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中’玉医结合 2010- ̄-9N 第23卷 第9期 医学信息 i 抑郁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孙 颖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O06—1959(2010】09--018O—O1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 主,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 I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 缓、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重者有自杀的倾向。由于本病发病率高,危害 性大,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今年来有关抑郁症的研究越来越多, 涉及到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等各个方面。 1理论研究 中医理论研究:中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戴慎等认为抑郁症不但有气滞为主而兼血瘀、化火、痰结、食滞之实证,更 有心肝脾肾亏损之虚证。张丽朵认为抑郁症以脏腑功能失调,阴阳不交, 神志失守,思绪无轨,精神抑郁为病理改变。其病变脏腑涉及肝、胆、心、 脾、肾,又以肝为先。张世筠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为一身之大主。 情志不疏可致心失所主,影响五脏六腑,使肝失疏泄,脾失健运,造成脏腑 阴阳气血失调,对抑郁症的发病、转归、预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韩品 杰等认为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悲哀、兴趣丧失和能力下降,而悲忧在五脏的 归属上由肺所主,故治疗上主从肺治,同时兼顾肝心脾肾四脏。 2临床研究 2.1辩证论治:吕红艳将抑郁症分为4个症型:肝郁气滞型,治宜舒 肝解郁,活血化瘀,予柴胡舒肝散加减治疗,柴胡1 5g,赤芍1 5g,枳壳 1 5g,石菖蒲1Og,香附12g,郁金12g,川芎1Og,夜交藤15g,合欢花1og, 甘草6g;肝郁脾虚型,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予逍遥散加味治疗,柴胡 1 5g,当归10g,自芍1 5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6g,黄簏1 5g,党参 1 5g,合欢花10g,夜交藤15g,炒枣仁lOg;心脾两虚型,治宜益气健脾, 养血安神,予归脾汤加味,黄芪20g,党参20g,远志6g,龙眼肉1 5g,当归 6g,酸枣仁10g,茯苓12g,木香4g,夜交腾15g,生龙骨3Og,生牡蛎30g, 炙甘草5g;肝肾阴虚型,治宜补益肝肾,养血安神,予六味地黄汤加味治 疗,熟地黄20g,山药15g,山茱萸10g,茯苓10g,柏子仁1 5g,炙甘草6g。 结果显示疗效显著。 2.2基本方加减治疗:王腾云以丹栀逍遥散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抑郁 症34例。基本药物组成为:柴胡lOg,白芍12g,当归12g,茯苓2Og,炒白 术10g,丹皮12g,栀子lOg,广郁金12g,石菖蒲10g,枳壳10g,生龙骨 3Og,生牡蛎3Og,远志12g,炒枣仁30g,浮小麦30g,炙甘草lOg,大枣5 枚。药物加减:兼有血瘀加川芎lgg,丹参30g;痰湿重加陈皮10g,半夏 10g;兼有口干,心烦急躁等阴虚火旺证候者加用百合30g,知母10g等; 气虚者去栀子,加太子参lgg;便秘者加火麻仁10g,制大黄10g 结果 与百忧解组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副作用明显低于百优解组。 2.3 自拟方治疗:平玉娟自拟柴芍解郁安神汤治疗肝郁脾虚型的抑 郁症72例,方药组成为柴胡10g,白芍15g.赤芍10g,香附10g,枳壳10g, 陈皮]0g,茯苓20g,川I芎10g,郁金20g,佛手10g,甘草10g,栀子10g,石 菖蒲20g,黄连10g,法半夏lgg,焦三仙各10g,经4~5周治疗,痊愈11 例,显效32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7.5 。 2.4 针灸及针药结合治疗:王振萍采用体针耳外针联合疗法治疗抑 郁症患者50例,体针取穴主穴:合谷、太冲、人中;配穴:三阴交、关员、百 会;耳穴取穴:神门、内分泌、皮质下、肝。治疗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治 愈29例,好转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O 。 在针药合治方面,戴润珠等运用针刺百会、印堂、心俞等穴位配合逍 遥散加减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庄子齐运用电针智三针为主合小柴胡汤 加减治疗中风后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崔海等运用针刺太冲、百会、印堂、神 庭等穴位配合柴胡疏肝散合越鞠丸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均取得 良好的治疗效果。 3小结 目前,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 及患者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近年来,有关抑郁症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 成果,但远不能适应l临床治疗的需要,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至今没有找到 抑郁症发病的确切原因;没有一个国际或国内的统一的诊断标准;没有通 用的疗效评价标准;抑郁症的治疗周期长、药物的副作用大;缺乏经典药 物等。针对以上问题,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以早日找 到抑郁症发病的确切原因,制定出统一的诊疗标准,缩短治疗周期,降低 神经科的医务工作者对抑郁症的重视程度不够、轻度抑郁症容易被忽视、 有关抑郁症的影像学方面的研究很少,也是目前抑郁症研究中存在的 问题。 今后。对抑郁症的治疗应从中西医结合、针炙、理疗、气功、心理治疗、 食疗、加强社会支持等多方面人手,以期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作者单位: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治疗肾病综合征 胡光前疗肾病综合征良好经验。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中药;治疗 张兴玲 【摘要】肾病综合征是一种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比较缓慢,本文结合临床分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总结出一些中西医治 【中图分类号]R2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10)o9一O180一O2 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 蛋白由尿中丢失引起的综合征,发病率占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第二位,其 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明显浮肿。起病 可急可缓,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常于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或劳累、受 凉后发病。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临床具有以下四大特点:①大量蛋白尿(>3.5g/d);②低蛋白血症 (血清白蛋白,<30g/L);③高脂血症;④明显水肿。 1分期论治 临床观察:肾病综合征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9 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 山甲、益母草等);气阴两虚或肺肾气虚型:药用自拟肾复康2号颗粒(黄 苠、太子参、女贞子、早莲草、穿山甲、益母草等);脾肾阳虚型:药用自拟肾 复康3号颗粒(黄芪、党参、熟地、仙灵脾、菟丝子、巴戟天、穿山甲、益母草 等)。结果:对照组总缓解率为64 ,治疗组总缓解率为94.64 。 3专方专药治疗 将59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对照组采用激素标准疗程治 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当归合剂(黄芪60 g,当归1O g),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1.4%,复发率为17.2 ,对照组有效率为72 ,复发率 为66.8 。 4基本方加辨证治疗 在大剂量激素治疗阶段予以滋阴降火之剂:生地、知母、玄参、丹皮、夏枯 草;在激素减量阶段予以益气温肾之剂:黄芪、党参、仙灵脾、锁阳、枸杞; 在激素维持阶段予以补肾益气之剂:黄芪、党参、杜仲、白术、补骨脂、枸 杞。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8 。 2分型论治 由于肾病综合征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千变万化,证候又不一致,辨证 分型有所不同。我们将7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 治疗组(4O例)进行治疗,对照组用激素标准疗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 上进行辨证论治,湿热型:白花蛇舌草、土茯苓、银花、益母革、怀牛膝、鹿 含草、徐长卿;气阴两虚型:黄芪、旱莲草、鹿含草、益母草、土茯苓、王不留 行、徐长卿、知母、黄柏;脾肾阳虚:党参、黄芪、仙灵脾、徐长卿、鹿含草、益 母草、怀牛膝。结果:治疗组缓解率为90 ,复发率为3 ;对照组缓解率 为63 ,复发率为26%。我们又观察肾病综合征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 照组23例,治疗组33例。两组均采用标准激素疗程治疗,治疗组加用中 医辨证治疗,湿热型:药用自拟肾复康1号颗粒(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穿 将53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激素标准疗程治 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利水方:生地黄、淮山药、山茱萸 肉、淫羊藿、当归、川芎、丹参、益母草、茯苓、泽泻、车前子。脾肾气虚加生 黄芪、党参、白术;脾肾阳虚加熟附片、干姜、生黄芪、白术;气阴两虚加太 子参、女贞子、麦冬、丹皮;肝肾阴虚型加黄柏、知母、女贞子、旱莲草;瘀水 交阻加桃仁、红花,水蛭;阴虚湿热加白花蛇舌草、薏苡仁、蒲公英、黄柏; 伴血尿者加生侧柏、小蓟、蒲黄炭i蛋白尿明显者加金樱子、芡实、女贞子、 早莲草;血压高者加钩藤、石决明;血脂高者加生山楂、草决明、何首乌。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 ,对照组为66.67 。 5外治法 将3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穴埋闷灸”治疗组(治疗 tJ1),单纯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予以标准激素治疗及中药 辨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埋闷灸”疗法。结果:经过长期追踪 观察4年以上。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70.9%,部分缓解率为25.8%;对 照组完全缓解率为58.1 ,部分缓率为29.1%。 .--——180--—— 医学信息 201o年9月 第23卷 第9期 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鄢红何玉华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0倒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用 降糖药、ARB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的中药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Alb)并计算出UAER,空腹及餐 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IC),up2一MG、全血粘滞度。并观察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在缓解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 降低尿蛋白方面,两组疗效比较空腹血耱、餐后两小时血糖及HbAIc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微量白蛋白、UD2一MG及全血粘滞度有显著性差 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1R5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1006—1 959{2010】09—0181—0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化验结果比较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人一 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病情很难逆转,往往进行性发展至 终末期肾病,需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会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 担。如何防治糖尿病肾病,是当前糖尿病和肾病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我 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患者延缓其进人终末期肾病的进程取 得了较好的疗效。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西医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参照1999年WHO的诊断 标准_】J的2型糖尿病患者,6个月内连续2次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在2O~200ug/min,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诊断标 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I临床研 究指导原则》,中医辩证为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者。 1.2一般资料: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O例,男性14例, 女性1 6例,平均年龄(53.2±6.7)岁,糖尿病病程6~15年;对照组30 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2.3±7.1)岁,糖尿病病程5~13 年。2组在年龄、性别及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 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注:与对照组治疗比较P<O.05 4讨论 2.1基础治疗:两组病人均给予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适量运动, 根据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给予糖适平30~90rag,每日3次,拜糖 平50rag,每日3次,与三餐同服,必要时加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有高血压 者予安博维150~300rag每日1次。 2.2治疗组:加用益气养阴活血的中药(生地黄20g、山茱萸20g、山 药30g、枸杞20g、黄芪30g、川I芎15g、丹参30g、牛膝15g、葛根10g、菟丝 子20g、地龙1Og、水蛭6g)。每日1剂,水煎服。2组疗程2月。 2.3对照组;空白对照 2.4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Alb) 并计算出uAER,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IC),UI32 MG及全血粘滞度。并观察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 2.5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I3.0统计软件,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 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组间样本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疗效评定 3.1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z] 相关标准制定。 3.2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血压及HbAIC 的基准一致,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其他结果及 疗效比较见下表1表2。 表1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例( ) 一现代医学认为DN是在糖代谢异常的基础上发生的以微血管损害为 主的肾小球病变,微量白蛋白尿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同时 也是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标志。 糖尿病肾病属中医“消渴、虚劳、水肿”范畴,《灵枢・五变》谓:“五脏 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证治准绳・消瘅》谓:“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 肾消)。”《血证论・发渴》谓:“瘀血发渴者,以津液之生,其根出于肾水 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能随气上布”中医认为此病 病机为脾肾不足,肾气不固,精微外泄,气阴两虚,阴虚内热,耗津灼液而 成瘀血,或病损及阳,阳虚寒凝以及久病人络等因素致瘀血阻滞,可见瘀 血之证可贯穿于糖尿病的各个病程,故证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时振声 教授L3]认为DN是在糖尿病阴虚燥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阴伤气耗,气阴 两虚是基本病机。因此,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为益。而本组方药中黄芪、 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山药益气养阴,固肾摄精防尿蛋白丢失,川芎、丹 参、牛膝、地龙、水蛭活血化瘀,改善肾脏局部循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 芪可改善早期DN患者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状态,减少尿蛋白排泄的作 用L4j。丹参具有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集聚的作用,从而能改善 DN患者体内的高凝状态,改善肾的微血循环,增加肾脏的有效滤过压, 保护肾小球内皮细胞,延缓肾小球硬化,减少尿蛋白的排泄[5]。川I芎能 降低DN病人的TGF—a和TGF一口1水平,保护肾小球和肾小管细胞, 防止糖尿病肾病的进一步发展[6]。全方合用则虚实兼顾,取益气补肾养 阴活血之功。从而达到消除或改善蛋白尿,延缓肾功损害的进程之目的。 ……参考文献 [1]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0.8(1):51 [2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 版社,2002:163 [3]马健春。倪青,时振声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述要口].辽宁中医 杂志,1996.23(12):6—7 [4]张慧茹,钟成福,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35例临床观察[刀.临 床荟萃,1998.33(7):55~56 Is]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8.1556—1571,2352—2354 [6]刘穗雄,刘晓俊.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EJ].山东医药,2009.49(43):61 Mann—Whitney U统计量为314.0 Wilcoxon W统计量为779.0,P 0.020 作者单位:610072 1 ̄l Jll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 又将29例肾病综合征随机分成电脑肾病治疗仪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6 例两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激素、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 脑肾病治疗仪治疗.患者取坐位,选取八个穴位:关元穴、水道穴(右)、左 右肾俞穴、膀胱俞(右)、足三里(右)、阴陵泉(右)、三阴交(右)、涌泉穴 (左,为公共穴)。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33.3 ,显著缓解35.4%,部分 缓解18.8 ,无效12.5 ,总有效率为87.5 ;对照组完全缓解19.1%, 显著缓解17.0 ,部分缓解27.7 ,无效36.2 ,总有效率63.8 。 6综述 现在,多数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能提高机体对激索 的敏感性,增强激素的疗效,同时拮抗激素的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及撤 减后的反跳现象,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纯西药治疗,有着广阔的研究 前景。辨证论治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医家的看法不同,辨证论治时出现的证型太 多,不统一,使医者无所适从,从而不便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辨病论治即 固定方药的应用,抓住了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拟定一个针对主要病 机,旨在解决疾病的主要矛盾方面的固定处方,临床上较便于掌握。但其 缺点是,对于某些证型的疗效较好,某些证型的疗效较差,虽在临床应用 上时有报道,但并不受医者青睐。辨证论治加辨病论治(即基本方的加味 治疗)综合了前两者的优点,既针对了肾病综合征主要的病机,又可以随 着病情的发展变化及患者的体质个体差异进行辨证加味治疗。从资料上 来看,效果相对较好 近年来对其研究也较多,也是对肾病综合征研究的 个新趋向,但它也还处于疗效观察和经验积累的阶段。相信随着中医 药研究的发展,今后会出现更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参考文献 Eli 陈以平.肾病的辨证与辨病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 [2]徐大基.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咨询手册,广东科技出版社 [3] 贾凤岐.肾脏病学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古籍出版社 作者单位:262605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海浮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