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写隐士的诗句

写隐士的诗句

来源:九壹网
写隐士的诗句

1. 寄隐者 唐·施肩吾

路绝空林无处问,幽奇山水不知名。 松门拾得一片屐,知是高人向此行。

这首诗表达对隐者的深深钦慕,描绘了隐者神秘且超脱的生活。首联写出寻找隐者的茫然,小径在空林中消失,无法得知隐者的去向,又赞美了隐者生活环境的清幽绝俗。作者在松门口发现隐者落下的木屐片,推断隐者曾经过此处,用“高人”二字直抒对隐者的赞扬与推重。整首诗隐晦表明隐者的超脱与飘逸,作者通过细微的线索来表达对隐者的神往,余味悠长。 2. 访隐者 宋·王安石

童子穿云晚未归,谁收松下著残棋。 先生醉卧落花里,春去人间总不知。

这首诗生动刻画了隐士的洒脱随性生活,语言幽默且充满画面感。隐士醉卧落花中,酣睡未醒,庭院空荡,家童穿云游玩,松下残棋无人收,展现了其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作者赞扬隐士不问世事,不拘岁月变迁,达观阔朗,潇洒自在。诗句紧扣隐者生活,展现其绝俗洒脱的性格。虽暗含微词,实则是最大赞扬,如同“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之意,赞美隐士超越世俗的高洁情怀。。

3. 寻隐者不遇 宋·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

这首诗是刻画隐士的名篇,字字句句妙不可言。标题“寻隐者不遇”引发读者期待。作者寻真误入蓬莱岛,表达出意外之喜,但未能遇见隐者又让

人感到遗憾。诗句“香风不动松花老”描绘出了隐者居住环境的清幽脱俗。隐者为采芝而去,更增仙人般的气质。结句“白云满地无人扫”反映出了隐者未归,展现高峻飘渺之感,深得无理而妙之致。整首诗多角度展现隐者清净优雅的生活,也透露出作者的怅惘之情,文情跌宕,让人悠然神往。总之,这是一首令人拍案叫绝的佳作,诗意绵绵,值得细细品味。 4. 友人见访不遇 元·黄清老

君乘白鹤下青云,我入春山听晓莺。 可惜小楼风雨过,无人收拾万松声。

这首诗的主题为“完美的错过”,描述了作者与隐士朋友失之交臂的情景。首联以仙气十足的“乘白鹤下青云”描绘友人的不俗之姿,作者则在山中漫步聆听鸟鸣,两人因此错过。诗句蕴含对朋友的赞许,同时暴露两人志趣相投却又不安于世的内心。作者对家中小楼的遗憾的感叹,想象与朋友共赏风雨、听松声的美妙。诗句用含蓄而蕴藉的手法表达遗憾之情,具象化的诗意美感增添深度。“收拾”二字气魄宏大,展现作者与朋友壮阔的胸襟与豪兴。整首诗诗意洒脱缥缈,遗憾中带幽默。 5. 寄周隐者 明·林鸿

卜筑深依野鹿群,姓名何用世人闻。 平生身外无馀物,只有秋山几片云。

这首诗赞美隐士萧然无欲、逃名于世的品格,首联写周隐士与野鹿为伴,表达其无欲无求的境界,体现作者的钦佩和赞许。第二联堪称妙句,写周隐士别无长物,只有秋山几片云为其所有,既展现其无欲无求,又突显品性高洁、超然脱俗。周隐士的潇洒飘逸、无拘无束的精神,与秋云缥缈洁白、自由浮动的形象相互映照。整首诗精妙地描绘了隐士的品格和境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6. 挽王隐者溺水死 明·王慎中

鼓枻乘流一丈人,入流不出返于真。 厌尽世间尘垢浊,清川为濯去时身。

此诗巧妙题写王隐士溺水而亡,返真归自然的情境。首联以“返于真”三字诠释隐士之死,展现其追求自然、真我境界的精神气质。次联议论隐士高洁自持,清洗身体与灵魂,表达对当时社会污浊的批判。整首诗既不悲伤也不惋惜,巧妙赞扬王隐士的风骨,显得别致而高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