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测量法包括:形态测量、运动测量、生理测量。
人体测量的数据被广泛运用于建筑业和制造业领域,用以改善设备试用性。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人体测量法、询问法、实验法、观察法、测试法、模拟和模型试验法、分析法
 人体测量的内容有三个方面:
1.形态测量。包括:人体尺寸、体重体型、体积表面积等。
2.生理测量。包括:直觉反应、肢体体力、体能耐力、疲劳和生理节律。 3.运动测量。包括:动作范围、各种动作特定等。
                  
基本的测量姿势为:站姿 和 坐姿
人体尺寸的差异:种族差异、世代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地区差异。 人体尺寸的修正包括:功能修正量和心理修正量。
功能修正量包括:穿着修正量、姿势修正量 和 操作修正量。 产品最小功能尺寸:人体尺寸百分位 + 功能修正量
产品部最佳功能修正尺寸:人体尺寸百分位 + 功能修正量 + 心理修正量 认为第50 百分位数据,代表了“平均人”的尺寸,是错误的。 肢体活动角度值分为:轻松值、正常值 和极限值 人的动作轨迹在某一限定范围内均呈弧形。
由作业域扩展到整个人机系统所需要的最小空间,称为作业空间。 手脚的作业域包括:水平作业域和垂直作业域。 人体的活动空间大于作业域。
静态的手足活动包括:立位、坐位、跪位和卧位
人与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空间范围可能大于或小于人与物各自空间之和 骨骼肌有两种作用:一是静力作用,二是动力作用。 人的出力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方向、时间和限度 出力方向主要有推力、拉力以及双臂的扭力
人的运动是靠肌肉收缩来实现的,收缩就要耗费人的肌力。
疲劳通过肌体的活动产生,通过休息可以减轻或消失;人体的耐疲劳能力可以通过疲劳和恢复的重复交替而得到提高;人体能量消耗越大,疲劳的产生和发展越快;疲劳有一定限度,超过你限度就会损伤人的肌体。
 肌肉施力有两种方式,即静态肌肉施力和动态肌肉施力。静态肌肉施力是指:肌肉长时间的处于施力状态,保持某种姿势,是一种大负荷的“费力“作业方式。动态肌肉施力是指:肌肉在施力的过程中,通过有节奏的变化作业姿势,来延续作业时间。是缓解肌体疲劳的作业方式。
   
在古代的东方国家,座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家具,但更多的是权力、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物。 工作面高度不等于桌面高度,工作面的高度是决定人在工作时身体姿势的重要因素。 工作面高度应由人体肘部高度来决定。 站立作业的最佳工作面高度为肘高以下5-10cm 男性的最佳作业面高度为95-100cm 女性的最佳作业面高度为88-93cm   
在办公室,由于受到视觉距离和手这样精密工作的要求的制约,一般办公桌的高度都应在肘高以上。 椅面和桌面的距离和桌下腿部的活动空间,前者影响人的腰部位置,后者决定腿是否舒服。 直腰坐有助于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但肌肉负荷增大;弯腰坐有利于肌肉放松,却增加了椎间盘内压力,所以解决正确坐姿的问题较为复杂。
 
座位的深度应该适应矮个子身体尺寸的要求,规定的宽度应该适应高个子身体尺寸的要求。 对人体坐姿影响最大的是座椅的侧面轮廓。符合人体尺寸的侧面轮廓能降低椎间盘内压力,并减轻肌肉负荷。
 
床面材料的软硬舒适程度与体压的分布有直接关系
软床的支撑点不确定,使人体在卧姿状态下极难保持平衡,最终导致身体姿态的变形。所以,软床对人体的伤害极大。
 疲劳的定义:疲劳感是人对疲劳的主观体验,人体生理学认为,疲劳对人来说是一种保护性的机制,它起着预防身体过劳的警告作用。
 
疲劳是分类:按产生疲劳的原因,可将其分为生理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
疲劳的特点:1.年龄。2.疲劳可以恢复。3.疲劳有积累效应。4.对疲劳的适应能力。5.生理周期。6.环境因素。7.工作的单调。
   
休息是指在活动期间(如学习、演出过程中的停顿时间)的某一时刻暂停下来以使身体不过于疲累。 费斯卡心理测验表面,睡眠如能达到6-7小时以上,身体状况就可以恢复到与前一天相同的水平。 休闲是指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轻松、愉快自在的进行,以使人不会感到过度紧张的状态。 休闲和休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休息就是放松,是忙和累的反意词,强调的是“停顿”,是两个工作之间的间歇,目的是更好地工作。
 睡了个好觉可以叫“休息”,却绝不能叫做“休闲”。
 休闲生活应据有三个前提:一是要有闲钱,这是经济基础。二是要有空闲时间。三是要有闲情。就是说要懂生活、有情调、有趣味。
 
人体工程学在注意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强调休闲的重要性。
环境是指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类乃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公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其能量的总和,它包括大气,水,土壤,地质和生物环境等。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它包括聚落,生产,交通,文化环境等。
  
来自信息的刺激,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的反应,即心理反应。 感觉和知觉指人对外界环境的一切刺激信息的接收和反应能力。
感觉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实的个别情况的反映,这是简单一种心理过程,是形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基础。
 左右平相握即是左半大脑支配右半身运动,右半大脑控制左半身运动;大脑上部管理人体下半身,而下部正好相反。
   
与环境直接作用的主要感官是眼,耳,口,皮肤及由此产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感受性分两种:第一是绝对感受性;第二是差别感受性。
感觉适应:感觉适应是由于感受器官不断接受同一种刺激物的刺激所产生的适应性。
感觉疲劳:当同一刺激物的刺激时间过长,由于生理原因,感觉适应就要变成感觉疲劳,如“久闻不觉其香”,这就是嗅觉疲劳;“熟视无睹”,这是视觉疲劳。
     
糙材料烘托光洁材料,用灰暗色衬托明亮色彩是感觉的对比。 知觉是人对客观环境和主体状态的感觉和解释过程。 感觉是知觉的前提,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直射的阳光对人们居住的房间具有杀菌作用。
眼睛向暗处的适应叫暗适应,向亮出的适应叫亮适应或明适应。
视觉暂留是指当时觉的刺激物已停止发生作用的时候,人的视觉并不随之立即消失,还会延迟一段时间。
  
眼睛遇到过强的光,整个视野会感到刺激,使眼睛不能完全发挥机能,这种现象叫眩光。 采光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采光口的大小(高、宽度)和形状、采光口离地高低、采光口分布和间距。 人工照明有三种方法:均匀照明、局部照明和重点照明。
 设计老年房需要注意到哪些问题?
要点一:装扶手抓安全
随着年事渐高,许多老人开始行动不便,起身、坐下、弯腰都成困难,这时,在墙壁上设置扶手成为他们的好帮手。同样,选用防水材质的扶手装置在浴缸边、马桶与洗面盆两侧,可令行动不便的老人生活更自如。此外,马桶上装置自动冲洗设备,可免除老人回身擦拭的麻烦,这对老人来说十分实用。另外,老人也多不能久站,因此在淋浴区沿墙设置坐椅,能节省老人体力。设计师指出:“老人房的设计应注重人性化的关怀,比如老年人卧室墙上应增加1-1.5米高的扶手以便于老人站立,或坐下。老人的床头设一个报警器开关,警铃设在子女房。老人一旦发生意外,只需轻轻按一下开关,即可将呼救信号及时通知儿女,以防不测。同时,因为地砖打滑,老人房应尽量铺设木地板。” 要点二:空间流畅自然
对于老人来说,流畅的空间意味着他们行走和拿取物便捷。这就要求家中的家具尽量靠墙而立,家具的样式宜低矮,以方便他们取放物品。不要选择可折叠、带轮子等机动性强的家具,宜选择稳定性好的单件家具,固定式家具为首选。零散物品如散乱的电线等,可用挂钩予以固定,使空间既清爽又安全。老年人居室除了注重上述细节外还需增加自然采光、保持良好通风。其设计以简约为主,多用布艺家具,少放家电,同时,为方便老人活动,建议把大一些的空间尽量让给老人。 要点三:突出老有所乐
在老人房中可播放一些古典乐曲、轻音乐、民族通俗歌曲,并可放置一些老人们爱看的书报杂志,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过好每一天。设计师认为,老人房的设计也要因人而异,比如家中有爱看书的老人,那么房间内可设计成书斋型卧室;如老人有过军旅生涯,其卧室最好配置一些与军事相关的饰品,如军刀、战马等造型,可引发老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和无限思考。当然,老人房的人性化设计远不止这些,关键在于小辈们如何去关爱老人,善待老人,此外,设计师们在全心构思设计作品的同时可从正面加以引导。只要全行业乃至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关注老人房,那么这个“心灵真空”也就不复存在。 
在床的设计中,床的结构尺寸如何确定?并说明床面材料的选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答:(1)床的结构尺寸的确定:因为人在睡眠时身体姿势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床的尺寸总是比人体的最大高度和最大宽度要大一些。
(2)因为人要与床接触,所以床的接触面要柔软。又因为,人在睡眠状态下,皮肤会有许多
汗液蒸发排放,所以接触面材料要透气。但另一方面,因为太过柔软的床容易导致人体脊椎,尤其是腰椎在重力作用下弯曲变形,所以床面材料的选用应在具有足够柔软性的同时,保持总体的刚硬度。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确定椅子各部分的主要结构参数时,分别以人体哪部位的尺寸为依据? 大腿, 躯干!
小腿确定椅子的高度范围,   膝关节至尾椎骨确定椅面的长度范围,   椅面的宽度是根据肩膀确定尺寸范围
尾椎至颈椎确定椅背的高度范围,   肩膀至肘关节确定扶手与椅背的比例范围。
 下图的数据填空和运用到的人体尺寸。
室内环境设计中最有用的人体构造尺寸:身高,体重,坐高,臀部至膝盖长度,臀部的宽度,膝盖高度,膝弯高度,大腿厚度,臀部至膝盖长度,肘间宽度。 动态时——功能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