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工程水文学
一、 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土壤稳定下渗阶段降水补给地下径流的水分主要是[ ]。 a、毛管水 b、重力水 c、簿膜水 d、吸着水 2. 附加比降i△是洪水波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落洪时[ ]。
a、i△=0 b、i△>0 c、i△<0 d、i△≥0
2 3
3. 某流域面积为1000k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15m/s,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 ]。
a、0.55 b、0.45 c、0.65 d、0.68 4. 用样本的无偏估值公式计算统计参数时,则[ ]。 a、计算出的统计参数就是相应总体的统计参数 b、计算出的统计参数近似等于相应总体的统计参数 c、计算出的统计参数与相应总体的统计参数无关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5. 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当均值、CV 不变,增大CS时,则该线[ ]。 a、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b、呈反时针方向转动 c、两端上抬、中部下降 d、向上平移
6. 某水利工程,设计洪水的设计频率为P,若设计工程的寿命为L年,则在L年内,工程不破坏的概率为[ ]。
L
a、P b、1-P c、LP d、(1-P)
7. 流域中的湖泊围垦以后,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比围垦前[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能肯定
8. 中等流域的年径流CV值一般较邻近的小流域的年径流CV值[ ]。 a、大 b、小 c、相等 d、大或相等
9. 在等流时线法中,当净雨历时tc大于流域汇流时间τm时,洪峰流量是由[ ]。 a、 部分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 b、全部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形成 b、 全部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 d、部分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形成
10. 降雨在流域上分布不均匀是单位线变化的主要原因,一般暴雨中心在下游的单位线比暴雨中心在上游的单位线[ ]。
a、峰值小、洪峰出现时间迟 b、峰值大、洪峰出现时间早 c、峰值小、洪峰出现时间早 d、峰值大、洪峰出现时间迟
二、 填空题 (每题 4 分,共 20 分)
1.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一定的兴利目标下,设计年径流的设计保证率愈大,则相应的设计年径流量就愈____________,要求的水库兴利库容就愈____________。
3.求后损率的公式fPRI0P0中,各符号的意义和单位分别是:f为
tR__________________,P为_________________,R为_________________,I0为__________________,P0为_________________,tR为__________________。
4.暴雨点面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用于由设计点雨量推求___________________。
5. 马斯京根法用于洪水预报时,仅就该法而论,其预见期一般为____________,该法经处理后,预见期最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问答题 (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重现期(T)与频率(P)有何关系? P=90%的枯水年,其重现期(T)为多少年? 含义如何?
2、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的同频率放大法和同倍比放大法有何异同,简要说明它们的适用条件?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已知某流域出口断面以上的年降雨量(P)与年径流深(R)成直线相关关系。已知
P1250mm,R715mm,相关系数r0.93,径流深系列的均方差R与降雨量系
列均方差P的比值为
R1.12。 P (1)试求当年降雨量为1520mm时的年径流深是多少?
(2)如由R推求P时,其相关方程如何?当年径流深为680mm时,其相应的年降雨量是多少?
2、某流域的流域面积F=412.2km2 ,已分析得1997年6月一次暴雨洪水的地面净雨过程及地面流量过程见下表,(1)分析该流域3h10mm净雨单位线;(2)将3h10mm单位线转换为6h10mm单位线。
表: 某流域1995年8月的一次暴雨洪水资料 时段(Δt=3h) 地面径流(m/s) 30 0 1 18 2 186 3 290 4 240 5 150 6 32 7 0 净 雨 h(mm) 18 6
3、试用下表所给某流域降雨资料推求该流域的逐日前期影响雨量Pa 。该流域的最大土壤平均蓄水量Im=80mm,这段时期的流域蒸散发能力Em近似取为常量,Em=6.0mm/d,7月5日前曾发生大暴雨,故取7月5日Pa =Im。 时 间(月. 日) 7. 5 6 7 雨 量(mm) 6.5 3.2 Pa (mm) 80.0 8 9 10 11 12 13 14 15 3.8 24.3 27.6 13.2 9.6 4、已求得某流域百年一遇的一、三、七日设计面暴雨量分别为336mm、560mm 和690mm,并选定典型暴雨过程如下表,试用同频率控制放大法推求该流域百年一遇的设计暴雨过程。 时段(Δt=12h) 1 2 3 4 5 6 7 8 9 10 雨 量(mm) 11 12 13 14 0 12 5 15 13 20 10 0 50 80 60 100 0 30
2001年工程水文学
一. 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b 2. c 3. b 4. b 5. c 6. d 7. a 8. b 9. b 10. b
二. 填空题 (每题 4 分,共 20 分)
1. 植物截留,填洼,入渗(下渗), 蒸发 2. 小,大
3. 平均后渗率mm/h,次降雨量mm,次降雨地面径流深mm,初损量mm,后期不产流
的雨量mm,后期产流历时h
4暴雨中心的点雨量与相应的流域面雨量之间的关系,推求设计面雨量 5. 零,一个时段△t
三. 问答题 (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答:对暴雨和洪水(P≤50%),T1于P=90%的枯水年,重现期T1P;对枯水(P≥50%),T1(1P);对
(10.9)10年,它表示小于等于P=90%的枯水流
量在长时期内平均10年出现一次。
2、答:同倍比放大法推求设计洪水过程一般只能使峰或某一控制时段的量符合设计要
求。按峰放大时,适用于以峰为控制的水利工程;按量放大时,适用于调节性能很好的大型水利工程。同频率放大法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的最大特点是洪峰和各时段洪量均符合同一个设计频率,该法适用于峰量均起重要作用的水利工程。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解:(1)RR0.931.12,P=1520mm时,R=996.2mm (PP)(1)PP0.931(RR),R=680mm时,P=1220.9mm 1.12 2、解:(1)分析该流域3h10mm净雨单位线,计算见下表
3h10mm单位线分析计算表
时段 Δ=3h) 0 1 2 3 4 5 6 7 合计 Q 3(m/s 0 18 186 290 240 150 32 0 916 R (mm) 18 6 Qs1 3(m/s) 0 18 180 230 163 96 0 Qs1 3(m/s) 0 6 60 77 54 32 0 q (m/s) 3 0 4.4 100.0 127.8 90.6 53.3 0 376.1 (2)将3h10mm单位线转换为6h10mm单位线,计算见下表 6h10mm单位线计算表 时段Δt=3h 0 0 0 0 1 4.4 0 4.4 2.2 2 100 4.4 104.4 5.2 3 127.8 100 227.8 113.9 4 90.6 127.8 218.4 109.2 5 53.3 90.6 143.9 72.0 6 0 53.3 53.3 26.7 7 0 0 0 q(m3/s) q(m3/s) 6h20mm 过程线 6h10mm 单位线 3、解: K1Em6.010.925 Im80逐日前期影响雨量Pa计算表 Pa (mm) 时 间(月. 日) 雨 量(mm) 7.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5 3.2 3.8 24.3 27.6 13.2 9.6 80.0 80.0 74.0 71.4 66.1 .7 80.0 80.0 80.0 74.0 68.5 4、解:典型暴雨各历时雨量统计:P1d=160mm; P3d=320mm; P7d=395mm;
计算放大系数:K1P1P3362.10 P1d160 K31P3PP1P5603361.40
P3dP1d320160K73P7PP3P6905601.73 P7dP3d395320 典型暴雨同频率放大计算表
时段(Δt=12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雨 量(mm) 15 13 20 10 0 50 80 60 100 0 30 0 12 5 倍比k 1.73 1.73 1.73 1.73 1.73 1.40 1.40 2.10 2.10 1.40 1.40 1.73 1.73 1.73 0 70.0 112 126 210 0 42.0 0 20.8 8.7 设计雨量(mm) 26.1 22.5 34.6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