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生物学教学2016年(第41卷)第1期 通过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创建实验教学素材库 陈庆合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上京初级中学366102) 摘要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创建过程中开展探究活动,积累生物学实验教学素材,并经过取舍、加工、梳理和整合,形成独 具特色的素材库。 关键词 劳动实践基地实验教学素材库创建 1熟悉教材。心中要有素材谱 方法和操作要求就显得一目了然,也无需另外安排实 怎样才能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实践过程中 验。既节省教学时间,保证教学进度,又能收到非常理 发现素材、引导学生“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完成素 想的教学效果。 材的收集和后期处理呢?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发现,要 2合理安排。兼顾教学与实践 真正挖掘“劳动实践基地”的生物学科的教学价值,教 “劳动实践基地”是讲究收获的,这往往也是维持 师应对教材相当熟悉,哪个知识点需要哪些素材,如何 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期待中的用劳动换来的“硕 处理素材,做到心中有数。作物生长有其周期性,通常 果”无疑是学生所渴望的,但许多作物收获时往往只是 都是按种子萌发到生长发育再到开花结果。学校“劳 作物生长周期中不完整的片段(以营养器官为主的白 动实践基地”的操作也有其周期性,通常情况,学期初 菜、萝卜等);而为了实现完整的教学引用,又往往要求 是播种期,学期中是管理期,学期末是收获期。显然, 作物能实现完整的生长周期。针对这一矛盾,笔者是 这与生物学科的教学进度是不相符的。如果简单地将 这样处理的。 “劳动实践基地”当作教学时“现用的”观察点,也是不 例如,生长周期不完整的作物到了收获的季节,总 合适的,很难发挥出“劳动实践基地”的真正教学价 是留下几棵继续观察和记录(以不影响下茬作物的栽 值。 种为主要原则,常留边角地);探究对照的数量适量就 例如,学期初,学生兴致勃勃地整好了地,播下了 好,一旦探究结束,就马上安排合适的作物继续栽种, 菜豆种子,插上了蒜苗,埋下了鱼腥草根……教师千万 不影响作物的采收。这样一来,既能收集到教学所需 别忘了在这时候录段像或拍几张照!经后期的处理、 的直观素材,又不至于打击学生的实践积极性,能够一 加工和整合后,在教学第七单元第一章“植物的生殖” 举两得。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建议生物学教 一节的课时进行展示,播种、扦插、分株和嫁接……这 师要学一些农副产品的加工技术,如韩国泡菜的制作 些生物学重要概念的解释和分辨以及它们的具体操作 方法等。当大白菜采收时,带领学生亲手制作和品尝 (3)残渣加水加糖二次发酵冒充葡萄酒并非所 2.2 用花青素鉴定葡萄酒优劣的方法可以通过检 有的干型葡萄酒采用全葡萄汁酿制,也存在造假现象。 测花青素以及含量来鉴定葡萄酒的优劣。将葡萄酒滴 一般来说,葡萄酒中的大部分色素、单宁来源于葡萄的 1滴在定性滤纸上,再向其滴1滴纯碱溶液,颜色变蓝 果皮。所以葡萄在压榨过程中,开始流出的果汁通常 则为真葡萄酒;颜色越深品质越好,不变色就是伪劣葡 是无色的。带皮发酵的红葡萄酒,开始流出的果汁颜 萄酒;深紫红色表示掺杂酒,原因是人工色素为红色, 色一般比较浅,随着压榨的深入与彻底,流出的葡萄汁 花青苷与碱变蓝,红蓝相混为深紫红色。但是,如果添 就会越来越浓。如果分时段接汁品尝的话,前半部分 加的色素是从植物(如黑米)中提取的天然花青苷,其 El感清淡,单宁感较低,不那么苦涩;中间部分口感浓 鉴定难度就会很大。不同的植物所含有的花青素种类 郁,单宁一般;最后部分单宁很重,口感特别苦涩。在 往往不同,也可以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HPLC分 正常的酿酒过程中,这些压榨出来的果汁是要混合在 析鉴定L3· 。 一起的,最后的残渣被抛弃。有一部分造假者,很会利 主要参考文献 用这些残渣,加水、加糖后再次压榨,这样就可另外得 [1]秦含章.1991.葡萄酒分析化学.北京:北京轻工出版社,733—740 到一部分葡萄汁。这部分加水的葡萄汁,有的单独发 [2]唐传核.2000.葡萄多酚类化合物以及生理功能.中外葡萄栽培 酵后低价销售,也有的添加到先前发酵的那部分葡萄 与酿酒,(2):12一l5 [3]张军翔.2007.一种检测红葡萄酒中掺加黑米色素的方法研究. 汁里。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葡萄酒,相当于向葡萄酒中 科技导报,(14):46—48 注入了水分。这种葡萄酒品尝起来,口感比较寡淡,缺 [4]王华,韩富亮.2005.用HPLC分析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花色素 少回味,是一种劣质的葡萄酒。 普成分.酿酒科技,(4):81~84◇ 生物学教学2016年(第41卷)第1期 ·57· 对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几点思考 杜惠东 (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362122) 摘要本文探讨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方式、分化过程基因表达以及凋亡途径。 关键词红细胞细胞呼吸细胞分化基因表达凋亡途径 1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方式 无氧呼吸(糖酵解)过程中重要的调节酶是磷酸 1.1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呼吸酶的种类 大多数真 果糖激酶,高浓度的ATP、柠檬酸对磷酸果糖激酶具有 核细胞存在两类呼吸酶系,即无氧呼吸酶系(存在于细 抑制作用[2l。在02充足的条件下,02会推动糖分解 胞质基质)和有氧呼吸酶系(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和线 中间产物(NADH、丙酮酸)进入有氧氧化分解的途 粒体内膜)。能够进行有氧呼吸的原核细胞有氧呼吸 径【3l,导致产生较多的ATP和柠檬酸,进而抑制磷酸 酶系部分存在于细胞质基质,部分存在于细胞膜…。 果糖激酶的活性,从而抑制无氧呼吸的进行。但由于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属真核细胞,在其形成过程中丧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缺乏有氧呼吸酶系,即使02充 失细胞器,缺乏有氧呼吸酶系,即其仅存在无氧呼吸酶 足,也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而不能产生大量ATP和柠 系(主要为糖酵解途径酶类、磷酸戊糖途径酶类)。 檬酸抑制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因此,02不会抑制哺乳 1.2 0,对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氧呼吸的影响学 动物成熟红细胞的无氧呼吸。 生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已经形成“02会抑 2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基因表达 制无氧呼吸进行”的认识。但会错误地认为:02是直 2.1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合成 红细胞 接通过抑制酶活性来抑制无氧呼吸的。进而产生疑 的增生发育过程为:多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一单能 问:02会抑制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无氧呼吸吗? 干细胞一原始红细胞一幼红细胞(分早、中、晚三个时 韩国泡菜。这样,既能为“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中,由于在11月底天气较暖和,蔬菜的叶子上长了不 一节的教学提供直观素材,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 少菜青虫。在捕捉虫子的过程中,细心的学生就发现 习兴趣,增进师生情感,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有些蔬菜叶子有很多的菜青虫,而有些蔬菜的叶子却 3学习本领。有素材处理能力 不长虫。教师就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菜青 收集素材为生物学教学服务,要讲究精炼有效,要 虫喜欢取食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却不喜欢其他 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素材处理能力,要能对收集到的素 的蔬菜。这样,学生既了解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又懂 材借助电脑软件等工具进行取舍、加工、梳理和整合, 得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知识。 制作成图片、课件和视频等资料,从而有效地为教学服 亲身体验过的是最有亲和力和说服力的,所以,让 务,而不应该将素材笼统地搬到课堂上。 学生成为素材主角,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时能时时 例如,教师记录学生劳动前(安静时)、劳动中和 看到自己的影子,是最易引起他们共鸣的,让学生在劳 劳动后的身体变化情况(呼吸频率变化、脸色变化、出 动实践过程中获得体验,知识得到增长。这较之用生 汗情况、学生体温感觉和饥饿变化等),这些记录是片 硬元趣的挂图、模型要直观、形象和有意义得多。对知 段式的、不连续的。如果不加处理,是很难在教学实际 识信息的接受也就不会存在死角、抵触情绪,学习过程 中加以运用。而教师通过取舍、加工后,在教学“生物 就会轻松、自然和情愿。同时,这样实施探究实验、积 圈中的人”各个章节中都得到很好的利用。如“劳动 累素材,还能有效化解几个教学中的矛盾,如学生时间 前后呼吸频率”、“脉博变化”、“出汗情况”等,学生都 精力分配在学科上的矛盾、生物学科探究实验过长与 能直观感受真实效果,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时间局限的矛盾、教学进度与课时安排的矛盾 4依本梳理。完善实验素材库 等[1I。 借助“劳动实践基地”收集来的素材,特别是在刚 (基金项目:福建省三明市课题“生物实验‘先学 开始操作时,无疑是“随意”、“杂乱”或“不完整”的,甚 后教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No.JYKT一14039) 至是“过期”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教师能逐渐拥有一 个“独一无二”、“难以复制”和“极具挑战性”,并能很 主要参考文献 好激发学生兴趣的学科教学素材库。 [1]韩玲.2013.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课堂教学的亮点.天津: 例如,在“劳动实践基地”管理绿色蔬菜的过程 天津教育出版社,I1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