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高考语文默写复习题(附答案)(1)

2020高考语文默写复习题(附答案)(1)

来源:九壹网
2020高考语文默写复习题(附答案)(1)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________,则芥为之舟;________,水浅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4)________,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________。(《论语》)

(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答案】 (1)余音袅袅;泣孤舟之嫠妇 (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置杯焉则胶 (4)往者不可谏;今之从政者殆而 (5)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题是识记续接类默写,此类题目简单明确,只要平时按要求背诵,答题时借助记忆, 结合前后句提示,就能迅速默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添字情况。本题易错字:袅、嫠、胥、仓、坳、胶、萋、洲、暮。 故答案为:⑴余音袅袅;泣孤舟之嫠妇;⑵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⑶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置杯焉则胶; ⑷往者不可谏;今之从政者殆而;⑸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________”一句写出了刘裕在战场上的声威气势,“________”一句写出了宋文帝刘义隆在战场上的狼狈之态。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的“是心”指“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唐代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耻于从师的现象。

【答案】 (1)气吞万里如虎;赢得仓皇北顾 (2)所欲有甚于牛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赢”“仓”“恶”“聚”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 气吞万里如虎;赢得仓皇北顾;⑵ 所欲有甚于牛者;所恶有甚于死者;⑶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2)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韩愈《师说》) (3)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肇锡余以嘉名。 (屈原《离骚》) (6)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7)见贤思齐焉,________。 (《论语·里仁》) (8)仰不愧于天,________。 (《孟子·尽心上》) 【答案】 (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多于在庾之粟粒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5)皇览揆余初度兮 (6)呕哑嘲哳难为听 (7)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俯不怍于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至、惑、庾、粟粒、御、揆、呕、嘲哳、怍。

故答案为:⑴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⑵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⑶多于在庾之粟粒;⑷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⑸皇览揆余初度兮;⑹呕哑嘲哳难为听;⑺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⑻俯不怍于人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4.写出下列名句的上一句或下一句。

(1)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2) 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铁骑突出刀鸣。(白居易《琵琶行》)

(4)悬泉瀑布,_______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5)________,下者飘转沉塘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悉以咨之,然后施行,________,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________。(《论语·八佾》)

(8)________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尽心下》) 【答案】 (1)连峰去天不盈尺 (2)而御六气之辩 (3)银瓶乍破水浆迸 (4)飞漱其间 (5)高者挂罥长林梢 (6)必能裨补阙漏 (7)素以为绚兮 (8)言近而指远者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盈”“辩”“迸”“漱”“罥”“阙”“绚”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连峰去天不盈尺;⑵而御六气之辩;⑶银瓶乍破水浆迸;⑷飞漱其间;⑸高者挂罥长林梢;⑹必能裨补阙漏;⑺素以为绚兮;⑻言近而指远者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荀子《劝学》) (2)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3)钉头磷磷,________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 (4)淇水汤汤,________。 (《诗经▪氓》) (5)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6)________,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7)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8)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 (1)而致千里 (2)朝菌不知晦朔 (3)多于在庾之粟粒 (4)渐车帷裳 (5)寄蜉蝣于天地

(6)转轴拨弦三两声 (7)只是当时已惘然 (8)舞榭歌台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本题属于直接填写上下句,作答时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比如“致、晦朔、庾、蜉蝣、拨、惘”等字。

故答案为:⑴而致千里;⑵朝菌不知晦朔;⑶多于在庾之粟粒;⑷渐车帷裳;⑸寄蜉蝣于天地;⑹转轴拨弦三两声;⑺只是当时已惘然;⑻舞榭歌台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内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面对世人的称赞或非难能淡然处之,是因为他达到了 “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

(3)《登高》中,杜甫面对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发出“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以抒写自己漂泊异乡、晚年潦倒的悲愁。

【答案】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拂”“辩”“常”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⑵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⑶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通过占卜确定婚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批判当时随意歪曲法度,竞相苟合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尔、卜、筮、咎、墨、竞、纵、苇、凌、顷。

故答案为:⑴尔卜尔筮;体无咎言;⑵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⑶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曾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愿意舍己为人,庇佑天下寒士,并且死而无憾的决心。

(2)习强调学习积累的重要性时曾指出,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劝学》一文中,以行路设喻,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在欢乐之余,往往会有人生短暂之叹。曹操曾感慨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苏轼也曾在《赤壁赋》中借飞虫米粒慨叹人生如同“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跬”“至”“蝣”“沧”“粟”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如本题,“至”需要注意结合意思“到”来识记,不能误写成“致”等。

故答案为: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⑶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

【点评】此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从内容上看,这些名句名篇,或是揭示人生哲理,或是反映生活真谛,或是描绘人物情貌,或是表现事物,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考查多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据字义记字形,以免写错别字,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理解性默写,做题时要审清题意,根据有关信息(作者、文题诗题、句意、题中关键词等)准确断定默写的诗句。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荀子《劝学》)

(2)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4)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李白《蜀道难》) (6)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7)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李商隐《锦瑟》) (8)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苏轼《赤壁赋》) 【答案】 (1)金就砺则利 (2)辩乎荣辱之境 (3)奈何取之尽锱铢 (4)呕哑嘲哳难为听 (5)砯崖转石万壑雷 (6)朝搴阰之木兰兮 (7)只是当时已惘然 (8)凌万顷之茫然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砺”“辩”“锱铢”“呕哑”“嘲哳”“砯”“阰”“惘”的书写。

故答案为:(1)金就砺则利;(2)辩乎荣辱之境;(3)奈何取之尽锱铢;(4)呕哑嘲哳难为听;(5)砯崖转石万壑雷;(6)朝搴阰之木兰兮;(7)只是当时已惘然;(8)凌万顷之茫然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赤壁赋》中,客人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叹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人的渺小。

(2)李商隐《锦瑟》一诗中,那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得到很好表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首先想到的历史人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第一小题抓住要求中所给的“生命的短暂”

和“个人的渺小”,得出答案“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第二小题重点理解“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得出答案“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第三小题根据“历史人物” 这个词汇,可以得出答案“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故答案为: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⑵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⑶千古江山英雄; 无觅孙仲谋处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观刈麦》中诗人看到农民在酷夏中的劳碌与痛苦后,感叹“________”即可以拿着俸禄,因而“________”,喟叹终日。

(2)《劝学》中,用博喻的方式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其中用雕刻作比来正面说明坚持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客人心中的疑虑消除,于是同苏轼“________,________”,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

【答案】 (1)曾不事农桑;念此私自愧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曾”“愧”“锲”“镂”“枕藉”“既”。

故答案为:⑴曾不事农桑;念此私自愧;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⑶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12.按要求填空。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________,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________》)

(3)《终南山》中,运用远景描绘山势的一联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欲辨已忘言 (2)想佳人、妆楼颙望;八声甘州

(3)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和文学常识的背诵、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本体属于情景默写。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辨、颙、隅。

故答案为:⑴欲辨已忘言;⑵想佳人、妆楼颙望;八声甘州;⑶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描写潼关一带山河地势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写出了秦国的穷奢极欲。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追忆当年刘裕领军北伐、收复失地时何等威猛的气势。 【答案】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句默写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聚、鼎、铛、砾、戈。

故答案为:⑴峰峦如聚;波涛如怒;⑵鼎铛玉石;金块珠砾;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点评】此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从内容上看,这些名句名篇,或是揭示人生哲理,或是反映生活真谛,或是描绘人物情貌,或是表现事物,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考查多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据字义记字形,以免写错别字,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理解性默写,做题时要审清题意,根据有关信息(作者、文题诗题、句意、题中关键词等)准确断定默写的诗句。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词与酒结缘,似乎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传统,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一句,借酒抒怀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一句,借酒抒发思乡之情。

(2)《逍遥游》中点明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但仍然达不到逍遥游境界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出一个高冠长佩、品行高洁的高士形象,成为许多人心中屈原的标准形象。

【答案】 (1)一尊还酹江月;浊酒一杯家万里 (2)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尊”“酹”“岌”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故答案为:⑴ 一尊还酹江月;浊酒一杯家万里;⑵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⑶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为宫中与官府是一个整体,在“________”方面应一视同仁,对待作恶与行善的人,“________”,以显示陛下的公正严明。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写出了开凿蜀道的艰辛。

(3)苏轼《赤壁赋》中写到赤壁之战的古战场时,指出此地可以远望夏口和武昌,接着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其景色。 【答案】 (1)陟罚臧否;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陟罚臧否、地崩山摧、栈、钩连、缪、苍。

故答案为:⑴陟罚臧否;宜付有司论其刑赏;⑵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⑶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点评】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