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欣赏课教学
在现在的美术课中,欣赏课的比例越来越大。中学美术并非要培养纯美术专业人才,而是在教给学生一些美术基本技能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欣赏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了解美术的发展、作品情况等美术理论知识,从而增长见识,提高艺术修养,配合其他学科教学,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既然欣赏课如此重要,我们就不能等闲视之,而应认真对待、努力研究、积极探索、总结提高。怎样才能上好欣赏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根据新教材的内容和实际教学,谈些看法: 一、 教会欣赏方法
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不可能讲遍美术史上的名作,要想让学生欣赏更多的作品,就应让学生学习欣赏的方法。著名学者宗白华先生在《常人欣赏文艺的形式》一文中曾说:“常人要求一件艺术品,无论是绘画、雕刻、建筑,在形式结构上要条理清楚,章法井然,使人一目了然,易于接受,符合心理经济的原则”。那么,在培养学生欣赏能力方面就让学生首先从感观上去体会,然后通过介绍不同的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欣赏不同美术作品时观察点,并在实践中总结,使学生具备学习的主动性。 二、 挖掘作品内涵
美术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不仅在外观上给人以美感,更在内涵上传达给人一种文化,使欣赏过程由外至内,由感性到理
性。例如我国的文人画,它使诗、书、画、印熔为一炉,有层次、有品位,但大都轻视反映现实生活,轻视造型结构,而崇尚主观情感和笔墨韵味。文人画以花鸟画居多,往往赋予画中的事物以一定的人性、品格。如竹似君子,表谦虚,有气节;菊似隐士,表高洁,傲视风霜等。在欣赏此类作品时,这都是不可不谈的内容,同时渗透德育,可使课堂内容有所深入,加强课堂内容的文化性。
三、 扩充知识含量
欣赏课是最有意思的课,也是最难讲的课。在欣赏课教学中不能只局限于美术方面的知识,还要结合相关知识举例讲解。如讲《蒙娜丽莎》时需要谈到西方哲学史,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概况,以利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成因、意义。又如讲瓷器,则要配合中国古代史和一些考古知识,China一词为何又是瓷器的意思来说明瓷器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多方面讲解,加强课堂的知识性。
四、 把知识当故事讲
加深、加大课堂知识的容量和内涵固然重要,但要让学生学会才是目的。学好这门课首先要激起学生兴趣,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要把知识融入故事当中,用故事来吸引学生。如讲敦煌壁画,只讲线条如何生动流畅,学生未必喜欢,也不会有所感受,如果配以相应的佛经故事来说明敦煌壁画的内容;用张大千学画获得的成功来说明敦煌壁画的成就;用王圆箓无知卖
宝来说明敦煌壁画的流失等等,在故事中使学生随着故事来体会敦煌艺术的魅力。又如讲米开朗基罗的著名雕塑《大卫》,结合圣经中大卫御敌的故事,就能让学生清楚大卫的来历和表现他的意义。所以,把课堂内容故事化会加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五、 多媒体的运用
现代社会迅猛发展,计算机已走进我们的课堂。通过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使课堂多了新鲜感,还使学生能更近、更清晰的观察作品,有助于课堂内容的讲解,加强课堂的主动性。    以上是我对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几点看法,由于年轻识浅,课堂经验和学识见解诸多不足,纰缪之处,望前辈、学长、同行、朋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