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歌颂守边将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予独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5)默写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C hī xiào(____)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2)我是你C ù xīn(____)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3)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wéi miào wéi xiào(____).
lì táng huáng(____)的博物馆. (4)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 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fù3.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意大利面对新冠疫情如临大敌,而有些民众却不以为意,聚餐、聊天,见面行贴面礼,一切....仍如往常.
B .大安寺群山环绕,山势蜿蜒,洞深坡陡,林木葱笼,古老的建筑散落其间,显得雄旷深遂,向来以奇峰、古刹相得益彰而驰名中外. ....
C .黄海森林国家公园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工森林,鳞次栉比的树木与河道构成一幅天然画卷,....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D .这个上海人非常善于处世,并不整天拿着一整套数学思维向封建政治机构寻衅挑战,而是左右逢...
1
源,受到皇帝重用. .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新学期即将到来,为了维护学生集中返校后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我市交警部门向全市师生及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将“维护”改为“保障”)
B .在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都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把“工人们”移到“无论”前面)
C .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取决于青少年时期塑造的阅读态度和习惯.(在“塑造”前加上“能否”)
D .有学者指出导致意大利、西班牙疫情大爆发并蔓延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两国政治结构不平衡引发的不稳定局势.(“因为”去掉) 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汕头大华网4月5日电)经过40个日夜的奋战,14天的集中隔离休整,我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终于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任务,回归家庭回归工作岗位,迎接他们的是家人的热情拥抱和同事们的暖心问候.
今年2月9日,我市15名医护工作者临危受命奔赴战“疫”一线——武汉.抵达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后,医护工作者们立即进入紧急战备状态,每天7个小时穿着成人纸尿裤和防护服,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高负荷连轴转救治病人,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为患者筑起了护佑生命的钢铁长城,为武汉人民和汕头家乡父老呈上一张满意的答卷.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在这次疫情中,那些不惧生死、挺身而出的勇士,值得我们铭记.请从“、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中任选一个群体作为写作对象,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成为排比.
他们是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让我们铭记无惧无畏的他们,用生命托起了生命;他们是“火神山”建设者,争分夺秒,让我们铭记日夜奋战的他们,用肩扛背驮诠释了“中国速度”;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要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两.
2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始龀,跳往助之(______) .(2)箕畚于渤海之尾(______) ..(3)河曲智叟亡以应(______)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愚公“毕力平险”、众人“杂然相许”、遗男“跳往助之”体现了困难面前众志成城的信念,最终使神惧帝感,山被移走,虽然具有神话色彩,却反映愚公了移山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 .智叟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愚公“率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孀妻弱子参加移山,与《大道之行也》所描述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社会是一致的.
C .文章写山之高大、运土路途的遥远、移山工具的简陋,表现了愚公移山之“愚”;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智叟与愚公的论辩,由表及里突出愚公“大智若愚”的高大形象.
D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看出他移山是要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愚公认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情,可见愚公移山之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二)(9分)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白马,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当立效以报曾公乃去.”辽以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注释)①曹公:即曹操.下文的“羽”和“绍”分别为关羽、袁绍.②禽:通“擒”.③白马;地名. 9.下面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3
①
②
③
A .拜为偏将军/肃遂拜蒙母 ..C .绍诸将莫能当者/当是时 ..
B .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执策而临之 ..D .遂解白马围/遂许先帝以驱驰 ..
10.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曹 公 知 其 必 去 重 加 赏 赐 羽 尽 封 其 所 赐 拜 书 告 辞. 11.请你结合选文分析:曹操为何不杀关羽?(3分)
(三)(10分) 新型冠状病毒到底从哪来
①找到传播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动物很重要.研究者从蝙蝠怀疑到蛇,还加上了水貂,至今仍没有明确病毒从动物传到人的完整过程,为什么确定源头这么难?
②冠状病毒的发现早在1937年,通常只引起人类轻微感冒症状,2003年的非典型肺类(SA RS)
是冠状病毒第一次使人生重病,研究者才开始寻找病毒的来源.两个半月后,根据动物经销商比买卖蔬菜的人更容易感染SA RS继状病毒,结合最初几例患者发病前曾有过接触动物的行为,研究者判断把病毒传给人的更可能是动物.
③在各种动物中又查了一个月,研究者发现广东省野生动物交易市场的果子狸体内存在冠状病毒,并且与病人的SA RS冠状病毒基因同源性超过99%.以为“凶手”已经抓到了,但扩大范国调查养殖及野生果子狸时,发现它们多数并没有感染SA RS冠状病毒,因而也就不能传染给人类.而且,用病人体内的SA RS冠状病毒感染果子狸,也会导致它们生病.通常既能携带病毒,又不会得病的动物才能长期储存并播散病毒.因此,虽然直接传染人的是果子狸(中间宿主),但它们也是被别的动物传染的.
④接下来要寻找自然环境里长期保存这种病毒,并将其传给果子狸的动物(自然宿主).1年后,多国科学家合作从大耳菊头蝠体内分离出一种与SA RS冠状病毒很相近的病毒.但SA RS病毒有开启人类细胞的钥匙,可与人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结合,而已发现的蝙蝠病毒却没有,不能进入人体细胞.这就像“凶手”找到了,他身上却没有“凶器”.
⑤直到SA RS消失10年后,研究者才从云南的中华菊头蝠身上找到握着同样钥匙的病毒.虽然这些病毒也与SA RS冠状病毒存在差异,但同住一个洞穴的蝙蝠们体内存在很多种病毒,可以互相组合拼接成SA RS冠状病毒,将“凶器”转移给“凶手”.
⑥SA RS流行期间云南没有病例,故完整的故事最可能是:类似SA RS的几种病毒在蝙蝠体内重组为SA RS冠状病毒,感染云南的果子狸或其他哺乳动物.感染动物被运至广东,并传染给市场中的其他果子狸.起初果子狸零星传染人类,之后病毒进一步变异,具备人传人的能力,导致SA RS暴发.
⑦SA RS之后10年,第二种导致人类重病的冠状病毒出现,引发了2012年开始的中东呼吸综合征
4
(MERS).MERS刚出现时,有一名中东男子在照顾生病的骆驼之后被确诊,研究者再次在蝙蝠体内发现相关病毒.蝙蝠也可在复制并排出MERS冠状病毒的同时,本身不出现症状.另外,多数人患MERS之前并未接触过蝙蝠,可能是蝙蝠将病毒传给了中间宿主骆驼.由于中东地区人们与骆驼接触较多,病毒持续由骆驼传给人类,导致至今仍不时有人患MERS.
⑧所有已知冠状病毒都源于动物,2019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后,钟南山院士表示病毒来源很可能是野生动物,具体种类还不清楚.2019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公布后仅10天,就有研究者找到一种与之相近的果蝠冠状病毒.之后,有团队提出,蛇和水貂也可能是动物宿主.
⑨最新几项研究认为,这次新出现的冠状病毒还是来自蝙蝠.基因检测显示,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云南发现的中华菊头蝠携带的病毒全基因水平一致性高达96%,与浙江省舟山中华菊头蝠携带的病毒一致性近90%.但由蝙蝠传至人类的过程仍有很多未知因素.蝙蝠直接传染给人,还是与SA RS和MERS相似,蝙蝠先传染某种动物,再由这种动物将病毒传递给人?这些都等待着进一步的研究来揭晓.
⑩随着人类活动区域扩大,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感染人可能成为今后疾病的趋势.在新病毒来袭前主动解动物病毒是预防的一方面,避免感染最有效的方式是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扰,杜绝野生动物交易.
(选自果壳网,2020年2月,有删改)
链接材料:野生动物体内除了可能传染给人类的病毒,还携带有大量病菌和寄生虫.尽管彻底煮熟可以杀死绝大多数致病微生物,但处理野生动物活体的捕猎、售卖、烹任人员仍有感染风险.此外,喂食野鸟、与旱獭合影等亲密接触野生动物的行为也应该避免.另外,对于依据林业局2003年须布的《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进行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由于目前尚无配套的检疫标准,因此市面上售卖的这类产品均无检疫合格证明.
12.下列对“冠状病毒”的理解与分析,符合选文的一项是(3分)
A .1937年发现冠状病毒以来,研究者一直没有停止寻找病毒的来源,2003年SA RS流行后,更加快了寻找的步伐.
B .因为多数果子狸并没有感染SA RS冠状病毒,用病人体内的SA RS冠状病毒感染果子狸,也会导致它们生病,所以,可以认为果子狸只是SA RS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
C .在充分例证的基础上,研究者已经确定了关于SA RS病毒的传播途径为:蝙蝠——云南果子狸或其他哺乳动物——广东其他果子狸等动物——人类.
D .2019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公布后仅10天,就有研究者找到一种与之相近的果蝠冠状病毒.这说明近些年对SA RS及MERS病毒的研究已经卓有成效,人类离攻克冠状病毒目标不远. 1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选文主要讲述人类对于寻找冠状病毒来源及传播途径的研究,先后介绍了对于SA RS和MERS病毒
5
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现状.
B .选文用疑问句作为标题,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往下阅读,并且在文中明确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从动物传染到人的完整过程,解答了题目设置的悬念.
C .选文第④⑤段将SA RS冠状病毒可与人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结合的特点比作开启人类细胞的“钥匙”“凶器”,生动形象地介绍了5A RS冠状病毒的特征与危害.
D .选文认为随着人类活动区域的扩大,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感染人可能成为今后疾病的趋势,人类要避免与野生动物的亲密接触.
14.如果你有一位喜好食用野味的朋友,请根据选文,列举两条劝其拒食野味的理由.(4分)
(四)(17分) “窝囊”的父亲
①父亲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没有做过一件值得大家夸耀的事,也没有一段让儿女们骄傲的精彩片段.从小到大,我和弟弟妹妹都有意无意地冷落着父亲,有时候,我们甚至对父亲充满了轻视.
②父亲的“窝囊”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他不善言辞,老实巴交,胆小怕事,遇到困难就爱流泪.小时候,我是个非常顽劣的孩子,天天逃学,从没有一天静下心来学习.每到年终,父亲总是抄着手站在家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邻家的孩子捧回一张张三好学生的奖状,而我总是低着头,两手空空地回家.为此,父亲很是失望.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年终考试,我的数学考了个“大鸭蛋”,语文也不及格.班主任老师害怕我拖了班里的后腿,劝我留级;而学校勒令我不用去上学了,让家人前来办理转学手续.当我将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时,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他顿时惊呆了.继而,便蹲在地上“吧嗒、吧嗒”地抽起了旱烟.
③第二天,父亲提着一篮子鸡蛋领着我来到了校长家里,任凭父亲磨破嘴唇,可校长还是坚持让我转学:“这孩子学习太差,跟不上.”校长有点不耐烦了,劝我们回去.这时,令我终生为父亲感到屈辱的一幕出现了:父亲突然“扑通”一声跪下,流着泪说:“校长,您就看在我这张老脸的分上,将我这娃留下吧!如果下学期他拿不到三好学生奖状您再开除他行吗?”
④父亲这一“壮举”,虽然使我免遭到转学的厄运,但那时的我却认为父亲给家人丢尽了脸.父亲下跪的事很快就像长了翅膀,传遍整个校园,我成了人们嘲笑的“跪读生”,那一段时间我发了疯似地学习.但年少的我不感激父亲,认为父亲是个“窝囊”透顶的人.
⑤第二年,当我把平生获得的第一个三好学生的奖状交给父亲时,(1)他竟像喝醉了酒似的,在那两间简陋的、巴掌大的小草房里转来转去,对母亲不停地唠叨着:“贴在哪里好呢?”最后,父亲决定贴在他炕头的墙上.父亲用图钉好后,反复摸着我的头问:“山子,什么日子你的奖状能把这面墙贴满呢?”
⑥以后的岁月里,我每年都能带回几张“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之类的奖状,父亲总会庄重地把它们一一贴好,并且时间顺序井井有条.土墙上的奖状,成了那两间穷得连一张年画都没有的小草房里唯一的
6
一道风景.每逢家里来了人时还父亲总是把人领向人家炫耀.看到父亲的这些“表演”,我心里感到滑稽可笑.
⑦高一那年,我在全县语文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当我无意中将奖状交给父亲时,一向不善言辞的父亲竟像着了魔一样疯疯癫癫地跑到街上,到处吹牛:“我儿子考了全县第一名,将来绝对能考上大学.
⑧“别吹牛了,难道你忘了为儿子下跪的事?”有人趁机揭父亲的疮疤.“我儿子有这个奖状为证,你儿子有吗?”父亲不服气,举起奖状和人家吵起来.想不到一生谨慎、胆小怕事的父亲,这次竟和人家动起武来.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和外人打架.最后结果可想而知,老实的父亲被人家打得肋骨折了几根,最后住进了医院.
⑨事后,我不但不同情父亲,反而认为父亲是自作自受.
⑩待父亲出院回到家后,我压在心头多年的火终于爆发出来,冲着父亲大声吼道“爹,你往后不要再这样丢人现眼了行不行?这些破奖状有什么好炫耀的?你被人家打成这样,还不都怪你吹牛惹的祸!”父亲低着头一声不吭,那表情像是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我越说越气,随手从墙上撕下几张奖状,边数落父亲边撕得粉碎.这时,我发现父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
⑪第二天,令我惊异的事情发生了,我发现昨天我撕碎的奖状又被人一点点地粘了起来,重新又被人贴在原来的位置上.母亲告诉我说:“你别跟爹过不去了,他窝囊了一辈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为了这几张撕碎的奖状,你爹流着泪整整拼了一个晚上.”听了母亲的话后,我心想,父亲“窝囊”了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大概是借儿女的奖状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吧!
⑫数年后,我成全了父亲的愿望,考上了大学,父亲收集奖状的劲头也就更足了.待我参加工作后,那面黑乎乎的土墙已被父亲用花花绿绿的奖状和证书贴满了.每当看到这面土墙,我就想,这些年来,父亲辛辛苦苦地摆弄这些奖状到底是为了什么?我甚至怀疑父亲是不是有点心理变态.
⑬但真正使我认识父亲的,却是家里发生的那一场火灾.
⑭据母亲讲,那场火灾是因为邻家的孩子玩火,不小心点着了自家的房子,我家的房子也跟着遭了殃.当时,父亲刚从田里回来,二话不说,扔下锄头,便闯入了那两间烈焰腾腾、浓烟滚滚的小草房里.母亲和周围的邻居都惊呆了,都在想,窝囊了大半辈子的父亲哪来这么勇敢、果断,难道这几间破屋里藏着比他生命还重要的宝贝不成?
⑮(2)大约过了分钟,父亲满身是火,摇摇晃晃地跑了出来,一双胳膊紧紧地护着胸口,好像怀里揣着一件稀世珍宝似的.就在父亲跑出来没几步,忽然身后“轰隆”一声闷响,那两间草房惨然倒下,父亲也忽然昏厥过去……待母亲和周围的邻居把父亲抬到安全的地方,父亲已不省人事,唯有额头上那凸起的血管恰似一条条蠕动的蚯蚓.当母亲小心翼翼地挪开父亲那双瘦骨嶙峋的胳膊时,发现父亲怀里揣着的竟是一摞发黄的奖状---那是我从小学到今天获得的全部荣誉.
7
⑯我永远忘不了在医院见到的情景.父亲昔日那浓浓的眉毛,稀疏的头发,乱蓬蓬的胡子全烧焦了,身上也被烧伤了多处,原来的肺病更重了,不停地咳嗽.他睁开那双苍老、无力的眼睛,慈爱地注视着我,用微弱但坚强的声音告诉我:“孩子,你的那些奖状一张也没烧着,待我们房子盖好后再重新贴上……”
⑰我的眼泪“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儿子本身就是父亲的作品,儿子的每一点成绩,每一分进步,都是贴在父亲心头的奖状,儿子的成功就是父亲终生渴望、梦寐以求的莫大荣誉.
⑱这时我才明白,父亲原本并不“窝囊”,为了儿女的前途,那父爱何计生死荣辱呀! 15.请根据文章的情节发展,完成下列表格.(4分)
第一次拿到“三好学生”奖状 高一获语文第一名 小草房遭遇火灾
16.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两例,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7.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
(1)他竟像喝醉了酒似的,在那两间简陋的、巴掌大的小草房里转来转去,对母亲不停地唠叨着:“贴在哪里好呢?”
(2)大约过了分钟,父亲满身是火,摇摇晃晃地跑了出来,一双胳膊紧紧地护着胸口,好像怀里揣着一件稀世珍宝似的.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冲进火海抢救奖状 8
18.有人认为本文的标题换成“伟大的父亲”更好.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特殊时刻,“逆行”的人是最美的.逆行,是新冠疫情中无数医生、、基层干部迎难而上的忠诚无畏;逆行,是朱自清的父亲攀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里藏着的深挚父爱……
要求:(1)自拟题目,题目要包含词语“逆行”;(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凶狠?一点也没有!她很严格.她不喜欢我的缺点.”
“如果我是你,我会讨厌她的,我会抵制.要是她用那束木条打我,我会从她手里夺过来,当着她的面把它折断.”
“兴许你根本不会干那类事.但要是你干了,布罗克赫斯特先生会把你撵出学校的,那会使您的亲戚感到难过.耐心忍受只有自己感到的痛苦,远比草率行动,产生连累亲朋的恶果要好,更何况《圣经》上嘱咐我们要以德报怨.”
“可是挨鞭子,罚站在满屋子是人的房间当中,毕竟是丢脸的呀!而且你已经是那么个大姑娘了.我比你小得多还受不了呢.”
“不过,要是你无法避免,那你的职责就是忍受.如果你命里注定需要忍受,那么说自己不能忍受就是软弱,就是犯傻.”……
“很了不起,别人待你好,你待别人也好.我就一直希望这样做.要是你对那些强横霸道的人,总是客客气气,说啥听啥,那坏人就会为所欲为,就会天不怕地不怕,非但永远不会改,而且会愈变愈坏.要是无缘无故挨打,那我们就要狠狠地回击,肯定得这样,狠到可以教训那个打我们的人,让他再也洗手不干了.”
“我想,等你长大了你的想法会改变的,现在你不过是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小姑娘.”
“可我是这么感觉的,海伦,那些不管我怎样讨他们欢心,硬是讨厌我的人,我必定会厌恶的.我必须反抗那些无理惩罚我的人.同样自然的是,我会爱那些爱抚我的人,或者当我认为自己该受罚的时候,我会心甘情愿去承受.”
1.选文中“你的亲戚”是____,简·爱被送到罗沃德孤儿院的原因是:______.(2分) 2.从选文看,简·爱和海伦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4分)
3.有人认为,只要心怀感恩,稍微忍让一下,简·爱就能在舅妈家衣食无忧地好好活着,避免遭受那么多的苦难.对此,你怎么看? (4分)
9
10
参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歌颂守边将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予独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5)默写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玉盘珍羞直万钱 (2)赢得生前身后名 (3)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5)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羞、直、生前身后、携、淤、染、濯、清涟、吟鞭.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C hī xiào(____)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2)我是你C ù xīn(____)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3)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wéi miào wéi xiào(____).
lì táng huáng(____)的博物馆. (4)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 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fù【答案】(1)嗤笑 (2)簇新 (3)惟妙惟肖 (4)富丽堂皇
C hī xiào——嗤笑,i miào wéi xiào——【解析】意为:讥笑,轻蔑地笑.C ù xīn——簇新,意为:极新,全新.wé lì táng huáng——富丽堂皇,意为: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惟妙惟肖,意为: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fù诗文词藻华丽.
3.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意大利面对新冠疫情如临大敌,而有些民众却不以为意,聚餐、聊天,见面行贴面礼,一切....
11
仍如往常.
B .大安寺群山环绕,山势蜿蜒,洞深坡陡,林木葱笼,古老的建筑散落其间,显得雄旷深遂,向来以奇峰、古刹相得益彰而驰名中外. ....
C .黄海森林国家公园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工森林,鳞次栉比的树木与河道构成一幅天然画卷,....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D .这个上海人非常善于处世,并不整天拿着一整套数学思维向封建政治机构寻衅挑战,而是左右逢...源,受到皇帝重用. .【答案】C
【解析】A .不以为意:意思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使用正确;B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使用正确;C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对象使用错误;D .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使用正确;故选C .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新学期即将到来,为了维护学生集中返校后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我市交警部门向全市师生及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将“维护”改为“保障”)
B .在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都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把“工人们”移到“无论”前面)
C .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取决于青少年时期塑造的阅读态度和习惯.(在“塑造”前加上“能否”)
D .有学者指出导致意大利、西班牙疫情大爆发并蔓延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两国政治结构不平衡引发的不稳定局势.(“因为”去掉) 【答案】C
【解析】C .两面对一面,可去掉“能否”;词语搭配不当,把“塑造”改为“养成”.句子可改为: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取决于青少年时期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故选C . 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汕头大华网4月5日电)经过40个日夜的奋战,14天的集中隔离休整,我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终于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任务,回归家庭回归工作岗位,迎接他们的是家人的热情拥抱和同事们的暖心问候.
今年2月9日,我市15名医护工作者临危受命奔赴战“疫”一线——武汉.抵达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后,医护工作者们立即进入紧急战备状态,每天7个小时穿着成人纸尿裤和防护服,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高负荷连轴转救治病人,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为患者筑起了护佑生命的钢铁长城,为武汉人民和汕头家乡父
12
老呈上一张满意的答卷.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在这次疫情中,那些不惧生死、挺身而出的勇士,值得我们铭记.请从“、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中任选一个群体作为写作对象,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成为排比.
他们是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让我们铭记无惧无畏的他们,用生命托起了生命;他们是“火神山”建设者,争分夺秒,让我们铭记日夜奋战的他们,用肩扛背驮诠释了“中国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范例:我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完成任务,平安归来(我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完成任务回归工作岗位) (2)范例:他们是人民,守护安全,让我们铭记不休不眠的他们,用疲惫的身躯阻挡了人口的流动;他们是志愿者,奉献爱心,让我们铭记挺身逆行的他们,用义举演绎出平凡人的精彩;他们是社区工作者,走街串巷,让我们铭记细致入微的他们,用关爱与真诚守护了千家万户.
【解析】(1)考查对新闻内容的概括.阅读这则消息,找到新闻导语进行提炼概括.新闻导语是一篇消息的开头部分.它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主要内容,揭示新闻主题.本消息的导语是开头段,由“我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终于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任务,回归家庭回归工作岗位”提炼概括.即,我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完成任务,回归岗位.或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也可,注意要求:不超过20个字.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作答时,首先分析所给句子的特点,包括句式、所写内容、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然后按照所给句式,修改主语及其他关键成分仿写即可.结合本题,根据题干要求从“、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中任选一个群体作为写作对象,按照所给句式,构成排比句.本句句式是:他们是+写作对象,职责,让我们铭记+对写作对象的赞颂,用+写作对象的奉献.如,他们是志愿者,无私奉献,让我们铭记纯良向善,的他们,用义举演绎出平凡人的伟大.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要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两.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
13
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始龀,跳往助之(______) .(2)箕畚于渤海之尾(______) ..(3)河曲智叟亡以应(______) .
【答案】(1)换牙 (2)用箕畚装(土石) (3)“亡”通“无”,没有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1)句意为: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龀:换牙
(2)句意为: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箕畚:名词作动词,用箕畚装(土石) (3)句意为:河曲智叟无话可答.亡:通“无”,没有.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答案】(1)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 (2)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解析】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惠,同“慧”,聪明;不惠,指愚蠢,不聪明.以,凭借.曾不,连……都.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这里指山的一小部分.注意“甚矣,汝之不惠!”是主谓倒装句,翻译时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
(2)重点字词:固,顽固.曾不,连……都.不若:比不上.孀妻,寡妇.弱子,孤儿.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愚公“毕力平险”、众人“杂然相许”、遗男“跳往助之”体现了困难面前众志成城的信念,最终使神惧帝感,山被移走,虽然具有神话色彩,却反映愚公了移山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 .智叟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愚公“率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孀妻弱子参加移山,与《大道之行也》所描述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社会是一致的.
C .文章写山之高大、运土路途的遥远、移山工具的简陋,表现了愚公移山之“愚”;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智叟与愚公的论辩,由表及里突出愚公“大智若愚”的高大形象.
D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看出他移山是要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愚公
14
认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情,可见愚公移山之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答案】B
【解析】B .有误.智叟认为愚公他们是自不量力,不能体现《大道之行也》所描述的社会.《大道之行也》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描述的是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
(二)(9分)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白马,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当立效以报曾公乃去.”辽以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注释)①曹公:即曹操.下文的“羽”和“绍”分别为关羽、袁绍.②禽:通“擒”.③白马;地名. 9.下面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拜为偏将军/肃遂拜蒙母 ..C .绍诸将莫能当者/当是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A .拜:任命/拜见; B .策:鞭打/马鞭; C .当:抵挡/恰逢,就在; D .遂:于是,就/于是,就;故选D . 10.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曹 公 知 其 必 去 重 加 赏 赐 羽 尽 封 其 所 赐 拜 书 告 辞. 【答案】曹 公 知 其 必 去 /重 加 赏 赐/ 羽 尽 封 其 所 赐/ 拜 书 告 辞 .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题可根据句意来句读.句意是:曹操知道他一定会离走,便重加赏赐.关羽全部封存曹操给他的赏赐,呈书告辞.故停顿节奏为: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 .
11.请你结合选文分析:曹操为何不杀关羽?(3分)
【答案】范例:①曹操爱惜关羽才华.文中说“曹公壮羽为人”,可见曹操非常敬重关羽为人,并任命他为偏将军;“重加赏赐”,知道他要离开,给予丰厚奖赏.
15
①
②
③
B .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执策而临之 ..D .遂解白马围/遂许先帝以驱驰 ..
②曹操敬佩关羽为人.文中说“曹公壮羽为人”,可见曹操认为关羽重义气,不贪图名利.
③曹操想感化关羽.文中说曹操“礼之甚厚”,说明曹操希望通过善待关羽来感化他,最终让他能投奔到自己麾下.
④曹操想在天下人面前树立“忠义”形象.关羽是忠义之士,为人仗义,知恩必报.曹操不杀关羽,善待了义士,在天下人面前表明自己崇尚正义.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语句的意思作答.结合文中语句“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可知,曹操非常爱惜关羽的才华;“曹公壮羽为人”“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当立效以报曾公乃去”“曹公义之”可见曹操非常敬重关羽为人;“曹公义之”认为关羽重义气,不贪图名利;“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可知,曹操希望通过善待关羽来感化他,最终让他能投奔到自己麾下.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建安五年,曹操东征,曹操活捉关羽而回,任命关羽为偏将军,待他非常客气.袁绍派遣大将军颜良到白马进攻东郡太守刘延,关羽策马驰入千军万马之中刺杀颜良,袁绍的众多将领没有人能够抵挡他,于是解了白马之围.当初,曹操佩服关羽的为人,而观察他的心情神态并无久留之意,对张辽说:“你凭私人感情去试着问问他.”不久张辽询问关羽,关羽感叹地说:“我非常清楚曹公待我情义深厚,但是我受刘将军的深恩,发誓与他同生死,不能背弃他.我终将不能留下,我必当立功来报答曹公后才离开.”张辽将关羽的话回报给曹操,曹操认为他是义士.等到关羽杀了颜良后,曹操知道他一定会离走,便重加赏赐.关羽全部封存曹操给他的赏赐,呈书告辞.曹操左右的人想要追赶关羽,曹操说:“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主人,不必追了.”
(三)(10分) 新型冠状病毒到底从哪来
①找到传播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动物很重要.研究者从蝙蝠怀疑到蛇,还加上了水貂,至今仍没有
明确病毒从动物传到人的完整过程,为什么确定源头这么难?
②冠状病毒的发现早在1937年,通常只引起人类轻微感冒症状,2003年的非典型肺类(SA RS)是冠状病毒第一次使人生重病,研究者才开始寻找病毒的来源.两个半月后,根据动物经销商比买卖蔬菜的人更容易感染SA RS继状病毒,结合最初几例患者发病前曾有过接触动物的行为,研究者判断把病毒传给人的更可能是动物.
③在各种动物中又查了一个月,研究者发现广东省野生动物交易市场的果子狸体内存在冠状病毒,并且与病人的SA RS冠状病毒基因同源性超过99%.以为“凶手”已经抓到了,但扩大范国调查养殖及野生果
16
子狸时,发现它们多数并没有感染SA RS冠状病毒,因而也就不能传染给人类.而且,用病人体内的SA RS冠状病毒感染果子狸,也会导致它们生病.通常既能携带病毒,又不会得病的动物才能长期储存并播散病毒.因此,虽然直接传染人的是果子狸(中间宿主),但它们也是被别的动物传染的.
④接下来要寻找自然环境里长期保存这种病毒,并将其传给果子狸的动物(自然宿主).1年后,多国科学家合作从大耳菊头蝠体内分离出一种与SA RS冠状病毒很相近的病毒.但SA RS病毒有开启人类细胞的钥匙,可与人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结合,而已发现的蝙蝠病毒却没有,不能进入人体细胞.这就像“凶手”找到了,他身上却没有“凶器”.
⑤直到SA RS消失10年后,研究者才从云南的中华菊头蝠身上找到握着同样钥匙的病毒.虽然这些病毒也与SA RS冠状病毒存在差异,但同住一个洞穴的蝙蝠们体内存在很多种病毒,可以互相组合拼接成SA RS冠状病毒,将“凶器”转移给“凶手”.
⑥SA RS流行期间云南没有病例,故完整的故事最可能是:类似SA RS的几种病毒在蝙蝠体内重组为SA RS冠状病毒,感染云南的果子狸或其他哺乳动物.感染动物被运至广东,并传染给市场中的其他果子狸.起初果子狸零星传染人类,之后病毒进一步变异,具备人传人的能力,导致SA RS暴发.
⑦SA RS之后10年,第二种导致人类重病的冠状病毒出现,引发了2012年开始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MERS刚出现时,有一名中东男子在照顾生病的骆驼之后被确诊,研究者再次在蝙蝠体内发现相关病毒.蝙蝠也可在复制并排出MERS冠状病毒的同时,本身不出现症状.另外,多数人患MERS之前并未接触过蝙蝠,可能是蝙蝠将病毒传给了中间宿主骆驼.由于中东地区人们与骆驼接触较多,病毒持续由骆驼传给人类,导致至今仍不时有人患MERS.
⑧所有已知冠状病毒都源于动物,2019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后,钟南山院士表示病毒来源很可能是野生动物,具体种类还不清楚.2019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公布后仅10天,就有研究者找到一种与之相近的果蝠冠状病毒.之后,有团队提出,蛇和水貂也可能是动物宿主.
⑨最新几项研究认为,这次新出现的冠状病毒还是来自蝙蝠.基因检测显示,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云南发现的中华菊头蝠携带的病毒全基因水平一致性高达96%,与浙江省舟山中华菊头蝠携带的病毒一致性近90%.但由蝙蝠传至人类的过程仍有很多未知因素.蝙蝠直接传染给人,还是与SA RS和MERS相似,蝙蝠先传染某种动物,再由这种动物将病毒传递给人?这些都等待着进一步的研究来揭晓.
⑩随着人类活动区域扩大,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感染人可能成为今后疾病的趋势.在新病毒来袭前主动解动物病毒是预防的一方面,避免感染最有效的方式是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扰,杜绝野生动物交易.
(选自果壳网,2020年2月,有删改)
链接材料:野生动物体内除了可能传染给人类的病毒,还携带有大量病菌和寄生虫.尽管彻底煮熟可以杀死绝大多数致病微生物,但处理野生动物活体的捕猎、售卖、烹任人员仍有感染风险.此外,喂食野鸟、
17
与旱獭合影等亲密接触野生动物的行为也应该避免.另外,对于依据林业局2003年须布的《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进行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由于目前尚无配套的检疫标准,因此市面上售卖的这类产品均无检疫合格证明.
12.下列对“冠状病毒”的理解与分析,符合选文的一项是(3分)
A .1937年发现冠状病毒以来,研究者一直没有停止寻找病毒的来源,2003年SA RS流行后,更加快了寻找的步伐.
B .因为多数果子狸并没有感染SA RS冠状病毒,用病人体内的SA RS冠状病毒感染果子狸,也会导致它们生病,所以,可以认为果子狸只是SA RS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
C .在充分例证的基础上,研究者已经确定了关于SA RS病毒的传播途径为:蝙蝠——云南果子狸或其他哺乳动物——广东其他果子狸等动物——人类.
D .2019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公布后仅10天,就有研究者找到一种与之相近的果蝠冠状病毒.这说明近些年对SA RS及MERS病毒的研究已经卓有成效,人类离攻克冠状病毒目标不远.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A .由文中“2003年的非典型肺类(SA RS)是冠状病毒第一次使人生重病,研究者才开始寻找病毒的来源”可知,“研究者一直没有停止寻找病毒的来源,2003年SA RS流行后,更加快了寻找的步伐”表述错误;
C .由文中“至今仍没有明确病毒从动物传到人的完整过程”可知,“研究者已经确定了关于SA RS病毒的传播途径为”表述错误;
D .由文中“但由蝙蝠传至人类的过程仍有很多未知因素.蝙蝠直接传染给人,还是与SA RS和MERS相似,蝙蝠先传染某种动物,再由这种动物将病毒传递给人?这些都等待着进一步的研究来揭晓”可知,“这说明近些年对SA RS及MERS病毒的研究已经卓有成效,人类离攻克冠状病毒目标不远”表述错误; 故选B .
1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选文主要讲述人类对于寻找冠状病毒来源及传播途径的研究,先后介绍了对于SA RS和MERS病毒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现状.
B .选文用疑问句作为标题,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往下阅读,并且在文中明确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从动物传染到人的完整过程,解答了题目设置的悬念.
C .选文第④⑤段将SA RS冠状病毒可与人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结合的特点比作开启人类细胞的“钥匙”“凶器”,生动形象地介绍了5A RS冠状病毒的特征与危害.
18
D .选文认为随着人类活动区域的扩大,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感染人可能成为今后疾病的趋势,人类要避免与野生动物的亲密接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通读全文,结合文中语句“研究者从蝙蝠怀疑到蛇,还加上了水貂,至今仍没有明确病毒从动物传到人的完整过程”可知,病毒从动物传到人的完整过程至今仍没有明确,所以B 选项中的“并且在文中明确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从动物传染到人的完整过程”表述错误,故选B .
14.如果你有一位喜好食用野味的朋友,请根据选文,列举两条劝其拒食野味的理由.(4分)
【答案】示例:①所有已知冠状病毒都源于动物,野生动物体内除了可能传染给人类的病毒,还携带有大量病菌和寄生虫.②国家目前尚无配套的检疫标准,因此市面上售卖的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均无检疫合格证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并筛选整合文本相关信息的能力.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概括回答即可.本题要求根据文章内容,对喜好食用野味的朋友进行劝说.通读全文,结合文中及链接材料中语句“所有已知冠状病毒都源于动物”“随着人类活动区域扩大,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感染人可能成为今后疾病的趋势”“避免感染最有效的方式是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扰,杜绝野生动物交易”“野生动物体内除了可能传染给人类的病毒,还携带有大量病菌和寄生虫.尽管彻底煮熟可以杀死绝大多数致病微生物,但处理野生动物活体的捕猎、售卖、烹任人员仍有感染风险”“对于依据林业局2003年须布的《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进行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由于目前尚无配套的检疫标准,因此市面上售卖的这类产品均无检疫合格证明”进行概括回答即可.
(四)(17分) “窝囊”的父亲
①父亲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没有做过一件值得大家夸耀的事,也没有一段让儿女们骄傲的精彩片段.从小到大,我和弟弟妹妹都有意无意地冷落着父亲,有时候,我们甚至对父亲充满了轻视.
②父亲的“窝囊”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他不善言辞,老实巴交,胆小怕事,遇到困难就爱流泪.小时候,我是个非常顽劣的孩子,天天逃学,从没有一天静下心来学习.每到年终,父亲总是抄着手站在家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邻家的孩子捧回一张张三好学生的奖状,而我总是低着头,两手空空地回家.为此,父亲很是失望.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年终考试,我的数学考了个“大鸭蛋”,语文也不及格.班主任老师害怕我拖了班里的后腿,劝我留级;而学校勒令我不用去上学了,让家人前来办理转学手续.当我将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时,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他顿时惊呆了.继而,便蹲在地上“吧嗒、吧嗒”地抽起了旱烟.
19
③第二天,父亲提着一篮子鸡蛋领着我来到了校长家里,任凭父亲磨破嘴唇,可校长还是坚持让我转学:“这孩子学习太差,跟不上.”校长有点不耐烦了,劝我们回去.这时,令我终生为父亲感到屈辱的一幕出现了:父亲突然“扑通”一声跪下,流着泪说:“校长,您就看在我这张老脸的分上,将我这娃留下吧!如果下学期他拿不到三好学生奖状您再开除他行吗?”
④父亲这一“壮举”,虽然使我免遭到转学的厄运,但那时的我却认为父亲给家人丢尽了脸.父亲下跪的事很快就像长了翅膀,传遍整个校园,我成了人们嘲笑的“跪读生”,那一段时间我发了疯似地学习.但年少的我不感激父亲,认为父亲是个“窝囊”透顶的人.
⑤第二年,当我把平生获得的第一个三好学生的奖状交给父亲时,(1)他竟像喝醉了酒似的,在那两间简陋的、巴掌大的小草房里转来转去,对母亲不停地唠叨着:“贴在哪里好呢?”最后,父亲决定贴在他炕头的墙上.父亲用图钉好后,反复摸着我的头问:“山子,什么日子你的奖状能把这面墙贴满呢?”
⑥以后的岁月里,我每年都能带回几张“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之类的奖状,父亲总会庄重地把它们一一贴好,并且时间顺序井井有条.土墙上的奖状,成了那两间穷得连一张年画都没有的小草房里唯一的一道风景.每逢家里来了人时还父亲总是把人领向人家炫耀.看到父亲的这些“表演”,我心里感到滑稽可笑.
⑦高一那年,我在全县语文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当我无意中将奖状交给父亲时,一向不善言辞的父亲竟像着了魔一样疯疯癫癫地跑到街上,到处吹牛:“我儿子考了全县第一名,将来绝对能考上大学.
⑧“别吹牛了,难道你忘了为儿子下跪的事?”有人趁机揭父亲的疮疤.“我儿子有这个奖状为证,你儿子有吗?”父亲不服气,举起奖状和人家吵起来.想不到一生谨慎、胆小怕事的父亲,这次竟和人家动起武来.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和外人打架.最后结果可想而知,老实的父亲被人家打得肋骨折了几根,最后住进了医院.
⑨事后,我不但不同情父亲,反而认为父亲是自作自受.
⑩待父亲出院回到家后,我压在心头多年的火终于爆发出来,冲着父亲大声吼道“爹,你往后不要再这样丢人现眼了行不行?这些破奖状有什么好炫耀的?你被人家打成这样,还不都怪你吹牛惹的祸!”父亲低着头一声不吭,那表情像是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我越说越气,随手从墙上撕下几张奖状,边数落父亲边撕得粉碎.这时,我发现父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
⑪第二天,令我惊异的事情发生了,我发现昨天我撕碎的奖状又被人一点点地粘了起来,重新又被人贴在原来的位置上.母亲告诉我说:“你别跟爹过不去了,他窝囊了一辈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为了这几张撕碎的奖状,你爹流着泪整整拼了一个晚上.”听了母亲的话后,我心想,父亲“窝囊”了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大概是借儿女的奖状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吧!
⑫数年后,我成全了父亲的愿望,考上了大学,父亲收集奖状的劲头也就更足了.待我参加工作后,那
20
面黑乎乎的土墙已被父亲用花花绿绿的奖状和证书贴满了.每当看到这面土墙,我就想,这些年来,父亲辛辛苦苦地摆弄这些奖状到底是为了什么?我甚至怀疑父亲是不是有点心理变态.
⑬但真正使我认识父亲的,却是家里发生的那一场火灾.
⑭据母亲讲,那场火灾是因为邻家的孩子玩火,不小心点着了自家的房子,我家的房子也跟着遭了殃.当时,父亲刚从田里回来,二话不说,扔下锄头,便闯入了那两间烈焰腾腾、浓烟滚滚的小草房里.母亲和周围的邻居都惊呆了,都在想,窝囊了大半辈子的父亲哪来这么勇敢、果断,难道这几间破屋里藏着比他生命还重要的宝贝不成?
⑮(2)大约过了分钟,父亲满身是火,摇摇晃晃地跑了出来,一双胳膊紧紧地护着胸口,好像怀里揣着一件稀世珍宝似的.就在父亲跑出来没几步,忽然身后“轰隆”一声闷响,那两间草房惨然倒下,父亲也忽然昏厥过去……待母亲和周围的邻居把父亲抬到安全的地方,父亲已不省人事,唯有额头上那凸起的血管恰似一条条蠕动的蚯蚓.当母亲小心翼翼地挪开父亲那双瘦骨嶙峋的胳膊时,发现父亲怀里揣着的竟是一摞发黄的奖状---那是我从小学到今天获得的全部荣誉.
⑯我永远忘不了在医院见到的情景.父亲昔日那浓浓的眉毛,稀疏的头发,乱蓬蓬的胡子全烧焦了,身上也被烧伤了多处,原来的肺病更重了,不停地咳嗽.他睁开那双苍老、无力的眼睛,慈爱地注视着我,用微弱但坚强的声音告诉我:“孩子,你的那些奖状一张也没烧着,待我们房子盖好后再重新贴上……”
⑰我的眼泪“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儿子本身就是父亲的作品,儿子的每一点成绩,每一分进步,都是贴在父亲心头的奖状,儿子的成功就是父亲终生渴望、梦寐以求的莫大荣誉.
⑱这时我才明白,父亲原本并不“窝囊”,为了儿女的前途,那父爱何计生死荣辱呀! 15.请根据文章的情节发展,完成下列表格.(4分)
第一次拿到“三好学生”奖状 高一获语文第一名 小草房遭遇火灾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冲进火海抢救奖状 【答案】(1)贴好奖状当众炫耀(2)因炫耀跟人打架受伤
【解析】第一空:根据第五段的记叙可知,我拿到平生第一张三好学生的奖状,父亲把它贴在自己的床头炫耀.可概括为:贴好奖状当众炫耀.第二空:根据第七段和第八段的记叙可知,我在全县的语文考试当中得了第一名,父亲高兴地跑到街上,因为炫耀吹牛,和人打了一架,结果受伤住院.可概括为:因炫耀跟人打架受伤.
16.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两例,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1
【答案】示例1:父亲之前出了名的窝囊、胆小怕事与为了他人的质疑竟然主动打架形成对比.突出了不计生死荣辱的父爱.
示例2:父亲一向不善言辞与后来他竟然会拿到村上去跟人炫耀、吹牛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我”的进步带给父亲无比的荣耀.
示例3:勇敢地冲进火海抢救孩子的奖状与前文的胆小怕事、遇到困难就爱流泪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不计生死荣辱的父爱.
示例4:“我”先前认为父亲跪求学位、跟人打架、炫耀奖状等行为“窝囊”透顶、滑稽可笑、丢人现眼,与之后懂得父亲为了孩子的前途不计生死荣辱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不计生死荣辱的父爱.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文中对比共有四处.第一处:父亲之前是出了名的窝囊,胆小怕事.我得了县里的第一句,父亲竟然因为他人的质疑而与人打架.两者形成了对比,突出了父亲为了维护儿子不计荣辱的父爱.第二处:父亲一向不善言辞,但我得了县里的第一名之后,居然到街上与人夸耀吹牛,两者之间形成了对比,突出了父亲把我的每一次进步都当作巨大的荣耀.第三次:父亲以前胆小所事,但当家里失火时,却勇敢地冲进了火里,只为了抢救我的那些奖状们,两者形成了对比,突出了父亲对这些奖状的重视,对我进步的重视.第四处:以前我因为父亲下跪求校长让我上学,因为炫耀而与他人打架的行为而认为父亲窝囊、虚荣、丢人现眼.看到父亲因为抢救奖状而受伤后的惨状后终于明白了父亲,明白了父爱的伟大,两者形成了对比,突出了父亲为了儿子不惧死亡,不计荣辱的父爱. 17.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
(1)他竟像喝醉了酒似的,在那两间简陋的、巴掌大的小草房里转来转去,对母亲不停地唠叨着:“贴在哪里好呢?”
(2)大约过了分钟,父亲满身是火,摇摇晃晃地跑了出来,一双胳膊紧紧地护着胸口,好像怀里揣着一件稀世珍宝似的.
【答案】(1)运用了“醉”“转来转去”和“不停地说”等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传神地表现了父亲在“我”第一次领回来的奖状时因兴奋而不知所措的激动心情.
(2)运用了比喻、神态和动作描写写父亲冲进火海抢救奖状的情形,突出了这些奖状在父亲心中就是比生命更重要的“珍宝”.
【解析】(1)“转来转去”和“不停地说”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像喝醉了酒”是对父亲的神态描写.联系语境可知,此时我得到了人生当中的第一张奖状,父亲因为我的进步而高兴莫名,这些动作与神态表现了父亲此时兴奋的不知所措的激动心情.
(2)把我的奖状比作稀世珍宝,这是比喻.“跑了出来”“护”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好像怀里揣着一件稀世珍宝似的”是父亲的神态描写.联系语境可知,这句话表现了父亲对我那些奖状们的珍视,他把这些奖状
22
看作是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的珍宝.
18.有人认为本文的标题换成“伟大的父亲”更好.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案】本文标题似贬实褒,巧设悬念,吸引读者去探究作者为何称父亲是“懦弱”的阅读兴趣.突出了懦弱的父亲却因为爱孩子而做出不懦弱的事情主要内容,深刻地写出了父爱子的情深,强调了父亲的伟岸.“伟大的父亲”平淡而抽象,没有本标题意蕴丰富.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题目.题目中的“窝囊”是一个贬义词,意为:懦弱,没本事.以“窝囊”形容父亲,为读者设置了悬念,为什么要说自己的父亲窝囊呢?从而激发了阅读兴趣.联系文本内容可知,父亲虽然性格懦弱,不善言辞,也没有什么本事,但却会因为我的进步而骄傲,为了回应他人对我的质疑不惜打架,为了抢回我的奖状奋不顾身,这实在不能说是“懦弱”,所以题目是运用反语的手法,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与敬佩,从而表现了父爱的伟大与深沉.“伟大的父亲”这一题目过于平淡直白,没有原题这种表达效果.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特殊时刻,“逆行”的人是最美的.逆行,是新冠疫情中无数医生、、基层干部迎难而上的忠诚无畏;逆行,是朱自清的父亲攀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里藏着的深挚父爱……
要求:(1)自拟题目,题目要包含词语“逆行”;(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立意指津】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采用了“引导语+命题关键词”的形式.分析引导语:引导语中点是服逆行的两种含义,一种是在家国存亡关头,直面生死,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这种逆行的代表就是在举国抗击疫情当中无数的医务工作者,社区人员,基层公务员,,义工等等.一种是爱的逆行,引导语中列举了课文当中朱自清的父亲为了给儿子买橘子而逆行穿过铁路的例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那些真正关心自己,为了自己甘愿献出一切的身边人.无论是哪一种逆行,都包含着人间大爱,都值得我们去歌颂,去赞美.分析命题:作文题目中一定要包含“逆行”一词,言语简洁,富有意蕴即可.如:最美逆行者,这样的逆行真美,逆行中的爱,爱的逆行等等.文体选择:记叙文或议论文均可.选择记叙文,应以某人的某种逆行为写作对象,表达对某人的赞颂之情.选择议论文,应以逆行为论题,摆事实,讲道理,深入剖析逆行当中的高尚情怀与优秀品质.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凶狠?一点也没有!她很严格.她不喜欢我的缺点.”
“如果我是你,我会讨厌她的,我会抵制.要是她用那束木条打我,我会从她手里夺过来,当着她的面
23
把它折断.”
“兴许你根本不会干那类事.但要是你干了,布罗克赫斯特先生会把你撵出学校的,那会使您的亲戚感到难过.耐心忍受只有自己感到的痛苦,远比草率行动,产生连累亲朋的恶果要好,更何况《圣经》上嘱咐我们要以德报怨.”
“可是挨鞭子,罚站在满屋子是人的房间当中,毕竟是丢脸的呀!而且你已经是那么个大姑娘了.我比你小得多还受不了呢.”
“不过,要是你无法避免,那你的职责就是忍受.如果你命里注定需要忍受,那么说自己不能忍受就是软弱,就是犯傻.”……
“很了不起,别人待你好,你待别人也好.我就一直希望这样做.要是你对那些强横霸道的人,总是客客气气,说啥听啥,那坏人就会为所欲为,就会天不怕地不怕,非但永远不会改,而且会愈变愈坏.要是无缘无故挨打,那我们就要狠狠地回击,肯定得这样,狠到可以教训那个打我们的人,让他再也洗手不干了.”
“我想,等你长大了你的想法会改变的,现在你不过是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小姑娘.”
“可我是这么感觉的,海伦,那些不管我怎样讨他们欢心,硬是讨厌我的人,我必定会厌恶的.我必须反抗那些无理惩罚我的人.同样自然的是,我会爱那些爱抚我的人,或者当我认为自己该受罚的时候,我会心甘情愿去承受.”
1.选文中“你的亲戚”是____,简·爱被送到罗沃德孤儿院的原因是:______.(2分)
【答案】里德太太(简·爱的舅妈)简·爱敢于公开对抗在舅妈家所遭受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导致舅妈一家对她非常厌恶.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从选文和题干可以看出,这是简和海伦在孤儿院的一段对话.与选文相关的情节是:简·爱是个孤女,她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不久父母相继去世.幼小的简·爱寄养在舅父母家里.舅父里德先生去世后,简·爱过了10年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简被送进了罗沃德孤儿院.从中,可以找到本题的答案:舅妈对简的刻薄与虐待引起了简的反抗,更加深了她和舅妈之间的矛盾,舅妈一家越来越容不下她,于是把她送到了孤儿院.
2.从选文看,简·爱和海伦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4分)
【答案】简·爱:爱憎分明、敢于反抗.从鼓动好友海伦反抗所遭遇的凶狠管束与惩罚、反抗恶行和回报爱心等语言可见.
海伦:逆来顺受、善良纯真,从面对孤儿院教师凶狠的管束和惩罚,海伦不仅毫无反抗之心,还自愿忍受和宽容对待可见.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性格分析.海伦说的话:“耐心忍受只有自己感到的痛苦,远比草率行动,产生连累亲
24
朋的恶果要好,更何况《圣经》上嘱咐我们要以德报怨.”“不过,要是你无法避免,那你的职责就是忍受.如果你命里注定需要忍受,那么说自己不能忍受就是软弱,就是犯傻.”从中可以看出,海伦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姑娘,信奉的是“忍”.而且,她被罚站,还要替罚她的人说好话:“凶狠?一点也没有!她很严格.”表明这也是一个对别人善良宽容的姑娘.
简说的话:“要是无缘无故挨打,那我们就要狠狠地回击,肯定得这样,狠到可以教训那个打我们的人,让他再也洗手不干了.”“我必须反抗那些无理惩罚我的人.”表明这个姑娘的内心充满了反抗,对于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她不会忍气吞声,她追求的是自己人格上的,和他人之间的平等,不会任由别人来欺负她.而“同样自然的是,我会爱那些爱抚我的人,或者当我认为自己该受罚的时候,我会心甘情愿去承受”这句,表明她也是一个会爱的人,因此这又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物形象.
3.有人认为,只要心怀感恩,稍微忍让一下,简·爱就能在舅妈家衣食无忧地好好活着,避免遭受那么多的苦难.对此,你怎么看? (4分)
【答案】示例:这种看法是极其片面的.寄人篱下的简·爱在舅妈家遭到表哥、表姐、舅妈和其他人的歧视、冷眼和虐待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简·爱一直默默忍受,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变本加厉;简·爱是个非常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勇于反抗和不甘受辱的人,她最看重的不是衣食无忧,而是精神的自由,渴望得到他人的爱和尊重.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看法.她的舅舅去世后,舅妈视她为累赘,表兄凶暴无礼打人,表姐傲慢冷漠,甚至连家中的仆人都不尊重她.而这一切,简都默默地忍受了下来.终于有一天表兄又打她了,她回手反抗,换来的却是被舅妈关进红房子里,她的舅舅里德先生就死在这间屋子里.她被幻想中的鬼魂吓昏了过去.重病一场,过了很久才慢慢恢复健康.可见,所有的表姊妹都欺负她,舅妈也不主持公道,只护短,简·爱要想在舅妈家衣食无忧地好好活着,很难.
残酷的现实让简意识到,她的忍让毫无用处,只会换来恶人的变本加厉;只有反抗,争取平等,得到他人的尊重,才是自己应该做的.
因此,本题的看法是片面的,想当然的.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