买了一本这样的作文辅导书,需要多少钱?

56.某人去商店买了两件商品,他把一个商品的标价个位上的零忽略了,只付给售货员39元,售货员却让他付款156元,这两种商品的标价各是多少元.

57.新玛特超市服装“八折”销售.一件上衣原价380元,买这件上衣,可省多少元?

58.一桶油用去25%,还剩12千克,这桶油多少千克?

59.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栽种一批树苗,六(1)班独做5小时能种完,六(2)班独做6小时能种完.两班合种2小时共栽树苗110棵.这批树苗共有多少棵?

60.某粮库,甲粮仓比乙粮仓多存18吨,要使乙粮仓比甲粮仓多存4吨,应从甲粮仓调出多少吨放入乙粮仓?

61.商店里有一批泰迪公仔,要装在已经准备好的纸盒中,如果每盒装22个泰迪公仔,那么还有一盒差一个;如果每盒装18个泰迪公仔,那么有91个泰迪公仔装不进,商店里一共有泰迪公仔多少个.

62.有两桶油,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1.2倍,已知甲桶油的重量为90千克,乙桶油重多少千克?从甲桶里向乙桶里倒多少千克油,两桶油就一样重了?

63.一辆旅游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南京出发,沿泸宁高速公路开往上海.3小时后,旅游车行驶了243千米,卡车行驶了216千米,卡车平均每小时比旅游车少行驶多少千米?

.工厂内共有 1404 人,其中师傅与徒弟的人数之比是 3:153,徒弟中男女人数之比是 7:2,那么师傅,男徒弟各有多少人?

65.某工程甲单独做需18天完成,由乙单独做需12天完成,现在乙先做2天,再甲、乙合做,问合做几天可以完成?

66.我们班一共有42人,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一半,女生和男生各有多少人?

67.一块三角形菜地边长的比是4:3:2,周长是1米,其中最长的边长是多少米.

68.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5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3.6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9.甲、乙、丙三人一起花了820元买礼物,甲、乙出钱之比为5:2,乙、丙出钱之比为5:3,他们分别出了多少钱?

70.同学们做红花和黄花布置教室,做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2.6倍,红花比黄花多48朵.同学们做红花和黄花各多少朵?(用方程解)

71.甲乙两地相距1350千米,客车和货车从两地相对开出,10小时相遇,

已知客车的速度是货车的80%,客车和货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72.师徒两人同时加工一种零件,师傅3/5小时加工21个,徒弟两小时加工58个,要加工512个零件,要同时加工几个小时?

73.甲乙两地相距720千米,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相向出发.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32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74.商店里一个足球154元,一根跳绳4元,一个滑板车132元,求买2个足球的钱可以买多少根跳绳?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75.某养鸡场,有公鸡62只,母鸡是公鸡的7倍还多59只.养鸡场一共有多少只鸡?

76.四年级一班和二班共有76个同学参加生态农庄的摘玉米比赛,一班摘了680个,二班摘了536个.平均每人摘几个?

77.养鸡场养公鸡80只,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8倍还多10只,养鸡场共养鸡多少只?

78.联欢会上,同学们按“红、黄、蓝、绿”的顺序悬挂了58个气球,第35个气球是什么色,最后一个气球是什么色.

79.活动课上同学们做纸花,其中做成红花24朵,黄花14朵,做的紫花比红花和黄花的总数少6朵,做紫花多少朵?

80.三项相同的工程由甲、乙、丙三人各完成一项,甲比乙多用1天,乙比丙多用3天.他们开工的时间也不同,甲比乙迟开工3天,丙比乙迟开工6天.从第一个人开工,到最后一个人把工程完成,前后用了25天.完成一项工程甲需要多少天,乙需要多少天,丙需要多少天.

81.师徒两人合作生产一批零件,师傅每小时生产40个,徒弟每小时生产30个,完成任务时徒弟正好生产了450个,这批零件共多少个?

8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73米,宽1.35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保留两位小数)

83.同学们分成若干个小组去春游,老师把28袋果冻和4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各小组,能正好分完.同学们最多分成多少个小组?每个小组分果冻多少袋?分矿泉水多少瓶?

84.某工厂第一车间原有工人240名,现在调出1/8给第二车间,这时第一车间的人数比第二车间人数的8/9还多2名,第二车间现在有工人多少名?

85.一块等腰梯形菜地,它的周长是110米,上底长22米,下底是38米,它的每条腰长多少米?

86.甲、乙两城相距65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城相对开出,经过5小时后相遇,已知货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客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87.甲、乙、丙三人乘坐飞机,三人所带行李的重量都超过了免费重量,超出部分必须另付行李费.甲付20元,乙付40元,丙付60元.三人的行李共重150千克,如果是一个人带这些行李出行,就需要支付240元的超重费用.请问:每人可以免费携带多少千克的行李?

88.160千克的小麦磨出了144千克的面粉,小麦的出粉率是多少?

.一块梯形麦田,上底长100米,下底长250米,高是120米,如果每平方米施化肥0.15千克,这块地应施化肥多少千克?

90.红星小学三年级组织学生划船,一共有123人,每条船上最多能坐4人,至少需要几条船?

91.15位老师带着12个班的同学去春游,平均每班34人。他们共租了

10辆大客车,每辆客车有48个座位。车上的座位够坐吗?

92.甲、乙、丙三人每分钟的速度分别为30米、40米、50米,甲、乙在A地同时同向出发,丙从B地同时出发去追赶甲乙,丙追上甲以后又经过10分钟才追上乙,则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米.

93.王老师带134名同学去春游,在湖边,每条船能坐6人,一共需要几条船?

94.160千克小麦能磨出136千克面粉.照这样计算,要磨出680千克面粉,需要多少千克小麦?(用比例知识解答)

95.建筑工地上有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积是31.4平方米,高是2.7米,如果每立方米沙子约重1.5吨,这堆沙子重多少吨?如果用一辆载重5吨的汽车来运,至少多少次可以运完?

96.某工厂有女工128人,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40%,全厂有多少人?

97.一块地的面积为5000平方米,如果宽从8米增加到25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98.师徒两人26天共做了988个零件,比原计划每天多做15个,原计划

每天做多少个?

99.某工程队修一条长504米的公路,工程队5月12日开始修路,每天修28米.这条公路在月底能修完吗?

100.学校围绕一个直径是20米的圆形花坛铺一条1米宽的石子小路,求小路面积为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投资150元,求修这条小路要投资多少元? 参

1.解答:解:设这批零件有x个;则师傅加工的零件为(3/8)x-40个;则徒弟后来加工零件数为[(3/8)x-40]×3/5个;由题意可得:

240+(3/8)x-40+[(3/8)x-40]×3/5=x; x=440, 答:这批零件有440个. 2.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C=(a+b)×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得篱笆的总长;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得这块绿地的面积. 解答:解:(598+305)×2 =903×2 =1806(厘米) 1806厘米=18.06米; 598×305=182390(平方厘米) 182390平方厘米=18.239平方米; 答:给这块菜地围上篱笆,大约需要18.06米的篱笆,这块菜地的面积大约是18.239平方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注意单位的换算. 3.解:设这批零件有x个,则师傅每天生产1/6x个,徒弟每天生产(1/6)-50

个。 (1/6)x+(1/6)x-50=450, x=1500

4.分析:把甲乙两地相距的总米数看作单位“1”,用已经行驶的米数(200+250),除以对应的分率1-1/10,即可求出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解:(200+250)÷(1-1/10), =450÷9/10, =50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500千米. 点评:单位“1”的量未知,用除法计算. 5.分析:甲乙两人的速度和乘行驶的时间就是已经行驶的路程,已行路程与剩下的路程比是5:6,那么已行驶的路程是全程的5/11,求全程用的距离除法. 解答:解:(50+75)×1.4, =125×1.4, =175(千米); 已行路程与剩下的路程比是5:6,那么行驶的路程就是全程的:5/11; 175÷5/11=385(千米); 答:A,B两地相距382千米. 点评:本题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求出已经行驶的路程,再根据比例关系求出全程.

6.分析 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用一个足球的价格加上13.6,求出一个篮球需要多少钱;然后用它加上一个足球的价格,求出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一共需要多少钱;最后用赵老师付的钱减去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一共需要的钱数,求出应找回多少钱即可. 解答 解:150-(54.8+13.6+54.8) =150-123.2 =26.8(元) 答:应找回26.8元钱.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加法、减法的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一共需要多少钱.

7.20×20×20÷20÷16=25(厘米) 28-25=3(厘米)

8.考点:用字母表示数,含字母式子的求值 专题:用字母表示数 分析:(1)用运走的车数乘每车运的吨数计算出运走的货物重量,用原有的

货物重量减去运走的重量就是剩下的货物重量. (2)将m值代入算式计算即可. 解答: 解:(1)剩下的货物吨数为: 96-m×8 =96-8m(吨). 答:仓库里剩下的货物为96-8m吨. (2)当m=6时, 96-8m =96-8×6 =96-48 =48(吨). 答:仓库里剩下的货物是48吨. 点评:解题关键是根据数量

9.分析:根据题意,男工人数不变,即240×(1-5/8)人,后来男工人数占总人数的(1-20/29),那么,后来总人数为240×(1-5/8)÷(1-20/29),然后减去原来总人数,即为所求. 解答:解:240×(1-5/8)÷(1-20/29)-240, =240×3/8×29/9-240, =290-240, =50(人); 答:调进女工50人. 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男工人数不变这一重要条件,解决问题.

10.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首先根据乘法的意义,用红气球的数量乘以9,求出红气球的数量的9倍是多少;然后用红气球的数量的9倍减去黄气球的数量,求出需要增加多少个黄气球即可. 解答: 解:8×9-63 =72-63 =9(个) 答:需要增加9个黄气球.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加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红气球的数量的9倍是多少.

11.考点:比的应用 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 分析:因为工作时间一定,所以工作效率与工作量成正比例关系,所以师徒加工一种零件的工作效率比是5:3,他们的工作量的比就是5:3,所以分别求出两人的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几分之几,进而求出师傅比徒弟多加工的个数. 解答: 解:96×[5/(5+3)-3/(5+3)] =96×1/4 =24(个) 答:师傅比徒弟多加工了

24. 点评: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工作效率与工作量成正比例关系,得出工作量的比就是5:3.

12.解答:解:[1-(1/100+1/150)×50]÷1/150=25(天). 答:还需要25天.

13.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 专题:工程问题 分析:先把师傅的工作效率看作单位“1”,依据分数除法意义,求出师傅每小时加工零件个数,再求出师傅比徒弟每小时多加工零件个数,然后依据工作时间=多的工作总量÷每小时多做零件个数,求出两人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最后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即可解答. 解答: 解:12÷(16÷2/5-16)×(16+16÷2/5) =12÷(40-16)×(16+40) =12÷24×56 =0.5×56 =28(个) 答:这批零件共28个.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人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解答依据是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总量之间数量关系. 14.分析 根据题意,可用250减去50计算出剩余红气球的只数,然后再除以2即可得到运进黄气球的只数. 解答 解:(250-50)÷2 =200÷2 =100(只) 答:商店运进黄气球100只.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剩余红气球的只数,然后再根据剩余红气球的只数与运进黄气球只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15.分析:(1)平均数的求法:用所有数据相加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2)中位数:将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1)平均数为:(1.6+1.9+2.05+1.8+1.7)÷5, =9.05÷5, =1.81(米); (2)

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1.6、1.7、1.8、1.9、2.05, 因为数据个数是5,是奇数,所以中位数是1.8; 故答案为:1.81,1.8. 点评:此题考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意义和求解方法,按照各自的方法分别求出即可.

16.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先用每箱苹果的质量乘上185箱,求出苹果一共有多少千克,同理求出梨一共有多少千克,再相加. 解答: 解:240×18+185×20 =4320+3700 =8020(千克) 答: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共有8020千克. 点评:根据乘法的意义,分别计算出梨和苹果的总重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分析 (1)直接利用路程除以速度得出时间即可; (2)求得这辆货车返回时的速度54+12=66千米,再利用路程除以返回时的速度得出返回时间,进一步用去的时间减去返回时间得出答案即可. 解答 解:(1)594÷54=11(小时) 答:这辆货车需要11小时能到达乙地; (2)11-594÷(54+12) =11-594÷66 =11-9 =2(小时) 答:这辆货车返回时比去时少用了2小时. 点评 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8.分析:第一次相遇时乙车行驶了50千米,即两车每共行一个全程乙车都行50千米,第二次相遇时,甲乙两车共行了三个全程,则乙车此时行了50×3=150千米,由于在距A地30千米处再次相遇,则全程为150-30=120千米. 解答:50×3-30, =150-30, =120(千米). 答:AB两地相距120千米. 点评:在此类相遇问题中,第一次相遇两车共行一个全程,以后每相遇一次,就多行两个全程.

19.租14辆大卡车、2辆小卡车,运费85×14+60× 2=1310(元)。 20.分析:首先求得3个班栽种的总份数,再求得3个班栽种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得五年级3个班各栽树多少,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总份数:3+4+5=12(份), 一班栽树的棵树:720×3/12=180(棵), 二班栽树的棵树:720×4/12=240(棵), 三班栽树的棵树:720×5/12=300(棵). 答:五年级一班栽树180棵,五年级二班栽树=240棵,五年级三班栽树300棵.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

21.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把五年级二班收集的废纸的重量看作单位“1”,则五年级一班收集的废纸的重量是五年级二班的6/5(1+1/5=6/5),五年级三班收集的废纸的重量是五年级一班的11/10,所以五年级的三个班共收集废纸的重量占五年级二班的33/10(1+6/5+11/10=33/10);然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五年级的三个班共收集废纸的重量除以33/10,求出五年级二班收集的废纸的重量是多少;最后分别用五年级二班收集的废纸的重量乘以五年级一班、五年级三班收集的废纸的重量占五年级二班收集的废纸的重量的分率,求出五年级一班、五年级三班收集的废纸的重量各是多少千克即可. 解答 解:五年级二班收集的废纸的重量是: 396÷[1+(1+1/5)+11/10] =396÷[1+6/5+11/10] =396÷33/10 =120(千克) 五年级一班收集的废纸的重量是: 120×(1+1/5) =120×6/5 =144(千克) 五年级三班收集的废纸的重量是: 120×11/10=132(千克) 答:五年级一班收集废纸144千克,五年级二班收集废纸120千

克,五年级三班收集废纸132千克.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除法的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22.分析:设乙车每小时行x千米,又甲车每小时行72千米,则两车每小时共行72+x千米,两地的路程是490千米,3.5小时相遇,根据乘法的意义,可得方程:(72+x)×3.5=490. 解答:解:设乙车每小时行x千米,可得方程: (72+x)×3.5=490 252+3.5x=490, 3.5x=238, x=68. 答:乙车每小时行68千米. 点评:通过设未知数,根据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列出方程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3.分析:根据题意,要求几小时后两车相距130千米,有两种情况:一是两车还没有相遇,二是相遇后继续行驶经过多长时间车又相距130千米;先用总路程减去130千米,求出剩下的路程两车共同行用多少小时;第二种情况是850千米+130千米,再用路程除以速度和即可.由此列式解答. 解答:解:第一种情况: (850-130)÷(55+65), =720÷120, =6(小时); 第二种情况: (850+130)÷(55+65), =980÷120, =8(1/6)(小时); 答:两车出发6小时或8(1/6)小时后,两车相距130千米. 点评:此题主要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24.解答:解:根据上面的分析得:四年级参加人数与五年级参加人数的比是: 1/4:2/5=1/4×5/2=5:8; 5+8=13(份), 四年级有: 260×5/13=100(人); 五年级有: 260×8/13=160(人); 答:四年级有100人、五年级有160人参加航模小组. 25.答案:880人;16辆

26.分析 先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再减乙车的速度即可解答. 解答 解:435÷3-80 =145-80 =65(千米) 答: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 点评 求出两车的速度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分析 剩下368米,每天修92米,用剩下的长度除以每天修的长度,求出还需要几天,再加上已经修的12天,即可求出修完这段路要多少天. 解答 解:368÷92+12 =4+12 =16(天) 答:修完这段路要16天. 点评 解决本题先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求出还需要的时间,再进一步求解.

28.【答案】大船: 小船:4条 【解析】 111+1=112人 假设12条都是大船 小船:(12×10-112)÷(10-8) =(120-112)÷2 =8÷2 =4(条) 大船:12-4=8(条)

29.分析:带了70元钱,买了一本书花了23元钱,根据减法的意义,还剩下70-23元,根据除法的意义,用剩下钱数除以每瓶果汁的单价,即得剩下的钱最多可以买几瓶5元钱的果汁. 解答:解:(70-23)÷5, =47÷5, =9(瓶)…2(元). 答:最多可买9瓶.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买9瓶后,剩下钱数不够买一瓶,则最多可买9瓶.

30.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首先用一桶油连桶的重量减去倒出一半后连桶的重量,求出半桶油的重量是多少,再乘以2,求出一桶油的重量是多少;然后用一桶油连桶的重量减去一桶油的重量,求出这只油桶重多少千克即可. 解答: 解:35-(35-24)×2 =35-22 =13(千克) 答:这只油桶重13千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减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半桶

油的重量是多少.

31.考点: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 专题:应用题 分析:根据题干,设五年级去了x人,则根据等量关系:五年级去的人数×2-63人=六年级去的人数215,据此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解答: 解:设五年级去了x人,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2x-63=215 2x=278 x=139 答:五年级去了139人. 点评:解答此题容易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由此列方程解决问题.

32.分析 (1)根据题意“售出的是油重量的一半”,因此可用126减去71计算出售出一半油的重量,然后再乘2即可得到这桶油的重量;(2) 因为每千克售价6元,所以可用公式单价×数量=总价,即这桶油的重量×单价=这桶油的总价. 解答 解:(1)(126-71)×2 =55×2 =110(千克) 答:这桶油重110千克; (2)110×6=660(元) 答:这桶油共可卖660元. 点评 解决此题,应明确售出的是油重量的一半,进而得出油的重量,再根据关系式“单价×数量=总价”,解决问题.

33.1班:2班=3:4, 因为3班:2班=3:5,所以2班:3班=5:3, 所以1班:2班:3班=15:20:12; 15+20+12=47, 1班:141×15/47=45(人), 2班:141×20/47=60(人), 3班:141×12/47=36(人), 答:1、2、3班各有45人、60人、36人.

34.【答案】14小时 【解析】 840÷(720÷12)=14(小时) 答:这辆汽车一共要行14小时

35.解答:解:剩下的与原存粮食总数的比是3:5, 剩下的重量是全部的3/5,运走了全部的:1-3/5=2/5; 1÷(2/3-2/5)=15/4(吨); 答:

仓库原来有粮食15/4吨.

36.分析:用邮票的总数量除以大邮册每页贴的枚数,用剩余的枚数,再除以小邮册每页贴的枚数,就是要贴的页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1)132÷15=8(页)…12(枚), 12÷4=3(页). 答:小邮册贴3页.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把剩下的贴在小邮册上.

37.分析:第一次相遇在距甲站40公里处,即甲乙共行一个全程时,甲行了40公里,所以每共行一个全程,甲就行40公里,从开始到两车第二次相遇两车共走了3个全程,第一辆车应该走了(3×40)公里,又第二次相遇在距乙站20公里处相当于一个全程还多20公里,所以甲、乙两地相距:3×40-20=100(公里). 解答:解:3×40-20 =120-20, =100(公里). 答:甲乙两站相距100公里. 点评:明确每共行一个全程,甲就行40公里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38.分析:先求出从9时到17时一共行驶了几个小时,然后再用速度乘行驶的时间就是总路程. 解答:解:17时-9时=8时; 85×8=68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680千米. 点评:本题先推算出行驶的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解.

39.考点:分数乘法应用题 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分析:首先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2.4乘以1/4,求出种苹果树多少公顷;然后用用2.4乘以1/3,求出种梨树多少公顷即可. 解答: 解:2.4×1/4=0.6(公顷), 2.4×1/3=0.8(公顷). 答:苹果树种了0.6公顷,梨树种了0.8公顷.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乘法的意义的应用.

40.(1)4800÷60×365=29200(千克); (2)8×5×1000÷(4800÷60)

=500(人)

41.分析:前3天修了225米,则每天修225÷3米,那么后4天修了225÷3×4米,然后加上钱3天修的米数,解决问题. 解答:解:225+225÷3×4, =225+75×4, =225+300, =525(米); 答:这段铁路共长525米. 点评:先求出工程队每天的工作量,再求出后4天修的米数,进一步解决问题.

42.答案:2分 解析: (1728+272)÷1000=2分

43.分析:根据题干,先求出剩下的钱数是480-120=360元,再除以5即可得出每个篮球的价格. 解答:解:(480-120)÷5 =360÷5 =72(元) 答:平均每个篮球的价格是72元. 点评:此题考查了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的灵活应用.

44.考点:最佳方法问题 专题:传统应用题专题 分析:按照三种票的不同价格,选择两种购买方式:①老师买普通票,学生购买学生票;②购买团体票;由此算出需要的钱数,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解答: 解:①老师买普通票,学生购买学生票: 60×4+45×18 =240+810 =1050(元); ②购买团体票: 35×(18+4) =35×22 =770(元); 770<1050 所以买门票最少要770元. 点评:此题考查方案选择的问题,注意题目中的条件,利用不同方案的比较得出结论.

45.分析 根据加法的意义,四月份共生产机床250+150+200=600(台),根据分数的意义,分别用上、中、下旬生产的台数除以四月份生产的总台数,即得上、中、下三旬分别占四月份生产机床总台数的几分之几? 解答 解:250+150+200=600(台) 250÷600=5/12 150÷600=1/4

200÷600=1/3 答:上、中、下三旬分别占四月份生产机床总台数的5/12、1/4、1/3. 点评 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46.分析:先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计算出这块芝麻地的面积,再乘10即可. 解答:解:(280+120)×50÷2, =400×50÷2 =20000÷2 =10000(平方米), =1公顷; 1×10=10(吨); 答:这块地一共可以收芝麻10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公式的计算应用.

47.分析:先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求出这堆煤的重量,再依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求出技术改良后烧的天数,最后减原计划烧的天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36×0.2÷0.18-36, =7.2÷0.18-36, =40-36, =4(天), 答:这堆煤可以比原计划多烧4天.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以及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总量之间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48.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分析:把女生的人数看成单位“1”,它的(1+35%)就是男生的人数216人,由此用除法求出女生的人数. 解答: 解:216÷(1+35%) =216÷1.35 =160(人) 答:女生有160人.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并找出单位“1”的百分之几对应的数量,用除法就可以求出单位“1”的量.

49.分析:先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求出前4天完成零件个数,再求出后来6天,每天完成的零件个数,依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求出后6天生产零件个数,然后把前4天生产零件个数

和后6天完成零件个数相加,求出一共完成零件个数,最后根据平均每天生产零件个数=总个数÷天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4×20+(20+15)×6]÷(4+6), =[4×20+35×6]÷10, =[80+210]÷10, =290÷10, =29(个), 答:小王平均每天做29个零件。 点评:等量关系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是解答本题的依据,关键是求出一共完成零件个数. 50.分析:把一桶油的剩下重量看作单位“1”,那么用去的就是剩下的25%,那么原来一桶油的总重量35千克是剩下的重量的1+25%=125%,用除法即可求出剩下的重量,进而用减法即可求出用去的重量. 解答:解:35÷(1+25%), =35÷125%, =28(千克); 用去:35-28=7(千克). 答;用去7千克,剩下28千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 51.分析:把一桶油的重量看作单位“1”,单位“1”是未知的,用除法计算,数量9除以对应分率30%即可,由此解答. 解答:解:这桶油重: 9÷30%=30(千克). 答:这桶油重30千克.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单位“1”,根据单位“1”确定计算方法.

52.分析:先分别计算出乙队和丙队运的吨数,再据加法的意义即可得解. 解答:解:138.67+6.4=145.07(吨), 138.67-2.8=135.87(吨), 138.67+145.07+135.87=419.61(吨); 答:这批货物一共有419.61吨. 点评:先分别计算出乙队和丙队运的吨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3.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1)两车未相遇时相距360千米,先依据行驶的路程=总路程-相距路程,求出两车行驶的路程,再求出两车的速度和,最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解答, (2)

两车相遇后相距360千米,先依据行驶的路程=总路程+相距路程,求出两车行驶的路程,再求出两车的速度和,最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解答. 解答: 解:(1)(1200-360)÷(70+50) =840÷120 =7(小时) 答:经过7小时两车相距360千米. (2)(1200+360)÷(70+50) =1560÷120 =13(小时) 答:经过13小时两车相距360千米.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存在的两种情况,解答的依据是等量关系式:时间=路程÷速度.

54.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甲车行驶的路程,即可求出乙车行驶的路程,再根据乙车的行驶时间,即可求出乙车的速度. 解答:解:[470-52×(6-1)]÷(18-14.5), =[470-260]÷3.5, =210÷3.5, =60(千米); 答:从乙站开出的火车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找出对应量,列式解答即可. 55.分析:先根据王老师班的钱数和人数算出每本作文辅导书多少钱,然后利用班的人数乘以每本作文辅导书的单价,就是班需要的钱数. 解答:解:456÷38×42, =12×42, =504(元); 答:需要504元钱. 点评:此题考查基本数量关系:总价÷数量=单价,单价×数量=总价.

56.分析:根据题意,他把一个商品的标价个位上的零忽略了,说明这个商品的原价是他付钱时的10倍;根据实际钱数减去他付出的钱数,就是这件商品两次的价格差,然后再根据差倍公式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由差倍公式可得: 忽略个位上0的那件商品的价格是:(156-39)÷(10-1)=13(元); 这件商品的标价是:13×10=130

(元); 另一件商品的标价是:156-130=26(元). 答:这两种商品的标价是130元和26元.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标价错误前后的差与倍数关系,然后再根据差倍公式进一步解答即可.

57.分析:八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80%,把原价看成单位“1”,现价比原价便宜的钱数是原价的(1-80%),用原价乘上这个百分数就是可以节省的钱数. 解答:380×(1-80%), =380×20%, =76(元); 答:可以节省76元. 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打折的含义:打几折现价就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

58.分析:一桶油用去25%,则还剩下全部的1-25%,还剩12千克,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这桶油共重12÷(1-25%)千克. 解答:解:12÷(1-25%) =12÷75%, =16(千克). 答:这桶油有16千克. 点评:首先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求出12千克占总量的分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59.解答:解:110÷[(1/5+1/6)×2] =150(棵) 答:这批树苗共有150棵.

60.【答案】11吨 【解析】 根据题意“甲粮仓比乙粮仓多存18吨”可从甲粮仓取出(18÷2)吨粮放入乙粮仓,使甲、乙粮仓粮食的质量相等,然后从甲粮仓取出(4÷2)吨粮放入乙粮仓,就会使乙粮仓比甲粮仓多存粮4吨。 (18÷2)+(4÷2) =9+2 =11(吨) 答:应从甲粮仓调出11吨放入乙粮仓。

61.分析:因每个盒子装18个泰迪公仔,就比每个盒子装22个泰迪公仔多出(91+1)个泰迪公仔装不进去,就是每个盒子少装(22-18)个就多(91+1)个泰迪公仔,据此可求出盒子数,再根据盒子数,可求出泰

迪公仔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91+1)÷(22-18), =92÷4, =23(个), 22×23-1, =506-1, =505(个). 答:商店里一共有泰迪公仔505个.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盒子数,然后再求泰迪公仔的数量.

62.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由“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1.2倍,已知甲桶油的重量为90千克”,即90千克是乙桶油的1.2倍,要求乙桶油重多少千克,用除法计算. 根据求出的乙桶油的重量,再求出两桶油的总重量,除以2就是两桶油的平均数,用90千克减去两桶油的平均数,就是从甲桶里向乙桶里倒入的重量. 解答: 解:90÷1.2=75(千克) 90-(90+75)÷2 =90-165÷2 =90-82.5 =7.5(千克) 答:乙桶油重75千克,从甲桶里向乙桶里倒7.5千克油,两桶油就一样重了. 点评:此题第二问先求出两桶油的平均重量,是解题的关键.

63.分析:先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旅游车和卡车的速度,再用旅游车的速度减卡车速度即可解答. 解答:解:243÷3-216÷3, =81-72, =9(千米), 答:卡车平均每小时比旅游车少行驶9千米.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等量关系式: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旅游车和卡车的速度.

.【答案】师傅 27人;男徒弟 1071人

65.解答 解:(1-1/12×2)÷(1/18+1/12)=6(天) 答:合作6天可以完成. 点评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两人的效率和及剩下工作量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66.分析 根据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一半,把女生人数看作1份,男生人数是2份,男生和女生人数的和是1+2=3份,3份一共是42人,用一共的人数除以一共的份数就是1份的数,也就是女生的人数,再用女生的人数乘2是男生的人数. 解答 解:42÷(1+2) =42÷3 =14(人) 14×2=28(人) 答:女生有14人,男生有28人. 点评 这道题是分数除法问题,也可以用整数除法解答,把女生的人数看作1份,男生人数是2份是解答的关键.

67.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 分析:三角形的周长是三条边的和,在这个三角形中,三条边的长度分别占周长的4份、3份、2份,根据比例分配知识直接列式计算即可. 解答: 解:1×4/(4+3+2)=84(米), 答:其中最长的边长是84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几个数的比,几个数的和,求这几个数分别是多少,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

68.分析:先用总路程除以相遇时间,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和,再用速度和减去甲车的速度就是乙车的速度. 解答:解:450÷3.6-65, =125-65, =60(千米); 答: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

69.分析 甲、乙出钱之比为5:2,乙、丙出钱之比为5:3,5:2前项后项同时乘5得25:10,5:3前项后项同时乘2得10:6, 则甲乙丙出钱之比为25:10:6,求得甲出820×25/(25+10+6)=500(元),乙出820×10/(25+10+6)=200(元),丙出820-500-200=120(元),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 解:甲、乙出钱之比为5:2,乙、丙出钱之比为5:

3,5:2前项后项同时乘5得25:10,5:3前项后项同时乘2得10:6, 则甲乙丙出钱之比为25:10:6, 甲出820×25/(25+10+6)=500(元) 乙出820×10/(25+10+6)=200(元) 丙出820-500-200=120(元) 点评 此题考查了比的应用和按比例分配的知识,此题需要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甲乙丙三人出钱之比,再进一步解答.

70.考点: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 专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分析:设黄花为x朵,则红花为2.6x或(48+x)朵,根据红花的朵数列方程解得x的值,再用48加黄花的朵数,求出红花的朵数即可. 解答: 解:设黄花为x朵,则红花为2.6x或(48+x)朵, 2.6x=48+x 1.6x=48 x=30, 30+48=78(朵), 答:同学们做红花有78朵,黄花30朵. 点评:本题考查了列方程解应用题,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红花的朵数列方程. 71.考点:相遇问题 专题:综合行程问题 分析:甲乙两地相距1350千米,客车和货车从两地相对开出,10小时相遇,则两车的速度和是每小时1350÷10千米,又客车的速度是货车的80%,则两车速度和是客车速度的1+80%,所以客车每小时行:1350÷10÷(1+80%)千米,进而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货车速度. 解答: 解:1350÷10÷(1+80%) =135÷180% =75(千米) 75×80%=60(千米) 答:客车每小时行7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0千米. 点评:完成本题也可根据客车的速度是货车的80%,得出相遇时,客车行了全程的5/(5+4),然后求出相遇时所行的距离,再求出时速.

72.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 专题:工程问题 分析:用21除以3/5求出师傅的工作效率,58除以2求出的徒弟的工作效率,然后相加求出合干

的工作效率,再去除512就是师徒合作的工作时间. 解答: 解:512÷(21÷3/5+58÷2) =512÷ =8(小时) 答:要同时加工8个小时. 点评:本题是一道稍复杂的工程问题,考查了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公式的掌握与运用情况.

73.分析:先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解答. 解答:解:720÷(40+32) =720÷72 =10(小时) 答:经过10小时两车相遇. 点评:等量关系式:时间=路程÷速度,是解答本题的依据,关键是求出两车的速度和.

74.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提问题”、“填条件”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买2个足球的钱即154×2,再根据除法意义,用买2个足球的钱除以跳绳的价格,解答即可; 买5个足球的需要多少钱?根据乘法的意义,用154×5,即可解答. 解答: 解:154×2÷4 =308÷4 =77(根) 答:求买2个足球的钱可以买77根跳绳. 买5个足球的需要多少钱? 154×5=770(元) 答:买5个足球的需要770元钱. 点评:根据题意认真分析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数量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75.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有公鸡62只,根据乘法的意义,公鸡的7倍是62×7只,又母鸡是公鸡的7倍还多59只.根据加法的意义,养鸡场有62×7+59只. 解答: 解:62×7+59 =434+59 =493(只) 答:养鸡场一共有493只鸡. 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6.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专题:平均数问题 分析:先

用加法计算出摘玉米的总个数,再除以总人数即可计算出平均数. 解答: 解:(680+536)÷76 =1216÷76 =16(个). 答:平均每人摘16个.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计算,根据平均数=总数÷总份数解答.

77.分析 首先根据乘法的意义,用公鸡的数量乘以8,求出它的8倍是多少,再用它加上10,求出母鸡的只数是多少;然后把两种鸡的数量求和,求出养鸡场共养鸡多少只即可. 解答 解:80×8+10+80 =0+10+80 =730(只) 答:养鸡场共养鸡730只.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加法的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母鸡的只数是多少.

78.考点:事物的间隔排列规律 专题:探索数的规律 分析:彩色气球的排列规律是:4个气球一个循环周期,即按“红、黄、蓝、绿”的顺序依次循环排列;由此只要计算出第35个和第58个气球是第几个周期的第几个,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 解:4个气球一个循环周期,即按“红、黄、蓝、绿”的顺序依次循环排列. 35÷4=8…3 所以第35个气球是第8周期的第3个气球,与第一个周期的第3个气球相同是蓝

色. 58÷4=14…2 所以第58个气球是第14周期的第2个气球,与第一个周期的第2个气球相同是黄色. 答:第35个气球的颜色是蓝色;最后一个气球是 黄色. 故答案为:蓝,黄. 点评:根据题干得出气球的颜色排列周期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79.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首先根据同学们做红花24朵,做黄花14朵,求出黄花和红花的总数是

多少,然后再减去6,求出同学们做紫花多少朵即可. 解答: 解:24+14-6 =38-6 =32(朵) 答:同学们做紫花32朵.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加法的意义的应用.

80.分析:设丙要用x天完成,那么甲要x+4天,乙要x+3天完成这项工程,甲比乙晚开3天,所以甲比乙晚(x+4)-(x+3)+3=4天做完,丙比乙晚开6天,所以丙比乙晚x-(x+3)+6=3天做完,又因为甲比丙晚完成x+4-x=4天,所以当丙完成时甲仍在工作,那么三人持续工作时间(把三人或两人同时工作时间看作一人工作时间)就是x+3+4天,也就是25天,据此列方程,依据等式的性质即可解答. 解答:解:x+3+4=25, x+7=25, x+7-7=25-7, x=18, 18+4=22(天), 18+3=21(天), 答:甲需要22天,乙需要21天,丙需要18天, 点评:此题是较难的工程问题,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前后用了25天完成工作,在25天里要把三人或两人同时工作的时间看作一个人工作时间,并能找出从乙开始干,直到最后甲干完的时间关系.

81.【答案】1050个 【解析】 此题只要弄清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可解决问题. 要求这批零件共多少个,必须求出师傅生产多少个,用“师傅生产的零件个数+徒弟生产的零件个数”即可;知道徒弟生产的零件个数是450个,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求出时间,即可求出师傅生产的零件个数. 40×(450÷30)+450, =40×15+450, =600+450, =1050(个); 答:这批零件共有1050个.

82.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将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 解:

2.73×1.35≈3.69(平方米);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3.69平方米.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83.分析:要求出最多可以分给几个小组,就是求42和28的最大公因数,求出最大公因数,再分别除42和28,就是每个小组分得果冻和矿泉水的数量.据此解答. 解答:解:28=2×2×7, 42=2×3×7, 所以42与28的最大公因数是2×7=14, 28÷14=2(袋); 42÷14=3(瓶); 即每组2袋果冻和3瓶矿泉水. 答:最多分成14个小组,每个小组分果,2袋,分矿泉水3瓶.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求最多分给几个小组,正好分完,就是求42和28的最大公因数.

84.解答 解:240-240×1/8=210(人) (210-2)÷8/9=234(人) 答:第二车间现在有工人234名.

85.分析: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周长=两腰的和+上底+下底,所以用周长减去上底和下底的和得到的差再除以2即可求出腰长. 解答:解:[110-(22+38)]÷2, =[110-60]÷2, =50÷2, =25(米). 答:它的每条腰长25米.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计算.

86.分析 根据题意,由甲乙两地的路程和两车的相遇时间,运用关系式: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可求出两车的速度和,然后用速度和减去货车的速度,就是客车的速度,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 解:650÷5-60 =130-60 =70(千米) 答:客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 点评 此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再根据减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87.考点: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 专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分析:20+40+60=120(元),一人带多支付:240-120=120(元),免费行李:120÷2=60(元),60=20+40,甲、乙两人付费行李总和相当于一人的免费行李重量,总行李相相当于5份免费行李.免费行李重:150÷(3+1+1)=30(千克) 解答: 解:20+40+60=120(元)一人带多支付:240-120=120(元) 免费行李:120÷2=60(元)60=20+40 甲、乙两人付费行李总和相当于一人的免费行李重量,总行李相相当于5份免费行李. 免费行李重:150÷(3+1+1)=30(千克) 答:每人可以免费携带30千克的行李.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甲、乙两人付费行李总和相当于一人的免费行李重量.

88.解答 解:144/160×100%=90%, 答:小麦的出粉率是90%. .分析:先依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这块麦田的面积,再乘每平方米施肥的重量,即可得解. 解答:解:(100+250)×120÷2×0.15 =350×120÷2×0.15 =21000×0.15 =3150(千克) 答:这块地应施化肥3150千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 90.考点: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一共有123人,每条船上最多能坐4人,求需要几条船,就是求123里面有几个4,再根据得数确定最少租的船数,据此解答. 解答: 解:123÷4=30(条)…3(人) 因剩下的3人也需租一条船, 30+1=31(条) 答:至少需要31条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有余数除法应用题的掌握情况,难点是当有剩下的人数,租的船数应多加1条. 91.【答案】够 【解析】 15+12×34=423(人) 48×10=480(个) 480>423

答:车上的座位够坐。

92.分析:丙追上甲以后又经过10分钟才追上乙,那么丙追上甲时,甲乙之间的距离为:10×(50-40)=100米,因为甲、乙在A地同时同向出发,经过一段时间后距离为100米,所以甲乙距离为100米,经过的时间为:100÷(40-30)=10分,这个时间也是丙追上甲的时间,由此即可以求出两地的距离. 解答:解:10×(50-40)÷(40-30)×(50-30), =10×10÷10×20, =100÷10×20, =10×20, =200(米); 答:AB两地的距离是200米. 故答案为:200. 点评:对于这类题目,一定要认真分析,细心理清题里的数量关系,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

93.【答案】23条 【解析】 134÷6=22(条)2(人) 22+1=23(条) 答:一共需要23条船。

94.分析 根据面粉的质量:小麦的质量=每千克小麦磨面的重量(一定);所以面粉的重量和小麦的重量成正比例;设磨680千克面粉需要x千克小麦,由题意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解答 解:需要x千克小麦. 136:160=680:x 136x=160×680 136x=108800 x=800 答:需要800千克小麦. 点评 解答此题应先对两个量成正、反比例进行判断,然后根据两个量的关系列出比例式,进行解答即可.

95.分析 (1)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沙堆的体积,再用沙的体积乘每立方米沙的质量即可求出这堆沙的质量; (2)用沙的质量除以汽车的载重量即可.据此解答. 解答 解:(1)1/3×31.4×2.7×1.5 =28.26×1.5 =42.39(吨), (2)42.39÷5≈9(次), 答:这堆沙子重42.39吨,至少9次可以运完.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圆锥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注

意: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96.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分析:把男工人数看作单位“1”,女工128人是男工人数的40%,由此用除法可求得男工人数,再加上女工人数就是全厂总人数. 解答: 解:128÷40%+128 =320+128 =448(人); 答:全厂有448人.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弄清楚单位“1”是谁,找到128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

97.分析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那么a=S÷b,据此求出原来的长,然后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扩大后的面积,再把面积平方米换算成公顷即可. 解答 解:5000÷8=625(米), 625×25=15625(平方米), 15625平方米=1.5625公顷, 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15625平方米,合1.5625公顷.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98.988÷26-15=23(个)

99.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日期和时间的推算 专题:工程问题 分析:五月份共有31天,工程队5月12日开始修路,则到第31日还有31-12+1=20天,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每天修的米数乘天数,求出20天共可修多少米,然后和总长比较即可. 解答: 解:28×(31-12+1) =28×20 =560(米) 504<560 答:可以修完.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5月份共有多少天,同时要注意从12日到31日共有20天,而不是19天. 100.考点:有关圆的应用题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圆环的面积,等于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已知内圆直径,

可求半径和面积,内圆半径加路宽为外圆半径,可求外圆面积,进而求出圆环面积,再利用圆环的面积乘150就是修路需要投资的钱数. 解答: 解:内圆半径:20÷2=10(米) 内圆面积:3.14×102=314(平方米), 外圆面积:3.14×(10+1)2=3.14×121=379.94(平方米), 小路面积:379.94-314=65.94(平方米). 投资钱数:65.94×150=91(元), 答:小路面积是65.94平方米,修这条小路要投91元. 点评:此题考查环形面积,注意确定外圆与内圆的半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