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颈痹中医诊疗方案

颈痹中医诊疗方案

来源:九壹网
颈痹(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商南县中医院康复科2013年

【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因颈部的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或脊髓而致颈痛和其它综合症状。

本病属中医“痹症”、范畴,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本病常因年老体衰、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或久坐耗气、劳损筋肉;或感受外邪、客于经脉,或扭挫损伤、气血瘀滞经脉痹阻不通所致。 【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针灸治疗学》(王启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发病缓慢,以头枕、颈项、肩背、上肢等部疼痛以及进行性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症。轻者头晕、头痛,恶心,颈肩疼痛,上肢疼痛、麻木无力;重者可导致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二)、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颈型:主要为颈2椎间盘退行性变所引起的颈椎局部不适,活动及头、颈、肩等部的反应性疼痛等表现。它代表颈椎病的早期,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受损体征。

2.神经根型: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为:疼痛向上臂、前臂和手指放射,手指有麻木过敏、异样感,手指活动不灵、仰头、咳嗽、喷嚏可加重疼痛,肩胛、上臂、前胸区有疼痛感。X线平片显示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增生及椎间孔狭窄等退行性改变征象。CT或MRI可见椎间盘突出、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及脊神经受压情况。

3.椎动脉型:表现为椎间隙狭窄,颈椎不稳或颈椎关节骨质增生、手压迫或刺激,动脉血流暂时受阻,因痉挛而阻塞或梗塞。 【辨证分型】

(一)、痹痛型:颈项拘急疼痛,常在体虚受邪之时而发,或久卧高枕,长期低头工作所致。颈痛牵掣上臂,项强难以回顾,发病急骤,舌苔薄白,脉浮紧。

(二)、气滞血瘀型:颈肩部疼痛如针刺刀割,手指麻木,伴蚁走感,或面部刺痛,唇颊发麻,病程较长,舌暗紫,脉弦涩。

1

(三)、 肝肾阴虚型: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方案】

(一)、针灸治疗

1.痹痛者:以祛湿散寒,疏通经络为法,选颈夹脊、肩髃、合谷、外

关、阿是穴,用泻法。电针30分钟,一日一次,10次一疗程。

2.气滞血瘀者:以行气活血止痛为法,选颈夹脊、曲池、内关、足三

里,用泻法。电针30分钟,一日一次,10次一疗程。

3. 肝肾阴虚:滋补肝肾通络止痛为法,选颈夹脊、风池、太溪、三

阴交,用补法。电针30分钟,一日一次,10次一疗程。

(二)推拿治疗

1、治疗原则:舒筋活血 通络止痛

2、基本手法:滾法 点法 按揉法 拔伸法

(三)牵引治疗:坐位持续牵引,角度10-15°,时间20分钟,重量为体重的1/5—1/10,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

(四)其他治疗:可配合火罐、艾灸、磁疗等。

(五)西医治疗可选择脱水、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对症治疗。 【注意事项】

1. 推拿治疗前要排除颈椎骨折、肿瘤、结核、先天畸形等病症。 2. 治疗期间,患者低枕仰卧休息,减少颈部活动,注意颈部保暖。

【疗效及出院标准】

(一)疗效标准

1. 治愈:原有病症消失,颈、肢体功能,肌力恢复正常,能参加正

常劳动和工作。

2. 好转,原有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 3. 未愈,症状无改善。 (二)出院标准

1.颈项部及上肢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2.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