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1:
一.姓名:xx 性别:xx     年龄:xx   职业:儿童   婚姻状况:未婚     家住:xx  就诊时间:xxxx 电话:xxxxx 主诉:咳嗽,吐痰5天。
现病史:5天前因在外面跑得太久,晚上在家即开始出现咳嗽,无发烧,出汗,而开始感觉恶寒发热,鼻塞,头疼,咳嗽,无汉。在家自己服用三九感冒灵2次无效,遂来就诊,衣服包裹严实,咯少量痰,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响音,鼻塞,无流涕,汗多。查体:咽喉部稍充血,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问诊:恶寒轻重,头疼部位,有汗无汗,咳嗽有痰无痰,痰质严实形状,家族史,婚姻史,经带产,有无接触病死家禽,有无就诊。
辨症分析:早晨受寒,风寒以过口鼻,皮毛侵袭而入内伤及于肺,以致卫表不和而见恶寒轻发热重,身体疲乏,头痛。肺失宣降而见,鼻塞,咳嗽,咽喉疼痛.脉浮紧。所以此证为风寒表实证。
诊断:感冒(风寒表实证) 治法:解表驱寒
方药:麻黄汤加减  麻黄10g 桂枝10g 杏仁10g枳壳10g 桔梗15g 紫菀10g 陈皮10g 荆芥10g防风15g  白芷10g 甘草5g  生姜15g 水煎温服。 服药一日好转,加服用一剂,遂桂枝六君子汤加减 桂枝10g 白芍10g 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20g 生姜15g 大枣15g  炙甘草5g 蝉蜕10g 黄芩10g 治愈。
医嘱:休息保暖,忌辛辣,忌油腻食物,服药期间不能服用滋补药物。 医师签全名:彭双全
主诉:
现病史: 咳嗽5天,咯少量痰,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响音,鼻塞,无流涕,汗多。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体格检查:咽喉部稍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咳嗽
西医诊断:上呼吸感染 治法: 处方:
复诊:
处方:
三诊:患者诉已无症状。
儿童 咳嗽 咳嗽5天,辨证:风热咳嗽 处方:银翘散加减
甘 草2g     黄 芩10g  紫 菀8g  百 部8g  牛蒡子6g  杏 仁6g  连 翘6g  薄 荷8g  金银花8g  桑 叶15g  枇杷叶6g      竹 茹10g
蝉  蜕6g  桔 梗6g  麻  黄3g      芦 根10g   2付
复诊:鼻塞流涕明显,咳痰减少,干咳,无恶心呕吐,汗出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
上方去竹茹、连翘、紫菀,加辛夷6g、罗汉果0.5个  2付
三诊:昨日受凉后咳嗽加重,咳黄脓痰,量多,汗多,鼻塞,流涕。 甘 草3g  黄 芩10g  胆南星10g   百 部10g  牛蒡子6g  杏 仁10g  连  翘6g   薄 荷8g  金银花10g  桑 叶15g     枇杷叶10g   鱼腥草15g 蝉  蜕10g  桔 梗6g  连  翘10g  芦  根10g  辛 夷6g  罗汉果0.5个                     2付
鼻塞流涕好转,现症见:汗多,咳嗽有痰,黄粘痰,舌淡红原方去薄荷加金荞麦15g、竹茹10g 2付 随访咳嗽缓解。
病案2  老年女性 受凉后出现咽喉干,怕冷,鼻塞,咳嗽咯痰,口服西药后咳嗽咯痰好转,鼻塞好转,易半身汗出,受压部位明显,咯少量黄痰。舌淡苔薄白,脉浮稍弱。 辨证为气虚感冒
处方:参苏饮加减                党 参30g    紫苏梗15g 陈  皮15g   枳  壳15g  前 胡15g    法半夏15g     葛  根15g   甘  草6g  桔 梗15g    茯  苓15g 白  芍15g   桂  枝10g   竹 茹10g    胆南星30g 杏  仁15g   紫  菀15g 3付  复诊:咳嗽咳痰好转,咳痰不利,咯少量黄粘痰,饮冷水后咳嗽明显,纳可,大便不成形         党 参30g    甘 草6g 白 芍15g  法半夏15g  紫 菀15g    麻 黄6g 杏 仁15g  陈  皮15g    枳 壳15g    细 辛6g 紫苏梗15g  竹  茹10g  桂 枝10g    茯 苓15g 胆南星30g  桔  梗15g  3付 随访诸症缓解。 病案3 咳嗽
咳嗽3月余,于本地乡镇医院行胸片无异常。口服西药无明显缓解。咳嗽频繁,干咳为主,白天夜间均咳嗽,闻刺激性气味咳嗽,咽喉无疼痛,背心不冷。咳后汗出,自觉身疲乏。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辨证为外感咳嗽,表邪未尽 处方:三拗汤加止嗽散       麻 黄6g    杏 仁15g   紫  菀15g 款冬花15g
百 部15g    白 前15g   牛蒡子15g 蝉  蜕15g   五味子10g   黄 芩30g   甘  草6g 仙鹤草30g    诃 子10g   桔 梗15g   徐长卿15g 南沙参30 g 3付         二诊:咳嗽时间缩短,咳嗽频率无改善,仍感乏力,精神差,咳嗽后汗出明显,无咯痰,干咳为主,1天咳嗽10余次,闻及刺激性气味及咽痒时咳嗽明显,睡眠差,舌淡有齿痕,苔薄白,咳嗽时伴有流清涕。    南沙参30 g   甘  草6g 黄  芪30g   黄 芩30g  白  前15g    紫  菀15g 黄  精30g   百 部15g   五味子10 g   牛蒡子15g 杏  仁15g   款冬花15g  僵  蚕15g    蝉  蜕15g 桔  梗15g   仙鹤草30g   徐长卿15g    儿  茶15g 3付      咳嗽好转,痰难咳,易感疲乏,睡眠差,无流涕,原方去徐长卿,儿茶加陈皮15g,法半夏15g  3付
随访咳嗽基本缓解,偶有咳嗽,干咳为主。
病案4:咳嗽  儿童
诉咳嗽5天,干咳,食则宜干呕,夜啼,大便偏稀,带泡沫,精神较差,近2日轻微发热,家属自测体温波动37.2-37.8℃。舌红苔薄白,指纹紫。
辨证:风热咳嗽 处方:桑菊饮加减   杏 仁3g   甘 草2g 黄 芩6g 桔  梗3g    菊 花6g   连 翘3g 桑 叶6g 法半夏2g    竹 茹3g   建 曲6g 焦山楂6g 陈 皮3g  2付
复诊:药后咳嗽减轻,夜间明显,纳食差,汗出减少,大便不成形,睡眠可  蝉蜕3g       苦杏仁3g  建曲6g  陈皮3g     法半夏5g      茯苓8g  甘草2g  黄芩6g     焦山楂6g      桔梗3g  桑叶6g  蜜枇杷叶3g   2付     病案5 感冒 女性
诉感冒后鼻塞流涕,遇冷空气打喷嚏,平素冬天怕冷,夜寐欠佳,无口苦,小便黄,既往大便偏稀,现大便正常,素有过敏性鼻炎病史,月经量少,周期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细。
辨证:感冒 气虚感冒  处方:桂枝加玉屏风汤     桂 枝15g    白 芍15g    大 枣15g 徐长卿15g   辛 夷10g    黄 芩30g    黄 芪30g 白  术15g   防 风10g    地肤子15g   薏苡仁30g 甘  草6g   仙鹤草50g   党  参30g   补骨脂15g 鹅不食草15g  3付 随访未再有流涕、怕冷明显减轻。          病案6 咳嗽 自诉感冒1月余,前期发热,最高体温38.3℃,输液治疗后好转,现症见:痰多,咳黄痰,咳嗽时牵扯胸部疼痛,头稍昏痛,背冷,口干,夜尿4-5次/夜,无汗出。舌质红苔稍黄腻,脉浮滑。  辨证为痰热咳嗽 予以清金化痰汤加减
甘 草6g     连  翘15g 黄芩30g  麻 黄6g    苦杏仁15g    鱼腥草30g 冬瓜子30g  远 志6g    桔 梗15g      胆南星30g 芦 根30g  葶苈子15g  桂枝15g       白 芍15g 半 夏15g   柴 胡15g  3付
复诊:咳嗽好转,胸痛未见,下肢乏力,出汗多,背心不冷,胃脘不适,稍有反酸,梦多,舌暗红,苔白腻,脉滑。      甘 草6g    黄  芩30g 白 芍15g   法半夏15g    芦 根30g    葶苈子15g 冬瓜子30g   苦杏仁15g  连 翘15g    桂  枝15g 胆南星30g   桔  梗15g   柴 胡15g     海蛤粉30g 黄  芪30g   3 付 随访咳嗽、咳痰基本缓解。       病案7 咳嗽,咳嗽,每年秋季发作,此次持续2月,受冷风吹时明显。喉中有痰,言语增加时咳嗽明显。余无其他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辨证为风寒咳嗽,处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麻 黄6g  杏 仁15g  紫 菀15g    款冬花15g    百 部15g  白 前15g  牛蒡子15g 蝉 蜕10g    五味子10g  黄 芩30g  甘 草6g    仙鹤草30g    桔 梗15g    3付
复诊 咳嗽缓解,痰少,偶有头痛,舌淡红,苔薄白。       原方加桂枝10g、白芍15g   3付
三诊 咳嗽仍作,咯白色泡沫痰,咳嗽次数减少,易出汗,无明显气紧。  原方加诃子10g  3付
病案8 感冒
诉受凉后出现咳嗽,发热,昨日夜间体温37.8,出汗多,活动、睡眠时出汗明显,大便干,痰色黄,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辨证为风热感冒 处方:桑菊饮加减
桑 叶30g   菊 花15g   桔  梗15g     连 翘15g    杏 仁15g  甘 草6g   薄  荷8g     芦 根30g    牛蒡子15g  板蓝根15g  金银花15g     鱼腥草30g    淡竹叶15g  黄 芩15g  百 部15g      蝉 蜕10g  2付
二诊诉前日体温39℃,伴恶寒,无寒战不适,仍有咳嗽,痰较黄,量稍较前减少。汗多,自诉腹痛,按压无压痛。查咽充血,扁桃体红肿,舌脉同前。
僵 蚕15g 罗汉果1个 桔梗15g 连翘15g    杏 仁15g 甘 草6g 桑叶30g   芦根30g   牛蒡子15g 板蓝根15g 金银花15g 枳壳15g    蝉 蜕15g   黄 芩20g 百 部15g   3付
三诊:无腹痛,咳嗽好转,有痰,痰减少,汗出减轻,未有发热,扁桃体红肿无脓点,原方去枳壳加鱼腥草30g  3付
四诊:咳嗽好转,纳可,痰呈白色,稍多,扁桃体无充血,稍感疲乏,大便偏稀,小便正常。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滑。 辨证:痰湿蕴肺 处方:二陈汤加减
法半夏15g    党 参30g 茯  苓20g  甘 草6g    白  术15g    陈 皮15g 牛蒡子15g  僵 蚕10g    桔  梗15g    蝉 蜕15g 建 曲30g  厚 朴15g  3付
病案9 咳嗽5天,咯吐黄白痰,时有泡沫痰,口干,无咽痛,咽痒,轻微出汗不适,鼻流清涕,平素体型偏瘦,胃纳可,未有发烧,查见:咽喉轻微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无脓点,大小便基本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微数。 辨证为风热咳嗽
处方:桑菊饮加减
桑 叶20g   菊 花15g   桔 梗15g    连 翘15g   杏 仁12g     甘 草6g     薄 荷10g     芦 根30g   百 部10g     蝉 蜕10g   法半夏10g    罗汉果1个 2付 随访咳嗽基本缓解
病案10 感冒 诉感冒10天,咽喉有痰,咳嗽,睡前易清嗓,咽喉痒,睡眠时未见明显咳嗽,偶有鼻塞、流涕,口干,眼稍干涩,无流泪。有轻微发烧,体温37.8°,汗出,舌稍红苔薄白,脉浮数。 辨证为风热感冒
处方:桑菊饮加减
桑  叶30  菊 花15g  桔 梗15g   杏 仁15g      连  翘15g  芦 根15g  甘 草6g     薄 荷10g     牛蒡子15g  厚 朴15g  紫 苑15g   百 部15g      蝉 蜕10g                      2付
复诊:偶有咳嗽,痰少,常清嗓,白天咳多,口干,活动后汗多。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桑 叶30g    桔  梗15g   杏 仁15g 蝉蜕10 g    连 翘15g      芦 根30g       甘 草6g    薄荷6g      牛蒡子10g   紫  苑15g    百 部15g 僵蚕10g      陈皮15g     2付
随访感冒、咳嗽好转80%,白天基本不咳嗽,夜间偶有1-2次咳嗽。
病案11咳嗽
诉咳嗽剧烈,痰少,身痒,口干,怕冷,鼻塞,无流涕,咽痛咽痒,反酸,无打嗝、肚子胀,无胃痛、烧灼感。无汗出、发热。舌淡红苔腻。脉浮微数。 辨证为:风寒咳嗽
处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麻 黄10g    杏 仁15g     紫  菀15g  款冬花15g   百 部15g    白 前15g    牛蒡子15g 蝉 蜕10g   甘 草6 g     地肤子30g      桔  梗15 g   徐长卿15g 南沙参30g     大  枣30g    3付
复诊诉遇灰尘咳嗽,气稍紧,胸胁痛,有痰难咯,易疲倦,未再身痒,怕冷减轻,舌淡苔白腻,脉浮滑。
麻 黄10g  杏 仁15g   紫 菀15g  款冬花15g
百 部15g  白 前15g   牛蒡子15g  蝉  蜕10g   五味子10g  甘 草6g   仙鹤草30g  桔  梗15g 徐长卿30g  南沙参30g  大 枣15g  旋覆花15g 细  辛6g      3付
三诊偶有咳嗽,痰多,呈黄白相间,乏力,气紧明显,恶寒,仍有反酸,二便难解。舌淡红苔薄腻,脉浮滑。
旋覆花15g   白 芍15g   甘 草6g  紫苏梗15g 长前胡15g   法半夏15g   苦杏仁15g  白芥子10g 桔  梗15g   紫  菀15g  百 部15g  仙鹤草60g 柴  胡15g   黄  芩30g  诃 子10g  枳 壳15g 紫苏子30g   海蛤粉30g    车前子30g 3付 随访诸症均明显缓解。
病案12 咳嗽
咳嗽一周,于本地乡镇医院口服西药后咳嗽无明显减轻,现在咳嗽咯痰,痰少,伴咳剧时气喘,背部起皮疹,未有发热,咽痛不适。查:咽喉轻微充血。舌红少苔,脉浮数。 辨证:风热咳嗽
处方:桑菊饮加减
桑 叶15g   菊 花15g   桔 梗15g   杏 仁15g      连 翘15g   芦 根20g   甘 草6g     薄 荷10g     地肤子30g   蝉 蜕10g    紫 草15g   大 枣15g
黄  芩15g  板蓝根15g   徐长卿15g  地 龙10g  3付
复诊仍咳,还是有痰,痰少,早上黄痰,白天白痰,其他症状缓解,汗多。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桑 叶30g     菊 花15g  桔 梗15g   杏 仁15g      连 翘15g   芦 根20g   甘 草6g  牛蒡子15g    黄 芩15g  厚 朴15g   半 夏15g   陈 皮15g  3付 随访咳嗽缓解。
病案13 咳嗽
咳嗽2月余,咳白色泡沫痰,气紧,背心凉,无汗出,疲乏易困,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白润,脉弦滑。  辨证为寒痰犯肺
处方:小青龙汤            麻 黄10g   干 姜10g   细 辛6g    五味子10g
桂 枝15g   白 芍15g   法半夏15g   杏  仁15g     百 部15g   紫 菀15g   黄  芩30g   连 翘15g     浙贝母15g   桔 梗15g   蝉  蜕15g               3付
复诊天气变化易气紧,背心不冷,痰多咳白色泡沫痰,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麻  黄10g   干 姜10g  细 辛6g     五味子10g
桂  枝15g      白 芍15g  法半夏15g  杏  仁15g     百  部15g      紫 菀15g   黄  芩30g   连 翘15g     浙贝母15g      桔 梗15g   蝉  蜕15g  制天南星30g  3付
病案14 感冒
诉受凉感冒后鼻塞难通气,晚上易被憋醒,流清涕。怕冷,咳嗽,有痰,痰呈黄白色,遇到风则明显。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平常身体弱,容易感冒。   辨证:感冒 风寒表虚
处方:桂枝汤加减
桂 枝15g   白 芍15g  大 枣15g 甘 草6g   生 姜10g  苍耳子10g 辛 夷10g 黄 芩30g   薄 荷6g    防 风10g  徐长卿15g 鱼腥草30g   连 翘15g   桑 叶30g    黄  芪30g  3付
复诊:诉服上方后鼻塞有减轻,夜间无憋醒感,未流清涕,怕冷感有缓解。黄白痰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桂 枝15g   白 芍15g  大 枣15g 甘 草6g   生 姜10g  苍耳子10g 辛 夷10g 黄 芩30g   防 风10g   徐长卿15g    鱼腥草30g 陈皮15g  连 翘15g   黄  芪30g  3付
随访鼻塞减轻70%。因有事外出故未再来复诊。
病案15 咳嗽
诉咳嗽咳痰,痰多,痰呈黄,稠厚,有块,口干,口苦,气稍感紧。无胸闷痛,无怕冷,汗出。咽喉不痛,痒。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辨证为痰热咳嗽
处方:清气化痰汤
胆南星30g  法半夏15g  陈 皮15g 枳 实15g   杏 仁15g   瓜蒌子30g  黄 芩30g  百 部15g   紫 菀15g   连 翘15g   鱼腥草30g 桔 梗15g
甘 草6g    旋覆花15g  前 胡15g           3付
复诊:咳嗽咳痰减轻,痰黄减少,口仍干苦,气紧减轻。无发热、出汗。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在原方上减旋覆花、紫菀、百部加芦根30g、柴胡15g   3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