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摘要:本文首先说明了电力系统调度基本原则,然后分析了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最后详细阐述了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控制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技术改革;制度 1.
电力系统调度基本原则 1.
按照计划统一调度
电能的价值,需要利用电网进行交换得以实现,必须要遵循法律规章制度、客观规律方可实施电网调度。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形势下,为尽可能地满足新能源消纳需求,要做好电网统筹调度工作,按照计划统一调度,合理分配传统发电厂和新能源并网电力及电量,避免出现超计划调度、并网等现象。
1.
维护电网整体利益
电网调度工作的开展,应避免影响电网整体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无论是电力企业,还是电力用户,均有自身的合法权益、利益。但是,从大局角度上来看,这仍属于局部利益,局部利益应服用大局利益,从维护电网整体利益的原则入手开展电网调度活动,保证整体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维护共同的利益。
1. 强制性调度
强制性调度,即电网调度命令具有强制力,尤其在发生电网事故的情况下,强制性电网调度有助于实现对事故的更快速处理,及时恢复正常的运行状态。在
执行强制性调度指令的过程中,如威胁人员、设备安全,则要及时反馈给调度管理人员,最终合理决定执行或撤销调度指令。
1.
符合新一轮电力改革要求
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新一轮电力改革对于电网调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电网调度工作的开展,必须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使其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逐步推进电力市场化水平,确保电力市场始终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
1.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 1. 人为因素
在进行电力调度工作时,相关调度人员的专业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调度质量。如果负责调度的人员不具备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会给整体调度系统埋下安全隐患;若部分调度人员在轮岗与交接时没有根据规定进行检查与操作,会加大风险系数;若没有理解调度指令的含义,也会带来安全风险。调度工作不仅复杂,而且工作强度较高,调度人员容易产生疲劳感,导致执行指令时容易操作失误;部分调度人员因为施工时间较长,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导致指令的准确性下降,增加了调度风险;还有部分调度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较差。
1. 内部因素
电力系统较为复杂,在实际调度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变压器、线路、发电机发生故障,线路规划不科学,设备型号与配置不相符等,都可能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进行电网调度时,若系统设置不当会导致停电而无法
正常运转,对电力调度造成影响。在设备维护过程中,如果某条线路搭设不当,导致其运行方式发生变化,也可能会增加电网调度的风险。
1. 制度因素
我国对电力调度建设工作比较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以提高电力调度基础管理的质量,提升相关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电力调度的管理工作相对较为混乱,部分施工组织不符合相关规定,甚至有些调度人员没有基本的专业知识储备与素质,加上电力调度管理系统的设计不科学,系统的软硬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信息的延时造成真实信息被掩盖,导致操作风险大幅度增加,同时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的颜色与字体设置不合适,也会对监督工作造成影响。
1.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控制措施 1.
加大技术改革投入
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使电力调度工作更加的便捷,在电力调度系统中增加技术投入可以提高电力调度工作的效率。在电网运行时,对各种信号进行区分,设立信息分级与分级预警的机制,可以迅速找到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提高调度人员的工作效率。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运行设备较多,在检查过程中需要重视设备之间的共性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分类研究,最后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不仅要定期检查共性问题,还要通过技术革新解决目前设备中存在的问题。部分设备在设计前没有考察实际环境,导致其功能与实际不符,对此,电力企业需定期更换老旧设备,运用新技术设备。在购买新设备时需要严格进行质量控制,防止出现质量问题,并且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应根据要求进行定期维护,及时储存数据信息,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1.
制定完善的调度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安全工作的有效落实,电力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系统与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使调度人员认识到遵守规定的重要性,明确各自的职责,从而在发生故障问题时可以找到相关负责人。电力调度工作不仅需要调度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还需要有高效的监督机制,电力企业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对现场操作进行监督,避免出现形式主义与不作为的现象,同时消除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在值班过程中相关调度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调度命令,认真检查危险点,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防。
1.
完善具体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在电力调度生产过程中安全工作永远是第一位。在开展电力生产管理中,安全标准化工作非常重要,需认真做好安全责任的落实工作。首先,电力企业应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监督工作,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度,提升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其次,还应加大实施安全保障工作力度,严格落实各岗位部门人员的责任,坚持开展例会制度,及时总结当前安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此外,还应科学设定管理目标,认真围绕目标开展各种考核工作,针对不同岗位工作的不同设定不同的防控措施,为各班组人员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保障。
1.
认真做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在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对调度班组进行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教育,可每周进行一次全体教育学习。通过开展每周的安全教育学习,可以让调度班组成员获得更好的安全文化教育效果。调度班组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家访和慰问工作,并定期举办以安全为主题的调度职工家属交流会议,让安全理念深入到调度员家庭成员头脑当中,让企业安全工作得到职工家属的认可和支持,让从事调度工作的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1.
借助先进技术手防范误操作问题
新时期,在电网调度误操作防范工作中,要重视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创新防误技术手段,达到更加理想的防误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电网调度作业安全及电力系统可靠运转。当前,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型防误技术,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凭借自身的诸多优势,在电网调度防误操作中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微机防误闭锁装置,不仅结构非常简单,而且成本较低,操作较为便利,维修简单,性能稳定,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因此要重视对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的应用,自动化检查电网调度操作顺序,如发现操作流程存在错误或者不符规定,该系统会自动拒绝执行操作指令,并显示误操作部位发出警报,便于及时调整操作,减少所造成的影响。在电网调度操作过程中,应用微机防误闭锁系统能够实现对电网调度操作全过程的实时化、动态化监控,规避误操作故障问题的发生,满足新时期电网调度操作及管理等方面的需求,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与保障。另外,随着智能电网技术和电力监控技术的提升,通过EMS系统SCADA和PAS应用与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的结合,也能够有效避免遥控误操作。
结语
综上,电力调度运行是电网工作中的主要业务之一,对整体的电力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同时,电力调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相关调度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电网的规定,做好电力调度工作,使电能质量达到相关要求,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沈仁聪.电力调度误操作原因及预防对策探讨[J].江西建材,2019(01) [2]胡俊,梁补生.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