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素。具有较高背景元素分布与地球化学省相具明显地球化学块体咱7暂分级契合,构成主成矿元素,点的吻合度较好。特征,与已知矿床、矿(化)2.2元素的分散富集特征(CV≤0.3)区内均匀分布的元素只有TFe,受后中等起伏(0.3<CV≤0.6)期地质地球化学作用小;的局部有一定的后期元素有Co、Ni,其含量起伏略大,(0.6<CV≤1.2)改造作用;较大起伏的元素有Hg、Cu、Zn、Mn、Sn,其含量起在成矿有伏较大,能够形成一定异常,利部位具有一定的矿化;很大起伏(1.2<CV≤2.4)的元素有Bi、As、Pb、W,其含量分布很不均匀,反映在不同的成矿在成矿有环境中有明显的富集特征,极大起伏(CV>利环境中较易成矿;
2.4)的元素有Au、Sb、Ag、Mo,其含量分布极不均匀,反映在多次地质地球化学作用中有强烈的迁移富集特征,很易富集成矿。Cu、Pb、Zn、Au、Ag、Mo、W、Sn为主要成矿元素。
3主要异常的解释推断
据元素地球化以滤波处理咱8暂数据圈单元素异常;
空学性质相似性、主要异常元素及伴生元素的组合、中低温热液元间套合关系,分别确定了亲硫元素,据此圈出素;中高温热液元素,铁族元素组合异常;综合异常148个。开展异常检查11处、新发现矿体6处。3.1伊公若铜多金属异常3.1.1地质概况
地层为喇嘛垭组;岩浆岩为三叠纪伊公若岩体。构造主要以NW~SE向构造为主,在岩体南部被NEE~
图1伊公若铜多金属异常剖析图
Fig.1TheanomalyanalysisofthepolymetallicmetaloftheYigongruocoppermine2.3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1.古近系紫红色砾岩尧砂岩尧页岩尧夹泥灰岩;2.三叠系上统喇嘛垭组第四段砂岩夹板
元素分带特征显示了地层、岩浆岩;3.三叠系上统喇嘛垭组第三段板岩夹砂岩;4.三叠系上统喇嘛垭组第二段板
岩夹砂岩;5.三叠系上统喇嘛垭组第一段砂岩尧板岩;6.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7.
岩等原生地球化学环境及构造的基本金砷锑汞异常;8.铜银铅锌异常;9.钨锡钼铋异常
第3期乡城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靶区研究
窑35窑SWW向断裂错开,次级的构造裂隙发育。3.1.2化探异常特征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见图1:元素组合有Cu、Au、As、Sb、Hg、Ag、Pb、Zn、Co、Ni、Mn、W、Sn、Mo、Bi,组合多且吻合好,Cu、As、Sb、Pb元素异常向南延伸未封闭。其中异常面积大、梯度大,有三级浓度带的元素和最高值为Cu563×10-6、
As665×10-6、Sb43.2×10-6、W66.9×10-6、Sn41×10-6、Bi26.7×10-6;Au、Pb元素次之,有两级浓度带;其它元素最次。Sb、Sn、As、Bi、Cu、Pb、W、Zn的面金属量大,依次为44.05、42.、38.19、37.6、33.21、25.07、22.9、22.56。
岩石剖面测量采样102件,其中Cu大于0.1%的有11件,最高达2.54%,达工业品位;大于0.05%的有30件;大于100×10-6的有86件。Mo0.5~18.995×10-6,Au0.3~5.7×10-9、最高187×10-9,Zn一般20~70×10-6,显示出岩体良好的含矿性。3.1.3矿体特征
矿体赋存于地表呈“火烧皮”状的蚀变黑云母花岗斑岩中,新发现两个矿体。
Ⅰ号含铜斑岩体:位于斑岩体东部,近接触带内侧,地表呈似圆状。矿化宽度2m~8m,含矿岩石主要为角砾状花岗闪长斑岩、灰白色绢英岩;岩石节理、裂隙发育。矿物组合:毒砂、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褐铁矿、孔雀石、石英、中长石、正长石、黑云母。矿石具自形-半自形结构,
细脉-浸染状构造。常见黄铁绢英岩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局部见青盘岩化;黄铁矿化蚀变强则铜矿化强。施工探槽、坑道各一个,样长2m,采样193件,含Cu0.02%~1.47%,平均0.185%;其中Cu≥0.2%的69件,平均0.41%;Cu≥0.4%的25件,平均0.66%。岩体东缘外接触带中发现了长35m,宽0.8m~2.5m的透镜状矽卡岩型铜矿体一个,Cu0.3%~1.4%,Pb0.06%~11.66%,Zn0.06%~0.1%,Ag0.0176g/t~0.853g/t。
Ⅱ号含铜斑岩体:位于岩体西侧,为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矿化宽6m~12m,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矿物组合: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孔雀石、蓝铜矿、石英、中长石、正长石、黑云母等;矿石呈浸染状、细脉状不均匀分布;含矿斑岩体内有硅化、黄铁矿化、绢英岩化、青盘岩化、黑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蚀变具环状分带现象:
中心部位为黄铁绢英岩化带,边缘部位为青盘岩化带,外接触带中有矽卡岩化。施工交叉探槽两条,铜品位Cu0.02%~0.57%,平均0.19%。3.1.4异常解释推断
该异常面积近50km2,排序第一位;元素组合复杂且强度高、具三级浓度带,异常由铜银矿体引起;异常展布方向受伊公若斑岩控制,
成矿地质条件佳,具寻找大型以上热液型和斑岩型铜矿的找矿潜力。3.2白格铜多金属异常3.2.1地质概况
地层为上三叠统喇嘛垭组、
拉纳山组地层。岩浆岩为燕山晚期岩体。岩体东西两侧各有一条近南北向断层通过;褶皱主要以轴面近于直立的褶皱为主。3.2.2化探异常特征
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见图2:元素组合为Cu、Au、As、Sb、Ag、Pb、Zn、W、Sn、Mo、Bi,为一套高中低温元素组合,复杂且吻合好。其中异常面积较大、强度高、具三级分带的元素和最高值:Pb0.206%、As423×10-6、
Sb22.8×10-6、W25.3×10-6、Sn86×10-6;Cu、Ag、Bi次之,具两级浓度带;
其它元素最次。1:1万土壤圈出5个综合异常,其沿砂岩段呈弧形分布。元素组合为Cu、As、Sb、Pb、Zn、Ag,最高含量:Cu0.32%、As0.316%、Sb38.85×10-6,Pb672×10-6。3.2.3矿体特征
矿体产于上三叠统喇嘛垭组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中,矿体基本顺层产出,为似层状;主要赋存于拖拽褶皱转弯虚脱部位并最富,向两侧逐渐变贫,无后期构造破坏。
该区除1个已知铜矿点外,经工程揭露新发现两条近于平行的铜矿体,走向由近SN转为SE~近EW走向,与地层产状一致,矿体倾角在45°~60°之间。Ⅰ号矿体长度大于1663m,最大厚度19.4m,平均厚度5.61m,厚度稳定;铜最高品位3.56%,平均品位0.82%。Ⅱ号矿体长度大于832m,最大厚度10.12m,平均厚度4.22m,铜最高品位0.81%,平均品位0.47%。估算3341铜资源量463吨,达小型矿床。矿石具中-粗粒半自形致密、交代、变余砂状结构,浸染状、星点状、脉状、网脉状、团块状、蜂窝状、胶状、被膜状、皮壳状构造。矿物组合:黄铜矿、黄铁矿、毒砂等为主,少量褐铁矿、孔雀石、蓝铜矿、石英、长石。金属矿物
窑36窑乡城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靶区研究第3期
Fig.2Theanomaly图analysis2白格铜多金属异常剖析图
fromofthethepolymetallicBaiGe
metalofthecopper
生成顺序为:
毒砂-黄铁矿-黄铜矿-褐铁矿、蓝铜矿。围岩蚀变为硅化、黄铜矿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等;矿体与硅化关系密切,矿体内多有石英脉存在。
3.2.4异常解释推断
该异常面积约20km2,排序居前,为矿致异常;
元素组合反映了一套高中低温元素且复杂,强度高、梯度大、具三级浓度带;具岩体、蚀变带、构造和岩性组合等非常有利的成矿条件,
具有发现中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铜多金属矿和扩大热液型铜矿远景的潜力。
4.14找成矿条件矿靶区初探划分及找矿方向
4.1.1构造控矿
区域上甘孜~理塘断裂、金沙江断裂的多期活动为岩浆活动与成矿创造了有利条件;
区内与之平行的次一级NNW向断裂和一系列拖拽褶皱对中-酸性岩浆岩、多金属矿体起着控制和容矿作用。4.1.2岩浆活动控矿
印支期多旋回火山喷发活动带来铜铅锌等多金属元素在西康群中形成高背景,
为后期热液改造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印支~燕山期的多期酸-中性岩浆多期侵入,形成的(复式)岩体和斑岩(体)群;矿体多赋存于复式岩体内外接触带和复式岩体、斑岩体内(云南红山咱9暂、
普朗铜矿咱10暂、竹鸡顶铜矿咱11暂),反映岩浆活动对区内铜多金属矿产起着主要的控制和容矿作用。
4.1.3地层及岩性组合控矿
区内喇嘛垭组具粉砂质板岩-含钙石英砂岩-炭质粉砂质板岩-含钙长英质砂岩-粉砂质板岩岩性序列,构成了完整的封闭系统,其中含钙砂岩节理裂隙发育和富含活动性组分,有利于含矿热液在运移过程中产生渗透、溶解、置换和交代,使成矿元素得到活化迁移和富集,控制了多金属矿体的产出。4.2找矿标志
除构造、岩浆和地层岩性等找矿标志外,还具下述找矿标志:①化探标志:元素组合具高中低温元素组合特征,其中Cu、Ag为直接指示元素,W、Sn、Mo、Bi为斑岩的指示元素,Au、As、Sb、Hg、Pb、Zn为间接指示元素;②中心是黄铁绢英岩化带-边缘为青盘岩化带-外接触带为矽卡岩化,以及强烈硅化、碳酸盐化等为其蚀变标志。
4.3找矿靶区划分及找矿方向4.3.1找矿靶区划分
在异常评序、异常检查结果和主要异常的解释推断基础上,对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有已知矿(化)点分布,矿化较强、有较好找矿前景和资源潜力,
有望第3期乡城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靶区研究
[2]
窑37窑
找到中型以上矿床的地区划分了9个找矿靶区:Ⅰ某地铜多金属找矿靶区、Ⅱ某地铜铅锌银找矿靶区、Ⅲ某地铜锡多金属找矿靶区、Ⅳ某地铜铅锌银找矿靶区、Ⅴ某地铜铅锌银找矿靶区、Ⅵ某地金多金属找矿靶区、Ⅶ某地铅银多金属找矿靶区、Ⅷ某地铜铅锌银找矿靶区、Ⅸ某地铜铅锌银找矿靶区。其中前6个靶区已经见矿,经初步评价达小型矿床及以上的有3个靶区。4.3.2找矿方向
岩浆Ⅱ、Ⅳ、Ⅴ、Ⅷ、Ⅸ为寻找构造-岩浆热液型、其中热液交代-构造蚀变岩型铜铅锌银矿床的靶区,Ⅳ、Ⅸ号还可能发现斑岩型铜矿床;Ⅰ号为寻找构造-岩浆热液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靶区;Ⅲ号为寻找热液型铜矿、高温气成热液型锡钨矿床床的靶区;Ⅵ号为寻找构造-岩浆热液型岩以金为主的多金属矿床的靶区;Ⅶ号为寻找构造-岩浆热液型铅银多金属矿床的靶区。参考文献:
[1]胡朝云.秦宇龙,等.莫坝-希拉沟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
[J]学特征及找矿.四川地质学报,2012(4):487-491.502.
曾云,贺金良,等.四川省成矿区带划分及区域成矿规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60-65.
[M]科[3]张建东,胡世华,等.四川省地质构造与成矿.北京:
学出版社,2015:204-211.
[4]邹广富.青藏高原东部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的特征
[J]及形成机制.地质,1996(1):76-82
[5][6]
[M]地质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四川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出版社,1991:8-12.
[M]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四川省岩石地层.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2-3.
[J][7]谢学锦,等.地球化学块体-概念和方法学的发展.中国
地质,2002(3):223-233.
[8]
[J]熊光楚.非线性滤波器在化探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物探与化探,1997(2):145-148.
[9]周仕雄等.云南省新平县大红山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
矿模式探讨[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7(3):38-44.
[J][10]陈兴全.云南普朗铜矿成矿规律探讨.科学与财富,
2014(2):56-56.
[11]李健,等.四川稻城县竹鸡顶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四川有色金属,2014(4):48-52.
[12]胡朝云,等.四川硕曲—莫格通地区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
地球化学普查报告[M],内部资料,2012.
为满足我国铬铁矿的需求,渊上接第12页冤找矿步伐;
在铬铁矿找矿方面,加大经费投入,培养铬铁矿找矿是当前选人才,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以及“攻深找盲”找矿铬铁矿体必要途径。参考文献院
[1]地勘局第五地质大队.安多县切里湖超基性岩
[R]体铬铁矿普查找矿评价报告.1978.
[2]地勘局第五地质大队.安多县东巧超基性岩体
[R]西岩体铬铁矿详查找矿地质报告.1980.
[3]地勘局第五地质大队.班戈县东风超基性岩体
铬铁矿普查工作报告[R].1982.
[4]地勘局第五地质大队.扎加藏布—东巧地区铬
[R]铁矿调查评价报告.2015.
[5]地勘局第五地质大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东
[R]巧岩体及外围铬铁矿资源潜力评价报告.2018.[6]严铁雄,张能军,任丰寿,等.中国铬铁矿单矿种找矿战略选
[R]区研究报告.2012-2013.
[7]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铬铁矿
[R]找矿部署研究报告.2012.
[8]自治区地质调查院.自治区铬铁矿资源潜力评
[R]价成果报告.2012.
[9]杨经绥,巴登珠,徐向珍,等.中国铬铁矿床的再研究与找矿
[J]前景.中国地质.2010,37(4):1141-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